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输血护理操作规范与常(Chang)见问题处理第一页,共五十四页。主要内(Nei)容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Fan)输血护理目标输血护理操作规程常见输血问题的处理输血反应的类型与处理第二页,共五十四页。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卫(Wei)医发(2000)184号为在各级医(Yi)疗机构中推广科学、合理用血技术,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卫生部于2000年6月1日发布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组织专家制定了《临床输血就是规范》,本规范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卫生部办公厅2000.6.2第三页,共五十四页。临床输血技术规(Gui)范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三章受(Shou)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第四章交叉配血第五章血液入库、核对、储存第六章发血第七章输血第四页,共五十四页。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Song)检第十二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第十三条由医护人员或(Huo)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第五页,共五十四页。临床输血技术规(Gui)范—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1.采血护士采集配血血样,护士必须有初级以(Yi)上护士职称,实习、进修护士不得进行。2.核对输血申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患者信息。第六页,共五十四页。临床(Chuang)输血技术规范—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3、采集血样过程确保:在采集血样时,床边核对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标识: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与申请单一致正确的给血样试管贴标签,而(Er)不应该事先贴好标签或到办公室后贴标签;正确的标本量标本无溶血、不能在输液处采集血样;第七页,共五十四页。临(Lin)床输血技术规范—
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4、采血样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无误后采血者签字送输血科。5、送血样人员必须是(Shi)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样。第八页,共五十四页。采集血标本的风(Feng)险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采错人)采错血标本(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试管中)采血标本的方法(Fa)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本,标本被严重稀释)第九页,共五十四页。采集血标(Biao)本的风险血标本量少、溶血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等非医护人员送标本存(Cun)在风险(某医院曾发生血标本在送的途中洒了,用别人的血来代替而造成输错血的教训)第十页,共五十四页。临床(Chuang)输血技术规范—发血第二(Er)十四条--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第二十五条--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第二十七条--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第二十八条--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第十一页,共五十四页。临(Lin)床输血技术规范—
凡血液外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律不得领取:标签破损、字迹不清(Qing);血袋有破损、漏血现象;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样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汽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细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红细胞层呈紫红色;过期或其它需查证的情况。签名:配血者、复检者、发血者、取血者共同签名。第十二页,共五十四页。临床输血技术规(Gui)范--输血第二十九(Jiu)条--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第三十条--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等,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第三十一条--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生理盐水。第十三页,共五十四页。临(Lin)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第三十二条--
输血前后用(Yong)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用(Yong)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Yong)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第三十三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第三十六条--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保存备查。第十四页,共五十四页。临床输血(Xue)技术规范--输血第三十三条--
输血过程中(Zhong)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第十五页,共五十四页。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输血完(Wan)毕后的处理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
第三十六(Liu)条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第十六页,共五十四页。输血注意(Yi)事项1.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从血库取出在室温中停留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2.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最常发生于输血开始后的15分钟输注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ml血液时,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监测生命体征。3.血制品禁(Jin)止随意加入其他药物,不得自行贮存,尽快用完。4.禁止使用临时性、不规范的加温方法对血液加温:如将血袋放于热水、使用微波炉或水箱加热第十七页,共五十四页。输(Shu)血注意事项5.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6.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血液制品时,中间输入生理盐水。7.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通知(Zhi)医生,做好抢救准备,保留余血,并记录。8.输血后的血袋及不良反应回报单,一并送至输血科,低温保留24h,按医疗废物处理。第十八页,共五十四页。输(Shu)血速度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先慢后快,一般输血速度为5-lOml/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20-30滴/min。