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化工行业油气勘探与生产方案TOC\o"1-2"\h\u11734第一章概述 2200111.1行业背景 2144951.2勘探与生产的重要性 3216551.2.1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3301131.2.2促进经济发展 3242871.2.3提升国际地位 3318711.2.4促进科技创新 372351.2.5拓展国际合作 31276第二章石油地质基础 374102.1地质条件分析 382222.1.1地层分析 3125842.1.2岩性分析 4315652.1.3构造分析 4323212.2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414542.2.1构造油气藏 4248912.2.2岩性油气藏 5207422.2.3复合油气藏 5129322.3油气与运移 548292.3.1油气 5238172.3.2油气运移 540432.3.3影响因素 52782第三章油气资源评价 6189593.1资源量估算 6317293.2资源品质评价 6219753.3资源潜力分析 732690第四章勘探技术与方法 722834.1地震勘探技术 742414.2非地震勘探方法 7103964.3勘探数据分析与处理 818617第五章钻井工程 841225.1钻井设计 8249585.2钻井工艺 9232095.3钻井液与固井技术 9151855.3.1钻井液 9144115.3.2固井技术 96712第六章油气田开发 1022576.1开发方案设计 10253686.2开发井网布局 10308436.3生产优化与管理 1018525第七章提高采收率技术 11293227.1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122347.1.1水驱原理及分类 1185637.1.2水驱设计及优化 11146207.2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2126917.2.1气驱原理及分类 1269197.2.2气驱设计及优化 12293307.3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2191817.3.1化学驱原理及分类 1253387.3.2化学驱设计及优化 1211849第八章油气田环境保护 13275968.1环境影响评价 1319198.2污染防治措施 1388608.3生态修复与补偿 141492第九章安全生产与风险管理 142439.1安全生产管理 1466429.1.1安全生产目标 1414869.1.2安全生产制度 14235189.1.3安全生产投入 1446619.1.4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4300239.2风险评估与控制 15273249.2.1风险识别 15234419.2.2风险评估 15199439.2.3风险控制 15161499.2.4风险监控与改进 1538249.3应急预案与救援 153519.3.1应急预案制定 15244499.3.2应急预案演练 15211179.3.3应急救援 1521339.3.4救援物资与设备 1521910第十章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16407310.1技术创新趋势 162851110.2市场发展前景 16194810.3政策与法规影响 16第一章概述1.1行业背景石油化工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具有战略地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仍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尤为突出。因此,油气勘探与生产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勘探与生产的重要性油气勘探与生产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油气勘探与生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油气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油气勘探与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我国油气资源储量有限,对外依存度较高,加强油气勘探与生产,提高自给能力,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1.2.2促进经济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油气资源是石油化工产业的基础原料。加强油气勘探与生产,提高油气产量,有利于推动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1.2.3提升国际地位油气资源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掌握丰富的油气资源,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加强油气勘探与生产,提高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话语权。1.2.4促进科技创新油气勘探与生产涉及到地质、地球物理、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对科技创新具有较高要求。加强油气勘探与生产,有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提升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1.2.5拓展国际合作油气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衡,加强油气勘探与生产,有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油气领域开展合作。通过国际合作,我国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油气勘探与生产水平,实现互利共赢。第二章石油地质基础2.1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是石油化工行业油气勘探与生产的基础。在油气勘探与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分析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岩性、构造等方面。2.1.1地层分析地层分析是研究地质条件的基础。通过对地层的岩性、厚度、分布范围等特征的研究,可以了解地层发育情况,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地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地层划分:根据地层的岩性、古生物化石等特征,将地层划分为不同的层位。(2)地层对比:通过对不同地区地层的对比,了解地层发育的时空变化。(3)地层厚度分析:研究地层的厚度变化,了解沉积环境的演变。2.1.2岩性分析岩性分析是研究地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通过对岩性的研究,可以了解地层的物性条件,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岩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岩石类型:研究地层的岩石类型,如砂岩、泥岩、碳酸盐岩等。(2)岩石结构:研究岩石的颗粒大小、形状、排列等特征。(3)岩石物性:研究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2.1.3构造分析构造分析是研究地壳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通过对构造的研究,可以了解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构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断裂系统:研究地层的断裂系统,了解断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2)褶皱构造:研究地层的褶皱构造,了解褶皱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3)构造运动:研究地壳构造运动的历史,了解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2.2油气藏类型及特征油气藏是油气勘探与生产的核心对象。