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卖炭翁》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4课《卖炭翁》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4课《卖炭翁》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4课《卖炭翁》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24课《卖炭翁》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卖炭翁》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主旨。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新课1、本单元要学习的是文言文,这些篇目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对理想社会的期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它们都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去了解卖炭翁的生活。2、请学生来介绍白居易,师生补充。师: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师:我们要了解他的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主张不管写文章也好,写诗歌也好,都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要为现实而歌,要为现实而写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第二部分:朗读指导请生开火车读生字“鬓、辗、辙、骑、敕、叱、将、系”的读音,相机纠正。(师提醒学生把这几个红字在书上标注出来)齐读。生自由读文,读正确读通顺。指名读文,师生评价。师配乐范读,请生认真听两小节有什么不同。(二二三节奏停顿)。指名学生说说这两节应该怎么读。(第一小节老师读得语速比较慢,饱含着对卖炭翁心酸生活的可怜和同情,语调低沉;第二小节老师读得语速比较快,对太监的蛮横无礼,高高在上的不满、痛恨、愤怒,感情比较激动。)自己练习读。指名男女生读。师生评价。第三部分:整体感知,读懂内容。师:同学们,老师刚才导入新课的时候说这是一首什么诗?生:叙事诗师:请同学们批注在课题旁边。(老师在黑板上课题旁边写“叙事诗”三个字)师:叙事诗顾名思义以叙事为主,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呢?1、请结合诗歌,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生:本文讲述了卖炭翁的艰苦生活。师:概括太笼统了,能否具体一点呢?生:(重新组织语言讲述)首先讲了一个卖炭翁在南山砍柴烧炭,他希望天气寒冷能把炭卖出去,宫中的宫使把一车炭拿走了。师:拿走了,能否换一个词?说是拿走了,其实是什么?生:(异口同声)抢走了。师:回答全面,但是语言太啰嗦了,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本文讲的故事。生:本诗讲的是卖炭翁历尽艰辛把炭烧出来拿到市场上卖,结果被宫使抢走了。第四部分:读懂人物,品味情感。师: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白居易对卖炭翁的情感。本诗中最能表现出作者对卖炭翁情感的是哪个词呢?生:可怜师:这堂课我们就围绕“可怜”这个词来理解这首诗。诗中哪些句子表现出卖炭翁的可怜呢?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师提出要求: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每一小组找一组诗句来品,之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先读后品,品析不到位的地方,其他组员补充。)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答疑。生:先读后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用了心理描写和外貌描写出了卖炭翁的悲惨的生活境遇。师:哪一组选的是这组句子,能否补充一下你的理解呢?生:(带情感读,后品析)前半句的“衣正单”是外貌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的贫穷和可怜,后半句“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心理描写,写出了卖炭翁希望把炭卖出去的急切心情。师:(师板书“心理描写”)这是一种极度反常的矛盾心理,衣服单薄,按理说应该希望天气暖和一点,但是卖炭翁却希望天气寒冷一点,目的就是把炭卖出去。这是一种非常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表现出了卖炭翁的生活艰辛困苦。这位同学读得特别有感情,此处应该有掌声。生:全体鼓掌。师:我们把这组句子再加上前两句诗“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男女生合作朗读一下,男生读前两句,女生读后两句。生:男女生合作朗读。师:全班再齐读一遍。生:全班齐读。师:刚才这组同学读得非常棒,后面的同学在读的时候一定要带感情去读。生:我们组找的是“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后两句是外貌描写,卖炭翁常年烧炭,面容和手指已经被炭熏黑了,写出了卖炭翁生活的不易和艰辛。