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卷调查报告格式_第1页
社会问卷调查报告格式_第2页
社会问卷调查报告格式_第3页
社会问卷调查报告格式_第4页
社会问卷调查报告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问卷调查报告格式社会问卷调查报告格式「篇一」问卷调查报告从外部形式上看,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个部分组成。标题1.单标题公式化写法。公式化写法就是按照“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的公式拟制标题。常规文章标题写法。具体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用问题作标题。2.双标题双标题由正副标题组成,其中正标题一般采用常规文文章标题写法,具体手段如上所述。副标题则采用公式化写法,由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组成。前言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要根据主体部分组织材料的结构顺序来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提要式提要式就是把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情况进行概括后写在开头,使读者一入篇就对它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交代式在开头简单地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时间、范围、背景等,使读者在入篇时就对调查的过程和基本情况有所了解。3.问题式在开头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对调查课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思考。这样的开头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也可以直接将问题摆出来。主体前言之后、结语之前的文字,都属于主体。这部分的材料丰富、内容复杂,在写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结构的安排。其主要结构形态有三种:1.用观点串联材料由几个从不同方面表现基本观点的层次组成主体,以基本观点为中心线索将它们贯穿在一起。2.以材料的性质归类分层课题比较单一,材料比较分散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作者经分析、归纳之后,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将它们梳理成几种类型,每一个类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进行表达,形成一个层次。每个层次之前可以加小标题或序号,也可以不加。3.以调查过程的不同阶段自然形成层次事件单一、过程性强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它实际上是以时间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类似于记叙文的时间顺序写法。结尾调查报告常在结尾部分显示作者的观点,对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升华,因此,它的结尾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常见的写法有下述三种:1.概括全文,明确主旨在结束的时候将全文归结到一个思想的立足点上。2.指出问题,启发思考如果一些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作者也不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只要把问题指出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或者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是很有价值的。3.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在揭示有关问题之后,对解决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社会问卷调查报告格式「篇二」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是怎么样的呢?请看下文。Ⅰ调查报告的写法,包括标题、署名、正文。篇幅:3500-5000字。1.1标题:三种写法。①标题是文章标题的写法(如:《西部企业生态立旗“一石三鸟”》,《某某市蔬菜的品种结构问题》,《兴“母亲水窖”工程摆脱缺水窘境》)。②标题是类似于公文标题的写法(如:《某钢厂技术供应处经济责任制调查》,《关于农村信用社业绩的调查报告》,《对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的调查》)。③正副标题写法,是正题揭示主题,副题写出调查的事件或范围。(如:《振兴经济要靠科学技术——包头市科技人员发展工业的调查》。)1.2署名:标题下面要署名,即写姓名、年级、班级。1.3正文:由两个构成,即前言;调查报告的主体。1.3.1前言:扼要说明调查的目的;、地点;或范围;做了哪些调查;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主要是介绍情况和问题,写法可灵活多样。1.3.2调查报告的主体:主要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来写。每个小有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的内容,使之眉目清楚。英文报告格式·会议报告格式·读书报告格式·工作报告的格式Ⅱ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题目姓名(经济管理学院2001级经济学专业)前言一。1、①②③2。3、4。二、三。