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复习知识点背诵版_第1页
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复习知识点背诵版_第2页
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复习知识点背诵版_第3页
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复习知识点背诵版_第4页
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复习知识点背诵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复习知识点背诵版主编:张清明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同学们注意: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及演变情况,所以重在掌握各个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及其在儒家发展历程中的作用。第一课的其它各家思想做一般了解。会做选择题、判断题即可。第一课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出现的时间、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势日衰,周朝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乱频繁。一批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家们纷纷著书立说,奔走呼号,互相论战,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儒家的创立者孔子,春秋时期人,其主要学说是“仁”和“礼”,在政治上孔子主张“德治”,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以为仁”,重视政治和人事,对鬼神持敬畏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3、孔子的主要贡献:(1)倡导私学,“有教无类”(2)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作为儒家经典,为后世保存了重要的文化典籍;(3)孔子的教学思想:因材施教,强调复习重要性等。4、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孟子的主要思想是:学说上,提出道德规范四种即仁、义、礼、智。政治上,提倡仁政,认为“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人性论上,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人性论上,主张人性恶,与孟子相反,与法家主张一致。学说上,重视礼,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一方面强调“人道有为”,认为“人定胜天”。政治上,主张仁义,王道,君民舟水之喻。5、道家:创始人,老子,春秋时期人,代表作《道德经》。主要思想:“道”是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哲学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倡导“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除此外,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实施的前提也是小国寡民)。其思想精华是其辩证法思想:例如福祸之间的转化,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相互转化。“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都指此而言。庄子,战国时期人,道家思想的传承人,宣扬天道和无为。倡导“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代表作《庄子》。庄子崇尚自然,“道法自然”。主张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6、法家:代表人物,李悝(著《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商鞅、申不害、吴起等。主要流派:法、术、势。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的主要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法家代表了处于上升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7、墨家:创始人墨翟,战国初期人。墨家的学术团体以纪律严密著称。墨家推崇夏朝政治,学习大禹的刻苦俭朴精神。墨家主要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讲求实际功利。墨家代表社会底层小生产者的利益。其贡献表现在:认识论,提出判断认知的“三表法”,以及逻辑学方面。第二课汉代儒学1、秦朝重法,儒生议政不利统治,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根据李斯建议,六国历史记载都予以烧毁,《诗》、《书》百家语者都上交予以烧毁。没烧的书有:《秦记》,博士所管理书籍、医药、卜筮等不在禁、烧之列。严禁私学,“以吏为师”。“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2、儒学在汉代成为显学,原因是西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上太学的设立,重用儒生,表彰六经,使得儒学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汉代儒学是经董仲舒吸收道家、阴阳家等学派思想改造的新儒学,迎合了汉代大一统的政治形势需要,得到汉武帝的赏识。3、太学在汉武帝时设立,汉昭帝时规模不断扩大,东汉中期达到三万人。太学兴立,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世官制(流行于夏商周三代,官位世袭,世代为官)、察举制(开始于汉代,汉武帝时期被确立为主要选官制度,曹魏时期完善被称为“九品中正制”南北朝时期衰落)、科举(隋代创立,唐宋完善,明清僵化,1905年清末新政被废除)。科举考试内容:儒家经典,科举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但也导致了一些严重后果(见课本12页叙述,略)第三课宋明理学汉代以后儒学地位下降的原因:(1)儒学自身的原因,阴阳灾异说的泛滥使儒学沦为谶纬迷信。(2)佛教和道教的冲击;(3)魏晋时期玄学的兴起2、唐代主张复兴儒学的两位思想家:韩愈,反对佛教和道教,宣扬仁义,提倡道统。李翱,提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3、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包括: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五个人。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新儒学。北宋五子中,张载较为突出,开创“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4、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观点是:(1)理气关系方面,朱熹认为:理在气先。哲学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2)理学修养论上,强调“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学习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3)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倡导“三纲五常”。此外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为之加注。使之成为理学经典。5、陆王心学: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提倡“本心体悟”其名言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他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主张“发明本心”直接体悟。明代的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名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认为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是“致良知”。由于人人都有良知,只要反省内心,都可成为至圣,所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此外他强调“知行合一”。从哲学上看,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出现,标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第四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代表作品《明夷待访录》,他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倡君臣平等;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农工商皆本。顾炎武代表作品《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倡“众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他还提倡经世致用,在社会责任感上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著作收入《船山遗书》。王夫之是清初思想巨人,其哲学思辨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王夫之的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哲学上,属于唯物主义。2、明代中后期,李贽的反正统思想:李贽的主要主张:(1)抨击理学,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2)反对盲从孔子,否定孔子天生圣人说。主张“童心说”。李贽的代表作品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3、清初思想家唐甄:著作《潜书》,主要思想主张:(1)批判专制君主(最大特点)。(2)猛烈抨击官吏制度。(3)提倡经世致用。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虽然使儒学受到冲击,尤其是理学,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一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造纸术:出现于西汉,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逐渐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8世纪时,造纸术传入阿拉伯,然后从阿拉伯传往欧洲。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2、战国时期的司南是中国最初的指南仪器。《韩非子有度》曾提到过司南。北宋《武经总要》中曾提到一种指南鱼,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人工磁化制作指南针的技术。指南针对航海意义重大,在北宋的《萍洲可谈》、南宋的《梦梁录》中都曾有记载。12——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往欧洲。指南针的发明为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们的远洋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3、火药的发明与丹药炼制有关,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提到“火药”唐末宋初,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往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火药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4、印刷术分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金刚经》。活字印刷为北宋平民毕昇发明,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解决了排版的问题。印刷术经由波斯(今伊朗)传到西方。对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但不是最早的文字。小篆出现于秦朝。隶书出现于秦末。楷书被称为真书、正书。(要能从图片上认识各种字体)2、历代书法大家:秦朝李斯,篆书家。东晋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获“书圣”美誉。