建筑消防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建筑消防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建筑消防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建筑消防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建筑消防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消防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The"BuildingFireProtectionEngineeringAcceptanceSpecificationOperationGuidance"isacomprehensivedocumentdesignedtoensuretheproperimplementationandcomplianceoffireprotectionsystemsinconstructionprojects.Itiscommonlyusedintheconstructionindustrytoguideengineers,contractors,andinspectorsthroughtheprocessoffireprotectionsysteminstallationandacceptancetesting.Thedocumentcoversvariousaspects,includingdesignrequirements,installationprocedures,andtestingmethodstoensurethesafetyandfunctionalityoffireprotectionsystems.Thisspecificationisapplicabletoalltypesofbuildings,fromresidentialtocommercialandindustrialstructures.Itisparticularlycrucialinhigh-riskenvironments,suchashospitals,schools,andpublicbuildings,wherethepresenceoffireprotectionsystemsisessentialforpreventingandmitigatingpotentialfirehazards.Adheringtothisguidancehelpsinensuringthatthefireprotectionsystemsmeetthenecessarystandardsandregulations.Therequirementsoutlinedinthe"BuildingFireProtectionEngineeringAcceptanceSpecificationOperationGuidance"includeadherencetospecificdesigncodes,properinstallationoffireprotectionequipment,andcomprehensivetestingprocedures.Theserequirementsaimtoguaranteethatthefireprotectionsystemsareeffectivelyinstalled,functioncorrectly,andmeetthenecessarysafetystandards.Compliancewiththeseguidelinesisessentialforensuringtheoverallsafetyandwell-beingofbuildingoccupants.建筑消防工程验收规范作业指导书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消防验收基本规定1.1验收程序与要求1.1.1验收程序(1)验收准备:消防工程验收前,应完成工程设计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准备工作。(2)验收申请:消防工程验收申请应由建设单位向消防验收机构提出,并提供相关验收资料。(3)验收受理:消防验收机构应在收到验收申请后的规定时间内进行受理,并对验收资料进行审查。(4)验收现场检查:消防验收机构应组织专家对消防工程进行现场检查,对不符合验收要求的部位和项目提出整改意见。(5)整改与复查:建设单位应根据验收机构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向消防验收机构申请复查。(6)验收结论:消防验收机构应根据现场检查和复查情况,对消防工程是否符合验收标准作出结论。1.1.2验收要求(1)验收依据:消防工程验收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消防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2)验收内容:消防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a)消防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情况;b)消防设施的安全功能;c)消防设施与建筑物的配合情况;d)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情况;e)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情况。(3)验收标准:消防工程验收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a)消防设施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应满足设计要求;b)消防设施的安全功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c)消防设施与建筑物的配合应符合消防技术规范;d)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应符合相关规定;e)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应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第二节验收资料准备1.1.3验收资料内容(1)验收报告:包括消防工程验收申请表、验收结论等。(2)设计文件:包括消防工程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设计变更通知等。(3)施工资料: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日记、施工验收记录等。(4)检测报告:包括消防设施设备检测报告、消防设施安全功能检测报告等。(5)维护保养资料:包括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6)应急预案:包括消防应急预案、消防演练记录等。1.1.4验收资料要求(1)验收资料应真实、完整、准确,不得有虚假记载。(2)验收资料应按照规定格式整理,便于查阅。(3)验收资料应使用规范的文字表述,字迹清晰,易于辨认。(4)验收资料应按时间顺序排列,便于审查。(5)验收资料应妥善保存,保证在验收过程中随时可查阅。第二章建筑类别与防火等级验收第一节建筑类别判定1.1.5判定依据建筑类别的判定主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建筑高度、建筑规模等因素,将建筑划分为不同的类别。1.1.6判定方法(1)按使用性质分类: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将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类别。(2)按建筑高度分类:根据建筑的高度,将建筑分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等类别。(3)按建筑规模分类:根据建筑的面积、体积等指标,将建筑分为小型建筑、中型建筑、大型建筑等类别。1.1.7判定程序(1)收集建筑的相关资料,包括建筑设计图纸、施工图纸、验收报告等。(2)分析建筑的使用性质、建筑高度、建筑规模等指标。(3)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判定建筑类别。第二节防火等级验收标准1.1.8验收依据防火等级验收主要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1.1.9验收内容(1)建筑材料:验收建筑材料的燃烧功能,保证符合相应防火等级的要求。(2)建筑构件:验收建筑构件的燃烧功能和耐火极限,保证符合相应防火等级的要求。