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国*重难解读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

的原因。

拉丁美洲狡立运动爆

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内部原因,残酷的殖

民统治和殖民掠夺;另一个

是外部原因,美国独立战争

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其

中内部原因表现在两个方

面:(1)经济方面,西班牙、

葡荀牙在叔丁美洲大肆拉

夺财富,这些行为对殖民地

的姓济造成致命的打击.

(2)政治方面,社会最上层

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官

员排挤歧视土生白人和混

血种人。印第安人、黑人处

于社会公底层,受到最残龄

的压迫.各阶层人民都要

求推翻殖民统治。这种经

济、政治的双重瓜迫,最终

激起人们的反抗。

2.拉美独立运动的特点、影

响和胜利原因。

(D轴点:时间长、范围广、

南北国家联合作战等。

(2)影响:赶走了西班牙、葡

萄牙殖民主义者,看得了独

立运动的胜利,歧停了其他

技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3)胜利原因:拉美独立运

动的正义性,采取了正确的

政策和作战方针,入出领袖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正项

领导,拉美各地人民的相互

支援、协同作战。

.易错解析

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队解

放了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

民地吗?

玻利瓦尔是拉美独立

运动的出出领导人之一,他

率领起义军打败了南美大

陆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

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背景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这一地区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西班牙和

葡萄牙的殖民地,到19世纪初,这一地区的绝大部分仍处于这两个国家的殖民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

廷的广大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艮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2.领导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3.主力: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

4.过程: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

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

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知识点2印度民族大起义

5.背景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

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2)英国从印度进口大量棉花,并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

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3)英国还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取消了对印度士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

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这些做法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

涨。

6.爆发时间:1857年。

7.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o

8.参与阶层: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印度王公。

9.代表人物:章西女王。她率领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后来壮烈牺牲。

10.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

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新航路开辟以后,最先侵入拉丁美洲的国家是(B)

A.英国和法国B.葡萄牙和西班牙

C.西班牙和德国D.荷兰和葡萄牙

2.他率领队伍英勇作战,由北向南,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

多个殖民地,并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这里的“他”是指(B)

A.拿破仑B.玻利瓦尔

C.圣马丁D.哥伦布

3.2018年世界杯上,巴西的运动员最有可能不用翻译就可以和哪国的运动员进行交流(A)

A.葡萄牙B.英国C.西班牙D.法国

印度民族大起义

4.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A.英国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B.法国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C.西班牙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D.葡萄牙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5.玻利瓦尔、华盛顿、章西女王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特征是(B)

A.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锋

B.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领袖

C.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

D.国际工人运动的发起者

*

课后巩固提升

1.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的杰出领袖之一,他领导的起义军沉重打击了(C)

A.英国殖民者B.荷兰殖民者

C.西班牙殖民者D.葡萄牙殖民者

2.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国的驻华大使,每年的6月5日都要到北京朝阳公园向

“拉丁美洲解放者”的铜像敬献花篮。你认为这尊铜像纪念的人物应该是(C)

A.拿破仑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D.华盛顿

3.人们这样歌颂一位民族解放运动中的英雄:“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

忘……”这位英雄应该是(B)

A.圣马丁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D.克伦威尔

4.“1853年,印度第一条铁路通车;英式法律制度被引进;为了向东印度公司输送合格人才,

大批英国人被送入刚刚成立的印度大学,印度首批三所大学均成立于1857年。”这说明

(B)

A.印度逐渐沦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殖民统治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

C.殖民掠夺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

D.殖民统治是印度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因素

5.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凭借经济和军事优势,对亚洲I、非洲和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

民征服,殖民地人民不断奋起抗争.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华盛顿被利瓦尔率西女王

(1)上图人物中,领导本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是哪两位?与玻利瓦尔同时代,在南美洲

南部地区领导独立运动的历史人物是谁?

华盛顿和章西女王。圣马丁。

(2)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为了巩固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美国政府制定了哪一部法律文

献?

《独立宣言》的发表。1787年美国宪法。

(3)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起到推动作用(为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

样)。

(4)从三位人物反抗殖民统治的事迹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团结就是力量;落后就要挨打;殖民地人民具有抵御外辱的坚定

决心。(言之有理即可)

■难解读

1.沙皇彼得一世为俄国的

发展作出了怎祥的贡献?

