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质特征知识题库_第1页
地理地质特征知识题库_第2页
地理地质特征知识题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试卷第=PAGE1*2-11页(共=NUMPAGES1*22页) 综合试卷第=PAGE1*22页(共=NUMPAGES1*22页)PAGE①姓名所在地区姓名所在地区身份证号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所在地区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3.不要在试卷上乱涂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内填写无关内容。一、选择题1.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是多少?

A.3:1

B.1:3

C.2:1

D.1:2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久?

A.24小时

B.23小时56分钟4.1秒

C.24小时3分钟

D.24小时36分钟

3.大气层中最厚的一层是哪一层?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热层

D.电离层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哪座?

A.埃及金字塔

B.珠穆朗玛峰

C.夏威夷火山

D.阿尔卑斯山

5.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哪条?

A.长江

B.黄河

C.湄公河

D.珠江

6.我国最大的湖泊是哪一个?

A.青海湖

B.太湖

C.长湖

D.洞庭湖

7.地球上的极昼极夜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倾斜

D.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

8.地球上的板块构造理论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A.莱伊尔

B.瓦尔特·阿尔弗雷德·弗里德·卡罗林

C.阿尔弗雷德·韦格纳

D.查尔斯·达尔文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B.1:3

解题思路: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约为1:3,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而陆地仅占29%。

2.答案:B.23小时56分钟4.1秒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周期是指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即23小时56分钟4.1秒,称为恒星日。

3.答案:C.热层

解题思路:大气层从地表开始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热层位于平流层之上,是大气层中最厚的一层。

4.答案:B.珠穆朗玛峰

解题思路: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高度为8848.米。

5.答案:A.长江

解题思路: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流域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公里。

6.答案:A.青海湖

解题思路: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面积约为4340平方公里。

7.答案:C.地球倾斜

解题思路:地球倾斜导致太阳光在不同地区入射角度不同,进而产生极昼极夜现象。

8.答案:C.阿尔弗雷德·韦格纳

解题思路:阿尔弗雷德·韦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为后来的板块构造理论奠定了基础。二、填空题1.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为______:______。

答案:1:4

解题思路:地球表面大约有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而陆地面积约占29%,因此比例为1:4。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为______。

答案:约24小时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这个周期决定了我们日常经历的一天。

3.大气层中最厚的一层是______层。

答案:大气层

解题思路:大气层由不同的层次组成,其中最外层是热层,但整体上,大气层是最厚的一层。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

解题思路: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界,海拔高度为884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5.我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

答案:长江

解题思路: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6.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

答案:青海湖

解题思路: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约为4330平方公里。

7.地球上的极昼极夜现象是由于______造成的。

答案:地球公转

解题思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轴倾斜,导致两极在一年中的某个时间点连续24小时处于日照或黑暗状态,即极昼或极夜。

8.地球上的板块构造理论是由______提出的。

答案:威尔逊

解题思路:美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威尔逊在20世纪初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地球表面的构造活动和地质现象。三、判断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轴的旋转,其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是地球形成和演化的结果。

2.大气层中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臭氧层是大气层中的一个特殊区域,主要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15至35公里的平流层内,它对地球生物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3.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交汇处。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根据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瞎子岛,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交汇处。

4.地球上的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球表面构造活动的重要理论,它认为地球表面被分割成多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下运动。

5.海水温度最高的是赤道附近海域。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由于太阳辐射在赤道附近最强,因此赤道附近海域的海水温度通常是最高的。

6.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青海湖。

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位于江西省,而青海湖虽然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但属于咸水湖。

7.地球上的纬度越高,日照时间越短。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纬度的增加,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角度减小,因此日照时间也会相应减少。

8.地球上的极昼极夜现象只在南北极出现。

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极昼极夜现象不仅出现在南北极,也会在地球的其它高纬度地区出现,比如北极圈和南极圈内部。在夏至时,北极圈内会出现连续日照的现象,而在冬至时则会出现连续黑暗的现象。四、简答题1.简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自西向东旋转。这一现象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

时间差异:地球上不同地区由于经度差异,导致同一时刻的时间不同。

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导致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偏转(北半球)或向左偏转(南半球)的力,影响了气流、洋流等运动方向。

