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安阳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安阳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安阳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安阳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是世界上梯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梯田撂荒面积不断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梯田边缘的石墙坍塌,“暴雨—坍塌—泥石流”灾害风险加剧。如图是我国梯田撂荒程度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梯田撂荒程度空间分布的整体特征是()A.沿海省份程度最重 B.山区较平原程度轻 C.中部省份程度最轻 D.由东南向西北减轻2.广东省和青海省梯田撂荒的主要驱动因素分别是()A经济因素、土地条件 B.气温、机械化程度 C.土地条件、降水 D.梯田质量、梯田坡度3.为应对梯田撂荒造成的“暴雨—坍塌—泥石流”灾害风险,应()A.加大投入,修复梯田墙体 B.植树种草,恢复生态环境C.引进资金,大力发展旅游业 D.拆除梯田,恢复自然坡耕地神农架作为大巴山东端余脉,其南、北坡的地带性植被具有明显的分异。下表示意神农架北坡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的海拔、坡度和坡向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植被类型海拔平均值/m坡度平均值主要分布坡向常绿阔叶林887.7444.72°北坡、西北坡甲16524843.64°北坡、西北坡乙1975.183044°西北坡、东北坡丙2215.922.82°东北坡丁2537.9220.80°北坡、西北坡4.甲、乙、丙、丁植被分别为()A.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C.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D.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5.下列地段中,最可能分布有常绿阔叶林的是()A.a段 B.b段 C.c段 D.d段汽车工业是日本的经济支柱。日本汽车工业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发展较快。20世纪6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汽车出口量迅速增加;进入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汽车企业开始在海外布局。如图示意1970年、2000年和2019年日本汽车工厂在本国的空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1970—2019年日本汽车工业由太平洋沿岸逐步向国土两端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市场 B.交通 C.成本 D.技术7.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企业进行海外布局,首先选择的是()A.北美洲 B.拉丁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迁移过程中常有显著的地域偏好,而当下则呈现分散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广州作为一线城市,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流入,但是调查发现当前广州的高校毕业生出现了反向流动意愿(反向流动是指迁移到比当前居住地城市等级更低的城市的行为),如图示意广州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意愿调查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广州高校毕业生反向流动意愿高主要原因是广州()A.经济发展趋缓 B.就业机会减少 C.生态环境恶化 D.生活成本较高9.调研发现,一些拥有反向流动意愿的群体最后在就业时依然留在一线城市,其主导影响因素是()A.就业机会 B.居住条件 C.文化消费水平 D.环境质量10.基于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意愿,二、三线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要注重()①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②制定人才补贴政策③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④工资待遇向一线城市看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是重要的气候因子之一。下图为北极地区平均云量的经度—高度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北极地区以2千米以下的低云为主的主要原因是()①蒸发弱,水汽较少②气温低,易发生逆温③极地东风势力强,易吹散云层④太阳辐射强,易蒸发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12.15°W~60°E地区(方框内)低云云量明显大于同纬度地区,主要是由于()A.海域面积大,夏季水温高 B.洋流影响显著,蒸发量较大C.陆地面积大,植被覆盖率高 D.海陆交界处,大气运动剧烈13.推测下列月份中,北极地区云量整体最多的是()A.2月 B.5月 C.8月 D.11月毛乌素沙地东缘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某科研团队在此选取植被覆盖度相近的樟子松固沙林、沙柳固沙林作为试验样地,并以流动沙地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植被覆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以期选择更适合的植被重建方案。