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培训教材_第1页
农民合作社培训教材_第2页
农民合作社培训教材_第3页
农民合作社培训教材_第4页
农民合作社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合作社培训教材TOC\o"1-2"\h\u32587第一章:合作社基础知识 3199961.1合作社的定义与类型 3225371.1.1合作社的定义 3256241.1.2合作社的类型 3234521.2合作社的法律地位 357351.2.1合作社的法人地位 3257731.2.2合作社的设立与登记 355961.2.3合作社的变更与终止 498521.3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4244471.3.1国际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4116481.3.2我国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427476第二章:合作社组织结构与管理 4167662.1合作社的组织架构 4149692.2合作社的决策机制 476312.3合作社的内部管理 51770第三章:合作社财务管理 5226463.1合作社的财务制度 5109253.1.1财务制度概述 5223133.1.2财务制度的主要内容 6167033.2合作社的财务报表 6270183.2.1财务报表概述 6239213.2.2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 666763.2.3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6161493.3合作社的财务审计 750043.3.1财务审计概述 738803.3.2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 799823.3.3财务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77787第四章:合作社市场营销 778154.1合作社市场分析 7167644.2合作社的产品定位 8111264.3合作社的营销策略 832489第五章:合作社农业生产技术 9293355.1合作社的种植技术 999595.1.1种植技术的选择 939965.1.2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9270075.2合作社的养殖技术 9289265.2.1养殖技术的选择 9264885.2.2养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0142945.3合作社的农业机械化 10233705.3.1农业机械化的意义 10254615.3.2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1089165.3.3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应用 103781第六章:合作社品牌建设 10306476.1合作社品牌策划 10301446.1.1品牌策划的重要性 11213716.1.2品牌策划的原则 11275126.1.3品牌策划的内容 1197066.2合作社品牌推广 11280376.2.1品牌推广的途径 11305406.2.2品牌推广的策略 11102076.3合作社品牌保护 1175216.3.1品牌保护的重要性 1252146.3.2品牌保护的措施 128524第七章:合作社人力资源开发 12316187.1合作社人才引进 1296847.1.1明确人才需求 1220937.1.2拓宽人才来源渠道 12226917.1.3选拔与评价 12282747.2合作社员工培训 1336807.2.1制定培训计划 13260327.2.2培训内容与方法 13268557.2.3培训效果评估 13308487.3合作社激励机制 1381657.3.1薪酬激励 133417.3.2晋升激励 1319497.3.3精神激励 1383667.3.4关怀激励 133757第八章:合作社政策法规与税收 1487838.1合作社政策法规概述 14294378.2合作社税收政策 14125158.3合作社政策申请与执行 1412110第九章:合作社项目申报与实施 15296739.1合作社项目策划 15281509.1.1项目背景分析 15209639.1.2项目目标确定 15293939.1.3项目实施方案设计 1584749.2合作社项目申报 16157309.2.1项目申报材料准备 1690859.2.2项目申报程序 16281799.2.3项目申报注意事项 16200589.3合作社项目实施与管理 1627799.3.1项目启动 1694799.3.2项目进度监控 16287809.3.3项目质量控制 17260379.3.4项目财务管理 1720446第十章:合作社可持续发展 1751910.1合作社环境保护 172804710.2合作社社会责任 172691010.3合作社长远规划与发展战略 17第一章:合作社基础知识1.1合作社的定义与类型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其核心在于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它是基于共同的经济利益,由自愿加入的成员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分享成果的经济实体。1.1.1合作社的定义合作社是一种以服务其成员为宗旨,以成员互助合作为基础,以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分享成果为特点,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1.1.2合作社的类型根据成员组成、业务范围和经营目的的不同,合作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农业生产为主要业务,成员主要为农民。(2)农村信用合作社:以金融服务为主要业务,成员主要为农村居民。(3)消费合作社:以提供消费服务为主要业务,成员主要为消费者。(4)供销合作社:以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为主要业务,成员主要为农民和农产品经营者。(5)建筑合作社:以建筑业务为主要业务,成员主要为建筑工人。(6)服务合作社:以提供各种服务为主要业务,成员主要为服务对象。1.2合作社的法律地位1.2.1合作社的法人地位合作社作为独立法人,享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得侵犯。1.2.2合作社的设立与登记合作社的设立需符合法定条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合作社的设立程序包括:发起人筹备、制定章程、召开创立大会、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申请登记等。1.2.3合作社的变更与终止合作社的变更和终止,应当依法进行。合作社变更包括:变更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合作社终止包括:解散、破产等。1.3合作社的发展历程1.3.1国际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经过长期的发展,合作社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得到了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可。1.3.2我国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我国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新中国成立后,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高度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章:合作社组织结构与管理2.1合作社的组织架构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其组织架构的构建。一般来说,合作社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成员大会:成员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成员组成。成员大会负责决定合作社的重大事项,如修改章程、选举和罢免理事会成员、审议年度工作报告等。(2)理事会:理事会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由成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执行成员大会的决议,制定和实施合作社的发展规划等。(3)监事会: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督机构,由成员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负责对理事会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合作社的运营合规,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4)专业委员会:合作社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设立专业委员会,如生产委员会、销售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负责就相关专业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为理事会决策提供参考。