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07仿真模拟2历史单科标准练(B)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殷墟甲骨卜辞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考察卜辞可以发现,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的过程。这反映了()A.宗教信仰逐步确立B.王权统治的神秘性C.人本意识日益显现D.宗法观念的制度化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商朝的宗教信仰从崇拜图腾神到崇拜自然神再到崇拜祖先的转变,体现出人本意识逐渐显现,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商代宗教信仰的变化,而不是宗教信仰逐步确立,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王权统治的神秘性,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宗法观念的制度化,故D项错误。25.读《汉代中等生活水平自耕农年收支表》,据此可知()年收入年支出粮食农副业纺织生存消费简单再生产税赋负担其他粮食120石园圃家禽织布10匹口粮80石4800钱食盐1.8石900钱衣着5匹2000钱留种6石360钱饲料10石600钱农具7石420钱田租4石240钱赋税11石660钱祭祀、人际往来、医药共6石360钱7230钱—4030钱7700钱1380钱900钱360钱总计收入:11260钱总计支出:10340钱A.赋税负担沉重,入不敷出B.纺织业成为主要创收活动之一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D.重农抑商是当时主要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汉代自耕农年收入主要来自粮食和纺织业,因此纺织业成为自耕农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故B项正确;从材料反映的收支状况看,收入比支出多,并不是入不敷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26.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这表明宋代()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C.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D.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中宋代画家创作时对岩石、树叶等事物的研究与观察体现了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绘画艺术,不是自然科学发展,故B项错误;宋代山水画属于士大夫文人艺术,不是平民化的艺术形式,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商品经济的信息,故D项错误。27.明代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负责侦察监视吏民,可以不通过司法程序任意逮捕。厂卫的设置反映了()A.官僚政治模式的异化B.传统司法体系的崩溃C.明代朝局民政的混乱D.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答案:A解析:明代设置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可以不通过司法程序而任意逮捕,反映了官僚政治模式的异化,故A项正确;厂卫的设置是对司法体系的破坏,但并未使整个司法体系崩溃,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锦衣卫、东厂等特殊机构破坏司法体系,而不是朝局民政混乱,故C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28.1897年,大生纱厂发行股票。张謇“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这可以反映当时()A.官方限制民间办厂B.资本结构较为单一C.社会资金的资本化D.列强放松对华侵略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当时社会资金的资本化,故C项正确;A、B两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列强放松对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9.1917年,高一涵先生认为“往岁之革命为形式,今岁之革命在精神。政治制度之革命,国人已明知而实行之矣;惟政治精神与教育主义之革命,国人犹未能实行”。他的认识()A.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成为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D.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答案:A解析:材料“政治精神与教育主义之革命,国人犹未能实行”体现出高一涵对解放思想的重要性的认识,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仅是高一涵先生的个人观点,不是所有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故C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1919年,故D项错误。30.1937年国民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为14.71亿元,1939年增至25.78亿元。政府还从国外购得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给民营厂矿。国民政府扶持民营企业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民族资本急剧膨胀B.服务战时形势的需要C.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并购买国外器材低价供给民营企业,结合所学可知,上述做法有利于国防工业建设,以服务战时形势的需要,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抑制民族资本急剧膨胀,故A项错误;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被迫停止,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建立完整工业体系,故D项错误。31.“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相关文献有领导撰写的传记或回忆录、政府部门编写的资料、纪实文学、影视作品、厂史志、学者的论文、“三线建设”亲历者撰写的相关著述等。由此可推知()A.亲历者撰写的历史可信度较高B.工厂与政府部门掌握的史料丰富C.“三线建设”的研究比较混乱D.书写历史的群体呈现多元化特点答案:D解析:亲历者撰写的历史由于带有主观色彩,可信度并不一定较高,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工厂与政府部门掌握的史料丰富,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关于“三线建设”的历史资料形式多样,体现了书写历史的群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并没有体现其研究混乱,故C项错误,D项正确。32.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还要承担诚实善意的义务。检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诚实信用原则是司法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审判员则通过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原则来裁决案件。这反映出()A.司法审判具有较强随意性B.公民个人权利不受重视C.诚信成为审判的重要标准D.诚信社会体系得以建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材料反映了古罗马在审案过程中重视诚实信用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诚信是罗马法裁决的重要依据,而不是说司法审判具有较强随意性,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公民个人权利不受重视,故B项错误;罗马法把诚信作为裁决依据,不能说明诚信社会体系得以建立,故D项错误。33.特别喜欢咖啡、老是泡咖啡馆的巴尔扎克曾这样描写18世纪的巴黎:“咖啡馆的柜台就是民众的议事厅。”这说明当时的巴黎咖啡馆是()A.巴尔扎克创作的灵感来源B.启蒙思想重要的传播平台C.法式生活习俗的基本象征D.最为重要的民主政治机构答案:B解析:由材料“18世纪的巴黎”“咖啡馆的柜台就是民众的议事厅”并结合所学可知,咖啡馆成为当时启蒙思想传播的重要场所,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巴尔扎克创作灵感来源,故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巴黎咖啡馆不是政治机构,故D项错误。34.“公益捐”是俄国村社为满足自身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公共需求而自主募集的资金。1928年初“粮食收购危机”爆发后,苏联政府采取将村社“公益捐”收归国有的政策,并借此迫使农民向国家售粮。这一政策()A.加强了国家对农村基层管控B.开辟了正确的农业发展道路C.扫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D.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踊跃支持答案:A解析:材料所示,苏联政府“将村社‘公益捐’收归国有”“借此迫使农民向国家售粮”,反映了国家对农村基层管理的强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苏联采取的经济政策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会得到广大农民的踊跃支持,故B、D两项错误;材料中的政策加强了对地方管理,并没有扫除封建制度的残余势力,故C项错误。35.下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表明()A.英国对于融入欧洲怀有疑虑B.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C.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D.