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源行业新能源技术推广与应用方案TOC\o"1-2"\h\u15254第1章新能源技术概述 3306991.1新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336301.2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143551.3新能源技术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作用 418698第2章太阳能光伏技术 4112952.1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系统组成 4151422.1.1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 4139992.1.2太阳能光伏系统组成 556072.2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分析 5245042.2.1硅料生产 5299612.2.2光伏电池制造 585002.2.3光伏组件生产 5192132.2.4光伏系统应用 5108552.3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5322182.3.1政策扶持 5221212.3.2市场驱动 676062.3.3技术进步 6142842.4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案例 612487第3章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6272823.1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分类 681093.2太阳能热水系统 699473.3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6296973.4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78686第四章风能技术 7245074.1风能资源评估与开发 7308524.1.1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7319464.1.2风能资源开发策略 7298284.1.3风能资源评估技术要点 7282584.2风力发电技术 7208834.2.1风力发电原理 866084.2.2风力发电设备 8325444.2.3风力发电技术发展趋势 868624.3风能利用产业链分析 850774.3.1风能资源开发环节 8306494.3.2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环节 814324.3.3风力发电场建设环节 8317534.3.4电力传输与消纳环节 847324.4风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851194.4.1风力发电并网技术 8272194.4.2风能储能技术 867664.4.3风能调峰技术 8260524.4.4风电场运行与维护技术 820990第5章生物质能技术 9161405.1生物质能资源与分类 9198085.2生物质发电技术 986635.3生物质燃料技术 9261875.4生物质能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921204第6章地热能技术 1085086.1地热资源勘探与评价 10299346.2地热发电技术 1031446.3地热直接利用技术 10249186.4地热能技术在区域供冷供热中的应用 1022923第7章水能技术 11288587.1水能资源开发与利用 11148377.1.1水电站建设 11182717.1.2水资源调配 11254697.1.3梯级开发 117707.2水力发电技术 11179297.2.1水轮发电机组 11247347.2.2电站自动化系统 11196037.3潮汐能发电技术 11249737.3.1潮汐电站建设 12133787.3.2潮汐发电机组 12293527.4水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 1245077.4.1水能与其他能源的互补 12279707.4.2水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调度与控制 1271617.4.3水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储能应用 1218750第8章核能技术 12230098.1核能发电原理与关键技术 12206228.1.1核反应堆技术 12238018.1.2核燃料技术 12265798.1.3蒸汽发生器技术 13293488.1.4汽轮机与发电机技术 13238148.2核燃料循环技术 1357778.2.1核燃料提取与纯化 13297698.2.2核燃料制备 1378798.2.3核燃料循环利用 13277268.3核能安全与环境保护 1353528.3.1核能安全技术 13161248.3.2环境保护技术 1337858.4第四代核能技术发展与应用 14184898.4.1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 14103858.4.2核能综合利用技术 1430738.4.3核能小型化与模块化技术 145367第9章新能源汽车技术 14241139.1电动汽车技术 1472639.1.1电池技术 144329.1.2电机技术 14271049.1.3电控技术 14168589.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15157399.2.1混合动力系统 15246719.2.2能量管理策略 1553869.3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15171389.3.1燃料电池技术 15106759.3.2氢能储存与加注技术 15264819.4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市场分析 15199399.4.1产业链分析 1567809.4.2市场分析 1622549第10章新能源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16296010.1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162687410.2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 162946910.3我国新能源政策体系与政策支持 16402910.4国际新能源政策借鉴与启示 16第1章新能源技术概述1.1新能源的定义与分类新能源,指的是在自然界中可持续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能源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太阳能:通过光电或光热转换,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2)风能: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3)水能:包括传统水力发电和海洋能(如潮汐能、波浪能等),将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4)生物质能:通过生物质燃烧、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发酵等方式,将生物质内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源。(5)地热能: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进行发电或供暖。(6)核能: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的方式,释放原子核内部的能量。1.2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新能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目前新能源技术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技术不断创新。新能源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领域的技术不断突破,成本逐渐降低。(2)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其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年上升。(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国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下:(1)技术将持续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2)新能源产业将向全球化、集群化、智能化方向发展。(3)新能源技术将与其他领域技术融合,形成多元化的能源利用体系。1.3新能源技术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作用新能源技术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风险。(2)优化能源结构。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促进能源结构优化。(3)促进经济增长。新能源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能源技术具有高效、清洁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5)保障能源安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对单一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多样性和安全性。