唐代楷书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其中颜柳合称“颜筋柳骨”。草书家:张旭(草圣)、怀素,合称“颠张狂素”。宋代:苏轼、黄庭坚、米巿、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董其昌。3、绘画:中国画的三大画科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表现技法上又有工笔和写意的区别。山水画是国画精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文人画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唐代王维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4、戏曲:京剧形成于清朝。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徽汉合流”为京剧形成奠定基础。道光年间京剧正式形成。京剧唱腔包括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古京剧又称“皮黄”。京剧是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第三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诗经》,又称诗三百,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时间: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诗经内容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反映下层民众生活,是诗经的精粹。《诗经》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是儒家经典之一。2、楚辞:是公元前4世纪在南方楚国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其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屈原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其中《离骚》著称于世,人们又称楚辞为“骚体”。《诗经》、《离骚》并称“风骚”。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汉赋:是一种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汉赋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汉赋有大赋和小赋之分。大赋流行于西汉,代表作者有: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赋篇幅较长,气势恢弘、辞藻华美反映当时文人气度宏阔广大,时代精神豪迈勇进,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东汉后期小赋兴起,摆脱了大赋文辞铺张的弊病,意境清新活泼。4、唐诗:唐代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代表人物:李白,是继屈原以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被后人称作“诗史”。杜甫被后人称作“诗圣”。5、宋词:宋代文学的标志是词。宋词的两大派别: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北宋的柳永和南宋的李清照。豪放派的代表:苏轼和辛弃疾。6、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代表作者:关汉卿,作品《感天动地窦娥冤》。7、明清小说:四大古典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1、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写《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2、魏源,代表作品《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其写书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向西方学习器物、技术的第一步。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的。3、洋务运动失败后,学习西方的器物和技术开始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先后兴起,也掀起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热潮。4、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维新派的主要指导思想:救亡图存、社会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康有为代表作品是《孔子改制考》,以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托古改制。梁启超宣扬民权学说,提倡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谭嗣同,代表作品《仁学》,是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严复,代表译著《天演论》,英国人赫胥黎著。宣扬社会进化学说,成为维新派推行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5、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孙中山、章太炎和邹容。章太炎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中批判康有为的立宪保皇,宣扬革命是中国唯一出路。邹容《革命军》也以饱满的激情宣传反清革命。第二课新文化运动1、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后,意味着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尝试也失败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又开始了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新的尝试。2、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期开始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运动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最早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是胡适,代表作《文学改良刍议》。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使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文化运动的消极方面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太过极端。第三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李大钊是在中国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人。其代表文章有:《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以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其中《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主义作斗争。(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非常注意与中国革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3、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从李大钊到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完成了从学术的介绍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4、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的提出: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建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为其制定了十六字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这十六字的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对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民族主义对应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中,鞑虏主要是指,满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民权主义对应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对应的是:平均地权。3、新三民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时,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重新阐释。其中,民族主义中加入了明确的反帝口号,倡导民族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加入了节制资本的内容。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随后的国民革命(即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被中国共产党人称为是革命的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内容基本一致。第二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不是一个概念,毛泽东的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既包括正确的思想也包括毛晚年错误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毛泽东的错误思想不是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大革命时期萌芽:(1925—1927),《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重视农民、农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与意义。(2)井冈山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形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3)延安时期成熟:《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革命的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既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体现,也是中国革命的必然。(4)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索。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发展。第三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在基本的原则、方法上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新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3)发展: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判断改革成败的三个“是否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和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四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4)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江泽民提出,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一课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1、“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盗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一方针又被称为“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