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加压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10ml/min;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2ml/min)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Fan)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第十九页,共五十四页。输血速(Su)度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成人输血速度>50ml/(kg·h),小儿>15ml/(kgh),婴儿接受血液置换术,有临床意义的冷凝集素患者(Zhe)输血需要血液加温装置予血液加温第二十页,共五十四页。输血的(De)目的(De)补充血(Xue)容量纠正贫血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输入补体、抗体增加血浆蛋白排除有害物质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四页。输(Shu)血适应症出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凝血异常一氧化碳.苯酚等化学物质中毒溶血性输血反(Fan)应.重症新生儿溶血等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四页。输(Shu)血的原则无论是输全血还是成分血,均应采用同型血。患者如果需要再次输血,必须重复做交叉配血实验,以排除集体已产生抗体。在紧急情况下,如无同型血,则可输入O型血,AB型者可接收其他血型血,但直(Zhi)接交叉配血实验应不凝集,而间接交叉配血实验可凝集。量不宜超过400ML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四页。输(Shu)血护理目标遵守输血流程,实施正确输血规范输血行为,保障病人安全维护医患/护患双方合法权(Quan)益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四页。包括了解受血者信息、血液(Ye)信息、输血记录单及以上三者间的核对和血液外观质量的检查,这些资料有助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输血护理操作规(Gui)程—输血前的护理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四页。输血护理操作(Zuo)规程—
输血前心理护理护士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说明输血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心理,增强对输血治疗治疗的信心;也需说明输血可能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让病人及其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告知患者输血目的、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中的注意事项(Xiang)。告知患者输血反应的表现,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四页。输血护理操作(Zuo)规程—
输血的评估和观察1.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Neng)力、合作程度。2.了解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3.评估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4.观察有无输血反应。第二十七页,共五十四页。输血(Xue)护理操作规程—
静脉输血操作要点1.按相关法规要求双人核对输血相关信息。2.建立静脉通路。3.输注生理盐水。4.床边双人再次核对。5.消毒血袋导管,插入(Ru)输血器。6.调节滴速,输血起始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若无不适再根据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7.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冲管,记录。第二十八页,共五十四页。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输血查(Cha)对制度
1.输血前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三查包括:血液有效期;输血装置是否完整;血液质量(血液有无溶血、血凝块、血袋有无渗漏)。八对包括:受血者姓名、床号(Hao)、住院号(Hao)、血袋编号(Hao)、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种类、血量、,确认无误后将血液送到患者床边准备输血。检查所用的输血器是否在有效期内。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四页。输血护理(Li)操作规程—
输血查对制度
2.输血时,床边双人再次核对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并与配血单及血袋标签再次核对,清醒患者确认身份、血型确认。对无意识患者必须进行输血配血单、床号、住院号、腕带或其他标识的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3.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Qi),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输血安全护理单(交叉配血报告单)附在病历中,1小时内并将血袋送回输血室(并将血袋前端折叠,用输液贴黏贴,防止剩余血液流出)。第三十页,共五十四页。输血护理操作规程--输血核(He)对
输血时要有2名有执业资格的护士(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Dui)无误后执行。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四页。输血护理操作规程(Cheng)--输血核对核查库血质量正常(分两层):上层:黄色下层:暗红色溶血:上层:血浆变红
下层:暗紫色血内不得加(Jia)入药品防凝/溶界线清楚,无凝块界线不清楚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四页。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四页。输血(Xue)护理操作规程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在输液中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免越输越慢。输注过程如发生堵塞时,要及时更换输血器,决不可强行挤压过滤网和输血管(Guan),以免凝块进入血管(Guan),造成血管(Guan)栓塞;在血液输完时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血袋,尽可能不浪费血袋内的余血。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四页。输血护理操(Cao)作规程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先慢后快,一般输血速度为5-lOml/min。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Zhe),输血速度宜慢,20-30滴/min。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加压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h内输注完毕,如室温高,可适当加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四页。输血护理操作规程(Cheng)—
血小板的输注与护理
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Er)降低,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注。若长时间未能及时输注,应送回输血科在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中保存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四页。输血护理操作规(Gui)程—
