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华区中小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八年级历史说明:1.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和姓名用规定的黑色字迹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同时注意贴好条形码。2.全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运用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共90分钟。3.考生必须在答题卷(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4.本卷选择题1~23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24~26题,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综合运用题答题区内。第一部分选择题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内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共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1.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中国近代史时间轴”内容截取,这部分的主题是()A.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B.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C.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太平天国运动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2.1857年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这一表述可用来说明()A.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义性C.第二次鸦片战争必然会失败 D.清政府在战争中的软弱无能3.历史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下列说法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C.北伐西征 D.天京事变4.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伊犁成为新疆的军政中心。1884年清朝设置新疆行省,并将省会牵至700公里外的今乌鲁木齐。这一转变()A.受到了边疆危机的影响 B.引发了海防塞防的争论C.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D.强化了边疆的军事力量5.1872年12月14日启事晋隆洋行在《申报》刊登一则“成衣机器出售”启事,上面写道:“新到外国缝纫机数辆,每辆洋价50两,欲购请来本行接洽。”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6.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水下考古工作开展,要想通过水下考古进一步了解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历史信息,最合适的打捞发掘地点为如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7.1898年7月16日,李鸿章致其子李经方的信中称:“朝廷锐意振兴,讲求变法,近日明诏多由康有为、梁启超等怂恿而出,但法非人不行,因循衰惫者(朝廷内多因循守旧之人),岂有任事之才,不过敷衍门面而已。”此番言论反映了变法()A.严重触及旧势力利益 B.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C.缺乏明确的变法目标 D.缺乏实行的必要条件8.1900年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与清军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派醇亲王载沣代表中国政府赴德国谢罪致歉,并在克林德被害处立碑。该事件反映了()A.清政府具备近代外交意识 B.中国倡导和平外交政策C.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D.克林德事件引发了战争9.如图是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封面,选取的内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浮雕。它体现的事件是()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10.据《上海罢市实录》记载:“有小学生决议不购食日制之奶糖,有牙医明确标示不医仇人……至于处于社会底层的苦力、小工也上街游行,散发传单”,甚至上海的青红会邓黑帮都决议“无论罢市若干日,所有盗窃扒手,一律停止”。这一记载反映出五四运动()A.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D.以反帝反封建为斗争的目标11.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中国近代化进程”时,将世界史与中国史结合,形成如下的学习笔记。该小组同学得出的认识中最恰当的是()A.近代中国在经济领域较西方领先 B.西方注重思想文化的发展C.中国与西方近代化只是方向不同 D.中国近代化进程由表及里12.1920年5月1日,《新青年》“隆重”推出《劳动节纪念号》,李大钊在文中呼吁:“希望中国工人把它(1920年5月1日)看成觉醒的日子。”这反映出()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 B.工人力量受到知识分子关注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工农运动在全国已蓬勃发展13.制作于1933年4月5日的川陕苏区《土地使用证》,是川陕苏区土地革命的珍贵物证。该时期的土地政策应该是()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实行耕者有其田 D.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度14.如图为红军长征过程中发布的《野战军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详细地规定了7支部队每一天的行动以及各部队间的联络方法,后来实际的作战部署与日程表完全相符。这说明红军长征()A.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企图C.锻炼了军队的作战组织能力 D.做好了战略决战的充分准备15.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上海、广州等中高等学校聚集的城市里,学生救国联合会纷纷成立,声援北平学生;华北文化协会提出停止内战,动员全国民众抗日等主张。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五四运动后全国革命运动发展 B.九一八事变后民族救亡运动高涨C.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D.卢沟桥事变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16.红色家书载忠魂,纸短情长激担当。下图为1937年4月30日红军战士钟士灯寄回江西老家的信。据此可知()家书内容(部分):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不过,现在说起到达北方,使用〔实行〕国共合作、释放一切政治犯,联合〈了〉许多抗日友军,国家已经和平。注:〈〉内为补字,〔〕内为改正的字。A.家书二手史料可以参考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C.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D.人民解放战争结束国家已和平17.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了一枚“中国抗战五周年”纪念邮票(如图)。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枚用外国文字组成中心图案的邮票,也是美国第一枚印有中文的邮票。这一邮票反映了()A.国共合作英勇抗敌 B.中国抗战得到肯定C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D.抗日战争取得胜利18.“延安像‘名山’,延安像‘西天’,虔诚的青年,都想来‘朝拜’,都想来取得‘经典’。”诗人柯仲平1939年在《延安与中国青年》一文中用诗的语言描绘了“延安热”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B.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扩大C.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成为广泛共识 D.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主张的感召19.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选取了下列历史人物,他们的学习主题是()A.中华民族英雄谱 B.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在身边发现历史 D.图绘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史20.下图是用年代尺梳理的人民解放战争发展历程,其中挺进大别山对应的序号应为()A.① B.② C.③ D.④21.下表是1947年土地改革前后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25个乡,不同阶级或阶层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单位:响)的情况。这一变化()原地主和富农贫农雇农土地改革前26.064.12.35土地改革后7.227.069.77A.适应了抗日战争发展的需要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 D.说明近代革命任务已经完成22.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思维简图。据此图可知民族资本主义()A.