欧洲国家联合抵御美苏争霸答案:A解析:漫画中的人物一只脚伸向水中试探,另一只脚被岸上的锚拴住,体现出英国对于融入欧洲存有疑虑,故A项正确;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不是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英国摆脱美国经济控制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国家抵制美苏争霸的信息,故D项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摘编自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材料二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13分)答案:(1)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6分)中国: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6分)(2)不同之处欧洲: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迫于生存的压力。(5分)作用: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8分)解析:第(1)问欧洲移民背景,依据“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及所学从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交通工具革新等角度回答。中国移民背景,依据“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等并结合所学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等信息和材料二中“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等信息分析;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生产方式、人口结构、文化交融等角度回答。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时期史实秦汉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至波斯湾而还中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隋唐唐朝高丽乐盛行玄奘西行胡椒、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宋元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指南针、火药相继传到欧洲刺桐港(泉州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明清郑和下西洋,远至非洲、红海沿岸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海外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看法: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促进中外文明的交融。(3分)说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中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交流。(2分)中国古代开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传统贸易的重要通道。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使者、商人络绎不绝。(2分)丝绸、瓷器、茶叶、四大发明等传到国外,胡椒、波斯枣、高丽乐等传入中国,中外贸易互通有无,贸易品种多样,丰富了中外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2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3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针对材料中呈现的内容,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也可以从综合性角度提出论题,在论证看法时注意结合中外交往的史实。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医疗卫生制度体系忽视集体卫生机构和个体医生的作用,片面强调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质,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医疗服务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的医疗服务质量下降。1978~1984年,我国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主要内容是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1984~1992年,改革正式启动,其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内容涉及办医体制、管理体制、分配机制、收费制度、事业经费补偿机制等医疗体制的多个方面。1992~2005年,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内容主要涉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体制等方面。2000年至今,在总结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医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摘编自李玉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特点。(9分)答案:(1)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改革开放的决策;医疗卫生体制脱离经济发展水平。(6分)(2)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覆盖范围日渐扩大;政府主导;逐步推进;城乡兼顾。(9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片面强调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质,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医疗服务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的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等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内容主要涉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体制等方面”分析。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艾森豪威尔时期,帮助日本开拓国外市场以实现经济复兴是美国对日政策的核心。这既是美国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的东亚遏制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也与朝鲜战争临近尾声时日本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密切相关。这一政策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美国先把重点放在促使日本面向东南亚发展经济关系之上,旋即改变战略,面向西方市场,全力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艾森豪威尔政府帮助日本复兴经济的措施主要在于贸易计划。无论是促成日本与东南亚的经济整合,还是不遗余力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其政策的着眼点都是帮助日本寻求市场和原料产地。就实施效果而言,这些政策都达到了预期效果,到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摘编自徐建华《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日经济政策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日经济政策提出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政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7分)答案:(1)两大阵营的对立(或“冷战”爆发);美国亚洲战略的调整;新中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的爆发;日本经济危机的发生。(8分)(2)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提高了政治地位;巩固了美日同盟。(7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的东亚遏制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也与朝鲜战争临近尾声时日本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密切相关”等并结合所学从“冷战”爆发、美国亚洲战略调整、东亚形势变化以及日本经济危机的发生等角度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促成日本与东南亚的经济整合”“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等并结合所学从经济发展、政治地位提高以及美日同盟巩固等方面回答。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王充(公元27年至约公元97年),东汉思想家,作《讥俗》《节义》《论衡》等。王充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试卷: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用语解析
- 考勤年度工作总结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应急通信保障通信保障体系试题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卷:英语跨文化交际写作技巧试题
- 2025年注册建筑师建筑绘图与表达技巧试题试卷
- 2025年法语DELFB2水平测试卷(听力与口语训练与技巧)
- 脊柱微创科普课件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突破试卷集锦
- 2025年医保信息化平台操作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集
- 2025年网络工程师职业技能测试卷-网络安全攻防实战演练
- 18CS01 装配式箱泵一体化消防给水泵站选用及安装-MX智慧型泵站
- 曲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答辩通用ppt模板
- 中国美食文化
- 建筑概论第二版-
- 体育运动教练岗位职责说明书精美打印版本
- 2023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 同构思想在指对型函数中的应用
- 气瓶检验报告记录填写规则
- 考试焦虑量表TAI常模
- JJF 1272-2011阻容法露点湿度计校准规范
- 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