第2章太阳能光伏技术2.1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系统组成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当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上时,电池中的半导体材料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本节将详细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及系统组成。2.1.1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基于光伏效应。光伏电池主要由硅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当太阳光照射到电池表面时,电池中的光生电子与空穴在PN结处分离,产生电动势,从而实现光能向电能的转换。2.1.2太阳能光伏系统组成太阳能光伏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支架、储能装置等部分组成。光伏电池组件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逆变器负责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用户使用;支架用于固定光伏电池组件,保证其稳定运行;储能装置则用于储存多余的电能,以满足夜间或阴雨天气的用电需求。2.2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分析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硅料生产、光伏电池制造、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系统应用等环节。本节将从产业链各环节的角度,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2.2.1硅料生产硅料生产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基础环节。我国硅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2.2光伏电池制造光伏电池制造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我国光伏电池制造企业众多,产量居全球首位,产品技术不断升级,光电转换效率不断提高。2.2.3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组件生产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我国光伏组件企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为全球光伏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产品。2.2.4光伏系统应用光伏系统应用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终端环节。在我国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光伏系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装机容量持续增长。2.3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1政策扶持我国高度重视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光伏扶贫等,为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2.3.2市场驱动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太阳能光伏市场逐渐扩大。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使得光伏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具有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了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2.3.3技术进步太阳能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为光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2.4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案例以下为我国某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案例:项目名称:地区光伏发电站项目规模:100MW项目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2017年至2018年项目效益:年发电量约为1.2亿千瓦时,可满足约30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该项目采用高效光伏组件,结合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第3章太阳能热利用技术3.1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分类太阳能热利用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太阳辐射能加热物体,进而实现热能的储存和利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按照能量转换方式和应用领域,可分为以下几类:直接利用技术、间接利用技术和混合利用技术。3.2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太阳能热利用的一种典型应用,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能,将其转化为热能,用于加热水。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管道、控制器等。根据集热器类型和系统运行方式的不同,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分为真空管式、平板式、U型管式等。3.3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能,通过热交换设备将热量传递给工作介质,驱动发电机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槽式、塔式、线性菲涅耳式和点聚焦式。这些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3.4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在建筑领域,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供暖与空调: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为建筑物提供供暖和空调所需的热能,降低建筑能耗。(2)热水供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热水,减少传统能源消耗。(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通过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使建筑物在无需外部能源输入的情况下,利用太阳能实现室内温度调节。(4)建筑一体化:将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物外观相结合,实现美观与功能的统一。通过以上应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建筑领域展现出良好的节能效果和环保优势,为我国能源行业新能源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第四章风能技术4.1风能资源评估与开发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资源的评估与开发对于新能源技术推广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从风能资源的评估方法、开发策略以及风能资源评估的技术要点进行阐述。4.1.1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介绍常用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如气象数据分析、风速分布模型、风能密度估算等。4.1.2风能资源开发策略分析风能资源开发的政策支持、市场机制、技术路线等方面的内容。4.1.3风能资源评估技术要点从地形、气候、风速等因素入手,探讨风能资源评估的技术要点。4.2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本节主要介绍风力发电技术的原理、设备以及发展趋势。4.2.1风力发电原理阐述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包括风力转换为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的过程。4.2.2风力发电设备介绍风力发电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风力发电机、塔架、控制系统等。4.2.3风力发电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风力发电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大功率、高效率、智能化等。