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利用图表,理解环境安全问题产生的本质,认识不同环境安全问题
的特点。2.运用图文资料、实例分析,理解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
了解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3.通过思维导图,建立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概念框架,形成环境安全
风险与危机意识。内容索引INDEX梳理教材夯实基础探究重点提升素养课时对点练一、环境安全问题1.环境安全(1)概念:又称
,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2)表现①从自然角度看:意味着
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②从人类社会角度看: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
发展。梳理教材夯实基础生态安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2.环境安全问题(1)含义: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
不同,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2)类型①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
事件导致的;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
措施。②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由
不断累积或
逐步加剧导致的;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
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一旦发生,其影响会长期存在。临界值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污染物生态退化累积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1.影响(1)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2)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3)虽然发生概率很小,却能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全国。损害自然环境2.应对途径(1)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为
的可能性。(2)人类要尽量避免在
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环境安全问题高环境安全风险区1.环境问题就是环境安全问题。()2.相较于环境安全问题,环境问题使人类社会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更大。()判断××
材料一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突然且迅猛,瞬间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没有固定的排放途径,不易控制,对环境影响探究导引探究重点提升素养探究点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较大且对生命与生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右图为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转移轨迹。材料二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一些地区的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就全国而言,土壤污染正呈加剧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导致的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与水污染、大气污染不同的是,土壤污染影响是根本性的,如果不加以有效防治,仅靠土壤自然恢复,一般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而且不易被发觉,只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时,才被人们所重视。1.指出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的原因。答案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工业发达;经济相互联系紧密,物流运输多;加之河湖众多,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1.指出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的原因。答案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工业发达;经济相互联系紧密,物流运输多;加之河湖众多,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2.推测我国东南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答案①可能危及东南部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②可能影响东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③虽然发生概率很小,却可能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全国。3.土壤污染与其他环境污染有什么不同?答案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累积性、不可逆转性、难治理性。4.请指出降低土壤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答案(1)降低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①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土壤污染的发生。如控制高污染企业、城镇或农村废弃物的排放;②及时发现和治理土壤污染,避免其恶化为环境安全问题。如政府加大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力度;③积极应对已发生的土壤污染,降低其伤害程度。(2)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①避免在土壤环境高危地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如合理规划学校、住宅区等人口密集场所;②提升人类社会对土壤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如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③增强人类社会对土壤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如制订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等。1.从环境安全到国家安全核心归纳1.从环境安全到国家安全核心归纳2.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及具体做法基本途径具体做法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及时发现和治理环境问题,避免其恶化为环境安全问题积极应对已发生的环境安全问题,降低其危害程度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避免在环境高危地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提升人类社会对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增强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爆炸沉没,其海底油井从4月24日开始向外泄漏石油。大量石油泄漏给沿岸和海洋带来了毁灭性灾难。据此完成1~2题。1.此次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主要造成当地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C.生物锐减 D.放射性污染跟踪训练√解析此次石油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影响鸟类和海洋生物的生长,造成当地生物锐减。2.在此次事件中人类应该吸取的教训是A.应全面禁止海外石油开采B.应加强对石油资源的有效利用C.人类应被动地适应环境,才能可持续发展D.发展经济不应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解析人类应和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经济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据悉,上海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悬浮颗粒物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的决战之年。为确保打赢蓝天保卫战,圆满完成“十三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扎实做好2020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海市印发了《上海市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据此完成3~4题。3.下列有关控制上海市大气污染的措施,正确的有①为机动车加装净化装置并使用清洁燃料②植树种草,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③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④大量使用石油作为能源,减少煤炭使用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石油的使用同样会造成大气污染,故不能作为煤炭的替代产品使用。4.为防治酸雨,上海市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属于防治酸雨的措施有①限制高硫煤的使用②实施西气东输工程③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④植树造林⑤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A.①③⑤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③④⑤√解析减少酸雨的关键在于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因此一方面要使用替代能源,另一方面要限制酸性物质的排放量。下图为“2018年2月17日至2月28日无锡市空气质量指数曲线图”(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数值超过100即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下表为该期间无锡市天气状况统计资料。阅读图表回答1~3题。课时对点练基础过关1.下列关于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降水能吸附尘埃,净化空气②微风有利于尘埃沉降,净化空气③风力越大,越有利于空气净化④晴天的空气质量比较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由材料可知,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雨天,空气质量指数小,空气质量较好,因为降水能吸附尘埃,净化空气,①正确;风力大,空气质量指数小,空气质量好,因为风力越大,越有利于空气净化,②错误、③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晴天,空气质量指数大,空气质量较差,④错误。故选C。2.造成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有①汽车尾气②工业废水③地面扬尘④生活用天然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造成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有汽车尾气、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中燃烧煤炭、地面扬尘等。故选C。3.无锡市2月17日的中度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影响人体健康状况
②交通能见度降低
③降水量增加
④建筑物易遭受腐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中度污染会使人出现气喘、咳嗽等症状,对人体健康状况造成影响,①对;污染物会导致交通能见度降低,②对;发生空气污染时,大气稳定,不易降水,③错;跟建筑物腐蚀没关系,④错。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读“中国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状况图”,完成4~6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4.含无机氮、无机磷的化合物随江河大量排入我国近海海域,可能带来的后果是A.抑制海水水面蒸发
