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技术推广宣传册TOC\o"1-2"\h\u470第一章:农业技术推广概述 3315271.1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3166271.2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428424第二章:作物种植技术 4267062.1水稻种植技术 4112732.1.1选种与种子处理 4254922.1.2育苗 5165332.1.3插秧 5152582.1.4水稻生长管理 5321602.2小麦种植技术 588932.2.1选种与种子处理 593582.2.2播种 5295832.2.3管理与施肥 5208312.2.4病虫害防治 5161022.3玉米种植技术 5274222.3.1选种与种子处理 5110082.3.2播种 5299262.3.3管理与施肥 6135682.3.4病虫害防治 611262第三章:蔬菜栽培技术 6120513.1叶类蔬菜栽培技术 69813.2根类蔬菜栽培技术 6268783.3花果类蔬菜栽培技术 722249第四章:果树栽培技术 776554.1柑橘栽培技术 771344.1.1品种选择 7229324.1.2土壤管理 7103204.1.3栽植技术 7226474.1.4水分管理 759194.1.5施肥管理 7167024.2苹果栽培技术 7220944.2.1品种选择 7193944.2.2土壤管理 8165584.2.3栽植技术 8185654.2.4水分管理 825264.2.5施肥管理 8218014.3葡萄栽培技术 8141974.3.1品种选择 8116464.3.2土壤管理 8307964.3.3栽植技术 8179444.3.4水分管理 8295044.3.5施肥管理 81171第五章:水产养殖技术 9125215.1鱼类养殖技术 9191765.1.1池塘选择 982125.1.2苗种培育 9303415.1.3饲养管理 9294435.1.4病害防治 9145965.2虾类养殖技术 9173475.2.1池塘选择 1081145.2.2苗种培育 1021235.2.3饲养管理 10250215.2.4病害防治 10298445.3蟹类养殖技术 1077385.3.1池塘选择 10316705.3.2苗种培育 1043935.3.3饲养管理 11203635.3.4病害防治 1116103第六章:畜牧养殖技术 11156756.1猪养殖技术 11146446.1.1选择优良品种 1130366.1.2饲养管理 11322186.1.3繁殖技术 11289136.2禽类养殖技术 12265376.2.1选择优良品种 12209856.2.2饲养管理 12113426.2.3繁殖技术 128846.3牛羊养殖技术 12301476.3.1选择优良品种 12309796.3.2饲养管理 12236656.3.3繁殖技术 1314219第七章: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 13284797.1土壤改良技术 1385897.1.1土壤改良的定义及意义 1384717.1.2土壤改良的主要方法 13140887.1.3土壤改良的技术要点 13285967.2施肥技术 13280677.2.1施肥的定义及意义 13301287.2.2施肥的主要方法 14109927.2.3施肥的技术要点 14271757.3有机农业技术 14312427.3.1有机农业的定义及意义 14252077.3.2有机农业的主要技术 1479007.3.3有机农业的技术要点 143802第八章:农业机械化技术 14319468.1农业机械化现状 14125258.1.1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15132158.1.2农业机械种类丰富 15172548.1.3农业机械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15114988.2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 15175428.2.1操作规范 15258978.2.2维护保养 15248418.2.3安全防护 15223958.3农业机械化管理 15275548.3.1政策法规制定 15265408.3.2技术推广与应用 16115858.3.3人才培养与培训 16178808.3.4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16155508.3.5监督管理与服务 1624573第九章: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16165389.1病虫害防治原则 16228279.2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16214849.3生物防治技术 1731548第十章:农业信息化技术 172042010.1农业信息化概述 173256310.2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17115210.2.1物联网技术 171067910.2.2农业大数据 18279210.2.3农业电子商务 182566910.2.4农业智能装备 182126110.3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1826810.3.1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 18185210.3.2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18168110.3.3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 181934410.3.4农业信息化国际合作 18第一章:农业技术推广概述1.1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农业技术推广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社会经济意义。农业技术推广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使农业生产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从而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技术推广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从传统种植向多元化经营转变,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农业技术推广还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1.2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初步形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推广体系逐渐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健全,推广机构数量逐年增加,推广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2)推广内容日益丰富。农业技术推广内容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3)推广手段不断创新。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逐渐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等手段,提高推广效率。但是农业技术推广仍面临以下问题:(1)推广力量不足。尽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渐完善,但推广力量仍显不足,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较少,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2)推广效果不显著。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技术适应性、推广力度、农民接受程度等因素影响,推广效果并不理想。(3)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支持、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4)农业技术推广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导致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难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应继续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完善推广体系,创新推广手段,提高推广效果,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二章:作物种植技术2.1水稻种植技术2.1.1选种与种子处理水稻种植前,首先需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高产、抗病、优质水稻品种。