4.3风能利用产业链分析风能利用产业链包括风能资源开发、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风力发电场建设、电力传输与消纳等环节。本节对风能利用产业链进行详细分析。4.3.1风能资源开发环节分析风能资源开发环节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以及发展趋势。4.3.2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环节探讨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环节的技术创新、产能状况以及市场需求。4.3.3风力发电场建设环节介绍风力发电场建设的项目规划、设计要点、施工管理等。4.3.4电力传输与消纳环节分析风能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电力传输与消纳环节的解决方案。4.4风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风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4.4.1风力发电并网技术介绍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原理、技术规范以及并网运行的关键技术。4.4.2风能储能技术探讨风能储能技术的种类、特点及应用前景。4.4.3风能调峰技术分析风能调峰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4.4.4风电场运行与维护技术介绍风电场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术要点。第5章生物质能技术5.1生物质能资源与分类生物质能是指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可再生、环境友好,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根据生物质能的来源和特性,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有机废水及能源作物等。5.2生物质发电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是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和生物质液化发电等技术。(1)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将生物质原料进行预处理后,送入锅炉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该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生物质能利用。(2)生物质气化发电:将生物质原料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气化,可燃气体,再利用可燃气体发电。该技术具有清洁、高效、适用范围广等特点。(3)生物质液化发电:将生物质原料经过预处理、热解、催化等过程,转化为生物油,再利用生物油发电。该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强、能量密度高等优点。5.3生物质燃料技术生物质燃料技术是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生物质固体燃料:通过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压缩、成型等处理,制成颗粒状或块状燃料,可直接替代煤炭、木材等传统能源。(2)生物质液体燃料:通过生物质原料的热解、催化等过程,将其转化为生物油、生物柴油等液体燃料,可作为运输燃料或发电燃料。(3)生物质气体燃料: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可燃气体,如生物质燃气、合成天然气等,可供应家庭用气、工业用气等领域。5.4生物质能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生物质能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可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2)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利用生物质能,减少农业废弃物焚烧,降低大气污染,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3)资源循环利用:生物质能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沼渣、沼液等,可应用于农业、林业等领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4)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利用生物质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5)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质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第6章地热能技术6.1地热资源勘探与评价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勘探与评价是地热能技术开发利用的前提。本节主要介绍地热资源的勘探技术及评价方法。分析地热资源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地质背景;探讨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勘探及遥感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阐述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包括资源量估算、品位评价及开发潜力分析。6.2地热发电技术地热发电技术是地热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本节主要介绍地热发电的技术原理、系统组成及关键设备。阐述地热发电的基本原理,包括干热岩发电、湿蒸汽发电及双循环发电等技术;分析地热发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地热井、发电机组、冷却系统等;探讨地热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6.3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地热直接利用技术是指将地热能直接转化为热能进行利用。本节主要介绍地热直接利用的技术类型、应用领域及效益分析。介绍地热供暖、地热农业、地热医疗等常见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分析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地热直接利用技术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6.4地热能技术在区域供冷供热中的应用地热能技术在区域供冷供热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节主要介绍地热能在区域供冷供热系统中的应用方式、技术优势及关键问题。阐述地热供冷、地热供热的技术原理及系统设计;分析地热能技术在区域供冷供热中的优势,如节能、环保、经济效益等;探讨地热能技术在区域供冷供热应用中需解决的问题,如资源评价、技术集成、政策支持等。第7章水能技术7.1水能资源开发与利用水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我国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及其支流。本节将重点讨论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水电站的建设、水资源调配及梯级开发等方面。7.1.1水电站建设水电站建设是水能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通过筑坝、引水、发电等工程措施,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在建设水电站时,要充分考虑地质、水文、生态等因素,保证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环保。7.1.2水资源调配水资源调配是指通过水库、渠道等设施,合理分配水资源,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调配有利于提高水能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7.1.3梯级开发梯级开发是指在一条河流上建设多个水电站,形成一系列阶梯式的发电系统。梯级开发可以提高河流水能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一电站建设的成本和风险。7.2水力发电技术水力发电技术是指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本节主要介绍水轮发电机组、电站自动化系统等关键技术。7.2.1水轮发电机组水轮发电机组是水力发电的核心设备,其功能直接影响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水轮发电机组包括水轮机和发电机,应根据电站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水轮机类型。7.2.2电站自动化系统电站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主要包括监控系统、保护系统、调速系统等,实现对水轮发电机组及其他辅助设备的自动控制。