表示意在不同年降水量情况下三类样地0~200厘米土层储水量及向深层渗漏转化为地下水的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份样地类型降水量/mm0~200cm土层储水量/mm0~200cm土层储水量/mm2016流动沙地334.2013.97270.00沙柳固沙林334.2013.857.20樟子松固沙林334.2031.591.002017流动沙地297.80114149.00沙柳固沙林297.8017.090.80樟子松固沙林297.809.980.202018流动沙地234.4023.8743.60沙柳固沙林234.4022.080.60樟子松固沙林234.40-24.481.2014.与流动沙地相比,沙柳固沙林和樟子松固沙林渗漏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阻挡降水较多 B.0~200厘米土层储水多C.植被蒸腾量较大 D.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较多15.2017年流动沙地渗漏量远小于2016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降水量 B.降水强度 C.降水季节分配 D.降水空间分布16.为保持区域生态环境向好趋势,选择固沙植被时要注意()①选择耗水量小的植被②控制固沙植被种植密度③选择冠幅较大的植被④放弃人工营造固沙植被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都市近郊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地区。大路村位于武汉市近郊,过去仅有收益微薄的农业,“耕田耙地全靠牛,栽秧割谷全靠手,运进运出全靠走,农业收成望天收”是当地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大路村进行生产生活空间整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实现了蜕变。如图示意大路村2007年和2021年乡村空间结构。(1)指出2007—2021年大路村生产生活空间的变化特征。(2)简述生产空间转变对大路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3)简述大路村为改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标高是指某地最高点和平均海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拔河高度是指阶地等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黔北绥阳县境内,岩溶洞穴系统独特,具有成层发育特点,自下而上大致分为四层(第4层溶洞发育不明显)。某团队在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开展野外调查,发现区域内芙蓉江流域的池武溪河谷和旺草盆地可见四级河流阶地(池武溪为芙蓉江支流,旺草盆地位于芙蓉江干流),它们的标高、拔河高度与双河洞四层溶洞对应关系明显(表)。双河洞池武溪河谷阶地旺草盆地阶地分层标高/m拔河高度/m分层标高/m拔河高度/m分层标高/m拔河高度/mL4——T4——T472050L3760(杉林洞)80T3690~75050T370030L2705(何教洞)25T2660~71025T269020L1700(水洞)0T1640~7004~10T168010~12(1)说明研究区内多层溶洞的形成原因。(2)池武溪河谷T1阶地从上游向下游,拔河高度逐渐增大,试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原因。(3)研究表明T3阶地形成时期水动力较强,推测研究者发现的证据并作出解释。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意大利是欧洲传统农业强国和全球重要水果种植国,苹果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意大利苹果产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的山坡及山谷中,其次为山区南部的波河流域。意大利北部山区的苹果产区普遍采用高架喷灌(见左图),还将废弃矿洞改造成地下苹果冷藏仓库,并通过索道和加工厂连接。ASSOMELA是意大利主要苹果联合会、企业等生产商联盟,代表广大苹果生产者的利益对外进行沟通协调。右图为意大利的地形示意图。(1)相对于普通喷灌,说出北部山区采用高架喷灌的主要优势。(2)从节能减排角度,说明当地选择废弃矿洞作为苹果冷藏仓库的原因。(3)简述意大利苹果生产商联盟可以发挥的沟通作用。(4)该区域索道项目在意大利“发展农业食品物流最佳创意竞赛”中胜出,分析其原因。

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是世界上梯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梯田撂荒面积不断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梯田边缘的石墙坍塌,“暴雨—坍塌—泥石流”灾害风险加剧。如图是我国梯田撂荒程度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梯田撂荒程度空间分布的整体特征是()A.沿海省份程度最重 B.山区较平原程度轻 C.中部省份程度最轻 D.由东南向西北减轻2.广东省和青海省梯田撂荒的主要驱动因素分别是()A.经济因素、土地条件 B.气温、机械化程度 C.土地条件、降水 D.梯田质量、梯田坡度3.为应对梯田撂荒造成的“暴雨—坍塌—泥石流”灾害风险,应()A.加大投入,修复梯田墙体 B.植树种草,恢复生态环境C.引进资金,大力发展旅游业 D.拆除梯田,恢复自然坡耕地【答案】1.D2.A3.B【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沿海的江苏省、山东省等省区梯田撂荒程度并不会最重,A错误。山区地形复杂,梯田是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撂荒现象可能较少。然而,题干中提到梯田撂荒面积增加,尤其是山区梯田边缘石墙坍塌,说明山区撂荒现象并不轻,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中部省份梯田撂荒面积比较严重,最轻的是东北平原等地区,C错误。东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农业用地可能更倾向于其他用途,导致梯田撂荒现象较为严重。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梯田撂荒现象可能较轻,D正确。故选D。【2题详解】广东省经济发达,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梯田撂荒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因素。