沙皇彼得一世在俄国

各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国

家的情况下,推行改革,向

西方学习,为俄国后来资本

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有利条

件,增修了国家的经济和军

事实力,开启了俄国近代化

的进程,把俄国推进到一个

新的历史时代.

2.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农

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

一个重要转折点?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

革客观上为发展资本主义

创造了条件.农奴获得“自

由”,为工厂提供了大量自

由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

支付的巨领赎金,杆化为发

展资本主义的资本。因此,

1861年农奴制改革加快了

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步伐,

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更要

转折点.

.另曾辨析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

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吗?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

革的根本目的是挽敕统治

危机和绝妙地主阶级的利

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但

客观上使俄国走上了发展

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1)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统一了俄国。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

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

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

2.改革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时间和领导人: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世全面推行改革。

4.主要措施

(1)政治方面: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经济方面:鼓励兴办『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3)军事方面: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

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4)文化教育方面:推行文化教育,派遣一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社会生活方面: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6)对外战争方面: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

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一一圣彼得堡。

5.影响

(1)积极方面: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

的进程。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

备了条件。

(2)消极方面:俄国的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知识点2废除农奴制

6.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

济发展。

7.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

8.时间和领导人:1861年,旧历山大」卜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9.性质: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0.主要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11.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

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

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彼得一世改革

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皇帝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皇帝的周围,

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只有皇帝才有权做出抉择。该法令反映出彼得一世重视(C)

A.强迫农民服役B.强制农奴劳动

C.加强君主专制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

2.下列不属于彼得一世改革内容的是(0

A.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农奴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D.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知识点2废除农奴制

3.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B)

A.工业原料缺乏B.农奴制的阻碍

C.机器设备落后D.贵族争权夺利

4.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其理由是(D)

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课后巩固提升

1.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

子”是指(C)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保留了农奴制度

C.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2.右图是2011年2月1日某国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15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图案左侧为一名

农夫在田间卖力耕作的情景,右侧为一支成45度角放置的鹅毛笔,下方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的签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A)

A.俄国农奴制改革B.明治维新

C.彼得一世改革D.戊戌变法

3.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

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为此俄国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C)

A.废除奴隶制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废除农奴制D.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4.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和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都是(A)

A.维护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

B.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

5.“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

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

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D)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C.使俄国加紧了侵略扩张

D.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6.如今的俄罗斯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在150多年前,他却在封建的泥潭中苦苦挣扎。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

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

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1)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影响: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

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

展。

(2)为什么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农民要向地主交纳高出实际地价许多的赎金,才能获得土地的使用权。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敲

重重难解读

1.美国内战北方获胜的原

因。

(1)维护国家的统一,废除黑

人奴隶制度,是正义之战.

(2)北方实力远远超过南方.

(3)林肯政府的正磷领导。

(4)广大人民岸众的支持以

及士兵的英勇作战.

2.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是美

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

级革命?

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

争推毁了英国殖民统治,取

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

辟了道路;1861—1865年的

美国内战,北方装得胜利,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

隶制,清除了美国资本主义

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

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如何评价林肯?

(】)4»导南北战争,解放黑

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

出了宝贵生命.

(2)以革命的方式摧毁了奴

余制,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

妻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上的最大阵碍,为美国

经济肠飞奠定了基础。

(3)林肯是美因历史上杰出

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巧学炒记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

[jr.#义\

黜」户建揄q-

美国内战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南北矛盾的加剧

1.背景

(1)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

以资本主义工业为主;南方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

(2)南北方不同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如关税问题,南方反对提高,北方要求

提高,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方力图扩展奴隶制,建立

新的蓄奴州,北方主张禁止奴隶制,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

(3)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积极开展废奴运动。

,知识点2内战爆发

2.原因

(1)根本原因:美国独立后,南北方两种经济类型在各方面存在矛盾。19世纪中期,围绕着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矛盾进一步激化。

(2)导火线: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

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3.爆发

(1)林肯当选总统后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

(2)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4.战争初期概况:战争爆发后,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

都华盛顿也险些被攻占。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

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知识点3北方的胜利

5.转折

(1)事件: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林肯发表《解放黑

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

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2)影响:《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