日出日落:地球自转导致太阳东升西落,产生昼夜交替。

2.简述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这一现象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

四季更替: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3.简述大气层的组成及其作用。

大气层由以下层次组成:

对流层:距离地表最低,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具有对流运动,影响天气现象。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氧气浓度较低,大气密度小,适合飞机飞行。

高空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氧气和氮气浓度进一步降低。

外层大气:包括热层和外层空间,氧气和氮气浓度极低。

大气层的作用包括:

保护地球表面:大气层吸收紫外线和宇宙射线,减少辐射对地球表面的危害。

保持气候:大气层吸收地球表面辐射,形成温室效应,保持地球温度适宜。

产生天气现象: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等物质,参与云、雨、雾等天气现象的形成。

4.简述地球上的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上的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为若干块状构造,称为板块。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板块运动:板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包括板块分裂、挤压、滑动等。

板块边界:板块边界主要有三种类型:扩张型、消亡型和走滑型。

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边界处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高发区。

5.简述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情况。

我国主要河流包括: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流经我国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渤海。

珠江:发源于云南省,流经我国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南海。

松花江:发源于大兴安岭,流经我国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

6.简述我国主要湖泊的分布情况。

我国主要湖泊包括: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7.简述地球上的极昼极夜现象。

极昼极夜现象是指在地球两极地区,由于地球公转和倾斜角度,导致某一时间段内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上或以下,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具体表现

极昼:极圈内一段时间内,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上,出现连续白昼现象。

极夜:极圈内一段时间内,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出现连续黑夜现象。

8.简述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附近地区,特点是全年寒冷干燥。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特点是夏季风多雨,冬季风干燥。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时间差异、地转偏向力和日出日落等。解题思路: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分析地球自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2.答案: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四季更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等。解题思路: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分析地球公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3.答案:大气层由对流层、平流层、高空层和外层大气组成,具有保护地球表面、保持气候和产生天气现象等作用。解题思路:了解大气层的层次和作用,分析大气层对地球的影响。

4.答案:地球上的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为若干块状构造,板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包括板块分裂、挤压、滑动等。解题思路:了解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板块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5.答案:我国主要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和松花江等。解题思路:了解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情况,分析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答案:我国主要湖泊包括青海湖、呼伦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等。解题思路:了解我国主要湖泊的分布情况,分析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答案:地球上的极昼极夜现象是指在地球两极地区,由于地球公转和倾斜角度,导致某一时间段内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上或以下,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解题思路:了解极昼极夜现象的成因,分析其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8.答案: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地中海气候和季风气候等,具有不同的分布特点。解题思路: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范围,分析气候类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五、论述题1.结合地球自转和公转,论述地球上的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同一半球面向太阳的部分为白天,背向太阳的部分为黑夜。

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由于地球轨道的倾斜角度和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导致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四季变化。

2.结合地球上的板块构造理论,论述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的成因。

板块构造理论:地球岩石圈分为多个大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的软流圈上漂浮和移动。

地震成因: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碰撞、俯冲和分离,导致应力积累和释放,产生地震。

火山成因:板块边界处的岩浆活动,以及地幔热点和板块内部岩浆侵入,导致火山喷发。

3.结合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论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河流分布:我国主要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区,呈东西走向,如长江、黄河等。

湖泊分布:我国湖泊众多,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西部高原,如青海湖、鄱阳湖等。

水资源特点: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4.结合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论述我国气候多样性的原因。

气候类型分布: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等。

气候多样性原因:地形复杂多样,纬度跨度大,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以及季风气候的影响。

5.结合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情况,论述我国地形地貌的特点。

地形区分布:我国地形区包括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地形地貌特点:地形起伏大,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交错分布,形成了多样的地貌景观。

6.结合地球上的极昼极夜现象,论述地球上的昼夜长度的变化。

极昼极夜现象:在地球两极附近,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太阳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升起或落下,导致极昼或极夜现象。

昼夜长度变化:地球公转,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度不断变化,从极昼到极夜再到极昼。

7.结合地球上的板块构造理论,论述地球上的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假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提出,地球上的大陆曾经是连接在一起的大陆,后来逐渐分离,形成了现在的分布格局。

板块构造理论: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大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