根据油气藏的成因、类型和特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2.2.1构造油气藏构造油气藏是指油气在构造运动过程中,沿断裂、褶皱等构造部位富集而形成的油气藏。构造油气藏具有以下特征:(1)油气藏分布规律:沿断裂、褶皱等构造部位分布。(2)油气藏规模:一般较大,易于勘探与开发。(3)油气藏物性:物性较好,易于开采。2.2.2岩性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是指油气在特定岩性地层中富集而形成的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具有以下特征:(1)油气藏分布规律:受岩性地层控制,分布范围较小。(2)油气藏规模:一般较小,但具有较高的勘探价值。(3)油气藏物性:物性较差,开采难度较大。2.2.3复合油气藏复合油气藏是指油气在多种地质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油气藏。复合油气藏具有以下特征:(1)油气藏分布规律:受多种地质条件控制,分布范围较广。(2)油气藏规模:大小不一,具有多样性。(3)油气藏物性:物性差异较大,开采难度不一。2.3油气与运移油气与运移是油气藏形成的关键过程。以下简要介绍油气与运移的原理及影响因素。2.3.1油气油气是指有机质在地质作用下转化为油气的过程。油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生物烃:生物有机质在低温、低氧环境下转化为油气。(2)热解烃:有机质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热解油气。(3)压裂烃:有机质在地质应力作用下压裂油气。2.3.2油气运移油气运移是指油气在地层中从区向聚集区迁移的过程。油气运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扩散运移:油气分子在岩石孔隙中自由扩散。(2)对流运移:油气在地层流体压力差的作用下对流迁移。(3)渗流运移:油气在岩石孔隙中渗流迁移。2.3.3影响因素油气与运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有机质类型:有机质的类型决定了油气的潜力。(2)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影响油气的与运移。(3)地层水:地层水的活动影响油气的运移和聚集。(4)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影响油气的分布和聚集。第三章油气资源评价3.1资源量估算油气资源量估算是油气资源评价的基础工作,对于明确油气资源规模、指导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资源量估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量分类:按照资源量的大小和可靠性,将资源量分为证实资源量、概算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证实资源量是指通过勘探开发证实,具有可靠性的油气资源量;概算资源量是指通过地质研究、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成果推测的油气资源量;预测资源量是指根据地质条件和类比分析推测的油气资源量。(2)资源量估算方法:主要包括地质类比法、统计分析法、地球物理勘探法和钻探成果法等。地质类比法是根据已知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开发效果等因素,对未知油气田的资源量进行估算;统计分析法是通过对大量油气田的统计规律进行研究,建立资源量估算模型;地球物理勘探法是通过地震、重力、磁法等地球物理手段,对油气资源量进行预测;钻探成果法是根据钻井成果,对油气资源量进行估算。(3)资源量估算结果:在完成资源量估算后,应对估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油气资源规模、分布和开发潜力。3.2资源品质评价资源品质评价是对油气资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开发条件进行分析,为油气田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资源品质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油气性质:包括油气的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等参数,这些参数对于油气的加工、储存和运输具有重要影响。(2)油气组分:分析油气中的烃类组分、非烃类组分和杂质含量,为油气的加工和利用提供依据。(3)开发条件:包括油气田的地层压力、温度、渗透率等参数,这些参数对于油气田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4)资源品质评价方法:采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钻探成果等多学科综合评价方法,对油气资源品质进行评价。3.3资源潜力分析资源潜力分析是对油气资源未来开发潜力的预测和评估,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资源潜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条件分析:通过对油气田的地质条件、成藏特征和资源分布进行分析,评估油气资源的潜力。(2)开发技术分析:分析现有开发技术的适用性、效果和成本,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技术支持。(3)资源潜力评价方法: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钻探成果等多学科综合评价方法,对资源潜力进行评估。(4)资源潜力分析结果:明确油气资源的潜力区域、开发方向和开发策略,为油气田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第四章勘探技术与方法4.1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是油气勘探中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激发地震波,记录地下岩石对地震波的响应,从而推断地下地质结构和油气藏分布。地震勘探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反射地震法:通过在地面布置检波器,记录来自地下岩石界面的反射波,从而获取地下地质结构信息。(2)折射地震法:利用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的折射现象,通过测量折射波的旅行时间,计算地下岩石的速度结构。(3)地震映像法:利用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的反射、折射和绕射现象,获取地下地质体的形态和结构。(4)多波地震勘探:利用纵波、横波等多种地震波,获取地下岩石的物理参数,提高油气勘探的准确性。4.2非地震勘探方法非地震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和地质勘探等。(1)地球物理勘探: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物理参数,如重力、磁力、电性、放射性等,推断地下地质结构和油气藏分布。(2)地球化学勘探:通过对地表土壤、水系沉积物、岩石等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寻找油气藏的直接和间接标志。(3)地质勘探:通过地质观察、钻探、测井等方法,研究地下地质结构、岩石性质和油气藏特征。4.3勘探数据分析与处理勘探数据分析与处理是油气勘探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数据采集:通过各种勘探手段获取原始数据,如地震数据、地球物理数据、地球化学数据等。(2)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格式转换,为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基础。(3)数据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去噪、滤波、反演等,提高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4)数据分析: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如地震资料解释、地球物理参数反演、地球化学异常识别等,提取地下地质结构和油气藏信息。(5)成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形、表格等形式展示,为油气勘探决策提供依据。在勘探数据分析与处理过程中,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学方法、地质理论等多学科知识,保证勘探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流,提高勘探效率和质量。