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和处理,包括去除杂质、破损种子,以及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2.1.2育苗水稻育苗应在春季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作为苗床,采用营养土或无土育苗技术。在育苗期间,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2.1.3插秧当水稻秧苗长到45片叶时,即可进行插秧。插秧前需整地,保持土壤湿润。插秧时,应保持行距253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穴34株。2.1.4水稻生长管理水稻生长期间,注意合理施肥、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保证水稻正常生长。2.2小麦种植技术2.2.1选种与种子处理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和处理,包括去除杂质、破损种子,以及进行消毒处理。2.2.2播种小麦播种应在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时进行。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采用条播或点播方式。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2.2.3管理与施肥小麦生长期间,注意合理施肥、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等关键时期,施用适量氮肥、磷肥、钾肥,以促进小麦生长。2.2.4病虫害防治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治,特别是锈病、白粉病、蚜虫等常见病虫害,保证小麦正常生长。2.3玉米种植技术2.3.1选种与种子处理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高产、抗病、优质玉米品种。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和处理,包括去除杂质、破损种子,以及进行消毒处理。2.3.2播种玉米播种应在春季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2.3.3管理与施肥玉米生长期间,注意合理施肥、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在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等关键时期,施用适量氮肥、磷肥、钾肥,以促进玉米生长。2.3.4病虫害防治加强玉米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大小斑病、玉米螟等常见病虫害,保证玉米正常生长。第三章:蔬菜栽培技术3.1叶类蔬菜栽培技术叶类蔬菜是指以嫩叶为主要食用部分的蔬菜,如菠菜、油菜、生菜等。以下是叶类蔬菜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1)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深耕,以利于根系的生长。同时施足底肥,保证植株生长所需。(2)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蔬菜品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3)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杂草。(4)收获:叶类蔬菜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播种后3050天即可收获。收获时,注意保留部分嫩叶,以促进植株继续生长。3.2根类蔬菜栽培技术根类蔬菜是指以肉质根为主要食用部分的蔬菜,如胡萝卜、白萝卜、土豆等。以下是根类蔬菜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1)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深耕,施足底肥。(2)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蔬菜品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3)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杂草。(4)收获:根类蔬菜生长周期较长,一般在播种后6090天收获。收获时,注意避免损伤肉质根。3.3花果类蔬菜栽培技术花果类蔬菜是指以花器和果实为主要食用部分的蔬菜,如番茄、黄瓜、豆角等。以下是花果类蔬菜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1)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深耕,施足底肥。(2)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蔬菜品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3)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杂草。对于爬藤类蔬菜,还需设立支架,以利植株生长。(4)收获:花果类蔬菜生长周期较长,一般在播种后90120天收获。收获时,注意保留部分成熟果实,以促进植株继续生长。第四章:果树栽培技术4.1柑橘栽培技术4.1.1品种选择柑橘栽培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我国柑橘种类繁多,包括蜜柑、橙子、柚子等,可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进行选择。4.1.2土壤管理柑橘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在排水良好、深厚疏松的土壤中生长。种植前需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4.1.3栽植技术柑橘栽植时间以春季为宜,栽植前要进行苗木消毒,防止病虫害。栽植时要保持苗木端正,根系舒展,覆土时要略高于地面,以利排水。4.1.4水分管理柑橘生长期间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但也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4.1.5施肥管理柑橘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适时适量”的原则,以氮、磷、钾为主,辅以微量元素。生长期间可进行叶面喷肥,提高果实品质。4.2苹果栽培技术4.2.1品种选择苹果栽培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我国苹果种类繁多,包括富士、红星、黄元帅等,可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进行选择。4.2.2土壤管理苹果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在排水良好、深厚疏松的土壤中生长。种植前需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4.2.3栽植技术苹果栽植时间以春季为宜,栽植前要进行苗木消毒,防止病虫害。栽植时要保持苗木端正,根系舒展,覆土时要略高于地面,以利排水。4.2.4水分管理苹果生长期间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但也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4.2.5施肥管理苹果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适时适量”的原则,以氮、磷、钾为主,辅以微量元素。生长期间可进行叶面喷肥,提高果实品质。4.3葡萄栽培技术4.3.1品种选择葡萄栽培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我国葡萄种类繁多,包括红提、白提、玫瑰香等,可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进行选择。4.3.2土壤管理葡萄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在排水良好、深厚疏松的土壤中生长。种植前需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4.3.3栽植技术葡萄栽植时间以春季为宜,栽植前要进行苗木消毒,防止病虫害。栽植时要保持苗木端正,根系舒展,覆土时要略高于地面,以利排水。4.3.4水分管理葡萄生长期间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但也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4.3.5施肥管理葡萄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适时适量”的原则,以氮、磷、钾为主,辅以微量元素。