常年生活在不好的环境中,也非常可怜。师:生活也非常困苦。“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从前面这两句可以看出卖炭翁卖的炭是自己烧出来的,每一块炭都来之不易,每一块炭都渗透着卖炭翁无数的汗水和辛酸。这两句外貌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的可怜。(师板书“外貌描写”,提醒学生记笔记。)生:我找的是第二小节的“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这两句,联系前面的“伐薪烧炭”和“两鬓苍苍十指黑”,“两鬓苍苍”说明他已经老了,还在砍柴烧炭,“一车炭千余斤”写出了炭的份量之重,但是宫使却驱赶他,还把他的炭抢走了,写出了宫使的仗势欺人,不讲理,同时也写出了卖炭翁的可怜。师:这是从什么方面写出了卖炭翁的可怜呢?生:侧面描写。师:(师板书“侧面描写”)这两句通过写宫使从侧面衬托出了卖炭翁的可怜。这两个宫使简直是仗势欺人,以强凌弱。生:我找的是第二小节最后一句“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半匹红纱一丈绫”和前面的“一车炭千余斤”形成鲜明的对比,半匹红纱一丈绫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这可以体现卖炭翁的可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上层统治者的腐败。师:这个同学非常细心,她发现了数字方面的对比。“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车炭千余斤”说明炭的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半匹红纱一丈绫”,说明价值之低,数量之少,通过对比写出了卖炭翁的可怜。师:这个同学提到对比,我想补充一下。第一小节写了卖炭翁的外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而第二小节写两个宫使却是“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这是外貌的对比,“黄衣使者白衫儿”两个宫使穿得光鲜亮丽,而卖炭翁穿得是什么?生:“衣正单”,而且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通过外貌的对比,表现出了卖炭翁的可怜和艰辛。师:其他同学能否找出不一样的句子呢?生:沉默,思考。师:你们没有找到的,我来补充一下。比如“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我觉得这四小句也写出了卖炭翁的可怜。这四小句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卖炭翁的可怜呢?生:“夜来城外一尺雪”是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寒冷。“晓驾”表明出发的时间早,“日已高”写出了走得路程之远,时间之长。“牛困人饥”写了卖炭翁肚子非常饿,“泥中歇”写出了卖炭翁的劳累。师:“晓驾”到“日已高”,直到“牛困人饥”,时间的推移写出了走得路程之远,时间之长,这四句从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的可怜和艰辛。(师板书“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师:刚才我们分析了这首诗从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等角度写出了卖炭翁的可怜和艰辛。四人小组合作表演第二小节,加入自己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从他们的表演中你感受到宫使是怎样的人呢?生:我认为两个宫使是霸道、蛮不讲理、仗势欺人的人。师:(追问)他们仗谁的势呀?生:仗皇帝的势。我们可以看出是谁导致了卖炭翁的可怜遭遇呢?出示课文背景介绍。师:那么,卖炭翁的可怜遭遇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深层原因是什么呢?在书的注释1中给我们交代了原因,谁能找到?生:“手把文书口称敕”,黄衣使者拿的是皇帝的命令,他们才会才敢仗势欺人。师:这个同学非常善于思考,找得非常准确。再看注释1,同学们,拿的皇帝的命令,缘于当时中唐时期的一个现象,是什么呢?生:宫市师:白居易写完这首诗后,原作下有题注曰:“苦宫市也”,那么,什么是宫市呢?(师课件出示)生:(齐读)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集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师:所以卖炭翁悲惨可怜的遭遇,是“宫市”这种残酷的剥削造成的,当时是不是就卖炭翁一个人有这样可怜的遭遇呢?生:不是。师:想象一下当时还有哪些像卖炭翁一样的老实、善良、勤劳的百姓过着这种悲惨的生活呢?生:卖肉的,卖菜的,打鱼的,开餐馆的……同学们,这首诗反映了中唐时期“宫市”下残酷的社会现实,那么作者想借这首诗表达什么情感呢?生:反映了作者对中唐时期社会现实和统治者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师:表现了当时以卖炭翁为代表的所有下层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宫市的黑暗,表现了以宫使为代表的上层统治者的不满。(师板书“同情”和“不满”。)师:这首诗可以说是用个别反映一般,白居易这样反映现实的诗有很多,比如这首《观刈麦》,就是非常典型的一首诗。生:齐读《观刈麦》师:简单讲解这首诗,尤其重点讲解“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