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课件 单元四 泥塑造型_第1页
手工课件 单元四 泥塑造型_第2页
手工课件 单元四 泥塑造型_第3页
手工课件 单元四 泥塑造型_第4页
手工课件 单元四 泥塑造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四泥塑造型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泥材料的特性以及在幼儿园中的应用;2.掌握泥圆雕和泥浮雕的技法要领;3.能运用泥材料进行泥塑作品创作。第一节泥塑概述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它是以加工过的自然泥土(或其他可塑性材料)为主要材料,通过团、捏、搓、塑等表现手法和一些简单工具,塑造出具有立体性、实体感的手工艺术品的活动。泥工活动不仅能充分发展幼儿手指、手掌、手腕和手臂的小肌肉及手部动作的灵活性,而且对幼儿的物体认识能力、观察造型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一、泥塑的工具与材料(一)泥材料1.陶泥陶泥即陶土,也称为黏土,是大自然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资源。优点:取材方便、经济适用,捏塑手感好,作品也可以做得较大,保存时间长。缺点:和泥烦琐、不方便、不卫生、干后易裂,操作过程中要适当加入泥浆使之变软。一、泥塑的工具与材料2.橡皮泥橡皮泥属于油泥,它使用方便,色彩鲜艳,黏性强,取用方便,幼儿园多使用。优点:黏性较强,易于粘接,在造型中,易于将物象分解为若干部分,再组合黏结而成。缺点:硬度会因为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冬天易变硬,夏天易变黏,若温度不适不太利于幼儿操作,难以制作较大的立体造型。一、泥塑的工具与材料3.超轻黏土也称为太空泥,是黏土里的一种,捏塑起来更舒适,更适合造型,且作品很可爱。优点:轻便、无毒无味、可风干定型,拉伸效果更好,颜色多种,可以用基本颜色按比例调配各种颜色,混色容易,作品可保存4~5年。一、泥塑的工具与材料4.面团面团是用面粉加少量防腐剂制成。在和面时加入少量防腐剂,再放入锅内蒸十几分钟,放凉后即成。根据需要可以在面粉中加入少量食用颜料制成彩色面团。优点:卫生、柔软,取材方便。(二)常用工具泥工板:也叫垫板,目的是不弄脏桌面并能保持作品底部平整,可用纤维板、木板、三合板或者塑料板代替。泥塑刀:也称为泥工刀,用木或塑料制成,形状有尖、圆、扁、锯齿等多种形状,可在泥塑中达到手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湿布:用于擦手,在陶泥作品制作中还可以用于蒙在作品上以免干燥。毛笔、颜料:主要用于陶泥作品干燥后的着色,可用水粉颜料。三、泥塑的基本技法搓长:将泥置于掌心,双手相对或者将泥放置泥工板,双手均匀用力轻轻搓动,使泥搓成长条状,如面条、筷子等形状。团圆:将泥置于手掌,双手相对旋转揉动,使泥块成圆球状。压扁:将揉圆的球放在手心里,用另外手掌用力压成泥饼,如饼干等形状。捏:手指相互配合,根据造型需要,捏塑成需要的形状,如捏小猪的耳朵。切:根据需要,用泥刀将泥切成各个不同的部分。接:分为“黏结”和“棒接”,即用湿泥或牙签将两块泥连接起来。戳:用工具进行刺印,表现凹形痕纹,如花心的装饰。划:用泥工工具在泥表面刻画线纹,以表现物象形式特征或装饰。贴:将小块的泥贴到大块的泥上去掉作为装饰。第二节泥浮雕一、概述按雕塑的艺术形式可将泥塑分为浮雕和圆雕两种类型。浮雕是泥塑的平面艺术形式,它是一种在平面上刻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雕塑,又可称为雕刻的绘画艺术。在幼儿园,浮雕主要有组合成型和整体成型两种表现手法,在幼儿园经常运用于幼儿园美工区造型活动或环境装饰活动中。二、陶泥浮雕解析与制作(一)整体塑形整体塑形需要预制泥板或石膏板,幼儿园为便于操作,一般是以平板式浮雕为主,具体是指在擀制好的泥板或石膏板上刻画制作,图案呈平板式。操作工具:泥工工具、泥工板、水粉颜料、模具、画框等。(1)确定主题,设计图稿及制泥板。将泥板在泥工板上摔打并擀成厚薄大概为2~3厘米厚度的平整泥板。(2)制稿。按照图稿大小,切割泥板为所需要的整体形状。(3)雕刻。根据需要运用泥刻刀、吸管、棉签等辅助工具雕刻花纹,注意雕刻前要考虑主体物的造型适合阳刻还是阴刻。(4)修饰、上色。在泥板未干时进行局部修正,干透后根据图稿进行涂色。(二)组合塑形概述:根据构思设计的物体形象的结构和特征,用泥把物体每个部分单独制作为块状,再进行整体组合。操作工具:泥工工具、泥工板、湿抹布、毛笔、水粉颜料等。