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后练习)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21秋•汪清县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B.T细胞又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C.溶菌酶主要由唾液腺、泪腺分泌,因此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溶酶体、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解答】解:A、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B、T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B正确;C、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的非免疫细胞产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不包括溶酶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明确人体免疫的三道屏障,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难度不大。2.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是()A.抗体 B.抗原 C.细胞因子 D.溶菌酶【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2、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解答】解:A、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其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A错误;B、抗原是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分子,B正确;C、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其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C错误;D、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其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抗原的概念,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2020秋•海曙区校级期中)溶菌酶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破坏反应,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非特异性免疫 D.免疫应答【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解答】解: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而唾液、泪液等外分泌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2022秋•朝阳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C.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一般来说作用不大【分析】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①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②特点:是先天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①来源: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②特点: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专一性)【解答】解: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A正确;B、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B错误;C、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C错误;D、非特异性免疫对免疫调节有重要作用,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2021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皮肤、黏膜和抗体等杀菌物质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不是生来就有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D.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分析】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由三道防线构成,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和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构成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构成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构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解答】解:A、人体的皮肤、黏膜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属于第三道防线,A错误;B、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C、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C正确;D、保卫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免疫三道防线组成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2021秋•四平期中)正常人的免疫能力来源于健康的免疫系统,下列对免疫系统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具有防御、自稳和监视等功能 B.免疫系统可识别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C.多数情况下,前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D.免疫自稳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2、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解答】解:A、免疫系统具有防御、自稳和监视等功能,A正确;B、免疫系统可识别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这属于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B正确;C、多数情况下,前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C正确;D、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解答本题关键。7.(2022•天津模拟)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 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 C.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发育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2、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解答】解:A、脊髓属于神经系统,不属于免疫器官,A错误;B、胃液不属于内环境,其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错误;C、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发育成熟,C正确;D、免疫活性物质不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如唾液腺细胞能产生溶菌酶,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2022秋•河南期中)树突状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的一种,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部位,成熟时具有分支,能够刺激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树突状细胞的众多突起扩大了膜面积 B.树突状细胞对细菌和病毒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C.树突状细胞在人体第二道免疫防线中能起到防御作用 D.树突状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树突状细胞能够吞噬、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功能类似于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摄取、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复合物)。【解答】解:A、树突状细胞有很多树突状突起,扩大了细胞的膜面积,A正确;B、树突状细胞对细菌和病毒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B错误;C、树突状细胞可参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C正确;D、树突状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又可以参与细胞免疫,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树突状细胞为载体,考查免疫细胞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2022秋•东湖区校级期末)人体感染某些细菌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树突状细胞可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具有吞噬和呈递抗原功能 B.该细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内质网、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C.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都是免疫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D.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均需要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分析】1、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在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物质,如溶菌酶、抗体、细胞因子等。2、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主要免疫细胞是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是B淋巴细胞。【解答】解:A、树突状细胞成熟时具有很多分支,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能力,可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部位,A正确;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B错误;C、抗体由浆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溶菌酶可以由多种细胞分泌产生,C错误;D、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不需要,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2021秋•四平期中)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树突状细胞成熟时具有很多分支,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能力 B.T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 C.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D.淋巴细胞主要包括T细胞和B细胞,它们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淋巴液和血浆【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活性物质: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解答】解:A、树突状细胞成熟时具有很多分支,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能力,A正确;B、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B错误;C、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C正确;D、淋巴细胞主要包括T细胞和B细胞,主要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因此淋巴细胞的内环境主要是淋巴液和血浆,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免疫细胞的功能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1.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B.抗体有特异性,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C.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 D.抗原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抗体是人体产生的【分析】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解答】解:A、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A正确;B、抗体有特异性,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B正确;C、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C正确;D、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一般是外来的异物,但是自身的癌细胞也会成为抗原,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了抗原和抗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抗原的特点;识记抗体的产生和化学本质;明确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产生的。12.(2020秋•海港区校级月考)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分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解答】解:A、唾液属于皮肤分泌物,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A正确;B、口腔黏膜对病原体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B正确;C、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具有吞噬作用,既参与第二道防线也参与第三道防线,C正确;D、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防卫功能,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第几道防线,再做出准确的判断。13.