生长期间可进行叶面喷肥,提高果实品质。同时注意疏花疏果,保证果实质量。第五章:水产养殖技术5.1鱼类养殖技术鱼类养殖作为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鱼类养殖技术涉及多个方面,以下将从池塘选择、苗种培育、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5.1.1池塘选择池塘选择是鱼类养殖的基础。理想的池塘应具备以下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底部平坦,便于清理;交通便利,便于运输。5.1.2苗种培育苗种培育是鱼类养殖的关键环节。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优质苗种。优质苗种应具备体型匀称、色泽鲜艳、活力强的特点。(2)控制放养密度。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保证鱼类生长空间。(3)科学投喂。根据鱼类的生长需求和池塘条件,制定合理的投喂计划。5.1.3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鱼类养殖的核心。以下是一些饲养管理的要点:(1)水质调控。保持池塘水质稳定,定期更换水,避免水体富营养化。(2)投喂管理。根据鱼类生长需求,合理调整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3)病害防治。加强池塘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及时防治病害。5.1.4病害防治病害防治是鱼类养殖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病害防治措施:(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池塘环境卫生管理,降低病害发生率。(2)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发觉病害及时治疗。(3)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5.2虾类养殖技术虾类养殖在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水产养殖的重要领域。以下将从池塘选择、苗种培育、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虾类养殖技术。5.2.1池塘选择虾类养殖池塘应具备以下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底部平坦,便于清理;交通便利,便于运输。5.2.2苗种培育虾类苗种培育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优质苗种。优质苗种应具备体型匀称、色泽鲜艳、活力强的特点。(2)控制放养密度。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保证虾类生长空间。(3)科学投喂。根据虾类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投喂计划。5.2.3饲养管理虾类饲养管理要点如下:(1)水质调控。保持池塘水质稳定,定期更换水,避免水体富营养化。(2)投喂管理。根据虾类生长需求,合理调整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3)病害防治。加强池塘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检查虾类健康状况,及时防治病害。5.2.4病害防治虾类病害防治措施如下:(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池塘环境卫生管理,降低病害发生率。(2)定期检查虾类健康状况,发觉病害及时治疗。(3)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5.3蟹类养殖技术蟹类养殖在我国已有较长时间的历史,近年来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以下将从池塘选择、苗种培育、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蟹类养殖技术。5.3.1池塘选择蟹类养殖池塘应具备以下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底部平坦,便于清理;交通便利,便于运输。5.3.2苗种培育蟹类苗种培育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优质苗种。优质苗种应具备体型匀称、色泽鲜艳、活力强的特点。(2)控制放养密度。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保证蟹类生长空间。(3)科学投喂。根据蟹类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投喂计划。5.3.3饲养管理蟹类饲养管理要点如下:(1)水质调控。保持池塘水质稳定,定期更换水,避免水体富营养化。(2)投喂管理。根据蟹类生长需求,合理调整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3)病害防治。加强池塘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检查蟹类健康状况,及时防治病害。5.3.4病害防治蟹类病害防治措施如下:(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池塘环境卫生管理,降低病害发生率。(2)定期检查蟹类健康状况,发觉病害及时治疗。(3)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第六章:畜牧养殖技术6.1猪养殖技术6.1.1选择优良品种猪的品种选择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应选择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繁殖功能好的品种。目前我国推广的主要优良品种有二元杂交猪、三元杂交猪等。6.1.2饲养管理猪的饲养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2)控制饲养密度,避免拥挤;(3)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4)加强疫病防控,做好疫苗接种;(5)适时出栏,提高经济效益。6.1.3繁殖技术猪的繁殖技术包括以下方面:(1)选种选配,提高繁殖力;(2)掌握发情规律,适时配种;(3)加强妊娠母猪管理,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4)做好分娩接产工作,提高仔猪成活率。6.2禽类养殖技术6.2.1选择优良品种禽类养殖应选择具有生长快、产蛋率高、肉质好、抗病力强的品种。目前我国推广的主要优良品种有肉鸡、蛋鸡、鸭、鹅等。6.2.2饲养管理禽类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2)控制饲养密度,避免拥挤;(3)保持禽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4)加强疫病防控,做好疫苗接种;(5)适时出栏,提高经济效益。6.2.3繁殖技术禽类繁殖技术包括以下方面:(1)选种选配,提高繁殖力;(2)掌握产蛋规律,提高产蛋率;(3)加强种禽管理,保证孵化质量;(4)做好育雏工作,提高雏禽成活率。6.3牛羊养殖技术6.3.1选择优良品种牛羊养殖应选择具有生长快、肉质好、繁殖功能好、抗病力强的品种。目前我国推广的主要优良品种有肉牛、奶牛、绵羊、山羊等。6.3.2饲养管理牛羊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2)控制饲养密度,避免拥挤;(3)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4)加强疫病防控,做好疫苗接种;(5)适时出栏,提高经济效益。6.3.3繁殖技术牛羊繁殖技术包括以下方面:(1)选种选配,提高繁殖力;(2)掌握发情规律,适时配种;(3)加强妊娠母畜管理,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4)做好分娩接产工作,提高幼畜成活率。第七章: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7.1土壤改良技术7.1.1土壤改良的定义及意义土壤改良是指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措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土壤改良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1.2土壤改良的主要方法(1)物理方法:包括深翻、浅耕、镇压、排水、灌溉等,可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2)化学方法:包括施用石灰、石膏、磷肥等,可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3)生物方法:包括种植绿肥、施用生物肥料、堆肥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7.1.3土壤改良的技术要点(1)根据土壤性质选择合适的改良方法。