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芽芋种芋繁育技术规程_第1页
红芽芋种芋繁育技术规程_第2页
红芽芋种芋繁育技术规程_第3页
红芽芋种芋繁育技术规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芽芋种芋繁育技术规程以下是红芽芋种芋繁育技术规程的详细内容:选地与整地选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土或壤土。要求前茬作物不是芋类、茄科作物,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整地:冬季对土地进行深翻晒垡,深度在25-30厘米左右,使土壤充分风化。播种前10-15天,进行精细整地,将土块耙碎、耙平,然后开沟做畦。畦宽一般为1.2-1.5米,畦高20-30厘米,沟宽30-40厘米。种芋选择与处理种芋选择:在收获红芽芋时,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顶芽健壮、芽色鲜红、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单个重50-100克的子芋作为种芋。种芋贮藏:将选好的种芋晾晒1-2天,待表面水分晾干后,放入室内通风良好、温度保持在10-15℃的地方贮藏。贮藏时可采用沙藏或堆藏的方法,沙藏时在地面先铺一层10厘米厚的湿沙,然后一层种芋一层沙,堆高不超过50厘米;堆藏时要注意在堆中间放置通风管,以保持空气流通。种芋处理:播种前1-2天,将种芋从贮藏处取出,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种芋30分钟,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时进行播种,南方地区通常在3月上中旬,北方地区稍晚,在4月上中旬。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播种密度。一般行距为60-70厘米,株距为30-40厘米,每亩种植2500-3500株。播种方法:在畦面上按行距开播种沟,沟深10-15厘米。将种芋按株距摆放于沟内,顶芽朝上,然后覆盖一层5-8厘米厚的细土。田间管理施肥基肥:在整地时,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50-60公斤。追肥:芋苗出土后,当苗高20-3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入尿素10-15公斤;在芋头膨大期,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入硫酸钾复合肥20-3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追肥时可在植株两侧开沟施入,然后覆土。水分管理:红芽芋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涝。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苗期要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生长旺盛期和芋头膨大期要保证水分供应,遇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浇水宜在早晚进行。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发生涝害。中耕培土:芋苗出土后,结合除草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为5-8厘米。在芋头生长期间,一般进行2-3次培土,每次培土厚度为5-10厘米,培土可促进芋头的生长和发育,防止芋头露出地面。病虫害防治病害防治:红芽芋常见的病害有芋疫病、软腐病等。芋疫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等。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可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10%虫螨腈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收获与贮藏收获时间:当芋叶变黄、枯萎,球茎成熟时即可收获。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收获,收获前10-15天停止浇水。收获方法:先割去地上部分的茎叶,然后用锄头或犁从畦的一端开始,小心地将芋头挖出,避免损伤芋头。贮藏方法:将收获的芋头晾晒2-3天,待表面水分晾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