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条件较差,土地条件不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发,梯田撂荒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土地条件,A正确,B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梯田撂荒导致地表径流增加、石墙坍塌,进而加剧泥石流等灾害风险。应对措施应从恢复生态、减少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修复梯田墙体可以暂时缓解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A错误。植树种草,恢复生态环境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水土保持,减少灾害风险,B正确。大力发展旅游业不能应对梯田撂荒造成的“暴雨—坍塌—泥石流”灾害风险,C错误。拆除梯田,恢复自然坡耕地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加剧“暴雨—坍塌—泥石流”的灾害风险,D错误。故选B。【点睛】耕地撂荒的常见原因:农业效益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多,产出少;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劳动力不足,无法耕作;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神农架作为大巴山东端余脉,其南、北坡的地带性植被具有明显的分异。下表示意神农架北坡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的海拔、坡度和坡向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植被类型海拔平均值/m坡度平均值主要分布坡向常绿阔叶林887.7444.72°北坡、西北坡甲1652.4843.64°北坡、西北坡乙1975.183044°西北坡、东北坡丙2215.922.82°东北坡丁2537.9220.80°北坡、西北坡4.甲、乙、丙、丁植被分别为()A.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C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D.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5.下列地段中,最可能分布有常绿阔叶林的是()A.a段 B.b段 C.c段 D.d段【答案】4.C5.A【解析】【4题详解】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故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的降低,水热状况的不断变化,该地从山麓地带到山顶,会从分布在较低海拔、水热丰富的常绿阔叶林,会逐渐过渡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常绿阔叶林的海拔平均值为887.74米,主要分布在北坡、西北坡,读图可知,a段海拔在1000米左右,位于北坡,符合常绿阔叶林的分布规律,A正确。b段位于南坡,海拔太高,B错误。c段虽然位于北坡,但是海拔太高,C错误。d段位于山顶,海拔太高,不适合常绿阔叶林的分布,D错误。故选A。【点睛】分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影响因素有三个: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汽车工业是日本的经济支柱。日本汽车工业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发展较快。20世纪6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汽车出口量迅速增加;进入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汽车企业开始在海外布局。如图示意1970年、2000年和2019年日本汽车工厂在本国的空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1970—2019年日本汽车工业由太平洋沿岸逐步向国土两端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市场 B.交通 C.成本 D.技术7.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企业进行海外布局,首先选择的是()A.北美洲 B.拉丁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答案】6.C7.A【解析】【6题详解】结合图示信息,日本汽车企业最初主要布局在太平洋沿岸产业带,由于集聚程度较高,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故向南、北方向扩散,C正确;日本国内市场相对稳定,且日本汽车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向国土两端扩散与市场关系不大,A错误;太平洋沿岸交通已经很便利,并非是向国土两端扩散的主要因素,B错误;技术在日本国内差异不大,不是扩散的关键因素,D错误。故选C。【7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企业开始进行海外布局,其主要目的是拓展海外市场,此时汽车销售价格较高,而北美洲经济发达,汽车消费市场广阔,且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汽车产业链相对成熟,便于日本汽车企业进入后开展生产、销售等业务,所以日本车企会首先选择购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较好的北美洲地区,A正确;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有限,B错误;大洋洲人口相对较少,市场规模不大,C错误;非洲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汽车市场需求和配套产业不如北美洲,D错。故选A。