(2)改良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避免造成新的污染。(3)改良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资源。7.2施肥技术7.2.1施肥的定义及意义施肥是指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合理施用肥料,补充土壤养分,提高作物产量的技术措施。施肥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7.2.2施肥的主要方法(1)基肥:在播种前施入土壤的肥料,以提供作物生长初期所需的养分。(2)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及时补充养分。(3)叶面施肥:将肥料溶液喷洒在作物叶面上,快速补充养分。7.2.3施肥的技术要点(1)合理选择肥料种类,满足作物生长需求。(2)掌握施肥时期,保证肥料发挥最佳效果。(3)科学确定施肥量,避免过量或不足。(4)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7.3有机农业技术7.3.1有机农业的定义及意义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采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手段,减少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农业生产方式。7.3.2有机农业的主要技术(1)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粪便、农作物秸秆、绿肥等,可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3)轮作与间作:通过合理搭配作物种植,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7.3.3有机农业的技术要点(1)充分了解当地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制定合理的有机农业技术方案。(2)加强有机肥料的制作与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4)推广轮作与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第八章:农业机械化技术8.1农业机械化现状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前,农业机械化已广泛应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等多个领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8.1.1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已达到70%以上。其中,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水平超过80%,部分省份甚至达到了90%以上。8.1.2农业机械种类丰富我国农业机械种类繁多,涵盖了播种、施肥、灌溉、收割、运输等各个环节。从动力机械到作业机械,从大型机械到小型机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业机械体系。8.1.3农业机械化区域发展不平衡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较高,但地区间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发达省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8.2农业机械操作与维护为保证农业机械的高效运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机械的操作与维护提出了以下要求:8.2.1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农业机械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机械正常运行。8.2.2维护保养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保证机械功能稳定。在作业前后,对机械进行检查,发觉异常及时处理。8.2.3安全防护加强农业机械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的完好。对于易发生的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8.3农业机械化管理农业机械化管理是保证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3.1政策法规制定制定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农业机械化管理职责,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法制保障。8.3.2技术推广与应用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更高水平发展。8.3.3人才培养与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提高农业机械化操作与维护水平,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8.3.4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整合农业机械化资源,优化配置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8.3.5监督管理与服务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业机械化服务。第九章: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9.1病虫害防治原则农业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农作物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在防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形成防治体系。(2)安全、环保: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方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3)科学用药:根据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和防治目标,科学选用农药,避免盲目用药和过量用药。(4)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9.2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通过改进耕作制度、调整作物布局、优化栽培技术等手段,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2)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高温灭虫、机械捕捉等,直接杀死或驱散病虫害。(3)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按照规定的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进行喷雾、喷粉等处理。(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评估管理办法
- 师德考核管理办法
- 安装督导管理办法
- 宁夏免税管理办法
- 戒毒学员管理办法
- 天津信鸽管理办法
- 招聘管理办法注意
- 援疆资金管理办法
- 学生教材管理办法
- 宁波户口管理办法
- 2022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康复治疗(第一部分)
- T-SZSA 015-2017 COB LED 光源封装产品技术规范
- 斜拉桥施工工艺(一)
- 公交车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朱熹文公世系通谱
- 员工食堂调查问卷表
- 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岗位服务规范
- 华为智能会议室解决方案主打胶片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 《小学生C++创意编程》第1单元课件 软件下载安装
- 2022年辽宁阜新市海州区招聘中小学教师3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