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入颗粒物菌落总数的检测课件_第1页
可吸入颗粒物菌落总数的检测课件_第2页
可吸入颗粒物菌落总数的检测课件_第3页
可吸入颗粒物菌落总数的检测课件_第4页
可吸入颗粒物菌落总数的检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吸入颗粒物、菌落总数的检测可吸入颗粒物所谓“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中能经鼻和口腔吸入人体的那部分颗粒物,它可通过人的呼吸按粒径大小沉积于呼吸道的各个部位。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能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记做,简写IP。据观察,粒径大于10um以上的颗粒物大部分能被鼻腔和咽喉部阻挡,而粒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则可穿过鼻、咽进入肺部,其中只有粒径小于5um的颗粒物才能沉积于呼吸道深部的肺泡内。

根据可吸入颗粒物毒性和卫生学作用,公共场所的不同性质,以及人们在公共场所停留的时间等因素,本标准将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别规定为0.15、0.2、0.25mg/m3三档。可吸入颗粒物(IP)浓度0.15mg/m3时,长时间接触该浓度,机体免疫功能开始改变。由于人们在大型公共场所(如公共交通工具、候车室、展览馆等)停留的时间较短,因此这些场所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规定为0.25mg/m3。专家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物分为可吸入颗粒物、生物活性粒子污染物和气态化学污染物3类。可吸入颗粒物也称“飘尘”,除了携带细菌、病毒等生物活性污染物外,还是多种致癌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的主要载体;生物活性粒子有细菌、病毒、花粉等,是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元凶;空气中的气态化学污染物包括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和无机物。来源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危害一是将细小的颗粒物吸入肺内可产生刺激作用,出现粘液,引起肺部疾患。当有些患心脏病的人呼吸困难时,可导致心脏损害,严重者还有生命危险;

二是微粒上附着的许多有害物质吸入肺内可直接造成危害,微粒越小,所含的多环芳烃和杂环化合物越多,危害也越大,甚至可导致肺癌等疾患。可吸入颗粒物指粒径≤10微米以下的颗粒,它可以进入人体上、下呼吸道,特别是进入下呼吸道。颗粒物粒径越小,在呼吸道内沉积愈深,危害越大,而多数污染物和微生物均吸附在≤10微米粒径颗粒中。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碳和空气细菌总数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是综合评价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数。

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另外,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还是降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并会损坏建筑物表面。

检测

原理使一定体积的空气进入切割器,将10μm以上粒径的微粒分离。小于这一粒径的微粒随着空气流经分离器的出口被阻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及采样体积,计算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以mg/m3表示。

切割器性能指标J.3.1要求所用切割器在收集效率为50%时的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50=10±1μm。J.3.2要求切割曲线的几何标准差σg小于等于1.5。J.3.3在有风条件下(风速小于8m/s)切割器入口应具有各向同性效应。J.3.4所用切割器必须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管部门(或委托的单位)校验标定。

采样系统性能指标在同样条件下三个采样系统浓度测定结果变异系数应小于15%。在采样开始至终了的时间内,采样系统流量值的变化应在额定流量的±10%以内。采样设备噪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采样要求J.5.1采用合格的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前在干燥器内放置24h,用感量优于0.1mg的分析天平称重,放回干燥器1h后再称重,两次重量之差不大于0.4mg即为恒重。J.5.2将已恒重好的滤膜,用镊子放入洁净采样夹内的滤网上,牢固压紧至不漏气。采样结束后,用镊子取出。将有尘面两次对折,放入纸袋,并做好采样记录。J.5.3如果测定任何一次浓度,采样时间不得少于1h。测定日平均浓度间断采样时不得少于4次。J.5.6采样后滤膜处理按J.5.1的方法进行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测定

菌落总数表示方法暴露于空气一定时间的标准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每立方米空气中的菌落数1.自然沉降法自然沉降法是将直径为9cm的营养琼脂平板放在采样点暴露5min,经37℃、48h培养后计数生长的细菌菌落数的采样测定方法。2.撞击法撞击法指的是采用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通过抽气动力作用,使空气通过狭缝或小孔而产生高速气流,使悬浮在空气中的带菌粒子撞击到营养琼脂平板上,经37℃、48h培养后,计算出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细菌菌落数。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法为撞击法,细菌总数的限值为2500cfu/m3

。1)撞击法测定使用的仪器和设备①高压蒸汽灭菌器②干热灭菌器③恒温培养箱

④冰箱⑤平皿(直径9厘米)⑥制备培养基所需的一般设备等

2)营养琼脂培养基

①成分②制法3)采样和测定步骤4)结果计算①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