2.2合作社的决策机制合作社的决策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民主决策:合作社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成员大会民主讨论和表决。成员大会的决议应当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2)理事会决策: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对一些具体事项进行决策。理事会决策应当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集体智慧。(3)专业委员会决策:专业委员会对相关专业问题进行决策,为理事会提供参考。专业委员会决策应当遵循专业、客观、公正的原则。2.3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是保证合作社正常运行的关键。以下从几个方面介绍合作社的内部管理:(1)财务管理: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理事会报告财务状况,接受成员大会的监督。(2)人力资源管理:合作社应当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合作社应当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成员的整体素质。(3)生产管理:合作社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4)销售管理:合作社应当建立健全销售网络,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合作社的知名度。(5)风险管理:合作社应当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识别和防范各种风险。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合作社的稳定运营。(6)会员管理:合作社应当加强会员管理,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定期组织会员培训,提高会员的业务素质。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内部管理,合作社可以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第三章:合作社财务管理3.1合作社的财务制度3.1.1财务制度概述合作社的财务制度是指合作社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合作社章程,对财务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的一系列规则。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有利于保障合作社资产安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3.1.2财务制度的主要内容(1)财务组织结构:合作社应设立财务部门,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负责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2)财务预算管理:合作社应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明确财务收入、支出、利润等指标,保证财务活动合规、合理。(3)资金管理:合作社应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筹集、使用、偿还等环节,保证资金安全。(4)资产管理:合作社应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使用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5)成本费用管理:合作社应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6)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合作社应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向社员大会报告财务状况,保障社员知情权。3.2合作社的财务报表3.2.1财务报表概述合作社的财务报表是反映合作社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财务报表是合作社进行财务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3.2.2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1)资产负债表:反映合作社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2)利润表:反映合作社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等经营成果。(3)现金流量表:反映合作社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合作社在一定时期内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3.2.3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合作社应按照国家财务报表编制规定,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并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了解合作社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3.3合作社的财务审计3.3.1财务审计概述合作社的财务审计是指对合作社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查、评价和监督,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3.3.2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1)财务收支审计:审查合作社的财务收入和支出是否真实、合法、合规。(2)资产审计:审查合作社的资产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存在闲置、损失等情况。(3)负债审计:审查合作社的负债是否真实、合法,是否存在逾期未偿还等情况。(4)所有者权益审计:审查合作社的所有者权益是否真实、合规。(5)财务报表审计:审查合作社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完整、合规。3.3.3财务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合作社进行财务审计时,应按照以下程序和方法进行:(1)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对象、范围、内容和时间等。(2)收集审计证据: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证据。(3)分析审计证据: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评价合作社的财务状况。(4)编制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5)审计结论:对审计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第四章:合作社市场营销4.1合作社市场分析合作社的市场分析是合作社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环境分析:合作社应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合作社市场营销的影响。(2)市场需求分析:合作社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包括消费者对合作社产品的需求量、需求结构、需求趋势等。(3)市场竞争分析:合作社需要分析市场竞争状况,包括竞争对手的数量、实力、产品特点等,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4)市场细分:合作社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将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以便更准确地定位目标市场。4.2合作社的产品定位合作社的产品定位是指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差异,为合作社的产品确定一个明确的市场位置。产品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属性定位:合作社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为产品确定一个独特的属性,如绿色、有机、健康等。(2)产品功能定位:合作社应明确产品的功能,如满足消费者对口感、营养、方便等方面的需求。