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文化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_第1页
单招文化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_第2页
单招文化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_第3页
单招文化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_第4页
单招文化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招文化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一、百家争鸣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思想核心:“仁”和“礼”。①“仁”:“仁者爱人”。途径: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克己复礼”。途径:克服私欲,行为符合“礼”的要求。(2)政治思想: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恢复周礼。(4)义利观: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3)伦理思想:性相近,习相远。(人性论)(4)哲学思想: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5)教育成就: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

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6)文学成就: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

文献进行整理,他的主要思想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

子整理成的《论语》中。2.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1)人性论:主张“人性善”“性善论”。

(2)政治思想:提出“仁政”学说。

(3)民本思想:民贵君轻。(3)朴素的辩证法: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3.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1)人性论:主张“人性恶”“性恶论”。

(2)政治思想:主张隆礼重法。

(3)民本思想:君舟民水。(4)天命观: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人道有为”。4.老子,相传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1)政治主张: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2)思想主张:朴素的唯物史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天人合一。的事。物极必反,柔能克刚。5.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1)提出“齐物”“逍遥”;认为天与人“不相胜”。“逍遥”境界是一种理想中的精神世界;“齐物”是进入逍遥

境界的方

法和途径。“天与人,不相胜”意思是大自然与人之间和谐

共处,不应相互克制。(2)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文学价值较高。收录在《庄子》一书。6.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节用”。(1)兼爱:认为天下之所以乱,是因为人们之间缺乏无分别的

爱,只要人们平等互爱、视人如己,就不会有

不孝慈、盗贼、侵夺之事。(2)非攻:主张兼爱天下,放弃战争,以为攻伐是不义且不利(3)尚贤:尊重人才,把人才问题看成国家政治中的头等大事,主张贤者在位,能者称职。(4)节用:提倡极其刻苦朴素的生活,是极端救世的苦行学派,强调要做到不增加费用又要有利于人民。7.韩非,后人尊称其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人,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主张依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法、术、势”,体现中央集权思想。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著有《孤愤》《五蠹》

《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其作品整理编纂成《韩非子》一书。其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的需要,西汉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8.邹衍,战国末期齐国人,阴阳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五行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

理论。2.思想来源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二、秦汉时期秦时期推崇法家、焚书坑儒(实质:思想文化专制);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1.原因(1)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

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

胁、王国问题等,相权影响皇权、地方势力膨胀,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加强君

主专制。(3)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根本原因)(2)针对加强君权和限制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1)儒家思想:主张德治。(2)道家思想:探求万物本源,认为“道”是万物的缔造者、母体、主宰。(3)法家思想: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文化专制。(4)阴阳五行家思想:认为德,天之阳:刑,天之阴。阳德居

住,阴刑居次、把五行与五常对应认为物有五

行,人有五常,木火土金水对应“仁、智、信、义、礼”。3.主要内容(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思想统一有利于政治统一。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

流地位,有利于儒学的发展。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自由发展,实质

上是一种文化专制。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合一、天人感应”。(3)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三

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

为臣、

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

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五常”即

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从”是指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德、容、言、功。)(4)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

薄敛、省役。(天谴论,限田、薄效、省役等主

张有利于约束君主,实行仁政。)(5)天谴论:人君无道,天象示警。(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

行仁政,统治才能长久。)三、魏晋隋唐1.魏晋玄学: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

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

思潮

玄学。蕴含神的“明心见性,见性

成佛”的“顿悟”法门对后世“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

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特点:儒道结合)2.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道教≠道

家学派)在民间广为传播,道教受到儒学的影

响,主张“贵

儒”和“尊道”。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作为主流统治思

想的儒学,自身开始

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也有了新的发展。3.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

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三教合

一”指

儒、佛、道三教以儒学为主,之间相互吸收渗透,关系和谐,

而不是三者融为一体。魏晋南北朝时期,

儒学的地位只是

受到冲击,并未失去)4.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即遵道、礼佛、崇儒。其中道教最受尊崇,奉老子为祖先。武则天

时,佛教

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禅宗将心置于最高境界,宣扬“心外无佛,即

心即佛”。慧能和尚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4)思想:儒学为基,辅之佛道。陆王心学影响很大。)的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5.唐朝中期,国力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道发展,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

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宣称儒家的

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

“道统”(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思想。巩固了儒学主流思想的正统地位。四、宋元时期宋

程朱理学(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朱熹是集大成者)。1.背景(1)政治:重建纲常伦理的需要。

(2)经济:两宋封建经济的繁荣。(3)社会:学术环境相对宽松,崇文抑武的政策。原则凸现出来。(5)主观努力:儒学家的推动。2.含义:将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包含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的新儒学。3.特点:思辨化、哲学化、伦理化、佛道化、普及化。4.