(3)建筑构造:验收建筑构造的防火分隔、防火隔离、防火封堵等功能,保证符合相应防火等级的要求。(4)消防设施:验收消防设施的设置、运行状况和功能,保证符合相应防火等级的要求。1.1.10验收方法(1)检查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的燃烧功能报告,确认其符合相应防火等级的要求。(2)实地检测建筑构造的防火分隔、防火隔离、防火封堵等功能,确认其符合相应防火等级的要求。(3)检查消防设施的设置、运行状况和功能,确认其符合相应防火等级的要求。1.1.11验收程序(1)收集建筑防火等级验收所需的相关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验收报告等。(2)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对建筑防火等级进行验收。(3)验收合格后,出具建筑防火等级验收报告。第三章消防设施验收第一节消防给水系统验收1.1.12验收范围消防给水系统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1)给水管道、阀门、泵房、水池、水箱等设施;(2)给水系统附件及配件;(3)给水系统的供电、控制系统;(4)给水系统的水质检测。1.1.13验收标准(1)给水管道应按照设计要求敷设,不得有渗漏、变形、损坏等现象;(2)阀门应动作灵活,密封良好;(3)泵房内设备应安装稳固,泵体及配件齐全、完好;(4)水池、水箱应清洁,无渗漏、锈蚀等现象;(5)给水系统供电、控制系统应正常工作,无故障。1.1.14验收程序(1)检查给水系统施工图纸、验收资料是否齐全;(2)检查给水系统设备、附件、配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3)对给水系统进行试运行,检查系统运行是否正常;(4)检查给水系统供电、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5)检查给水系统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第二节消防排水系统验收1.1.15验收范围消防排水系统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1)排水管道、检查井、排水泵房等设施;(2)排水系统的供电、控制系统;(3)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1.1.16验收标准(1)排水管道应按照设计要求敷设,不得有堵塞、损坏等现象;(2)检查井应清洁、无渗漏,井盖完好;(3)排水泵房内设备应安装稳固,泵体及配件齐全、完好;(4)排水系统供电、控制系统应正常工作,无故障;(5)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1.1.17验收程序(1)检查排水系统施工图纸、验收资料是否齐全;(2)检查排水系统设备、附件、配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3)对排水系统进行试运行,检查系统运行是否正常;(4)检查排水系统供电、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5)检查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第三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验收1.1.18验收范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1)喷头、管道、阀门等设施;(2)系统的控制装置、报警装置;(3)系统的供电、控制系统;(4)系统的喷水效果。1.1.19验收标准(1)喷头应按照设计要求安装,不得有损坏、堵塞等现象;(2)管道应按照设计要求敷设,不得有渗漏、变形、损坏等现象;(3)阀门应动作灵活,密封良好;(4)控制装置、报警装置应正常工作,无故障;(5)系统的喷水效果应达到设计要求。1.1.20验收程序(1)检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图纸、验收资料是否齐全;(2)检查系统设备、附件、配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3)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试运行,检查系统运行是否正常;(4)检查系统的供电、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5)检查系统的喷水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第四节灭火器及消防器材验收1.1.21验收范围灭火器及消防器材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1)灭火器的种类、数量、设置位置;(2)灭火器的完好程度、有效期;(3)消防器材的种类、数量、设置位置;(4)消防器材的使用说明、操作方法。1.1.22验收标准(1)灭火器的种类、数量、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灭火器应完好无损,有效期内的灭火器应能正常使用;(3)消防器材的种类、数量、设置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4)消防器材的使用说明、操作方法应清晰明了。1.1.23验收程序(1)检查灭火器及消防器材的配置清单、验收资料是否齐全;(2)检查灭火器及消防器材的种类、数量、设置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检查灭火器的完好程度、有效期;(4)检查消防器材的使用说明、操作方法是否清晰明了。第四章疏散与安全出口验收第一节疏散通道验收1.1.24验收内容(1)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要求。(2)疏散通道的宽度、长度、走道坡度、转弯半径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3)疏散通道的地面、墙面、顶面应平整、无障碍物,且地面防滑功能良好。(4)疏散通道的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标志应设置合理,清晰可见。(5)疏散通道的防火分区、防火隔离、防火分隔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1.1.25验收方法(1)采用现场测量、观察、检查等方法进行验收。(2)对疏散通道的宽度、长度、走道坡度、转弯半径等参数进行测量,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3)对疏散通道的地面、墙面、顶面进行检查,确认平整度、无障碍物及防滑功能。(4)对疏散通道的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标志进行检查,确认设置合理、清晰可见。(5)对疏散通道的防火分区、防火隔离、防火分隔设施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第二节安全出口验收1.1.26验收内容(1)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要求。(2)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高度、净宽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3)安全出口的开启方向、疏散方向、疏散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4)安全出口的防火分隔、防火隔离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5)安全出口的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应符合设计要求。1.1.27验收方法(1)采用现场测量、观察、检查等方法进行验收。(2)对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高度、净宽等参数进行测量,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3)对安全出口的开启方向、疏散方向、疏散距离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4)对安全出口的防火分隔、防火隔离设施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5)对安全出口的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第三节疏散指示标志验收1.1.28验收内容(1)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要求。