(2022秋•东风区校级期中)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 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特定抗体与白喉杆菌反应【分析】免疫类型:分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和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解答】解: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一道防线,A错误;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不属于免疫反应,C错误;D、抗体的化学本质即为免疫球蛋白,因此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考生要能够识记三道防线的组成;能够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识记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难度不大。14.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呈递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B.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C.抗原呈递细胞的起源不一定是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 D.抗原呈递细胞都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分析】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起源于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解答】解:AB、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都属于免疫细胞,AB正确;C、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起源于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C错误;D、抗原呈递细胞都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系统的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5.(2022秋•儋州校级期中)下列哪组内容不全属于免疫系统()A.肾脏、淋巴细胞、细胞因子 B.淋巴结、树突状细胞、溶菌酶 C.骨髓、扁桃体、胸腺 D.抗体、B细胞、T细胞【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解答】解:A、肾脏属于泌尿系统的器官,A正确;B、淋巴结属于免疫器官,树突状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溶菌酶属于免疫分子,B错误;C、骨髓、扁桃体、胸腺属于免疫器官,C错误;D、抗体属于免疫分子,B细胞和T细胞属于免疫细胞,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了解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种类,难度不大。16.(2022秋•大通县期末)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卫、免疫清除和免疫监控 B.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等 C.抗体、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脾脏是人体的免疫器官,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分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解答】解:A、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防卫功能指的是第一、二、三道防线,监控并清除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A正确;B、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等,B细胞和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B正确;C、抗体、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溶菌酶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D、脾脏是人体的免疫器官,是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场所,所以脾脏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辨析,整体较简单。17.下列分别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的是()A.皮肤、唾液中的溶菌酶 B.黏膜、抗体 C.吞噬细胞、抗体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抗体【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解答】解:A、皮肤、唾液中的溶菌酶均属于第一道防线,A错误;B、黏膜、抗体分别属于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三道防线,B正确;C、吞噬细胞、抗体分别属于人体的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C错误;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抗体分别属于人体的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组成,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8.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免疫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B.淋巴细胞是主要的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的功能 D.淋巴细胞可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活性物质: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解答】解:A、免疫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A正确;B、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B错误;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的功能,C正确;D、淋巴细胞可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细胞的组成、分布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19.(2021秋•郫都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 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分析】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1)第一道: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解答】解:A、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故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故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A正确;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由于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故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正确;C、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C正确;D、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对于免疫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功能的理解和区别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0.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正确的是()选项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A免疫力有持久性免疫力的时间都很短B不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C有巨噬细胞的参与没有巨噬细胞的参与D能够遗传不能遗传A.A B.B C.C D.D【分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非特异性免疫:(1)概念:是指长期进化形成,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是免疫的基础。(2)特点: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不具专一性,不具特殊针对性;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较弱。(3)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杀菌物质、吞噬细胞。3、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出生后形成;具专一性,具特殊针对性;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解答】解:A、某些可以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可能具有终生免疫力,例如婴儿刚出生接种牛痘可终身免疫,A错误;B、非特异性免疫可以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如溶菌酶,B错误;C、特异性免疫需要巨噬细胞参与,C错误;D、非特异性免疫是指长期进化形成,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是可以遗传的,特异性免疫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出生后形成,不遗传,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1.(2022秋•南关区校级期中)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TLR是位于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其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树突状细胞的形成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B.树突状细胞能识别病毒 C.树突状细胞只能呈递抗原 D.图中病毒相当于抗原【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是目前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则树突状细胞与巨噬细胞功能类似;树突状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所以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树突状细胞有许多突起,其形成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B、由题干信息“TLR是位于树突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故树突状细胞能通过其表面的TLR受体识别病毒,B正确;C、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是目前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不仅可以呈递抗原,还具有吞噬功能,C错误;D、病毒作为外来异物,被树突状细胞表面的TLR受体识别,相当于抗原,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22.(2022•让胡路区校级开学)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的酶。溶菌酶还可以与带负电的病毒蛋白质直接结合,使病毒失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溶菌酶可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人体内的溶菌酶、细胞因子、抗原、抗体都是免疫活性物质 C.溶菌酶均由免疫细胞产生 D.溶菌酶与病毒蛋白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构成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二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第三道防线。【解答】解:A、人体血浆中的溶菌酶参与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正确;B、溶菌酶、淋巴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不是人体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C、大部分组织细胞都可以产生溶菌酶,C错误;D、病毒无细胞结构,溶菌酶与病毒蛋白的结合不能体现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免疫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人体三道防线,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二.多选题(共1小题)(多选)23.病原体侵入机体时,非特异性免疫首先起防御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B.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C.泪液的杀菌作用 D.吞噬细胞吞噬并消灭细菌【分析】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解答】解: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为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C、泪液的杀菌作用为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D、吞噬细胞吞噬并消灭细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班语言小狗汪汪
- 宁夏医疗卫生编制-中药类历年考试真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互联网+创新宝宝护理
- 安徽省合肥市三十五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慢性肾衰竭护理
- 地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齐齐哈尔二模)试题和答案
- 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
- 心理语言学课件
- 第3章 标志中的图形设计
- 教学常规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 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单元测试)(含答案)
- DB37T 4834-2025高速公路集中养护工作指南
- 2024年全国单招护理专业综合题库
- 2025年土木工程业务能力试题及答案
- (一模)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史试卷
- 江门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教育系统招聘事业编制教师18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2024年10月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西华街道办事处公开招考1名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四川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福建鑫叶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围术期麻醉管理策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