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政储出201024号地块商品住宅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杭政储出201024号地块商品住宅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杭政储出201024号地块商品住宅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杭政储出201024号地块商品住宅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杭政储出201024号地块商品住宅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杭政储出[2010]24号地块商品住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日期二O一一年八月PAGE1第一章总论1.1项目由来杭政储出[2010]24号地块商品住宅项目拟建址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田园R21-19地块,由杭州紫元绿西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拟建设商品住宅(设配套公建),用地面积116208平方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省、市环保局有关文件精神和规定,该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杭州紫元绿西房地产有限公司特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进行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接受委托后我院在现场踏勘、调查、监测和基础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文件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本项目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半山单元,道路四至情况:南侧为广济路,西侧、北侧为依山路,东侧为华中路,基地内有保留山地。根据现场踏勘及《杭州市半山单元(GS17)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情况如下:表1-2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及规划情况现状规划东侧华中路、空地华中路、R21二类居住用地南侧广济路、空地、依锦苑小区广济路、R21二类居住用地C2商业金融业用地西侧依山路、空地依山路、R21二类居住用地北侧小路、山地依山路、G11绿地公园第二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杭政储出[2010]24号地块商品住宅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杭州紫元绿西房地产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235100万元表2-1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项目单位数量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116208总建筑面积平方米294394.65其中(1)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185932.69其中A、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170334.87其中高层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155697.03多层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4477.11低层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10160.73B、商业、配套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15597.82其中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604.33物业经营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768.15泳池配套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200.5沿街商业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5186.78门廊平方米692.4架空层(计容积率)平方米373.16消控中心平方米112.5公厕平方米71开闭所平方米97垃圾收集间面积(计容积率)平方米34综合楼建筑面积(5#楼)平方米7458其中小区食堂建筑面积平方米1398.8商业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4753.2社区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786配套老年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520(2)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容积率)平方米107645.96其中地下汽车库建筑面积平方米60075.8自行车库建筑面积平方米6552.4储藏室建筑面积(地下二层)平方米19244.3设备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2193.6地下一层工具间建筑面积平方米16623.99地下小区食堂建筑面积平方米881.87地下室内泳池及配套建筑面积平方米2074(3)架空层(不计容积率)平方米816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28330.44容积率/1.6建筑密度%24.38绿地面积平方米34862.63绿地率%30总户数户1488机动车停车位辆1519其中地下停车位辆1442地上停车位辆772.2项目功能布局本项目功能分布详见项目总平面图,各建筑物的功能布置见表2-2。表2-2本项目各建筑物功能布置表建筑楼层内部功能地下室(除5#楼外)-1F储藏间-2F机动车库、储藏间、水泵房、变配电室、风机房等设备用房1#、2#楼1~2F住宅3#楼1~2F沿街商业3~9(10)F住宅4#楼1~2F开闭所、沿街商业3~9(10)F住宅5#楼(综合楼)-1F储藏、小区食堂、泳池、泳池配套用房、设备用房等1F小区食堂、商业、大堂、社区门厅2F食堂、商业3F商业、养老服务设施、社区用房4F商业6#、11#、15#20~22#楼1F门厅2~15F住宅(15#楼局部为10F)7#、8#楼(西侧裙房2F)裙房1~2F沿街商业、公厕主楼1F7#:架空;8#:架空、垃圾收集间、物业办公用房2F7#:物业管理用房、住宅;8#:物业办公用房、住宅3~15F住宅9#、10#、13#、14#、16#、18#、19#楼1F门厅2~10F住宅12#1~15F住宅17#1F门厅2~7F住宅23#1F门厅、物业办公用房、泳池配套用房、消控中心2~15F住宅本项目主要的设备布置详见表2-3。