(3)产品价格定位:合作社应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自身成本等因素,为产品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4)产品品牌定位:合作社应注重品牌建设,为产品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4.3合作社的营销策略合作社的营销策略是指合作社为实现营销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营销策略:(1)产品策略:合作社应注重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价格策略:合作社可采用市场渗透定价、歧视定价等策略,以吸引消费者。(3)渠道策略:合作社应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渠道,提高产品覆盖率。(4)促销策略:合作社可通过举办促销活动、参加农产品展会等方式,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销量。(5)服务策略:合作社应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6)品牌策略:合作社应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7)合作关系策略:合作社应与企业、其他合作社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通过以上营销策略,合作社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五章:合作社农业生产技术5.1合作社的种植技术5.1.1种植技术的选择农民合作社在进行种植生产时,应根据本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种植技术。在选择种植技术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品种选择:选择具有较高产量、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2)栽培模式:根据作物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栽培模式,如间作、套作、轮作等。(3)施肥技术:合理施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4)灌溉技术: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1.2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农民合作社应加强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农民参加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2)建立示范园:设立种植技术示范园,让农民直观地了解新技术、新品种。(3)加强技术交流:与其他合作社、农业科研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共享技术成果。5.2合作社的养殖技术5.2.1养殖技术的选择农民合作社在进行养殖生产时,应根据市场需求、养殖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养殖技术。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养殖技术:(1)饲料配方:根据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合理配置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2)饲养管理: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保证养殖对象健康成长。(3)疫病防治:加强疫病防治,降低养殖风险。5.2.2养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农民合作社应加强养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民的养殖效益。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农民参加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2)建立养殖示范场:设立养殖示范场,让农民直观地了解养殖新技术。(3)加强技术交流:与其他合作社、农业科研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共享养殖技术成果。5.3合作社的农业机械化5.3.1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3.2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农民合作社应积极引进和应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农业机械化技术:(1)耕作机械化:采用拖拉机、旋耕机等农业机械进行土地耕作。(2)播种机械化:采用播种机进行播种,提高播种效率。(3)植保机械化:采用喷雾机、无人机等植保机械进行病虫害防治。(4)收割机械化:采用收割机、割晒机等农业机械进行收割。5.3.3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应用农民合作社应加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应用,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操作技能。(2)建立机械化示范点:设立农业机械化示范点,让农民直观地了解机械化技术。(3)加强政策扶持:积极争取政策扶持,降低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成本。第六章:合作社品牌建设6.1合作社品牌策划6.1.1品牌策划的重要性品牌策划是合作社发展的关键环节,它关乎合作社的市场定位、产品形象以及消费者认知。一个成功的品牌策划,能够使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6.1.2品牌策划的原则(1)突出特色:充分挖掘合作社的产品特色,体现地域文化、传统工艺等优势。(2)市场需求导向: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3)可持续发展:注重品牌策划的长期效应,实现合作社可持续发展。6.1.3品牌策划的内容(1)品牌定位:明确合作社的市场定位,包括目标市场、目标消费者等。(2)品牌命名:选择富有特色、易于传播的品牌名称。(3)品牌形象设计:设计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品牌标识、包装等。(4)品牌宣传口号:简洁明了,体现合作社特色和产品优势。6.2合作社品牌推广6.2.1品牌推广的途径(1)传统媒体: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品牌宣传。(2)网络媒体: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进行品牌推广。(3)线下活动:举办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农产品节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4)合作营销:与其他农产品企业、电商平台等进行合作,扩大品牌影响力。6.2.2品牌推广的策略(1)差异化营销:突出合作社产品的独特性,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2)口碑营销: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口碑,提升品牌形象。(3)情感营销:以情感为纽带,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4)创新营销:运用新技术、新理念,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6.3合作社品牌保护6.3.1品牌保护的重要性品牌保护是合作社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品牌保护,可以防止他人侵权、假冒伪劣等行为,维护合作社合法权益,提升品牌价值。6.3.2品牌保护的措施(1)注册商标:及时注册合作社的商标,保护品牌专用权。(2)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合作社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如专利、著作权等。(3)市场监测:定期对市场进行监测,发觉侵权行为及时采取措施。(4)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与消费者沟通,了解消费者需求,维护消费者权益。(5)品牌维权:对侵权行为进行法律维权,维护合作社品牌形象。第七章:合作社人力资源开发7.1合作社人才引进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引进是合作社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合作社人才引进的几个方面:7.1.1明确人才需求合作社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求,明确所需人才的类型、数量、专业背景等,为人才引进提供依据。