输血中的护理输血(Xue)中的护理包括输血(Xue)器的选择、输血(Xue)速度、时限、药物禁忌、加温、加压、静脉通道管理和对受血(Xue)者的监护等。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四页。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对输血患者(Zhe)的监测在输血的全过程中都必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表现、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排尿情况、皮肤黏膜情况,注意倾听主诉。输血反应多发生于输血后(Hou)5~15min。常见症状:倦怠感、背痛、发热、皮肤瘙痒、胸闷、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呕吐及沿输血静脉走行出现发热、疼痛、肿胀等。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四页。输血护理操作规(Gui)程--
输血后的护理输血后的(De)护理包括输血后伤口的(De)处理和对受血者的(De)关爱、迟发性输血反应的(De)观察、输血记录和输血相关医疗废物处理等。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四页。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Gao)制度
1、严格落实输血、输液操作规(Gui)程,输血、输液时加强巡视。2、发生患者输液反应,应立即停止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保留残余药液和输液器,以备检验。3、发现患者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重新更换输液器,换输生理盐水。保留残余血袋和输血器,以备检验。4、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和护士长,组织抢救,尽力减轻消除反应的不良后果。第四十页,共五十四页。输血、输液反应处理报告(Gao)制度5、密切观察患者(Zhe)病情变化,安慰患者(Zhe),减轻患者(Zhe)焦虑。6、做好护理记录,记录患者发生反应情况和抢救过程。7、填写“输液(血)反应报告单”,上报药剂科(输血科)和护理部。8、科室根据情况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必要时协调相关科室共同参与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四页。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Cheng)—
溶血性不良反应溶血性不良反应:输血中或(Huo)输血后,输入的红细胞或(Huo)受血者本身的红细胞被过量破坏,即发生输血相关性溶血。输血相关性溶血分急、慢性两类。关注迟发性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血后数日至2周内有出现迟发性溶血反应的可能,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常规和尿的颜色有否异常等,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出院的受血者,应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如有不良反应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第四十二页,共五十四页。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Gui)程各种类型输血不良反应具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常将急性输血反应分为三种。(一)轻(Qing)度反应患者在输血数分钟内出现皮肤反应,如:皮疹、荨麻疹伴有皮肤瘙痒。第四十三页,共五十四页。常见输血不良反(Fan)应处理操作规程其常见的处理方法是:1.减慢输注血液制品速度。2.肌注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一般经以上处理30min后症状缓解,可继续以正常速度输血,如30min内无临床病状改善或有恶化,则按照中重度反应(Ying)处理。3.如果第一次输血时发生了输血反应,在必须进行第二次输血时,一般应在输注血液制品前30min预防性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或静注,或异丙嗪50mg,口服。第四十四页,共五十四页。常见输(Shu)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二)中重度反应患者一般在输注血液制品30--60min内出现发热、寒战、面色潮红、荨麻疹、皮肤剧(Ju)烈瘙痒、烦躁、心跳加快,轻微呼吸困难及头痛。其常见的处理方法如下: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2.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库和检验科分析。第四十五页,共五十四页。常见输血不良反应(Ying)处理操作规程3.使用抗组胺药物。若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皮质类固醇药物。一般经以上处理15min后症状改善,可换一袋血液重新缓慢输注,密切观察;如15min内无(Wu)临床症状改善或有恶化趋势,则按照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处理。4.对于反复定期输血患者、曾有两次以上输血相关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应减慢输血速度并且可在输血前60min预防性给予退热药物。第四十六页,共五十四页。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Gui)程(三)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常见急性血管内溶血,细菌污染及败血症休克,液体超负荷,过敏性休克等。1.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血管内溶血是由于输注血型不合红细胞导致。患(Huan)者血浆中抗体与输注的异型血红细胞被过量破坏发生溶血反应。即使少量异型血(5-10ml)输注也可以引起严重的溶血。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心率增快、低血压休克、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头痛、烦躁焦虑、腰背疼痛、少尿、血红蛋白尿、DIC。第四十七页,共五十四页。常见输血不良反应(Ying)处理操作规程处理方法如下。(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Yan)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2)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3)循环支持:输注生理盐水20~30mg/kg,保持血容量和收缩压;如果需要可用强心剂及升压药支持血循环,如肾上腺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第四十八页,共五十四页。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Gui)程关注迟发性输血反应的发生:输血相关性溶血分急、慢性两类。输血后数日至2周内有出现迟发性溶血反应的可能,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常规和尿的颜色有否异常等,以便早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方小店铺租赁合同范本
- 燃油安全安装合同协议书
- 美甲店加盟协议合同范本
- 物流合同配送协议书模板
- 股权合作协议补充协议书
- 签约非遗传承人合同范本
- 自建洗车房自用合同范本
- 苗木培育承包合同协议书
- 法律居间代理协议书模板
- 猫舍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审查意见
- ZAPI(萨牌)控制器ACE2-重要参数以及调试步骤
- 道路绿化养护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GB/T 11064.16-2023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第16部分:钙、镁、铜、铅、锌、镍、锰、镉、铝、铁、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2023年云南文山州州属事业单位选调考试试卷真题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研究
- 生产管理制度文本普通货运
- 舞蹈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 内科学讲义(唐子益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