结语社会问卷调查报告格式「篇三」问卷调查报告格式(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问卷调查报告范文20年3月10日到20年4月10日,这一个月的时间。学校组织在校的级新生参加双休日社会实践活动,接到通知,班里就开了班会,把各项活动的计划都布置好,并分成了5个小组,每小组人。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当代(深圳)礼品工艺品及家庭用品设计趋势》。而我所在的小组是问卷组,但问卷组又是由两个小组组成的。主要负责制定与派发调查问卷,并统计好数据。组长是周映娜和叶佳欣。组员有:李薇、邵莹莹,翁雅雯、陈勃、黄淑娴、李敏英。王丹琳洪玮司徒碧婵孙雯琴林冠荣。在确立工作分工后,我们就开始收集所有有关的资料,每个人制定出个问题作为调查问卷的问题,然后再把大家的问题都集中在一起,并讨论当中最佳问题的选取。我们从两个方面去考虑这些问题的选取:第一,既要简单明了,又要有针对性;第二,包括设计者与消费者的针对性问题。经过一番的讨论。我们终于选出了10个问题。最后我们决定复印张,分给我们组的成员在月日到会展中心做问卷调查。那天会展中心会有一场关于工艺品与家居用品的产品展会。xx月xx日这一天,早上点钟我们问卷组的成员。带着复印好的问卷统一从学校北们坐车去会展中心。到了车上我才发现,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关于做调查问卷的经验,但是大家信心一直是满满的。可是到了会展中心我们才发现。原来是要售票参观的,但我们身上并没有带钱,后来派了两位同学跟展馆的负责人进行协商,但他不允许我们免费入内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我们决定直接在会展馆的各个入口处对行人们进行调查访问。看似简单。却又很难。没有经验的我们并不能自然地对行人进行调查,并且,不会选择性的进行调查,所以常常被拒绝。拿着厚厚的问卷,心里充满了委屈。但又希望能尽快完成任务,还是一次又一次地鼓足勇气向陌生的行人走去。慢慢的,就不觉得是多么难为情的事情,越来越自然,填写好的问卷数目也越来越多,虽然会感觉有点累,但是只要对方听到您好,我们是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这句话的时候,他们都会自然的给我们一个微笑。而且当看到他们接过递过去的问卷的时候,心里会感觉到满足的滋味。最后,虽然问卷还没有完成,但我们去社会实践的目的达到了。因为我们这一天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离开会展中心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我们都没有带伞,却在努力保护我们手上的问卷。数着今天的成果。这次的实践中,我接触了很多不一样的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从事工艺品制作的老先生,他很认真的做完了这份问卷,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不足的地方,并详细解说了。这让我认识到了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地方,真的很感激这位老先生。回到学校后,我们开了一次会重新讨论了这次问卷调查活动。发现其中有很多做的不够的地方,就如之前对会展中心的情况没有认真核实好,以致于不能入内参观调查。就问卷本身而言,一些问题也存在问题。最后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决定重新制定问卷,再做一次调查。但数目减少到份,虽然数目少了,但我们想要做到更精。第二次的调查,我们组分散行动。当然这次没有工艺品展这样的活动了,所以我们决定去一些有代表性的商场对路人进行调查。因为是第二次。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所以,这次的问卷调查进行得比较顺利。陆陆续续地,问卷终于都做好了。最后的一项工作便是统计了。我们统一集合在一起,分工合作,把调查好的这150份问卷进行了有序的统计。这样问卷组的工作就基本上完成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期间我们有过失误,但也努力将任务完成了,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都学到了很多很多在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很多宝贝。首先是团队精神,这样的一项任务,没有很好的团队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的感情也变得更好了;然后,在交际能力方面,我们都有了新的提升。比如去做问卷调查中碰到了钉子,这不仅让我们看到自身的缺失,并吸收了这样的一种经验;除此之外。我们学会了如何全面地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从误区中走出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好。学会改正错误,查缺补漏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提高。虽然,这些过程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但在不顺利中我们又找到了新的起步。总的来说,我们是成功的,相信参加了这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们以后的任何学习,工作都有帮助。谢谢学校给我们这样的一个学习的机会,谢谢组织人员的辛勤工作,也谢谢我可爱的组员们。社会问卷调查报告格式「篇四」问卷调查报告格式:问卷调查主要分两个步骤:设定调查的范围和写出具体问题(一)设定调查范围1.设定调查问题的范围,其关键是要从选题的目的和需要着眼,绝不能偏离;2.对问题回答的可能性亦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有些属个人私隠的问题,恐怕不易得到答案;3.问题太多,导致完成问卷的时间太长等,均需要避免。(二)写出具体问题1.所列问题应简单明确;2.消除受访者的疑虑,一般一个问题只包涵一个调查指标;3.问题不带倾向性,不能有诱导受访者回答某;4.同类问题排列一起,问题排列的先后以先易后难为原则,开放性问题尽量放在后面;5.