7.3潮汐能发电技术潮汐能发电是利用潮汐运动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我国拥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潮汐能发电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7.3.1潮汐电站建设潮汐电站建设需要考虑潮汐规律、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因素。潮汐电站主要有单库单向、单库双向、双库单向等类型。7.3.2潮汐发电机组潮汐发电机组是潮汐电站的核心设备,包括潮汐涡轮机、发电机等。潮汐发电机组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潮汐特性,提高发电效率。7.4水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水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其他能源的互补和协同,水能技术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7.4.1水能与其他能源的互补水能与其他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具有互补性。在能源互联网中,通过多能互补,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7.4.2水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调度与控制水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调度与控制,可以实现对水电站、水库等设施的优化运行,提高能源系统的整体效益。7.4.3水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储能应用水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具有较好的储能特性。通过抽水蓄能等方式,可以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8章核能技术8.1核能发电原理与关键技术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释放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过程中释放的巨大能量,加热冷却剂,产生蒸汽,推动蒸汽轮机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核能发电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1.1核反应堆技术核反应堆是核能发电的核心设备,其功能是控制核反应过程,使核能稳定、可控地释放。核反应堆技术包括堆型设计、堆芯材料、控制棒技术等。8.1.2核燃料技术核燃料是核反应堆的能源来源,主要包括铀、钚等。核燃料技术涉及核燃料的提取、纯化、制备、循环利用等方面。8.1.3蒸汽发生器技术蒸汽发生器是核能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将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冷却剂,高温高压蒸汽。蒸汽发生器技术的核心是提高传热效率、降低腐蚀和结垢。8.1.4汽轮机与发电机技术汽轮机和发电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设备。汽轮机技术主要包括叶片设计、材料、加工工艺等;发电机技术则涉及电磁设计、冷却方式、绝缘材料等。8.2核燃料循环技术核燃料循环技术是核能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核燃料的提取、纯化、制备、循环利用等环节。8.2.1核燃料提取与纯化核燃料提取与纯化技术主要包括矿石开采、矿石加工、铀浓缩等。我国已掌握先进的铀浓缩技术,为核燃料循环提供了有力保障。8.2.2核燃料制备核燃料制备技术包括核燃料元件的制造、燃料棒的生产等。我国在核燃料制备方面具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8.2.3核燃料循环利用核燃料循环利用是提高核燃料利用率、降低核废物产生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后处理技术、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等。8.3核能安全与环境保护核能安全与环境保护是核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关系到核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8.3.1核能安全技术核能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核反应堆安全、核燃料循环安全、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安全等。我国已建立完善的核安全法规体系,保证核能安全。8.3.2环境保护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主要包括放射性污染防治、核设施退役与废物处理、生态环境修复等。我国在核能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8.4第四代核能技术发展与应用第四代核能技术是指具有更高安全性、更高效益、更广泛应用前景的核能技术。其主要特点包括:风险低、核废物产生量少、适应性强等。8.4.1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包括快中子反应堆、高温气冷堆、铅冷堆等。这些堆型具有更高的热效率、更好的安全性,有助于实现核能可持续发展。8.4.2核能综合利用技术核能综合利用技术包括核能发电、核能供热、核能海水淡化等。这些技术有助于提高核能利用率,满足多领域能源需求。8.4.3核能小型化与模块化技术核能小型化与模块化技术是第四代核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化和模块化设计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建设效率、扩大核能应用范围。我国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领域已取得重要进展。(本章完)第9章新能源汽车技术9.1电动汽车技术电动汽车(ElectricVehicle,简称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类型,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本节主要围绕这三部分技术展开探讨。9.1.1电池技术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目前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9.1.2电机技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主要有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等类型。电机技术的研发重点在于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提高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等方面。9.1.3电控技术电控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车辆控制系统等。电控技术的关键在于实现高效、精确的能量管理和控制,提高整车的功能和安全性。9.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HybridElectricVehicle,简称PHEV)结合了传统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优势,具有较低的燃油消耗和排放。9.2.1混合动力系统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电池等部件。通过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实现高效、低排放的运行。9.2.2能量管理策略能量管理策略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关键,主要包括纯电动模式、混合动力模式和发动机直驱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术室技术护理课件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健康《好看好闻好喝的茶》课件
- 办公文具采购协议
- 文化传播苗木采购合同
- 中国珠宝行业现状
- 企业消防知识宣传
- 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陇东学院《中国著名建筑识图与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中医药大学《儿童文学翻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世界艺术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编花篮-湘教版
- ESS嗜睡量表评分标准(Epworth 嗜睡量表(ESS))
-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解读培训课件
- 合作社组织架构图
- 《你知道吗?》罗鸣亮
- 彩色简约鱼骨图PPT图表模板
- 公司职工薪酬福利制度薪酬福利制度
- 高中英语各种教材词组汇总大全(超级实用)
- 内燃机机油泵转子系列参数
- 高温导线规格及安全电流计算
-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英剧本(共2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