【点睛】产业转移的原因:技术水平差距;劳动力价格差异;市场规模大小;政策支持程度;此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产业链集聚产生的效应,原生产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也都促使企业进行转移。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迁移过程中常有显著的地域偏好,而当下则呈现分散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广州作为一线城市,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流入,但是调查发现当前广州的高校毕业生出现了反向流动意愿(反向流动是指迁移到比当前居住地城市等级更低的城市的行为),如图示意广州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意愿调查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广州高校毕业生反向流动意愿高的主要原因是广州()A.经济发展趋缓 B.就业机会减少 C.生态环境恶化 D.生活成本较高9.调研发现,一些拥有反向流动意愿的群体最后在就业时依然留在一线城市,其主导影响因素是()A.就业机会 B.居住条件 C.文化消费水平 D.环境质量10.基于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意愿,二、三线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要注重()①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②制定人才补贴政策③营造创新社会氛围④工资待遇向一线城市看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8.D9.A10.B【解析】【8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广州是我国一线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AB错误;广州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并非恶化,C错误;广州房价高、物价高等导致生活成本较高,使得部分高校毕业生有反向流动意愿,想迁移到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D正确,故选D。【9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一线城市产业丰富,就业机会更多,发展空间大,尽管生活成本高,但对于有职业发展追求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机会是他们留在一线城市的主导因素,A正确;居住条件、文化消费水平和环境质量虽然也是影响因素,但相比之下,就业机会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更为关键,BC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近年来部分一线城市对知识型人才的吸引力下降,二、三线城市应当抓住机会,制定人才补贴政策,营造适合知识型人才发展的创新环境,以吸引人才,②③正确;二三线城市技术条件和产业基础相对较差,无法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①错误;二、三线城市经济实力有限,工资待遇难以向一线城市看齐,④错误。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是重要的气候因子之一。下图为北极地区平均云量的经度—高度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北极地区以2千米以下的低云为主的主要原因是()①蒸发弱,水汽较少②气温低,易发生逆温③极地东风势力强,易吹散云层④太阳辐射强,易蒸发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12.15°W~60°E地区(方框内)低云云量明显大于同纬度地区,主要由于()A.海域面积大,夏季水温高 B.洋流影响显著,蒸发量较大C.陆地面积大,植被覆盖率高 D.海陆交界处,大气运动剧烈13.推测下列月份中,北极地区云量整体最多的是()A.2月 B.5月 C.8月 D.11月【答案】11.D12.B13.C【解析】【11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大气中水汽较少,导致潜热输送也少,水汽难以上升到较高的高度,同时由于气温低,且下垫面被冰雪覆盖,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易发生逆温现象,导致大气对流运动较弱,水汽多聚集在低空,因此以2千米以下的低云为主,①②正确;北极地区极地东风势力强,但云量主要与水汽含量和大气运动等有关,东风并非吹散云层导致低云为主的主要原因,③错误;北极地区太阳辐射弱,④错误。综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5°W~60°E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该海域水温较高,为低云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故低云云量明显大于同纬度地区,B正确;该区域海域面积大,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海水温度比同纬度海域偏低,A错误;该区域陆地面积相对较小,C错误;海陆交界处大气运动剧烈与低云云量多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北极地区夏季气温相对较高,海冰融化面积最大,开阔水域增加,蒸发量较大,大气中水汽含量相对较多,且夏季对流运动相对冬季更活跃,水汽易冷却凝结成云,8月为北极地区夏季,云量整体最多,C正确;2月、5月、11月气温相对较低,水汽含量和对流运动等不如8月,云量相对较少,ABD错误。故选C。【点睛】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云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各类云之间的演变和转化,都是在一定的水汽条件和大气运动的条件下进行的。