第五章钻井工程5.1钻井设计钻井设计是石油化工行业油气勘探与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保证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和经济性。钻井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井位设计:根据油气藏特征、地形地貌、环境保护等因素,确定井位,保证井眼轨迹符合设计要求。(2)井身结构设计:包括井径、井壁稳定、井底压力等参数的确定,以满足油气藏开发需求。(3)钻井液设计:根据地质条件、井壁稳定性和油气藏特性,选择合适的钻井液体系,保证钻井过程中井壁稳定。(4)钻井设备选型:根据钻井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钻井设备,提高钻井效率。5.2钻井工艺钻井工艺是指在钻井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措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钻井工艺:(1)旋转钻井:通过旋转钻头,切削地层岩石,实现钻井目的。(2)冲击钻井:利用冲击力,破碎地层岩石,实现钻井目的。(3)超声波钻井:利用超声波振动,破碎地层岩石,实现钻井目的。(4)激光钻井:利用激光束,熔化地层岩石,实现钻井目的。(5)钻井液循环:在钻井过程中,通过钻井液循环,携带岩屑、冷却钻头和井壁,保证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5.3钻井液与固井技术钻井液与固井技术是钻井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对于保证井壁稳定、提高钻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5.3.1钻井液钻井液是钻井过程中用来携带岩屑、冷却钻头和井壁的流体。其主要成分包括水、泥浆、加重剂、处理剂等。钻井液的作用如下:(1)携带岩屑:钻井液在井筒中循环,将岩屑携带至地面,便于处理。(2)冷却钻头:钻井液在钻头附近流动,吸收钻头产生的热量,降低钻头温度。(3)井壁稳定:钻井液在井壁形成滤饼,防止井壁坍塌。(4)保护油气层:钻井液密度应低于油气层压力,防止油气层污染。5.3.2固井技术固井技术是指在钻井过程中,对井筒进行封固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井筒的稳定性和油气层的保护。固井技术包括以下方面:(1)水泥浆配制:根据井筒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泥浆体系,保证水泥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强度和抗渗性。(2)注水泥浆:将水泥浆注入井筒,封固井壁。(3)候凝:等待水泥浆凝固,形成井筒封固层。(4)射孔:在井筒封固层上射孔,使油气层与井筒连通,实现油气生产。第六章油气田开发6.1开发方案设计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实现油气资源的高效、经济、环保开发。开发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油气藏特征分析:通过地质、地球物理、油藏工程等多种手段,对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储层特性等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基础数据。(2)开发目标确定:根据油气藏特征、开发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开发目标,包括油气产量、采收率、开发年限等。(3)开发方式选择:根据油气藏类型、开发条件、技术经济指标等,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如直井、水平井、注水开发、气举开发等。(4)开发井网设计:结合油气藏特征和开发方式,设计合理的开发井网布局,提高开发效果。(5)地面工程布局:根据开发井网、油气处理设施、输油管道等,设计地面工程布局,实现油气资源的合理调配。6.2开发井网布局开发井网布局是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以下是开发井网布局的主要考虑因素:(1)油气藏特征:根据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储层特性等,确定井网密度、井距、井位等。(2)开发方式:结合开发方式,如直井、水平井、注水开发等,优化井网布局。(3)经济效益:在保证开发效果的前提下,考虑经济效益,降低开发成本。(4)环境保护:在井网布局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5)施工条件:考虑施工难度、施工周期等因素,优化井网布局。6.3生产优化与管理油气田生产优化与管理是保证油气田高效、稳定、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生产优化与管理:(1)生产参数监测:通过实时监测油气井生产参数,如产量、压力、含水率等,为生产优化提供数据支持。(2)生产制度调整:根据油气藏特征、生产动态、市场需求等因素,及时调整生产制度,提高开发效果。(3)油藏管理:通过油藏工程手段,如注水、气举、调剖等,调整油藏内部流场,提高采收率。(4)设备维护与管理: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保证生产设施安全、稳定运行。(5)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开发。(6)技术创新与推广: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开发水平。第七章提高采收率技术7.1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是石油化工行业中一种重要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向油层注入水,改变油水流动状态,提高油藏的驱油效率。以下是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几个关键方面:7.1.1水驱原理及分类水驱原理基于油水两相流动特性,通过注入水驱替油藏中的原油。根据水驱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常规水驱:通过向油层注入水,使油水界面上升,驱替原油向生产井流动。(2)泡沫水驱:将泡沫剂与水混合,注入油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3)聚合物水驱:向油层注入聚合物溶液,增加水的黏度,提高驱油效率。7.1.2水驱设计及优化水驱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油藏特性:包括油藏类型、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2)注入井布局:根据油藏形状和井网布局,合理布置注入井。(3)注入参数:包括注入速度、注入压力、注入周期等。(4)生产井管理:合理调整生产井的工作制度,提高水驱效果。7.2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是利用气体驱替油藏中的原油,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以下是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几个关键方面:7.2.1气驱原理及分类气驱原理基于气体的膨胀和压缩特性,通过注入气体驱替原油。根据气体来源和驱替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天然气驱:利用天然气驱替油藏中的原油。(2)氮气驱:利用氮气驱替油藏中的原油。(3)二氧化碳驱:利用二氧化碳驱替油藏中的原油。7.2.2气驱设计及优化气驱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气源选择:根据气源的距离、价格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气源。(2)注入井布局:合理布置注入井,保证气体均匀驱替原油。(3)注入参数:包括注入速度、注入压力、注入周期等。(4)生产井管理:合理调整生产井的工作制度,提高气驱效果。7.3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是通过向油层注入化学剂,改变油水界面特性,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以下是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几个关键方面:7.3.1化学驱原理及分类化学驱原理基于化学剂的界面活性、黏度调节等特性,提高驱油效率。