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6.结果: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7.林肯遇刺: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和解放

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8.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9.作用: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

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南北矛盾的加剧

1.美国在内战爆发前是“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这个“两制”是指(D)

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②南方封建主义经济③北方奴隶制经济④南方种植园经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马克思说:“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仔细观察下图,

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C)

A.国内市场问题B.关税问题

C.奴隶制存废问题D.生产原料问题

,知识点2内战爆发

3.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2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

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

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的目的是(A)

A.维护国家统一

B.废除封建农奴制

C.废除黑人奴隶制

D.建立世界霸权

,知识点3北方的胜利

4.历史影视作品可以对历史事件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有关美国内战

的影视剧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0

A.1861年“南部同盟”率先挑起内战

B.战争结果是北方取得胜利

C.林肯在战争结束前夕遇刺身亡

D.农民踊跃参加北方军队作战

5.1862年秋冬,美国南方种植园的黑人奴隶们在私下里飞快地传递着一个让人惊喜万分的

消息:林肯总统宣布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也可以参加军队了!他们获得自由了!这个让

黑人奴隶们惊喜万分的消息是因为林肯总统宣布了(C)

A.《美国联邦宪法》

B.《权利法案》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独立宣言》

6.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林肯政府(C)

A.组织反法联盟,对抗法国

B.领导美国人民,打败英国殖民者

C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

D.彻底消除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7.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共同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D)

A.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废除了奴隶制

C.推动了欧洲和美洲的革命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后巩固提升

L美国内战之前,南方种植园使用的主要劳动力是(B)

A.自由农民B.黑人奴隶

C.华工D.印第安人

2.与“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围攻里士满”等关键词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B)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3.有人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分别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

其中“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指的是(0

A.封建等级制度和英国殖民统治

B.封建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

C.英国殖民统治和奴隶制度

D.封建专制统治和奴隶制度

4.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

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其原因是(C)

A.林肯颁布《宅地法》

B.林肯促成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

C.林肯废除了奴隶制

D.林肯在内战前当选为总统

5.马克思在1862年10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

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上

文中“向敌人投掷过去”的文件是(D)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有学者说:“南北战争以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的胜利告终,工业化的深入和扩展铸造了一个

无比强大而‘同质’的民族国家一一美利坚合众国。”这里所说的“同质”是指(A)

A.统一的联邦和统一的经济制度

B.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C.消灭了奴隶制和种族歧视

D.推翻了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7.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1)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改正:

[X](2)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南方各州的奴隶制。

改正:“南方各州”改为“南方叛乱地区”

[X](3)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一资产阶级革命。

改正:“第一次”改为“第二次”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

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一一摘编自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19世纪末,美国经济实力跃居资本主义国家首

位……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唯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是指哪位历史人物领导的哪一场战

争?

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北战争对美国发展的作用。

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

展创造了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美国的崛起之路对当今中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中国要实现“中国梦”一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国家独

立和统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制度的完善和体制的创新。

电・难解读

1.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

因。

(1)日本的封电专制统治相

对薄弱,使得倒墓派的力量

能够退逵壮大.

(2)倒墓淞具有较大的实

力,推翻了腐朽的萼府统

治。

(3)明治政府大刀陶斧地实

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

革措花.

(4)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

中国,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

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

国际环境。

2.如何理解明治维新是一

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改革是在倒案运动取得

胜利后,由明治政府实行

的,代表了新兴资产阶奴的

政治立场。

(2)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

济、社会生活等各个48城,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提倡欧美资产阶级文明,接

受西方思想观念,打破了封

速传统的束熔。

(3)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

主义生产力飞速发展,使日

本有实力逐步废除不平等

条约,收回国家权叁,接脱

了民族危机,成为丞洲独立

的资本主义强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幕府统治状况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3s

将军手中。

(2)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

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知识点2倒幕运动

2.幕府统治危机

(1)表现

①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使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②社会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还严重冲击了日本经济,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的处境

不断恶化。

(2)结果:德川幕府无力解决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

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3.倒幕运动过程

⑴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土政复占”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

府将军“辞官纳地”。

(2)1868年,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将日本首都迁到东

京。

.知识点3明治维新

4.开始时间:1868年。

5.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6.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7.影响:日本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

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