目的:巩固封建统治(根本);复兴儒学(直接)。5.内容(1)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2)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3)格物致知,即研究万物本源得到天理,强调先知后行,目的在于提升个人修养。五、明清时期1.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

体,自身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

践的主体性(1)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李贽《焚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心,即理。”:所谓理也就是心之条理,发之于亲则为孝,

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可见,

理也就是儒家的伦理。(2)“心外无物”是为了说明儒家伦理、道德是根于人心的,其根据在于内而不在于外,“万物皆备于我”。(3)“致良知”:以良知作为人性本善的证明,以良知的蒙蔽

或污染作为后天之恶的来源,以发明本心或致

良知作为复心的具体方式。(4)“知行合一”:在心学家看来,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的病症,在于人们缺少道德实践的勇气,能知而

不能行。

儒家的伦理及其道理在圣贤留下的经典中说得真切明白,所

以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去书册

上体认儒家的伦理,而在于把儒家的伦理用之于道德践履。陆象山把儒学的实践工夫称之为尊德性,

王阳明则以知行合一论之。2.明清时期对传统思想的批判。1.古希腊文学的特征:古希腊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

《船山遗书》。(2)思想内容:反传统、反教条;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带有一

定的民主色彩;提倡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反映

了资本主

义萌芽时代的要求。(3)影响: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去,并为近代反专制的民主

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

儒学作为文化

主导的地位。六、近代1.新文化运动是

20

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基本口号是拥

护“德先生”

(Democracy)

和“赛先生”(Science),

也就是提倡民主和

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进化论

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先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七、外国文学运观念;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种类繁多,

具有开创

性。2.早期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另一个源头。早期基督教文学是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相互碰撞、相互

交融而产生的新文学。它产生于公元

1

世纪中叶到

2

世纪末。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

全书》(简称《新约》),它是基督教的正典。(早期基督教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新约全书》)3.希腊神话特点: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思想性和艺

术性相当

高;希腊神话想象丰富,内容生动,故事优美。4.荷马史诗:大约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时,盲诗人荷马以特

洛伊战争为背景,以短歌为基础,予以加工整理,

形成了

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最早的

两部史诗,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

马史诗。表现了

人在自然及神斗争的过程中,人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人

的决定因素。也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

俗等各方面情况。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这种新的家庭生活伦理道德风

尚及一夫一妻制。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5.但丁,意大利第一位民族诗人,出生于佛罗伦萨。以史诗《神曲》留名后世。6.但丁的《神曲》通过与地狱、炼狱以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

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

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

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

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

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7.《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描写堂吉诃德三次行侠冒险经历,反映了

16—17

世纪西班牙的社会现实。8.威廉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作家、诗人。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

斗。(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和《麦克白》。9.《哈姆雷特》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

·莎士比亚创作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

雷特的父亲,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

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哈姆雷

特》是威廉

·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10.莫里哀,法国作家。出生于巴黎一个富商家庭。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杰出代表。代表作《伪君子》。11.《伪君子》通过塑造伪装成虔诚的天主教徒的恶人答丢夫的形象,暴露了法国天主教会和贵族社会成员

的伪善面目,

充分揭示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伪君子》还揭示了骗

子共同的欺骗手段,即掌握人们内心最希望得到的东西,满足人最强烈的欲望,从而达到目

的。

12.歌德,18—19

世纪德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浮士德》。13.《浮士德》是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诗剧,全剧没有首尾连贯

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结构清晰明朗,语言生动有力,对

话灵活机智等构成了大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

诗剧。14.《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笛福,以苏

格兰水手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永不气馁、坚韧刚

强、靠智慧和勇气战胜困难的冒险家

鲁滨孙的生动形象。一次海

难使鲁滨孙漂泊到了一个荒岛上,

在这极为险恶的生存环

境中,他独自生活了

28

年。作品讴歌了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无畏精神,产

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鲁滨孙漂流记》褒扬拼搏与抗争精神,体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中人们崇尚冒险,倡

导个人奋斗的风气。15.《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是英国女小说家简

·奥斯汀,讲述两对青年的爱情纠葛,生动地反映了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保守和闭塞的英国乡镇日常生活和世态人情,给当时小说创

作吹进了朴素的现实主义之风,在

英国小说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6.大仲马,法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大仲马小说大都以真实

的历史作背景,情节曲折生动,往往出人意料,有历史惊险小说之称。等,还写了许多讽刺短诗,如《童话》《咏

阿拉克切耶夫》仲马小说的特色。大仲马也因而被后人美誉为“通俗小说之王”。17.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重要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

圣母院》等。18.《悲惨世界》是一篇宏伟的社会史诗,提出了

3

个社会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

儿童羸

弱。”宽恕、仁慈、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是贯穿全书的思想

主线。19.《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

15

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

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

舍身。小说揭露了宗

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20.普希金是俄国

19

世纪著名诗人、作家,被称为“俄国文

学之父”,受十二月党人影响,创作了许多歌颂自

由、反对暴政的政治抒情诗,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和《乡村》则战胜了。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等,讽刺沙皇及其宠臣,影响巨大。21.惠特曼是

19

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著名的民主

诗人。代表作品:《草叶集》。《草叶集》的思想

内容丰厚,

反映了一个时代美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内心呼声,记录了一

个时代美国历史奔腾前进的社会

侧影,表现了昂扬的时代精神,记录历史的风云变幻。歌颂民主与自由,歌颂自然,

歌颂自我,宣扬泛神

论思想。22.《红与黑》是法国作家斯丹达尔(司汤达)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首次出版于

1830

年。是根据真

人真事经过

艺术加工写成的。《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

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

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23.《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834

年。该讲述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

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

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

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

80

万法郎的陪嫁,可他的两个女儿

生活放荡,挥金如土,

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反映作 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具有代表意义。其艺术风格是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的作品之一。24.《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

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

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是

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

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

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