根据化学剂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面活性剂驱:利用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2)聚合物驱:利用聚合物增加水的黏度,提高驱油效率。(3)复合驱:将多种化学剂复合使用,发挥各自优势,提高驱油效果。7.3.2化学驱设计及优化化学驱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化学剂选择:根据油藏特性和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剂。(2)注入井布局:合理布置注入井,保证化学剂均匀驱替原油。(3)注入参数:包括注入速度、注入压力、注入周期等。(4)生产井管理:合理调整生产井的工作制度,提高化学驱效果。第八章油气田环境保护8.1环境影响评价油气田的开发与生产活动对环境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油气勘探与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区域环境现状:对油气田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进行详细调查,了解评价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2)识别主要环境影响:分析油气田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破坏等。(3)预测环境影响:根据油气田开发与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环保措施等因素,预测评价区域未来可能受到的环境影响。(4)评价环境影响程度:对预测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判断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5)提出环保措施: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保证油气田开发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8.2污染防治措施为减轻油气田开发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油气田开发与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治理,采用先进的净化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2)水污染防治:对油气田开发与生产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保证其达到排放标准;加强地下水监测,预防地下水污染。(3)土壤污染防治:采取防渗措施,防止油气泄漏对土壤造成污染;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恢复其生态环境功能。(4)噪声污染防治:采用隔音、降噪措施,降低油气田开发与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污染。(5)固体废物处理:对油气田开发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8.3生态修复与补偿油气田开发与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维护生态平衡,应采取以下生态修复与补偿措施:(1)生态修复:对油气田开发与生产过程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包括植被恢复、土地整治、水体治理等。(2)生态补偿:对油气田开发与生产过程中侵占的生态资源进行补偿,包括提供替代生态资源、支付生态补偿费用等。(3)生态保护与监管:加强对油气田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监管,保证油气田开发与生产活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4)生态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对油气田开发与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第九章安全生产与风险管理9.1安全生产管理9.1.1安全生产目标为保证油气勘探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包括降低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企业需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9.1.2安全生产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与教育制度、安全检查与整改制度、报告与处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执行,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9.1.3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设备、设施、技术等资源的充足。同时企业还需对安全生产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9.1.4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2)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3)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4)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安全意识。9.2风险评估与控制9.2.1风险识别企业应开展全面的风险识别工作,对油气勘探与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梳理。风险识别应包括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失误、政策法规变化等因素。9.2.2风险评估企业应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风险评估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9.2.3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预防、风险减缓、风险转移等。风险控制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保证油气勘探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9.2.4风险监控与改进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监控与改进机制,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调整。通过不断改进,降低油气勘探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入股合同标准文本
- 买车定金合同标准文本
- 六味面馆创业失败案例分析
- 企业产品合同标准文本
- 2025授权规划合同范本
- 便携餐盒采购合同范例
- 供货质保金合同标准文本
- 供菜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购买砂石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收购厂房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届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局中局外人生如棋
-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 中华武术-太极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物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中班数学活动《认识8》课件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23J916-1:住宅排气道(一)
- 纺织品生产企业代码(MID)申请表
- 冠心病的护理 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