表2-3本项目主要设备布置表功能设备名称数量位置供水高区变频恒压供水设备1套地下室水泵房内(16#楼西侧地下)低区变频恒压供水设备1套供电10KV开闭所1座4#楼裙房一层干式变压器22台分布在地下11个变配电室内(21#楼西南侧地下、23#楼西北侧地下、18#楼东北侧地下、16#楼西北侧地下、14#楼西南侧地下、10#楼西侧地下、12#楼北侧地下、4#楼东侧地下、6#楼西南侧地下、8#楼东侧地下、2#楼西侧地下)暖通各类风机若干地下室各风机房内家用VRV空调若干住宅楼各设备平台商用VRV空调28台5#综合楼屋顶电梯电梯机房/各楼顶部本项目其它有关环保功能汇总表见表2-4。表2-4其它有关环保功能汇总表内容数量位置车库出入口5个1号出入口:4#楼裙房西侧,边线距最近住宅4#主楼约16m;2号出入口:3#楼东侧门廊下方,边线距最近住宅楼3#楼约1m(3#楼1、2F为沿街商业);3号出入口:21#楼东侧,边线距最近住宅楼21#楼约9m(21#楼1F为门厅)。4号出入口:15#楼东侧,边线距最近住宅楼15#楼约6m(15#楼1F为门厅);5号出入口:5#楼综合楼东侧,边线距最近住宅楼6#楼约36m。汽车尾气排放口33个具体见下表3-5油烟废气排放口1个5#综合楼屋顶西侧表2-5汽车尾气排放口设置状况排气筒名称排气竖井布置情况排气筒名称排气竖井布置情况所在位置排气口高度m所在位置排气口高度m1#排气口2#楼西北15.018#排气口13#楼中部30.42#排气口2#楼中部15.019#排气口13#楼西侧30.43#排气口2#楼南侧15.020#排气口14#楼西北30.44#排气口3#楼东北31.421#排气口15#楼东北45.45#排气口3#楼西北31.422#排气口15#楼东侧45.46#排气口4#楼东北31.423#排气口16#楼西北30.47#排气口4#楼西北31.424#排气口17#楼西北21.48#排气口5#楼东侧19.525#排气口18#楼东北30.49#排气口6#楼东北45.426#排气口18#楼西北30.410#排气口6#楼西北45.427#排气口19#楼东北30.411#排气口7#楼东南45.428#排气口19#楼西北30.412#排气口7#楼西北45.429#排气口20#楼东北45.413#排气口9#楼西北30.430#排气口22#楼东北45.414#排气口10#楼西北30.431#排气口22#楼西北45.415#排气口12#楼东侧45.432#排气口23#楼西北46.616#排气口12#楼中部45.433#排气口23#楼东侧46.617#排气口13#楼东侧30.4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3.1周边环境质量现状3.1.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本环评根据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0年10月13日~10月19日于丁桥自动监测点的大气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由监测统计结果可知,丁桥监测点PM10日均值个别超标(超标个数2个,超标率28.6%),SO2、NO2小时平均值均能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3.1.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杭州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图》,本项目所在地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故项目建设地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由于本项目设计临城市次干路广济路一侧(南侧)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的建筑为主,因此本项目南侧第一排建筑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区标准。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地各侧昼夜间噪声均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的要求。3.1.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体为上塘河。根据水质监测结果,项目附近水体上塘河现状水质pH、CODMn、石油类可以满足Ⅲ类水质标准,其余指标超过Ⅲ类水质标准。超标主要是由于沿河居民存在着生活污水直排,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本项目废水将纳入市政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不直接排入临近水域,对周围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3.2保护目标确定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特征及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和性质,确定本项目具体保护对象如下:表3-1保护对象列表方位状态保护目标场界最近距离规模保护级别地块东侧规划41号地块商品住宅45m约1600人大气环境保持(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保持(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地块南侧规划40号地块商品住宅40m约2200人地块南侧现状依锦苑小区65m约2500人地块西侧规划R21住宅用地20m—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4.1废气本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汽车尾气及油烟废气。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最大地面浓度点和环境敏感点预测浓度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二级标准,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通过规范设计的排风系统高空达标排放,而地面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废气量较小且具有分散性以及自然通风稀释效果较好等特性,因此对周围环境空气及各敏感点不会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本项目小区食堂厨房及油烟排放口设置位置合理,油烟废气能够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点造成不利影响。4.2废水本项目营运期用水包括住宅区居民生活用水、配套公建用水、绿化用水等。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餐饮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游泳池废水经消毒系统处理后一起进入市政污水管道,最终排至污水处理厂。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污水排放对周边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4.3噪声在建设单位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并按照建设部相关标准及规范执行的基础上,本项目的各种声源对周界声环境可以得到控制,可以满足相应环保相关标准要求。