B.水体营养物质减少C.水循环速度改变
D.产生赤潮解析含磷、氮的化合物排入海洋中会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可能会产生赤潮。√5.我国南方沿海各项污染指数高于北方地区的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B.人口多,污水多,生活废水排放
量大C.多河流,多降水,稀释作用加强D.多岛屿,多港湾,有利于污染源
扩散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我国南方人口多,污染物排放量大,加上多海湾、多岛屿,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6.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应采取的对策是A.加强宣传,加强立法,严格管理,
禁止捕捞B.控制水产养殖,减少水产养殖数量C.增加人口,改革生产工艺,加大技
术投入D.禁止过度捕捞,实行“伏季休渔”管理√解析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应该减少捕捞或禁止过度捕捞,实行“伏季休渔”管理。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与增加人口,改革生产工艺无关。适当增加海水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12345678910111213141516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朴素、最根本的需求,现如今,餐桌却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毒大米”、“毒蔬菜”的惊呼不绝于耳。随着2009年中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项目的正式启动,土壤污染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受到社会关注最多的污染问题之一。据此完成7~9题。7.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土壤污染主要由自然原因造成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清除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城市工矿区周围污染较轻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发的。从分布来看,城市周围工矿区污染更为严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8.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可能有①化肥的不合理使用②农药的不合理使用③污水灌溉④垃圾焚烧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16解析垃圾焚烧主要是污染大气。1234567891011121314159.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过度使用高效化肥④过度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过度使用高效化肥和过度使用农药防治虫害,都有可能使蔬菜和水果受到污染。16深水型水库易产生水温分层现象,导致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同时,有机质在水库深水区的沉积和降解会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在水库深层形成缺氧环境,引起库底沉积物中锰的释放,导致深水区水体锰浓度升高,危害城市供水安全。下图表示“2019年2月~2020年2月某水库坝前水温剖面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0~11题。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水库供水水质较差的时期为A.甲时期 B.乙时期 C.丙时期 D.丁时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据材料可知,水温分层现象导致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从而导致深水区水体锰浓度升高,水库水质变差。图中乙时期上下层温差大,上热下冷,水温分层现象最明显,B正确。11.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A.分层取水
B.机械扰动C.人工增氧
D.减少供水√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据材料可知,锰浓度升高主要分布在深水区水体中,对浅水区影响不大,因此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可分层取水,A正确;机械扰动虽可以降低深水区锰浓度,但会提高浅水区的锰浓度,使整个库区水体均超出安全标准,B错;人工增氧投入太高,成本太高,C错;减少供水会造成城市供水紧张,不符合实际,D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多生长于潮间带,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和断落的植株。1982年我国江苏沿海地区开始引种互花米草,并很快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花米草分布区。互花米草在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等方面作用显著,但目前由于其快速繁殖扩张,产生了很多的负面效应。读“1992~2012年江苏某沿海地区互花米草滩和潮沟位置及分布变化示意图”,完成12~14题。1612345678910111213141512.1992~2012年,该地区潮沟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互花米草可以A.增强风浪,减弱潮沟的海水侵蚀B.削减风浪,加强潮沟的泥沙淤积C.抬高潮位,减轻潮沟的海水侵蚀D.降低潮位,加强潮沟的泥沙淤积16√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潮沟数量在减少,说明海水沉积加强,因为互花米草保滩护堤,可以削减风浪,加强潮沟的泥沙淤积,降低海水侵蚀,B对,A、C错;互花米草对潮位的影响弱,D错。1613.互花米草快速繁殖扩张可能会A.改良水质 B.改善本土生态C.加剧水土流失 D.威胁滩涂养殖解析由材料可知,互花米草滩与滩涂相邻,互花米草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会排挤和替代一些本土物种,对我国沿海淤泥质滩涂地区生物多样性和水产养殖业等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和负面作用,会威胁滩涂养殖,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为减轻互花米草带来的负面效应,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大量剪除植株,减少数量B.遮盖植株,削减光合作用C.采用专业机械,破坏根系D.围塘蓄水,使其根系腐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为了减轻互花米草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控制互花米草的措施有物理控制、化学控制和生物防治等。互花米草作为一种外来物种,具有生长旺、植株高而密、生物量巨大、有性和无性繁殖能力强等生物学特征,靠大量剪除植株的方法费时费力,治标不治本,故选A。16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近20年来导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污染物类型构成示意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材料二下图为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图。(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水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生活污染工业污染12345678910111213141516(2)下列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叙述正确的有(多选)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
构成单一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E.水源污染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
问题超过了70%解析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情况可从图中读出。√√√12345678910111213141516(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答案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解析水污染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并危害人体健康。12345678910111213141516(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答案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解析污染防控应从源头到过程全面实施,并加强监督与管理等。16.环境竞争力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面体现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等指标。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右图为中国环境竞争力分布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材料二右图中A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之称。(1)分析说明我国东部地区环境竞争力高的主要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经济基础好,环境保护相对投入较多。16解析环境竞争力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东部地区环境竞争力高的主要原因从自然环境优势(地形和气候等)和社会经济优势(经济水平高)分析。(2)A省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如何改变其环境竞争力较差的现状?答案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和湿地破坏等。措施: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治理环境污染;加强法治建设与环境管理;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A省为湖南省,其主要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湿地破坏等)。措施从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治理环境及植树造林等角度来综合回答即可。123456789101112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教育统计学(统计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然药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学术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试(二)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湖北省武汉市新观察2024-2025学年初三下4月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工厂安全改善提案
- 幼儿园线上家访培训
- 交通规则与安全规则
- 仓储行业安全教育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31.半导体基础知识-40.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工作原理
- 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矿山)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LY/T 1955-20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
- 大学成绩单(大专)
- 专练11(30题)(网格作图题)2022中考数学考点500题(吉林)解析版
- JJF 1367-2012烘干法水分测定仪型式评价大纲
- 医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31586.1-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1部分:拉开法试验
- GB/T 1936.1-2009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
-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情况记录表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 高考70天-让我们一起努力!(课堂PPT)
- 蚁群算法最全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