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背诵与理解能力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古文背诵与理解能力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古文背诵与理解能力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古文背诵与理解能力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古文背诵与理解能力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文背诵与理解能力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文言文句式的是:

A.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B.吾闻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

C.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是:

A.焚膏继晷

B.惊涛骇浪

C.恰如其分

D.鸡犬升天

3.下列句子中,使用“之”字意义相同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江之水,清且涟漪

C.之死矢靡二

D.君子之交淡如水

4.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是: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纸上谈兵

C.画蛇添足

D.胸有成竹

5.下列句子中,使用“而”字意义相同的是:

A.君子成人之美

B.虽有嘉肴,弗食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6.下列句子中,使用“以”字意义相同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以其善战,故能胜敌

C.以其无礼于晋,故不往

D.以其善战,故能守

7.下列句子中,使用“于”字意义相同的是:

A.虽有嘉肴,弗食

B.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C.君子之交淡如水

D.虽有嘉肴,弗食

8.下列句子中,使用“其”字意义相同的是:

A.君子成人之美

B.虽有嘉肴,弗食

C.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君子之交淡如水

9.下列句子中,使用“其”字意义相同的是:

A.君子成人之美

B.虽有嘉肴,弗食

C.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君子之交淡如水

10.下列句子中,使用“之”字意义相同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江之水,清且涟漪

C.之死矢靡二

D.君子之交淡如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

A.焚膏继晷

B.惊涛骇浪

C.恰如其分

D.鸡犬升天

2.下列句子中,使用“之”字意义相同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江之水,清且涟漪

C.之死矢靡二

D.君子之交淡如水

3.下列句子中,使用“以”字意义相同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以其善战,故能胜敌

C.以其无礼于晋,故不往

D.以其善战,故能守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于”字意义相同的是:

A.虽有嘉肴,弗食

B.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C.君子之交淡如水

D.虽有嘉肴,弗食

5.下列句子中,使用“其”字意义相同的是:

A.君子成人之美

B.虽有嘉肴,弗食

C.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君子之交淡如水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之”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助词。()

2.“以”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以作连词,也可以作介词。()

3.“于”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

4.“其”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助词。()

5.“之”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助词。()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请简述文言文中“之”字的不同用法及其在句子中的具体体现。

答案:文言文中的“之”字有多种用法,主要包括代词、助词和结构助词等。作为代词时,可以指代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如“吾友之才,天下无双”;作为助词时,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孔子之学,博大精深”;作为结构助词时,用于表示所属关系,如“吾家之书,不可不读”。

2.题目:请举例说明文言文中“以”字作为连词和介词的用法。

答案:作为连词时,“以”字表示原因、目的或结果,如“以德服人,以力服人,皆非长久之计”;作为介词时,“以”字表示工具、方式或凭借,如“以文会友,以武服人”。

3.题目:请分析文言文中“于”字作为介词和连词的用法差异。

答案:“于”字作为介词时,表示时间、地点、范围等,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连词时,用于表示比较或转折,如“吾欲与汝同往,而汝不欲,于是独往”。

4.题目:请简述文言文中成语的构成特点及其在文中的运用。

答案:文言文成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简洁、形象、寓意深刻的特点。在文中运用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画龙点睛”、“指鹿为马”等成语,常用于表达深刻的道理或形象生动的描绘。

5.题目:请举例说明文言文中如何通过词类活用来丰富句子的表达。

答案: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例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中“兵”本为名词,在此句中活用为动词,表示用兵之道。

五、论述题

题目:论述古文背诵与理解能力在专升本大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及其培养方法。

答案:古文背诵与理解能力在专升本大学语文学习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首先,古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背诵古文,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会中华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其次,古文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古文背诵与理解能力的方法如下:

1.加强古文阅读。通过广泛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2.注重背诵。背诵是提高古文背诵与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反复背诵,加深对古文内容的记忆,同时培养语感和节奏感。

3.理解性背诵。在背诵过程中,要注重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和主旨,避免死记硬背。

4.分析与总结。在背诵的基础上,对古文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写作手法、表达技巧和思想内涵,提高鉴赏能力。

5.拓展课外阅读。通过阅读相关的古文资料,如注释、译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

6.加强写作训练。将古文中的优秀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7.参与讨论与交流。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古文背诵与理解能力。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解析思路:选项A、B、C均为文言文中的常见句式,而选项D为现代汉语的句式,因此选D。

2.A

解析思路:选项A“焚膏继晷”意为勤奋学习;选项B“惊涛骇浪”意为险恶的环境;选项C“恰如其分”意为恰当;选项D“鸡犬升天”意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选项A字形、字义均正确。

3.B

解析思路:选项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的“之”指代“人”;选项B“江之水,清且涟漪”中的“之”指代“江水”;选项C“之死矢靡二”中的“之”指代“我”;选项D“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选项B用法与题干相同。

4.D

解析思路:选项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为后来居上;选项B“纸上谈兵”意为空谈理论;选项C“画蛇添足”意为多此一举;选项D“胸有成竹”意为心中有数。选项D用词不当,应为“胸有成竹”。

5.A

解析思路:选项A“君子成人之美”中的“而”表示并列;选项B“虽有嘉肴,弗食”中的“而”表示转折;选项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的“而”用于连接并列成分;选项D“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中的“而”表示因果。选项A用法与题干相同。

6.A

解析思路:选项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以”表示原因;选项B“以其善战,故能胜敌”中的“以”表示原因;选项C“以其无礼于晋,故不往”中的“以”表示原因;选项D“以其善战,故能守”中的“以”表示原因。选项A用法与题干相同。

7.B

解析思路:选项A“虽有嘉肴,弗食”中的“于”表示转折;选项B“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中的“于”表示条件;选项C“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于”表示比较;选项D“虽有嘉肴,弗食”中的“于”表示转折。选项B用法与题干相同。

8.C

解析思路:选项A“君子成人之美”中的“其”指代“人”;选项B“虽有嘉肴,弗食”中的“其”指代“嘉肴”;选项C“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中的“其”指代“水”;选项D“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其”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选项C用法与题干相同。

9.C

解析思路:选项A“君子成人之美”中的“其”指代“人”;选项B“虽有嘉肴,弗食”中的“其”指代“嘉肴”;选项C“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中的“其”指代“水”;选项D“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其”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选项C用法与题干相同。

10.A

解析思路:选项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的“之”指代“人”;选项B“江之水,清且涟漪”中的“之”指代“江水”;选项C“之死矢靡二”中的“之”指代“我”;选项D“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选项A用法与题干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选项A、B、C、D均为成语,符合题干要求。

2.ABCD

解析思路:选项A、B、C、D均为“之”字的不同用法,符合题干要求。

3.ABCD

解析思路:选项A、B、C、D均为“以”字的不同用法,符合题干要求。

4.ABCD

解析思路:选项A、B、C、D均为“于”字的不同用法,符合题干要求。

5.ABCD

解析思路:选项A、B、C、D均为“其”字的不同用法,符合题干要求。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