4.4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住宅、公建等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只要严格按照环卫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做好回收清运工作,本项目固废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不利影响。4.5道路交通噪声对本项目的影响根据《杭州市半山单元(GS17)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现场踏勘,外环境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主要为地块南侧广济路及西侧石桥高架(正在修建,与本项目中间隔规划居住用地)交通噪声。预测结果可知,项目南侧沿广济路住宅立面昼间噪声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的要求;夜间2#略超4a类标准,超0.9~1.1dB,3#可以满足4a类标准。项目西侧住宅立面受石桥高架路交通噪声影响,8#昼间超2类区标准0.3~2.4dB,夜间超3.6~6.3dB;20#昼间可满足2类区标准,夜间超0.2~1.8dB。由于本项目西侧与石桥高架之间的规划居住用地尚未实施,待其建成后,石桥高架交通噪声对本项目的影响会有所衰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本项目已按要求与道路间隔一定距离。但项目部分楼层噪声值还是不能满足对应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为有效减少道路交通噪声对本项目的影响,本环评根据《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经过综合分析提出以下防治措施:①建筑设计单位应依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文件,考虑周边环境特点,对噪声敏感建筑物进行建筑隔声设计:邻近道路噪声敏感建筑物,设计时宜合理安排房间的使用功能(如居民住宅在面向道路一侧设计作为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用房),以减少交通噪声干扰;②地面交通设施的建设或运行造成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外环境噪声超标,如采取室外达标的技术手段不可行,应考虑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采取被动防护措施(如隔声门窗、通风消声窗等),对室内声环境质量进行合理保护。建设单位已将此纳入主体工程设计中,拟采用隔声性能较好的平开式(推拉式)中空玻璃窗。③此外,要求建设单位在售楼时须告知买方有关交通噪声影响相关情况。第五章污染防治措施5.1建设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见表5-1:表5-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污染物措施废水施工排水:在排水沟末端建沉淀池,施工排水经沉淀后就近排入雨水管网;生活污水:施工工地设临时流动厕所,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粉尘(1)施工方案中应当有明确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并严格遵守和实施;(2)工地内应当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车辆冲洗设施和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应当冲洗干净后出场,并保持出入口通道及道路两侧各50米范围内的整洁;(3)施工中产生的物料堆应当采取遮盖、洒水、喷洒覆盖剂或其他防尘措施;(4)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应当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性密闭堆放设施进行存放或采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5)工程高处的物料、建筑垃圾、渣土等应当用容器垂直清运,禁止凌空抛掷,施工扫尾阶段清扫出的建筑垃圾、渣土应当装袋扎口清运或用密闭容器清运,外架拆除时应当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6)易产生扬尘的天气应当暂停土方开挖、拆房施工作业,并对工地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停止施工的通告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拟定,报经市政府同意后予以公布;(7)禁止在施工现场从事消化石灰、搅拌石灰土和其他有严重粉尘污染的施工作业;(8)从事平整场地、清运建筑垃圾和渣土等施工作业时,应当采取边施工边洒水等防止扬尘污染的作业方式。噪声(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订施工计划时,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大量高噪声设备施工。除此之外,施工时间应尽量安排在白天,夜间不得施工。根据《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二十八条,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在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以及交通限制确需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的除外。第二十九条除抢修抢险作业外,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夯扩机、蒸汽桩机、锤击桩机等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的高噪声设备。因特殊地质条件限制确需使用的,不得在法定节假日、星期六、星期日全天以及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十二时至十四时、二十时至次日八时进行作业。(2)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避免在同一施工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避免局部声级过高,尽量将高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敏感点一侧。在工地四周设置一定高度的围墙,合理安排堆场位置,尽量利用工地已完成的建筑作为声障,而达到自我缓解噪声的效果。(3)降低设备声级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器等。固定机械设备与挖土、运土机械,如挖土机、推土机等,可通过排气管消声器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避免设备常因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的噪声级。暂不使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严禁鸣笛。