(1)制作出泥板;(1)用手捏制出兔头形状;(2)将兔头形状用泥浆粘贴在泥板上,继续粘贴兔耳朵;(3)分别塑造兔子的眼睛、鼻子、嘴巴、牙齿、胡子、眉毛等部位,并贴在适当的位置;(4)进一步装饰:用针棒绘画出胡须的细节特征,用刮棒在泥板表面刮出肌理效果,并添加胡萝卜,增加情境性。三、橡皮泥浮雕解析与制作橡皮泥贴画是幼儿园常见的泥浮雕造型,一般是指在掌握技法(搓、捏、压、贴、划)的基础上,根据平面底板的大小和主题内容进行构思设计,贴出自己喜爱的物体、情节的一种泥塑活动。以“小熊”为例,介绍泥贴画的步骤(1)构思作品主题;制作底板,注意橡皮泥底厚薄要均匀;(2)根据需要准备好制作小熊所需的橡皮泥,注意色彩搭配;(3)将小熊贴在白色橡皮泥底板上;(4)装饰、修正。第一,画面整洁、美观。第二,画面整体布局均衡,事物大小适中。第三,粘贴时要注意应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再前面,注意顺序。橡皮泥贴画的注意事项:范例欣赏第三节泥圆雕一、概述圆雕造型有组合成型、整体成型、泥条成型和拉坯成型等方法,不同的泥材料可能适合于不同的造型方法。二、解析与制作幼儿园一般在玩教具的制作时圆雕往往采用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捏塑成型三种主要制作方法,浮雕一般采用组合成型和整体成型两种表现手法,在陶泥成型后会对晾干后的陶泥上色。(一)拉坯成型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按照设计构思拉伸成型。一般在专门的陶艺室完成。如薄如蛋壳的黑陶、绚烂夺目的彩陶、晶莹剔透的越窑陶瓷等。操作步骤分为三个环节:碾泥——拉坯——修饰成型,一般用于容器性物品的制作。(二)泥板成型将泥块通过人工滚压成泥板或泥片,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最初可以从圆柱体或方盒形开始,熟练以后再做一些复杂的作品。滚泥板时,应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扩散,注意泥的厚度要适合作品的需要。泥板或泥片制作好后,一般会根据造型需要结合切泥、黏结等技法综合制作。制作“花瓶”的步骤如下:(1)用滚压法制作泥片;(2)根据所需大小,裁出一块长方形的泥板和一块圆形的泥板;(3)将圆底放在桌垫上,再把长方形泥板沿着圆底围合;(4)切除多余的泥后黏结为筒状。(5)修整形状,使其稳固;(6)用泥条做出花形进行装饰。泥片成型的注意事项:第一,制作泥板时,要注意厚薄均匀。第二,制作泥板的方法有很多:拍制法、滚压法、切割法等。幼儿园一般用滚压法较多。第三,弯曲泥片时为防止泥片塌陷可以在泥片中加入报纸等材料。(三)捏塑成型利用泥塑的方法进行陶艺成型,由于整个造型是实心的,所以也叫作实泥成型。特点是能够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和创作痕迹,造型比较随意。一种是简单物品直接捏塑成型,是先捏出形象的主要形状,如圆柱体、圆锥体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捏出其他形象,如烟灰缸、花盆。另外一种较复杂的需要进行捏塑黏结成型,将复杂的陶艺造型分解为若干个小段来捏塑,然后相互黏结,如恐龙的捏塑。1.独立捏塑成型:花盆(1)确定塑造形象,设计图稿;(2)将紫砂泥团成一个圆柱体;(3)将拇指插入圆柱体中心位置,向外用力推泥,捏出一个花盆的造型;(4)在花盆的底部捏塑出三个腿,并用工具及时将边缘处抹平;(5)用一些小泥片对花盆进行装饰;(6)修整造型,完成作品。2.组合捏塑成型:恐龙(1)确定塑造形象,设计图稿;根据造型需要,进行分泥;(2)将泥团成球状体,然后捏塑恐龙的身体(半圆球体);(3)根据大小比例捏塑出四肢,用泥浆粘贴在身体下方;(4)捏塑出恐龙的脖子,用泥浆粘贴在身体前方;(5)捏塑出恐龙的头部、尾巴、身上的花纹,并进行各个部位黏结,完成作品。(四)泥条盘筑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条工具挤压成型。搓泥条时要把握好泥的可塑性,以免在盘筑形状时产生开裂。在盘筑过程中,要把握好泥的干湿度,注意掌握好造型的轮廓线。以泥条盘筑法创作的作品特点是古朴、流畅,富于变化。以制作“烟灰缸”为例,步骤如图:(1)准备烟灰缸所需要的底板;(2)搓泥条,注意泥条粗细均匀;(3)盘筑,根据造型要求将泥条一层层盘高,注意抹平内壁,使泥条之间连接更紧;(4)修正,注意盘到一定高度要收口,并适当对烟灰缸外部进行装饰。三、超轻黏土及橡皮泥圆雕解析与制作超轻黏土及橡皮泥的圆雕造型主要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