一般而言,涉及事实的问题是用选择性;有关了解看法的问题可用1-5来表示(例如:1代表极不同意;5代表极同意);6.问卷草拟后,应该邀请其他人扮演受访者,尝试回答问卷中的题目。这些经验可以大大提升问卷的质素。问卷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背景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扮演听众。其中有一部分是不会(或者未思考),还有一小部分是进行过思考,却不愿发言的。曾询问过部分学生:你会吗?(学生答:会。)你为什么不参与他们的讨论?学生的回答要么是“我不想说”,要么是“他们都说了,我没什么好说的”,要么就是沉默。这说明,他们的表达欲望不强。在发言中还有另一种现象,学生虽理解并愿意说,但表达不得要领,说了半天,也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既浪费时间,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说,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发言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课堂发言的情况,研究造成学生不良发言习惯的原因,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获得关于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的方法、途径、策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提高发言能力,特进行了这次问卷调查。二、调查目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课堂发言的情况,喜欢发言和不喜欢发言的原因及动机。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三、调查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书面、个别访谈。四、调查过程调查一年级二班50人,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法,每个选项均为单项选择。五、数据汇总1.在课堂上,你想发言吗?A、很想B、一般C、不想数据:选择A的有18人,占36%;选择B的有27人,占54%;选择C的有5人,占10%分析:64%的孩子认为自己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交流,大部分孩子都需要进一步培养发言的能力。这也正说明了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很有必要的2.课堂上,不想发言的原因是什么?A、不会B、怕别人笑C、不屑数据:选择A的有20人,占40%;选择B的有22人,占44%;选择C的有8人,占16%。分析:60%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候,是有自己的想法二不回答。说明回答问题的欲望不强。3.发言出错时,你一般心理A、好好听别人发言B、懊悔C、以后不发言了数据:选择A的有26人,占52%;选择B的有20人,占40%;选择C的有4人,占8%分析:48%的孩子在在发言时是因为得不到师生的肯定而降低了积极性。今后的课上鼓励表扬发言的学生要多下工夫。4.课堂中,发言精彩时,你一般心理A、听别人发言B、沾沾自喜c、对别人的发言不屑一顾数据;选择A的有28人,占56%;选择B的有16人,占32%;选择c的有6人,占12%。分析:56%的孩子还是比较习惯于发言后听别人的意见,近一半的学生要提高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倡导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将发言同伴的发言作为一个训练重点。5.你认真听的主要原因是:A、上课生动、有趣B、认真听会得到老师表扬C、为了考试能考好数据:选择A的有20人,占40%;选择B的有7人,占14%;选择C的有23人,占46%。分析:46%的孩子发言的目的性极强,直指考试。25%的孩子是因为老师的课堂魅力而专注于发言。看来,我们要努力呈现生命充满活力的课堂,吸引更多的孩子认真发言。6.你对待别人发言的态度是:A、没什么了不起B、很好,值得学习C、无所谓数据:选择A的有10人,占20%;选择B的有26人,占52%;选择C的14人,占28%。分析:48%的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发言,说明部分孩子的发言习惯没有养成。同时,班级良好的交流氛围也十分重要7.当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你能仔细认真听吗?A、能B、有时能C、不能数据:选择A的有22人,占44%;选择B的有18人,占36%;选择C的有10人,占20%。分析:56%的学生不能专心听同学的发言,说明大部分学生不太善于发言同伴的发言,今后要注意指导学生发言别人发言的方法。8.合作交流时你希望什么学生先说:A、优生B、和自己同水平C、差生数据:选择A的有15人,占30%;选择B的有25人,占50%;选择C的有10人,占20%。分析:大部分孩子希望能有所准备再发表看法,要把训练学生争先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课堂教学时的一个重要内容。9.老师表扬别人的发言时你一般:A、为别人高兴B、不屑一顾C、发誓要超过他数据:选择A的有23人,占46%;选择B的有3人,占6%;选择C的有22人,占44%。分析:大部分学生心态是好的。10.与别组争论时,你的表现是:A、争着说,抢着说B、认真听,轮流说C、不听也不发言数据:选择A的有6人,占12%;选择B的有43人,占86%;选择C的有1人,占2%。分析:关于小组交流时的发言表现,选择B的有43人,占86%从数据来看比较理想,但也不排除会存在没有如实作答的情况,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性的监测。六、结论(一)通过调查、观察,我发现造成他们不良的发言习惯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客观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