(4)降低人为噪声按规范操作机械设备。在模板、支架拆卸过程中,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音。(5)建立临时声障对于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于棚内操作的尽量放入操作间,不能入棚的,可适当建立单面声障。固废生活垃圾:设立临时垃圾收集点,由市政垃圾车定期收集进入填埋场,严禁随处散失。建筑垃圾:原则上要求作为填方材料。废木材、废包装物等不宜作填方材料的物质与生活垃圾共同收集处理。5.2营运期的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营运期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见下表。表5-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污染物措施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餐饮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游泳池废水经消毒系统处理后一起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至污水处理厂。废气(1)地下汽车库废气经竖井至建筑屋顶,使用机械排风的方法高空排放。(2)厨房安装净化效率不低于85%的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废气经净化装置处理达标后至建筑屋顶高空排放。噪声(1)设备选型时注意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并按照《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安装。(2)水泵、风机、变配电等建筑内固定设备应采取规范减振降噪措施。水泵进、出水管应采用双球挠性橡胶连接,风机采用减振吊钩吊挂,风机进出风口采用软连接,设备与下方基础之间安装减振器。(3)VRV在工程设计已有的措施基础上,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时采取必要的减振降噪措施,并作景观处理。(4)厨房内做到合理布局并选用低噪声厨房设备;油烟净化设备及换气设备安装在室内,风机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安装消声器。(5)各车库出入口均采用低噪声坡道,距住宅楼最近距离小于10m的车库出入口(2#、3#、4#出库出入口)坡道两侧设吸声材料;入口设置禁鸣和限速标志,严格控制车辆出入车库时的车速,同时加强出入口周边附近绿化;地面停车泊位采用植草砖地面,以达到防尾气和降噪声的效果;(6)建筑设计单位应依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文件,考虑周边环境特点,对噪声敏感建筑物进行建筑隔声设计:邻近道路噪声敏感建筑物,设计时宜合理安排房间的使用功能(如居民住宅在面向道路一侧设计作为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用房),以减少交通噪声干扰;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采取被动防护措施(如隔声门窗、通风消声窗等),对室内声环境质量进行合理保护,建设单位已将此纳入主体工程设计中,拟采用隔声性能较好的平开式(推拉式)中空玻璃窗;要求建设单位在售楼时须告知买方有关交通噪声影响相关情况。固废生活垃圾采用袋装收集、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泔水油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5.3环保投资费用估算本项目环保投资费用合计约1250万元,概算见表5-3:表5-3污染治理投资估算环境污染防治项目环保投资(万元)施工期废水设置沉淀池及临时厕所等5废气设置滞尘防护网、场地清扫、进出车辆冲洗等20噪声工地四周设置围墙、设备减振降噪及维护、设置临时声障等30固废设置临时垃圾箱、建筑垃圾外运等10其它绿化补偿、场地管理等20营运期噪声设备减振降噪(风机消声器、设备用房隔声门、管道等构件与建筑物采用软性连接等)100地下车库出入口噪声治理(低噪声坡道、两侧吸声材料)60固废垃圾收集及清运管理5绿化种植绿化1000总计1250注:本项目雨污废分流、纳管,汽车尾气、油烟废气收集排放系统及住宅中空玻璃窗已列入主体工程,因此本环评中环保投资不再重复计算。项目环保投资占总投资0.53%,从投资比例角度,本项目环保设施在经济上可实现。

第六章公众参与结论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方法》及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依法实施公众参与。建设单位在确定了本项目的环评单位后,发布了项目环境信息公告;编制过程中,对建设区域附近地区村民、居民及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书主要结论形成后进行了环保公告。被调查者中,38%的人了解本项目;62%的人认为目前本地区环境质量一般;90%的人认为项目建成后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不会造成影响;96%的人对本项目的总体态度是支持的,4%的人表示无所谓,无人反对。公众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中污水占10%、废气占32%、噪声占40%、固废24%,其它占22%。从反馈意见来看,大部分公众对项目的实施持积极赞成的态度,公众比较关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要求对施工期的“三废”进行防治。为此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运行过程中,应重视公众的各种意见,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以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另外,被调查的团体均表示支持本项目建设,无其他意见或建议。第七章环评总结论7.1十项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不属于国家及浙江省有关禁止和限制类建设项目,且本项目已由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文号为杭发改备[2010]139号,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商品住宅(设配套公建),根据《杭州市半山单元(GS17)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建设地块用地性质为住宅用地(R21),且其用地已由杭州市规划局审批通过,建设项目规划条件编号为:330100201001194号,因此本项目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要求。此外,根据《杭州市主城区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的建设满足优化准入区总体定位及产业发展总体要求,有助于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符合拱墅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