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及其活用1_第1页
文言实词及其活用1_第2页
文言实词及其活用1_第3页
文言实词及其活用1_第4页
文言实词及其活用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词类活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福建省邵武第一中学

班级:高一(15)班

授课教师:黄建国

指导教师:李媛

教学目标

L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儿种类型及题型。

2.以名词活用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名词活用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

律。

3.引导学生课后以此为例,总结归纳其它词类活用的规律。重点掌握词类活

用中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的语法特点及其规律。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练习中的句子所属的名词活用类型正确归类,分析总结出名词

活用的基本规律,并加以概括。

2.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提问、学生答疑、教师引导和解疑。

课时安排

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考点解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假如你是高考命题者,在命题中针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

一考点,你会特别关注这句话中的什么词来考查“文言实词”?

明确:

①抓住“常见”这个词。高考不会考特别生僻的词,会考和课文有关的一些词。

②应该抓住它“在文中”的含义。需要联系上下文,考虑它在特定语境中的含

义。

三、文言实词之知识结构

L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偏义复词

5.词类活用

四、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

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

“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

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如“使”,有“出使”

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而

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另

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的使动用

法,(3)意动用法,(4)名词用作状语;

(5)动词的使动用法,(6)动词的为动用法,(7)动词活用为名词;

(8)形容词活用为动词,(9)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0)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1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2数词的活用等等。

下面我们来重点阐述名词的活用。

五、名词作状语

(一)名词做状语

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作主语和宾语,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

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

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

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

较浓厚的修辞色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例: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在路上)《宋定伯捉鬼》

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例: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愚公移山》

例:失期,法皆斩。(按法律规定)《陈涉世家》

3.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例: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狼》

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鸿门宴》

4.表示行为的身分或定待的方式。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鸿门宴》

5.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古代汉语时间名词用作状语,往往用连词“而”或“以"把它和谓语中心

词相连接。这是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

例: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②古代汉语里“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

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

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天)《伤仲永》

例:谨食之,时而献焉。(到时候)《捕蛇者说

6.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古代汉语里,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

示动作的趋向。

例:泰山之阳,坟水西流。(向西〉《登泰山记》

例: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在外边)

《陈涉世家》

例: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楼之。(在右边;在左边)《核舟记》

【特别说明】要区分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还是名词作状语,就看名词后是否带

动词,有动词就作状语,没有就作动词。

小结:文言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象,如果对语法足够了解的话,我们

就会发现,只要是处于主语谓语之间的名词就是活用为状语。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

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

“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①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④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匣子装

⑤血五步,天下编素。编素:穿孝服

⑥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

⑦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井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⑩质于秦。质:做人质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

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其活用的语境主要有:

①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例:晋军函陵。(驻军)《烛之武退秦师》

②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口技》

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云青青兮欲雨。(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名词用“而”、“则”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与“者”组合,名词活用成动词。

例:①衣冠而见之。(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冯谖客孟尝君》

②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萼,咏而归。(《子路、增皙、冉

有、公西华侍坐》

名词与“所”组合,名词活用作动词。

众所周知,“所”字短语的构成是:“所”+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构

成的名词性短语。“所”的后面跟着的一定是一个动词,所以,它的后面跟着的

如果不是动词,那么,不管是什么词性的词,一律活用作动词;名词也不例外。

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皆鱼腹中。(《陈涉世家》)句中划线处

的“所瞥”中的“瞥”,它的愿意是“方形的鱼网”,由于与“所”组合了,因此,

活用作了动词,应该翻译成“捕捞二

②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记王忠肃公翱事》)句中

划线处的“所货”中的“货”本来是名词,“财物”的意思,也是因为与“所”

组合了,所以也活用作动词了,应译为“买来”。

③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句中划线处的“先”,因为与“所”组合,所

以也活用了,应译为“抢先。”

④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国语•楚语下》)句中划线处的中“宝”,愿意

是“宝贝”,现在必须翻译成“当作宝贝的”,因为与“所”组合词性发生了变化,

名词动用了。

小结:名词用作动词后,原有的名词义并没有消失。只是增加了和上下文相

适应的动词的意义而已。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

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②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③牛充栋汗:使……出汗

④齐威王欲将孙膑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