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B.一战时期遭受严重摧残C.发展历程艰难曲折 D.抗战时出现“短暂春天”23.下表内容是民国时期不同行业的广告,这体现出民国时期()民族品牌蝶霜化妆品广告语:“秋风起兮草木黄,有佳人兮思蝶霜”上海电话公司广告语:“电话购货迅速经济”中国银行广告语:“晴天买伞,防天变幻;今朝储蓄,以备将来”A.实现男女地位平等 B.广告宣传方式比较单一C.购买国货热情高涨 D.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第二部分综合运用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20分,第25题16分,第26题18分。共54分)24.下表整理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四次重要会议。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材料: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中共一大1921.7上海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二大1922.7上海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遵义会议1935.1遵义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3西柏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恢复与发展生产是城市工作的中心;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概括“中共二大”和“中共一大”在纲领上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并对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历史地位作简要说明。(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4)除材料中提到的四次会议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请举一例,并简述其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意义。25.儿童歌曲折射了中国近代百年的沧桑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走进钱学森的京寓所看望钱老……那天江泽民兴致很高,即兴唱了一首当年“校歌”,……当我们踏进当年江泽民就读的扬州“东关小学”校门,校园内左边墙上,江泽民在钱学森家唱那首“校歌”,连谱带词赫然用大字完整书写在墙上(如图5)。原来是名人李叔同写的一首儿歌,歌名《夕歌》……李叔同、钱学森、江泽民同出交通大学,……20世纪初的一首校歌把他们三位就校园文化的传承发扬连接在一起。——摘编自范祖德《故事交大》歌词全文:光阴似流水,不一会儿课毕放学归,我们仔细想一回,今天功课明白未?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吧!同学们明天再会!《夕歌》大约创作于1902年,由近代音乐家、美术家、教育家李叔同先生填词的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我国学堂里“乐歌课”所教唱的歌曲。清末民初,向西方学习,要求废科举、办学堂、变法维新已成为中国大众的一致呼声。以沈心工、李叔同为代表的留洋知识分子,在国内新学堂开设乐歌课,教唱一些新歌,当时称之为“乐歌”,后来音乐界将这时期的学校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1)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夕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并说明李叔同先生填词中的“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一句所表达的内涵。材料二:《卖报歌》很多人都会唱,但它背后的真实人物和历史,知道的人并不多。歌曲中的报童原型,是当年一名10岁的小报童“小毛头”。1933年的一天,聂耳扶起饿得头昏眼花被人撞倒的“小毛头”,并买走她所有弄脏的报纸。“小毛头”在风雨中卖报的情景给聂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当即决定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成歌,还带着不识字的“小毛头”学会了这首歌。1934年6月,歌剧《扬子江暴风雨》首次公演时,聂耳请“小毛头”担任剧中卖报童一角。在台上,她放开嗓子唱响《卖报歌》,从此,这首歌传遍上海滩。——摘编自《这首融于血脉的歌曲背后,竟还有这样一首儿歌……》歌词全文: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忍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造成小报童们“忍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的主要原因,并列举当时的社会进步力量证明“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材料三:1942年春,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指挥主力部队3万余人,展开反“扫荡”作战。一天,劫夫与方冰两位创作者,谈起各自在反“扫荡”中接触到的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相约把那些动人的故事写出来,《歌唱二小放牛郎》就诞生在这个背景之下。不久,《晋察冀日报》将其发表,于是,这首歌便在整个晋察冀边区,以及陕甘宁边区,甚至敌占区的保定、北平的青年中传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歌唱二小放牛郎》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被编入小学音乐教材,成为全中国少年儿童的必学歌曲。——摘编自《“王二小”是千百个英雄的化身——〈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故事》歌词全文: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敌人才知道受了骗。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的十三岁的王二小,英勇的牺牲在山间。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蓝蓝的天。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歌唱着二小放牛郎。(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所做出的重要努力,并结合《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故事简析你对抗战精神的理解。26.近代以来,广东不仅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也作出了卓越贡献。请阅读下图所列史事,回答相关问题。请回答:(1)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事件①的历史意义,概括事件⑥和⑦的共同作用,并用两例史实说明⑧处革命运动的成果。(2)请选择图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写出序号),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龙华区中小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卷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内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共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B【18题答案】【答案】D【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B【21题答案】【答案】C【22题答案】【答案】C【23题答案】【答案】D第二部分综合运用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20分,第25题16分,第26题18分。共54分)【24题答案】【答案】(1)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不同:中共一大明确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中共二大不仅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2)历史背景:遵义会议是在长征初期受到严重挫折的历史关头召开的。简要说明: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变化: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原因: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做准备。(4)举例:中共七大。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25题答案】【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化学教学论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外国文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消防救援知识题库及答案
- 护理管理方案
- 硬山屋面施工方案
- 截骨手术麻醉管理规范
- 宣讲宪法知识
- 幼儿园课程实践与管理
- 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解读
- 2021《超星尔雅》舞蹈鉴赏章节测试答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精益生产知识学习考试复习题库300题(含答案)
- 第三单元第1课 标志设计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法律咨询制度
- 中班音乐《月亮婆婆喜欢我》课件
- 赛力斯招聘在线测评题
- 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与预警
- 学做麦糊烧课件
- 内蒙古师范大学定向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