毛乌素沙地东缘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某科研团队在此选取植被覆盖度相近的樟子松固沙林、沙柳固沙林作为试验样地,并以流动沙地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植被覆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以期选择更适合的植被重建方案。表示意在不同年降水量情况下三类样地0~200厘米土层储水量及向深层渗漏转化为地下水的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份样地类型降水量/mm0~200cm土层储水量/mm0~200cm土层储水量/mm2016流动沙地334.2013.97270.00沙柳固沙林334.2013.857.20樟子松固沙林334.2031.591.002017流动沙地297.8011.4149.00沙柳固沙林297.8017.090.80樟子松固沙林297.809.980.202018流动沙地234.4023.8743.60沙柳固沙林234.4022.080.60樟子松固沙林234.40-24.481.2014.与流动沙地相比,沙柳固沙林和樟子松固沙林渗漏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阻挡降水较多 B.0~200厘米土层储水多C.植被蒸腾量较大 D.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较多15.2017年流动沙地渗漏量远小于2016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降水量 B.降水强度 C.降水季节分配 D.降水空间分布16.为保持区域生态环境向好趋势,选择固沙植被时要注意()①选择耗水量小的植被②控制固沙植被种植密度③选择冠幅较大的植被④放弃人工营造固沙植被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14.C15.B16.A【解析】【14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与流动沙地相比,沙柳固沙林和樟子松固沙林植被蒸腾量较大,因此吸收土壤水分较多,导致下渗较少,C正确;读表可知,流动沙地和沙柳固沙林0~200厘米土层储水量相差不大,故植被阻挡降水不是沙柳固沙林渗漏量少的主要原因,AB两项错误;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沙柳固沙林和樟子松固沙林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较少,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由表可知,2017年流动沙地渗漏量远小于2016年,但是这两年的降水量相差不大,最可能的原因是2017年降水强度较大,降水时间较短,雨水来不及下渗就转化为地表径流,导致渗漏量较小,A错误,B正确;降水的季节分配和空间分布对其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结合图表信息可知,2018年樟子松固沙林0~200厘米上层储水量为负值,由此可知,固沙植被种植不合理可能导致耗水量过大,下渗量减少,土壤干燥,地下水位下降,植物衰败死亡,所以应选择耗水量较小的植被,以及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①②正确;冠幅较大的植被耗水量较多,且片会阻挡降雨,减少下渗量,③错误;放弃人工营造固沙植被难以达到治沙的目的,④错误。故选A。【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部分(四大圈层、五大要素)在太阳辐射、地球内能作用下,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或系统、综合体)。植被的自然演替是整体性体现之一。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都市近郊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地区。大路村位于武汉市近郊,过去仅有收益微薄的农业,“耕田耙地全靠牛,栽秧割谷全靠手,运进运出全靠走,农业收成望天收”是当地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大路村进行生产生活空间整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实现了蜕变。如图示意大路村2007年和2021年乡村空间结构。(1)指出2007—2021年大路村生产生活空间的变化特征。(2)简述生产空间转变对大路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3)简述大路村为改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生产、生活用地由单一趋向多元;农村居民点由分散趋向集中;一般农业用地及其他用地大幅减少,设施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从无到有;坑塘水面显著增多。(2)(生产用地多样化,)有利于调整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设施农业用地增多,)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第二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经济增长;(利用坑塘发展水产养殖,)利于增加农产品的多样性,提高经济效益。(3)推行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减少垃圾对大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沼气,减少污染并提供清洁能源。【解析】【分析】本题以大路村土地利用变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乡村空间结构及经济发展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对比2007年和2021年的图,从用地类型看,2007年主要是一般农业用地等单一类型,2021年出现了设施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等,生产、生活用地由单一趋向多元;农村居民点2007年较为分散,2021年相对集中;一般农业用地及其他用地大幅减少,设施农业用地从无到有且增加,工业用地也从无到有;坑塘水面2021年比2007年显著增多。【小问2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及上一题可知,生产空间转变对大路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可从产业结构、生产效率、产业链和农产品多样性等角度分析。