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2运动的规律性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对我们头顶这片星空的探索和思考:世界究竟是上帝创造的,还是自然演化而来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方的还是圆的?地球真的在运动吗?地球和太阳是谁围着谁转?……在千百年的探索和追问中,这些问题我们逐渐有了答案,并且依据这些答案,我们开启了对星辰之海的探索,开始用脚步丈量宇宙。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2024年4月25日,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行器发射升空,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我国对太空的探索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回顾中国航天建设成就,看看这条关于星辰大海的征途。第一目规律是客观的观看视频,阅读教材P21,回答议题议学思考视频中,我们能看到哪些事物在运动?我们看到的这些运动是哲学上讲的运动吗?二者有何关系?机械运动生物运动精神运动社会运动运动的具体形式
规律的客观性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的具体形式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思维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哲学上运动的概念具体、特殊、个性抽象、一般、共性1.哲学的运动概念2.运动具体形式科学概括和总结在我们上课的这段时间里,这个世界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载人航天器正在绕地飞行,空间站中的水稻正在悄悄生长,宇航员的大脑中正在思考着太空的秘密……载人航天器水稻宇航员的大脑绕地飞行生长思考物
质运
动那么,物质和运动有什么关系?有没有“静止不动”的物质?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芝诺就曾尝试过找到“静止不动”的物质,也就是著名的“飞矢不动”论一支飞行的箭在每个瞬间的体积与其所占的空间总是一样的,故其相对于该空间而言位置是不动的。既然每个瞬间都不动,所以,飞行的箭总是静止的,它不可能在运动芝诺ZenoofElea490B.C.-425B.C.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以芝诺悖论著称你认可芝诺的观点吗?从一定意义上讲,飞箭在某一瞬间的确是只在一点上。但是,就在这一瞬间,它又包含着离开这一点移到新的一点的趋势,因此,在同一瞬间,飞矢既在这一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这一悖论把飞矢在某一点上的相对静止绝对化,从而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如何反驳芝诺的观点呢?像“飞矢不动”、“刻舟求剑”这样脱离运动谈物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六祖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思考一下,世界上存在不以物质为载体的运动吗?
按照慧能的说法,运动以什么为载体?心结论:该观点陷入了唯心主义,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注意
规律的客观性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强调的是:本身就有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根本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1.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反对两个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及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原理
本课原理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原理方法论物质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吗?曾经,你可能思考过这些问题……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抛出的沙包会落下?为什么养的盆栽会枯萎?为什么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不一样?为什么背过的知识点总是会忘?
思考:这些现象背后都是什么在起作用?是规律!实际上,规律无所不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规律具有普遍性人可以改变规律吗?曾经也有人如此乐观且莽撞……据传说,在明朝初年,有一个名叫陶成道的万户(万户为官名,一说是此人名为万户),为了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坐在绑上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飞向天空。但是火箭在高空爆炸了,后来,人们在远处的山脚下发现了万户的尸体和“飞鸟”的残骸……这个故事后来被记载为“万户飞天”。万户被认为是人类的航天鼻祖。在你们看来,万户的飞天尝试有可能成功吗?万户的失败是必然的:他试图用自己的努力创造出超越他所处时代生产力水平的“火箭”,尝试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抗衡万有引力。“万户飞天”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客观性4.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①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判断一下,下列表述属于规律吗?1.喜鹊报喜,乌鸦报丧2.苹果从树上落下3.守株待兔4.商品的价格变化固有的——不是臆想的本质的——不是现象的必然的——不是偶然的稳定的——不是异变的4.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②特点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普遍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方法论要求】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面对规律,难道人们只能束手无策吗?第二目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载人航天工程便被提上日程。但由于当时各种条件制约,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里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并未实现突破。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史称“921”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就此拉开大幕。32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共搭建起14大系统,完成了32次飞行任务,先后将20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如今,航天员杨利伟、王亚平、聂海胜等人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但是训练出这批优秀航天员的“总教头”黄伟芳和她设计出的航天员系统却鲜为人知。议学思考黄伟芳总设计师完成“飞天梦”的过程,体现出人的意识活动有哪些特点?意识的特点让人类能做到什么?黄总设计师的研究成果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充分说明了人的意识有何作用?观看视频,阅读教材P23-24,回答议题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视为终身奋斗方向,一生追求着延续千年的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从飞机制造专业转向研究当时国家最空白、最急需的航天员训练系统。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搭建起科学完备的航天员训练系统(由现象把握本质/规律),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提供人员保障。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议学思考黄伟芳总设计师完成“飞天梦”的过程,体现出人的意识活动有哪些特点?意识的特点让人类能做到什么?2003年以来,中国航天员队伍一次次出征太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不断拓宽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边界,挑战着人类的生理极限。而这些突破离不开黄伟芬团队设计的科学训练体系议学思考黄总设计师的研究成果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充分说明了人的意识有何作用?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注意“指导”是一个中性词,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呢?2.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条件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区分: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主观能动性"是指"想"和"做"以及在"想"和"做"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想"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做"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内容密不可分。"意识的能动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二是指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由此可见,第一,意识能动性不等同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仅限于"想",不包括"做",属于意识范畴;第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不能把意识能动性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来。"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可以正确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错误意识则会导致实践失败,阻碍事物的发展。必须尊重规律;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原理
本课原理二: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本课原理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综合一、二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可以正确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错误意识则会导致实践失败,阻碍事物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原理方法论第三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明朝万户的“飞天梦”中国载人“航天梦”V.S.思考一下:为什么万户的飞天梦注定失败,而中国载人航天梦却逐步成为现实?这给了你什么启发?启发: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主客观相结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提示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2.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总结:运动的规律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运动的含义运动的具体形式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规律(含义、特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的规律性含义要求学以致用1.卫星必须围绕地球不停地运转,才能保持平衡而不撞向地球。这表明()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没有物质就没有运动B.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C.运动就是指物体在位置上的移动D.物质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答案】D【解析】“卫星必须围绕地球不停地运转,才能保持平衡而不撞向地球”,表明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故选D项;A、B两项与题意不符;运动既包括物体在位置上的移动,也包括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C项说法不准确。2.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答案】A【解析】龚自珍的话意思是从古至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这说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A正确。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B、D本身说法错误且不符合题意。C与运动无关,排除。3.在重大灾害面前,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空前团结,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抗灾的胜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天灾不由人”说明()A.是否发生天灾是由天决定的,天的意志决定一切B.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任何违背天的意志的行为必将遭到失败【答案】C【解析】“天的意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统计学考试重要概念总结题及答案
- 如何上架直播课件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户外步行安全教育
- 重点传染病防控课件模板
- 宠物营养学科目复习试题及答案
-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 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的行业规范与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容师考试职业技能与知识运用试题及答案
- 语言能力与文学鉴赏的关系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智能家居系统供应及安装施工合同
- 建筑工程一级安全教育内容
- 陪诊员培训课件
- 2024上海社区工作者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 交通保安员职责与道路安全管理
- 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课件
- 河南省高职单招《职测》备考试题集(含历年真题)
- 国开2024年秋《经济法学》计分作业1-4答案形考任务
- DL∕T 2528-2022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 JGJT10-2011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 驾驶员心理健康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