7.1.2拓宽人才来源渠道(1)校企合作:与高校、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吸引优秀毕业生加入合作社。(2)社会招聘:通过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吸引社会各界人才。(3)人才交流:与其他合作社、企业进行人才交流,共享优秀人才资源。7.1.3选拔与评价(1)制定选拔标准:根据合作社业务特点和岗位需求,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2)实施选拔程序:通过面试、笔试、实操等多种方式,选拔合适的人才。(3)评价与反馈:对选拔过程进行评价与反馈,优化人才引进策略。7.2合作社员工培训合作社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提升合作社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合作社员工培训的几个方面:7.2.1制定培训计划(1)分析培训需求:了解员工在业务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需求。(2)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培训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7.2.2培训内容与方法(1)业务知识培训:包括合作社业务流程、相关政策法规等。(2)技能培训:包括实际操作技能、沟通协调能力等。(3)综合素质培训:包括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7.2.3培训效果评估(1)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2)改进培训方案: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果。7.3合作社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合作社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下是合作社激励机制的几个方面:7.3.1薪酬激励(1)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根据员工岗位、工作绩效等因素,制定薪酬标准。(2)设立奖金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金奖励。7.3.2晋升激励(1)设立晋升通道:为员工提供晋升空间,激发其工作积极性。(2)公平竞争:建立公平竞争机制,让员工在竞争中成长。7.3.3精神激励(1)表扬与表彰: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扬和表彰,提升其荣誉感。(2)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员工归属感。7.3.4关怀激励(1)关注员工生活:关注员工生活需求,解决其后顾之忧。(2)员工福利:为员工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提高其工作满意度。第八章:合作社政策法规与税收8.1合作社政策法规概述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主体,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合作社的成立、运营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合作社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社的立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合作社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合作社的性质、宗旨、组织形式、法律责任等内容。(2)合作社的登记管理。合作社的登记管理主要涉及合作社的设立、变更、注销等程序,以及合作社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内容的规范。(3)合作社的运营管理。合作社的运营管理主要包括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决策机制、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4)合作社的政策扶持。我国对合作社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5)合作社的行业规范。为了引导合作社健康发展,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行业规范,如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8.2合作社税收政策合作社税收政策是我国对合作社给予的一项重要扶持措施。税收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值税优惠政策。合作社销售自产的农产品、初级加工农产品等,可以按照简易计税方法征收增值税,降低税收负担。(2)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合作社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3)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合作社成员从事农业生产所得,可以按照规定减免个人所得税。(4)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合作社还可以享受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如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8.3合作社政策申请与执行合作社政策申请与执行是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一环。以下是合作社政策申请与执行的主要步骤:(1)了解政策。合作社首先要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明确可以享受的政策扶持。(2)准备材料。合作社在申请政策扶持时,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如合作社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3)提交申请。合作社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至相关部门,如农业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4)审核与批准。相关部门对合作社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批准。(5)政策执行。合作社在获得政策扶持后,应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执行,保证政策效果得到充分发挥。(6)政策反馈。合作社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应及时向反馈政策效果,为政策调整提供参考。第九章:合作社项目申报与实施9.1合作社项目策划项目策划是合作社发展的重要环节,旨在明确合作社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以下是合作社项目策划的主要内容:9.1.1项目背景分析项目背景分析主要包括合作社所处的行业环境、市场需求、资源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通过对项目背景的分析,可以为合作社项目策划提供依据。9.1.2项目目标确定项目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行性和挑战性。合作社项目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效益目标:提高合作社成员收入,增加合作社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3)可持续发展目标:保证项目在长期运行中具有可持续性。9.1.3项目实施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实施步骤:明确项目从策划到实施的具体步骤,保证项目有序推进。(2)项目组织结构:建立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职责。(3)项目预算:合理估算项目所需资金,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需求。9.2合作社项目申报合作社项目申报是合作社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合作社项目申报的主要步骤:9.2.1项目申报材料准备项目申报材料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预算表等。这些材料应当详细、准确地反映项目情况,为项目申报提供有力支持。9.2.2项目申报程序(1)向当地农业部门或相关部门提交项目申报材料。(2)等待项目申报材料审查。(3)审查合格后,向上级部门申报。(4)上级部门审批通过后,下达项目资金。9.2.3项目申报注意事项(1)保证项目申报材料真实、完整、准确。(2)遵循项目申报程序,保证项目申报顺利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