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8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8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8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8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8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课时分层作业(八)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建议用时:35分钟)[合格基础练]1.在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卵细胞膜发生改变,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限制物质进出细胞C.使卵细胞摄入所须要的精子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沟通D[细胞膜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精卵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靠的是细胞膜上对应的糖蛋白与信息分子,是一种信息沟通过程。]2.下列最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的是()ABCD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头部是亲水的,朝向细胞内外。蛋白质覆盖、镶嵌或贯穿其中,细胞膜外侧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A、B图磷脂分子头部排列错误,且无糖蛋白,故A、B错。D图细胞膜内外都有糖蛋白,故D错。]3.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导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生物膜结构中,糖蛋白含量最多的可能是()A.高尔基体膜 B.线粒体膜C.细胞膜 D.内质网膜C[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主要用于对外来物质的识别,而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是将细胞与外界隔开的屏障,因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最多。]4.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物质,它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主要与细胞膜的哪项结构有关()A.① B.②C.③ D.②③A[性激素属于脂质,而脂质优先通过细胞膜,与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磷脂分子有关,由图可知,①为磷脂双分子层。]5.关于细胞膜流淌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磷脂分子有头和尾,磷脂分子利用尾部摇摆在细胞膜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淌性B.因为蛋白质分子无尾,不能运动,所以它与细胞膜的流淌性无关C.细胞膜的流淌性是指蛋白质载体的翻转运动,与磷脂分子无关D.细胞膜流淌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关D[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具有流淌性。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也是可以运动的。]6.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淌性的是()A.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B.动物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过程C.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别D.高尔基体产生囊泡与细胞膜融合B[由于膜具有流淌性,细胞才能分开为两个细胞,原生质层才能收缩出现质壁分别,囊泡膜才能与细胞膜融合。]7.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淌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A.两种模型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两种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匀称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C.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D.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C[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匀称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中间是脂质分子,为静态结构;流淌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为动态模型。故A、D是流淌镶嵌模型观点,B是三层结构模型观点,而C是二者相同点,故C正确。]8.下图是辛格和尼科尔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流淌镶嵌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与细胞识别有关,细胞的识别是信息传递的过程B.图中c分子具有亲水的磷酸头部和疏水的脂肪酸尾部C.图中d的分布状态有两种:镶在表面或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b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对称性C[a是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A正确;c是磷脂分子,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B正确;d是蛋白质,在细胞膜上有3种分布状态,即镶在表面或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或者嵌插在磷脂双分子层中,C错误;b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分布是不对称的,D正确。]9.下图为细胞膜的流淌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其“头”部(c)是亲水端,“尾”部(a)是疏水端。细胞膜为细胞的边界,在细胞膜的外侧分布着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而在细胞膜的内侧没有糖蛋白分布。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细胞膜上b的种类和数量有关。]10.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2)该结构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与此相关的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特性是____________。(3)细胞识别、物质的跨膜运输等与图中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有关。(4)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结构中均有此结构,但执行的详细功能有很大区分,详细缘由是图中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不同。(5)有人发觉,在肯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肯定程度时,细胞膜的脂质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表面积扩大。对于膜的上述改变,合理的说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肯定的流淌性,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细胞膜除了具有爱护细胞内部结构的功能以外,还有限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即其生理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不同的膜结构其蛋白质不同,它们执行的详细功能就有很大的区分;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影响脂质运动的因素有多种,温度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肯定范围内上升温度,能增加脂质的流淌性。[答案](1)B磷脂双分子层(2)爱护和运输(限制物质的出入)功能选择透过性(3)A(4)A(5)细胞膜具有流淌性11.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沟通方式,请据图回答:(1)图A表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例说明该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靠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______的沟通,这种沟通大多与______________有关。[解析](1)图A显示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分子通过血液循环运往靶细胞,并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所显示的细胞沟通方式为通过相邻两细胞间的细胞膜干脆接触传递信息,图中的③表示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精卵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为该方式。(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间形成通道将信息分子传递给另一细胞,图中④为胞间连丝。[答案](1)血液受体(2)细胞膜接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通道胞间连丝(4)信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等级过关练]12.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探讨小组发觉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A[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且油滴内部贮油,所以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头部向着油滴外,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13.下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对该图有关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应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①和②构成糖蛋白,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C.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读图可知,①为糖链,②为蛋白质,③为磷脂分子,①糖链由多糖构成,其组成单位为单糖。]14.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试验,如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耀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逝)。③停止激光束照耀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渐渐复原,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试验不能说明的是()A.细胞膜具有流淌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依据荧光复原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依据荧光复原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淌速率C[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淌性,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依据荧光复原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淌速率,但不能依据荧光复原的速率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因为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物质跨膜运输。所以C不正确。]15.脂质体是依据磷脂分子可以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质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端)与非极性端(疏水端)排列不同,搅拌后可形成双层脂质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所示)。(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觉,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改变,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可以推想,水分子不能通过脂质体而能通过细胞膜,它最可能与膜上的_______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阿格雷试图从人的红细胞、肾小管管壁细胞的细胞膜上找寻这种物质,他以这两种细胞作为试验材料的依据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其形态、体积无改变,说明其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水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但依据脂质体在水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特点推想,水分子可以通过膜但不穿过磷脂双分子层,而是另有其他途径,而依据膜的成分推想,只能是蛋白质分子。若此种推想正确,那么吸水实力越强的细胞,其膜上这种蛋白质分子应当越多。所以,为找寻这种蛋白质分子,选择试验材料时要留意选择吸水实力较强的细胞,同时要选择可以获得纯净的膜结构的细胞作为试验材料。[答案](1)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肯定的稳定性(2)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膜结构,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而肾小管管壁细胞对水分子的重汲取实力强16.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物质结合,使两类细胞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当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起先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但在37℃下保温40min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呈匀称分布(如图)。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____________物质。(2)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改变,表明白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__等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由此可以证明关于细胞膜结构“流淌镶嵌模型”的观点是成立的。(3)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匀称分布,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4)假如该融合试验在20℃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匀称分布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0℃下培育40min,则发觉细胞仍旧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说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能与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