生产空间转变后,产业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增加了工业和设施农业等,优化了产业结构,能创造更多的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设施农业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相比传统农业,生产效率更高,有助于提高农民收益;工业用地出现,发展第二产业,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对农产品等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推动经济增长;利用坑塘水面发展水产养殖等,丰富了农产品种类,增加农产品的多样性,可提高经济效益。【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大路村改善生态环境可从污染治理、生态系统修复、植被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考虑。在污染治理上,对垃圾进行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减少垃圾对大气、土壤和水源等环境各要素的污染;生态系统修复方面,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改善水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植被保护角度,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等作用,恢复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资源利用角度,可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沼气,减少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可以提供有机肥料,又提供了清洁能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标高是指某地最高点和平均海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拔河高度是指阶地等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黔北绥阳县境内,岩溶洞穴系统独特,具有成层发育特点,自下而上大致分为四层(第4层溶洞发育不明显)。某团队在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开展野外调查,发现区域内芙蓉江流域的池武溪河谷和旺草盆地可见四级河流阶地(池武溪为芙蓉江支流,旺草盆地位于芙蓉江干流),它们的标高、拔河高度与双河洞四层溶洞对应关系明显(表)。双河洞池武溪河谷阶地旺草盆地阶地分层标高/m拔河高度/m分层标高/m拔河高度/m分层标高/m拔河高度/mL4——T4——T472050L3760(杉林洞)80T3690~75050T370030L2705(何教洞)25T2660~71025T269020L1700(水洞)0T1640~7004~10T168010~12(1)说明研究区内多层溶洞的形成原因。(2)池武溪河谷T1阶地从上游向下游,拔河高度逐渐增大,试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原因。(3)研究表明T3阶地形成时期水动力较强,推测研究者发现的证据并作出解释。【答案】(1)地壳稳定期,地下水位稳定,地下水以水平溶蚀为主,形成层状发育的溶洞;地壳抬升时期,地下水位下降,上层溶洞逐渐成为干溶洞;地壳间歇性抬升,形成多层溶洞。(2)从上游到下游,地表径流逐渐汇集;河流水量增大,流水侵蚀作用增强,阶地拔河高度增大(3)

证据:L3层溶洞规模较大;T3阶地沉积物粒径较大,分选性较差。解释:此阶段地表和地下径流水动力都较强,利于洞穴形成,但河流沉积作用较弱。【解析】【分析】本题以河流阶地和溶洞发育为情景,考查内外力作用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研究区内多层溶洞的形成是地壳间歇性抬升作用的结果。溶洞为典型的流水溶蚀地貌,在地壳稳定期,地下水位也相对稳定,地下水以水平溶蚀为主,形成层状发育的溶洞;地壳抬升时期,地下水位下降,上层溶洞抬升后,难以受到地下水的影响,逐渐成为干溶洞;在多次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下,逐渐形成多层溶洞。【小问2详解】拔河高度是指阶地等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从上游到下游,由于汇水面积扩大,地表径流逐渐汇集,水量较大,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河床不断向下侵蚀,导致阶地拔河高度增大。【小问3详解】河流的水动力越强,侵蚀作用越强,堆积的颗粒越粗,分选性越差,因此研究表明T3阶地形成时期水动力较强,推测研究者发现的证据应从溶洞的规模和堆积物的特征角度进行分析,水动力强,侵蚀作用强,溶洞的规模应较大;阶地沉积物粒径较大,分选性较差也可以说明T3阶地形成时期水量较大,水动力较强;该时期由于地表和地下径流水动力都较强,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较强,利于洞穴形成,但不利于河流堆积,河流沉积作用较弱。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意大利是欧洲传统农业强国和全球重要水果种植国,苹果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意大利苹果产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的山坡及山谷中,其次为山区南部的波河流域。意大利北部山区的苹果产区普遍采用高架喷灌(见左图),还将废弃矿洞改造成地下苹果冷藏仓库,并通过索道和加工厂连接。ASSOMELA是意大利主要苹果联合会、企业等生产商联盟,代表广大苹果生产者的利益对外进行沟通协调。右图为意大利的地形示意图。(1)相对于普通喷灌,说出北部山区采用高架喷灌的主要优势。(2)从节能减排角度,说明当地选择废弃矿洞作为苹果冷藏仓库的原因。(3)简述意大利苹果生产商联盟可以发挥的沟通作用。(4)该区域索道项目在意大利“发展农业食品物流最佳创意竞赛”中胜出,分析其原因。【答案】(1)与普通灌溉相比,高架喷灌能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