(2)疏散指示标志的位置、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3)疏散指示标志的字体、颜色、图形符号应符合设计要求。(4)疏散指示标志的照明、防护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1.1.29验收方法(1)采用现场观察、检查等方法进行验收。(2)对疏散指示标志的位置、数量、间距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3)对疏散指示标志的字体、颜色、图形符号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4)对疏散指示标志的照明、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第五章防火分隔与防火封堵验收第一节防火分隔验收1.1.30验收依据(1)建筑消防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3)《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4)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1.1.31验收内容(1)防火分隔设施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2)防火分隔材料的燃烧功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防火分隔设施的安装质量及缝隙处理;(4)防火分隔设施的维护管理。1.1.32验收方法(1)审核相关资料,检查防火分隔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是否符合要求;(2)对防火分隔设施进行现场检查,查看其设置位置、尺寸、材质等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3)对防火分隔材料的燃烧功能进行检测,保证其符合规范要求;(4)检查防火分隔设施的安装质量,包括缝隙处理、牢固程度等;(5)检查防火分隔设施的维护管理情况。1.1.33验收标准(1)防火分隔设施的设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2)防火分隔材料的燃烧功能应达到规范要求;(3)防火分隔设施的安装质量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4)防火分隔设施的维护管理应符合相关规定。第二节防火封堵验收1.1.34验收依据(1)建筑消防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3)《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4)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1.1.35验收内容(1)防火封堵设施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2)防火封堵材料的燃烧功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防火封堵设施的施工质量及封堵效果;(4)防火封堵设施的维护管理。1.1.36验收方法(1)审核相关资料,检查防火封堵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是否符合要求;(2)对防火封堵设施进行现场检查,查看其设置位置、尺寸、材质等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3)对防火封堵材料的燃烧功能进行检测,保证其符合规范要求;(4)检查防火封堵设施的施工质量,包括封堵效果、牢固程度等;(5)检查防火封堵设施的维护管理情况。1.1.37验收标准(1)防火封堵设施的设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2)防火封堵材料的燃烧功能应达到规范要求;(3)防火封堵设施的施工质量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4)防火封堵设施的维护管理应符合相关规定。第六章消防电气验收第一节消防电源验收1.1.38验收依据(1)消防电源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规范;(2)国家现行有关消防电源的法律法规、标准;(3)消防电源施工及验收过程中的有关记录。1.1.39验收内容(1)检查消防电源的类型、容量、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消防电源的安装位置、连接方式是否正确;(3)检查消防电源的供电质量,包括电压、频率等;(4)检查消防电源的切换功能,保证在火灾情况下能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5)检查消防电源的运行状况,保证其正常运行。1.1.40验收方法(1)审核消防电源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2)现场查看消防电源的安装情况;(3)对消防电源进行功能测试,包括切换功能、供电质量等;(4)检查消防电源的运行记录。第二节消防配电验收1.1.41验收依据(1)消防配电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规范;(2)国家现行有关消防配电的法律法规、标准;(3)消防配电施工及验收过程中的有关记录。1.1.42验收内容(1)检查消防配电线路的敷设方式、截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消防配电箱、开关、插座等设备的安装位置、接线方式是否正确;(3)检查消防配电系统的保护措施,包括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4)检查消防配电系统的接地装置,保证接地良好;(5)检查消防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保证其正常运行。1.1.43验收方法(1)审核消防配电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2)现场查看消防配电设备的安装情况;(3)对消防配电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包括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4)检查消防配电系统的运行记录。第三节消防应急照明验收1.1.44验收依据(1)消防应急照明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规范;(2)国家现行有关消防应急照明的法律法规、标准;(3)消防应急照明施工及验收过程中的有关记录。1.1.45验收内容(1)检查消防应急照明的灯具类型、数量、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消防应急照明电源的供电质量,保证在火灾情况下能正常供电;(3)检查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控制方式,保证在火灾情况下能自动启动;(4)检查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持续时间,保证满足疏散要求;(5)检查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运行状况,保证其正常运行。1.1.46验收方法(1)审核消防应急照明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2)现场查看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安装情况;(3)对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包括自动启动、持续时间等;(4)检查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运行记录。第七章消防监控系统验收第一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1.1.47验收范围与要求(1)验收范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包括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等设备及其配套的传输线路和电源设备。