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后限时集训(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衡水金卷)甲骨文中有关求丰年和降雨的ト辞许多,但商王并非干脆向他们心中的最高神—“帝”恳求,而要托祖先转达。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商代()A.王权与神权结合 B.国事全部靠占卜C.宗法观念已形成 D.祖先地位高于神C[求神的过程中借助祖先,说明商朝时期已经形成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故C项正确;王权具有神奇色调主要通过“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来体现,而材料侧重于强调祖先在商王处理国家事务中的重要性,因此解除A项;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确定材料中也没有体现,解除B项;材料强调“他们不是干脆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恳求”表明在商朝神的信仰地位是最高的,解除D项。]2.(2024·武汉测试)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 B.区域间的文化沟通频繁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A[华夏民族源于黄帝部落,材料“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项正确。]3.商周公卿在传世文献和标准器铭文中有200多位,其中姓氏可考65位。其中商代公卿中异姓和同姓的百分比分别是34.78%、21.05%、而西周异、同姓公卿分别为34.78%、65.22%。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确定着政权的形态。这说明白()A.“天下为家”起先取代“天下为公”B.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C.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心集权制D.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起先于夏,与材料中“商周公卿”不符,故A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而非界限分明,与材料中“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确定着政权的形态”不符,故B项错误;中心集权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故C项错误;家国一体与材料中“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确定着政权的形态”相符,故D项正确。]4.(2024·衡阳二模)分封制下的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出名望的学问分子的统称。这一现象说明()A.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淌B.儒学家主动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C.宗法制构建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嬗变D.士大夫成为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气C[题干强调的是“士大夫”称谓的改变,但春秋战国时期仍旧是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儒学家主动入仕,故B项错误;依据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出名望的学问分子的统称,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大夫与士强调等级;士大夫称谓打破了等级划分,这说明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大改变,社会结构也发生改变,故C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解体的主要推动力,故D项错误。]5.(2024·安阳二模)西周宗法制规定了分封制的一些继承和传承方式,在全部的等级之中宗法制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据此可知,在宗法分封制下()A.诸子争权祸乱四起B.君主权能相脱节C.礼乐征伐自长子出 D.立子以长不以贵B[材料中“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表明一般不会出现诸子争权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表明肯定程度上忽视了君主权力,故B项正确;长子与材料中“嫡长子”不符,故C项错误;“以长不以贵”与材料中“嫡长子”不符,故D项错误。]6.(2024·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周代的乐舞,常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这表明周代的乐舞()A.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B.形成重视传承的社会风尚C.满意官僚政治的文化须要D.开创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A[通过周代乐舞出现的场合及内容可知其演出的目的在于宣扬周统治的合法性,即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出重视传承的内容,故B项错误;西周时期是贵族政治,不是官僚政治,故C项错误;乐舞追颂功德的功能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7.(2024·泉州二模)春秋时期,晋文公改革的第一举措:“昭旧族,爱亲戚”,“诸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子产在郑国改革:“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这反映了两国()A.改革旧制大势所趋 B.受宗法观念影响深C.分封制度渐趋瓦解 D.礼乐秩序遭到破坏B[“昭旧族,爱亲戚”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说明晋国改革强调姬姓贵族的利益,而郑国改革强调等级秩序,二者都是维护旧制的表现,故A项错误;材料“昭旧族,爱亲戚”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都说明两国重视亲族,故B项正确;材料晋国“昭旧族,爱亲戚”是体现姬姓贵族地位,材料“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说明强调等级制度,都体现分封制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说明强调等级制度,礼乐秩序就是等级的体现,故D项错误。]8.(2024·临沂二模)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须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务也须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B.周王室对地方限制加强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C[由材料中“五霸争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务均须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可知在春秋时期尽管分封制渐渐遭到破坏,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观念依旧存在,故C项正确。]9.(2024·马鞍山三模)据记载,秦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A.廷议制有利于加强王权B.君主权威源于祖先崇拜C.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D.宗庙祭祀强化等级秩序C[题干未提及廷议制,且应当是皇权而非王权,故A项错误;君主权威源于皇帝制度,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赖宗庙之灵”“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可推知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故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宗庙对皇权的作用,而非宗庙祭祀这一形式,故D项错误。]10.(2024·绵阳三模)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它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A.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B.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须要C.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定产物D.巩固家庭与社会稳定的理性选择B[依据材料“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可得出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须要,故B项正确。]11.下图是秦青铜半两钱母范。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供应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此事例折射出的重大意义在于()A.对后世铸造工艺影响深远B.规范了铜钱的轻重和大小C.确立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D.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心集权D[“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没有对其制作工艺的介绍,故A项错误;“‘母范’主要供应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重点是说明母范的作用,而没有说明铜钱的大小数据,故B项错误;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在秦统一之前即确立,故C项错误;由“下图是秦青铜半两钱母范”到“子范”可得出秦国的铸币得到了统一,这有利于中心集权的强化,故D项正确。]12.(2024·江西宜春五校联考)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A.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C.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D.民主思潮的渐渐兴起C[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皇帝干脆任命中心和地方官员,实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由“‘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符合历史趋势,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春秋·公羊传》材料二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间,史之阀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吕思勉认为:“封建者,统一之反也。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然后世又有为统一之梗者,则叛民、叛将之割据是也。柳子厚(柳宗元)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西周“大一统”思想的内涵。(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西周“大一统”国家形式在战国时期面临的逆境。(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秦以后维护“大一统”的制度保障。(9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得出遵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封建秩序及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依据材料一“公将平国而反之桓”可得出以周礼为行为总则;依据材料一“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得出遵从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第(2)问,依据材料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等,可得出宗法体系和周礼的崩溃;依据材料二“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可得出西周贵族群体沦丧。第(3)问,依据材料三“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秦朝废分封,实行专制主义中心集权;依据材料三“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并结合所学学问可得出郡县制和官僚制度。[答案](1)内涵:遵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封建秩序;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以周礼为行为总则;遵从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12分)(2)逆境:宗法体系和周礼的崩溃;西周贵族群体沦丧。(4分)(3)保障: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郡县制;官僚制度。(9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作者大胆地将系统整体探讨方法运用到历史探讨中,从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两千余年与每两三百年爆发一次大动乱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的假说,并用这一套模式去说明中国社会、文化两千年来的宏观结构变迁及其基本特点。下图是依据作者的假说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摘编自金砚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任选一个视角对该社会结构图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解析]依据材料,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由地主经济、儒家思想和官僚政治三部分组成。国是家的放大形态,家是国的微缩形态,二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电监护的理论知识
- 年度综合部个人工作总结
-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13 考点28 特殊三角形 (3)及答案
- 护理安全及风险管理课件
- 2025年私募股权投资项目合作计划书
- 心血管科入科教育
- 初中考高中的知识点总结
- 2025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 2025届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高三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合同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中国艺术歌曲赏析及实践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四川音乐学院
- 校园法制宣传课件
- 2024年电信销售员工年终总结
- 2025中国信创服务器厂商研究报告-亿欧智库
- 2025年度执业药师职务聘用协议模板
- 2025年辽宁省盘锦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杭州建德市林业总场下属林场招聘8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权威解读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供货保证措施以及应急保障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