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万唯19.第二部分 主题四 阅读方法及常见知识梳理_第1页
2025万唯19.第二部分 主题四 阅读方法及常见知识梳理_第2页
2025万唯19.第二部分 主题四 阅读方法及常见知识梳理_第3页
2025万唯19.第二部分 主题四 阅读方法及常见知识梳理_第4页
2025万唯19.第二部分 主题四 阅读方法及常见知识梳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1.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2.点击菜单栏中的“视图——导航窗格”即可查看本文档目录,直接跳转至各个部分的对应内容。阅读方法及常见知识梳理整体阅读第一步:明确劝说主客体、背景及劝说内容劝说者与被劝说者的关系,劝说背景,因何事而劝等内容,一般在文章开头交代或通过事件体现出来。劝说类文章通常包含以下几种:劝说关系劝说内容下属劝君王劝君主勤政爱民、亲贤臣远小人、知人善任、广开言路、以民为本、改正错误、改变作战方案、不奢靡浪费……例:P152《路温舒劝谏》劝臣子(含上级劝下级、同级之间)劝臣子要忠君爱国、为君王分忧、不贪图名利、多提谏言、多读书、注重读书方法;武将不要冒险追敌,要根据敌情做决定,讲究作战策略……例:《孙权劝学》长辈劝晚辈要勤奋好学、知错能改、及早立志并坚定志向、知礼仪、有抱负、爱国、思虑周全、坚定信念、德行如一……例:P164《曾国藩赠弟书》第二步:辨别劝说方式(常见的劝说方式包括直接劝说和委婉劝说)1.直接劝说:劝说者直接指出被劝说者的问题,言辞较为恳切,一般紧随劝说原因或体现在人物对话中。从劝说的方式,可以看出劝说者忠诚、正直、直言不讳的形象,从劝说的结果或被劝说对象的反应中,可以分析出被劝说对象是否贤能、是否善于纳谏的人物形象等。例:《曹刿论战》中,曹刿在面对鲁庄公关于战争的提问时,回答十分直接。2.委婉劝说:通过委婉的方式劝说,含蓄生动,让被劝说者易于接受。常见委婉劝说的方式包括:设喻说理、借事/物说理、正话反说、引经据典、以退为进、迂回劝说等。①设喻说理:一般是劝说者借一个故事,通过暗示、类比等方式,说明某一事理或表述某一主张,往往循循善诱,富有情趣。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设喻,推及到治国的层面,使齐威王知道“广开言路”的重要性。②借事/物说理:这类文章一般会出现针对某一事件的具体描述以及评价,作答时应重点关注。例:昔汉文临峻坂欲驰下,袁盎揽辔曰:“圣主不乘危,不徼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之山,如有马惊车覆,陛下纵欲自轻,奈高庙何?”孝元帝郊泰畤,因留射猎,薛广德称:“窃见关东困极,百姓罹灾。今日撞亡秦之钟,歌郑、卫之乐,士卒暴露,从官劳倦,欲安宗庙社稷何?”上即日还。(P156《魏徵谏畋猎》)讲解:魏徵借袁盎劝说汉文帝、薛广德劝说汉元帝的事例,向唐太宗进行劝谏。③引经据典:即借用权威的话和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劝说,以加强劝说的效果,使对方信服。例:臣闻《书》美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传》述《虞箴》称夷羿以为戒。(P156《魏徵谏畋猎》)讲解:魏徵引用《尚书》《左传》中的事例劝谏唐太宗舍弃狩猎娱乐。第三步:把握劝说效果劝说结果一般在文章结尾,抓住关键语句,从被劝说者的态度、语言、做法等方面把握劝说效果。一般而言,如果劝说成功则说明被劝说者善于纳谏,若涉及人物形象的考查,作答时可加上这一特点。例:《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劝说结果是“令初下……数月之后……皆朝于齐”,《曹刿论战》的劝说结果是战争取得了胜利。常见知识梳理(一)古代礼仪文化礼仪举例古代跪拜礼长跪古代礼节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臀部着足跟上,跪则挺直腰股,以示庄重。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有两人铺毡对坐(《湖心亭看雪》)拜古代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介胄之士不拜(《周亚夫军细柳》)朝朝觐,古代宾礼之一。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谒拜见。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揖拱手行礼。将军亚夫持兵揖曰(《周亚夫军细柳》)稽首古代一种跪拜礼,稽首是拜礼中最重者。常用在祭祀活动、拜君王、拜祖先,人生大礼中拜父母、拜师等场景中。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屈原(节选)》]方位尊卑南、北古人一般以南为尊,古代帝王的座位都是面南背北。因此,称居帝王之位或其他尊位为“南面”,把臣服于人叫作“北面”。乃北面为之臣乎(P40《张兴之死》)东、西古人以东为主位,以西为宾位。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左、右古代部分朝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二)重要文体知识文体简介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类似。例:《陋室铭》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感想,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与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例:《爱莲说》《马说》序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即临别赠言,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例:《送东阳马生序》表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和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主要用于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例:《出师表》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可以抒情,可以写景,也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例:《答谢中书书》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传记。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杂记,内容复杂,可以用以记事描写,也可以用以抒情、议论。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劝说类常考文学作品风格作品作品风格《贞观政要》(6年6考)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本书以记言为主,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徵(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全书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等一系列专题归类排列。《晏子春秋》(6年3考)又称《晏子》,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①以对话居多,通过晏子对景公的劝谏,表达了晏子的政治观点和个人操守。②多引用《诗经》的内容并进行阐发,引用名言警句、古谚、俗语论证自己的观点。善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战国策》(6年2考)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①长于说辞。其文多为策士游说之辞,善于权衡利弊,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身份地位,揣摩其不同个性心理。②善于写人。以谋臣策士为主,或血气方刚,或老谋深算,或异于常人等。《颜氏家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