(2)验收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产品说明书及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验收。1.1.48验收程序与方法(1)验收程序: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验收:a.检查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数量、类型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b.检查系统设备的接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c.检查系统设备的功能、功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d.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包括火灾探测、报警、联动等;e.检查系统运行状况,保证系统稳定可靠。(2)验收方法:a.采用观察、测量、试验等方法进行验收;b.对系统设备进行功能测试,检查其响应时间、报警准确性等指标;c.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系统稳定可靠。1.1.49验收标准与判定(1)验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应参照以下标准:a.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b.GB50166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c.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的检验报告。(2)判定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验收合格应满足以下条件:a.系统设备安装、接线正确,运行稳定;b.系统功能测试合格,响应时间、报警准确性等指标满足国家标准;c.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无故障现象。第二节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验收1.1.50验收范围与要求(1)验收范围: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应包括消防泵、消防栓、防烟排烟系统、防火卷帘、防火门、消防电梯等设备及其联动控制装置。(2)验收要求: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应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产品说明书及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验收。1.1.51验收程序与方法(1)验收程序: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验收:a.检查联动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数量、类型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b.检查联动控制装置的接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c.检查联动控制装置的功能、功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d.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包括联动控制、信号传输等;e.检查系统运行状况,保证系统稳定可靠。(2)验收方法:a.采用观察、测量、试验等方法进行验收;b.对联动控制装置进行功能测试,检查其响应时间、控制效果等指标;c.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系统稳定可靠。1.1.52验收标准与判定(1)验收标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验收应参照以下标准:a.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b.GB50166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c.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的检验报告。(2)判定标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验收合格应满足以下条件:a.联动控制装置安装、接线正确,运行稳定;b.系统功能测试合格,响应时间、控制效果等指标满足国家标准;c.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无故障现象。第八章消防安全标识验收第一节消防安全标识设置1.1.53设置原则(1)消防安全标识的设置应遵循醒目、明确、易懂的原则,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指引人员行动。(2)标识设置应与建筑物的功能、用途和火灾风险相适应,保证各类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3)消防安全标识的设置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1.1.54设置内容(1)消防设施标识:包括消防设施的位置、名称、用途、操作方法等。(2)疏散指示标识:包括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牌等。(3)火灾报警标识:包括火灾报警按钮、手动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等。(4)灭火器标识:包括灭火器的类型、规格、操作方法等。(5)禁止标识:包括禁止吸烟、禁止堆放易燃物品、禁止明火等。(6)注意标识:包括注意火源、注意电气设备、注意易燃易爆物品等。1.1.55设置位置(1)消防设施标识应设置在设施附近明显位置。(2)疏散指示标识应设置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关键位置。(3)火灾报警标识应设置在易于发觉和操作的位置。(4)灭火器标识应设置在灭火器附近明显位置。(5)禁止标识和注意标识应设置在相应场所的醒目位置。第二节消防安全标识验收标准1.1.56验收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2)设计文件、施工图纸。(3)施工验收规范。1.1.57验收内容(1)检查消防安全标识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消防安全标识的种类、规格、数量是否符合规定。(3)检查消防安全标识的设置位置是否合理、醒目。(4)检查消防安全标识的材质、颜色、字体是否符合标准。(5)检查消防安全标识的安装质量,保证牢固、可靠。1.1.58验收方法(1)实地查看:对消防安全标识的设置位置、数量、质量等进行实地查看。(2)查阅资料:查阅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等相关资料。(3)询问相关人员:了解消防安全标识的设置情况,确认是否符合实际需求。(4)抽查检测:对部分消防安全标识进行抽查检测,保证其功能正常。1.1.59验收标准(1)消防安全标识设置符合设计要求。(2)消防安全标识种类、规格、数量符合规定。(3)消防安全标识设置位置合理、醒目。(4)消防安全标识材质、颜色、字体符合标准。(5)消防安全标识安装质量牢固、可靠。第九章消防验收资料归档第一节资料归档要求1.1.60一般要求(1)归档资料应真实、完整、准确、系统,能够反映消防验收全过程。(2)归档资料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规定,采用统一的分类、编码和整理方法。(3)归档资料应使用耐久、可靠的存储介质,保证资料长期保存。(4)归档资料应采取保密措施,防止泄露、损毁或丢失。1.1.61归档程序(1)归档前应对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