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泰中学2024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单元测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中发现:一些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富;一些人的房屋矮小破旧,墓葬中的随葬品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这反映了在原始社会后期()A.各文明之间彼此隔绝B.贫富分化现象已经出现C.原始手工业比较发达D.房屋建造水平差异很大2.苏美尔文明时期两河流域盛行多神教自由信仰'王权对各种宗教信仰都不加以干涉;巴比伦人主导两河流域后'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亚述帝国时期'所有被征服地区在供奉亚述神的同时'也可以继续保留自己的地方神。这反映出古代西亚文明()A.影响范围不断扩大B.保持一脉相承的政策C.融合了东西方文化D.具有开放多元的特征3.古希腊哲人以敏锐的眼光关注到城邦的重大问题,认为城邦要有利于和造福于公民,不可缺少优良的政体,应以优良政体实现和谐,应以遵从和依靠法律规制实行法治。古希腊哲人意在说明城邦()A.居民参政的基本形式B.直接民主的表现方式C.司法规范的主要环节D.民主治理的实现途径4.亚历山大以马其顿国王的身份进入亚洲,但每到一地就自称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求人们对他行匍匐礼,敬若神明。亚历山大此举意在()A.改变地区政治生态B.推动亚洲文明转型C.维护帝国统治秩序D.塑造开明君主形象5.在中世纪,西欧领主一般只允许庄园内部之间的男女结婚,一个农奴想要同外部的人通婚,必须向领主缴纳婚姻税。农奴在法律上处于无权地位,但如果农奴有了自己的子女和家属,领主一般会同意其遗产继承,但要向农奴索取继承税。庄园主的这些做法()A.体现出庄园集体劳作与家庭经营并存B.减弱了封建领主对农民的剥削C.反映了农业领域雇佣关系呈现普遍化D.意在维护庄园内部秩序的稳定6.中世纪法国的城市市民要求封建主承认市民权利的斗争,实质上是在要求市民也要拥有权利与自由来管理自己的事务,就像封建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行使权力一样。据此可推知,中世纪法国城市自治()A.导致了王权的衰落B.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C.促成了国家的统一D.强化了封君封臣制度7.1533年英国国王在王后的加冕词中宣称“保障教会的权力和自由,就像以往的英格兰君主授予教会的一样”,这和中世纪以来的加冕誓词内容一脉相承。但是亨利八世对于这种权力进行了附加的说明,即“这些权力和自由不能够伤害司法的公正和王室的威严”。附加说明的出现意在()A.彻底削弱教会权力B.扩大国王世俗权力C.建立国王专制统治D.强化英国民族认同8.美国史学家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说:“在8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这一时期,说阿拉伯语的人民,是全世界文化和文明火炬的主要举起者。古代科学和哲学的重新发现、修订增补、承先启后,这些工作都要归功于他们。”该观点得出的主要依据是阿拉伯人民()A.发明了全新的阿拉伯数字B.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C.完成了西亚地区的希腊化D.传播并保存了东西方文化9.西非人在9世纪左右掌握了铁器和青铜的冶炼技术,能够铸造青铜人像和工具。东非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与阿拉伯地区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部和南部非洲较多保留了黑人传统文化,大津巴布韦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下列选项对材料所述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和非洲交往源远流长B.古代非洲城市发展水平较高C.非洲文化地域性特征明显D.古代非洲对外贸易比较发达10.1497年,英王亨利七世颁发航海特许权给威尼斯人卡伯特,准许他将新发现的地区打造成英国的殖民地。亨利七世还派遣“马修”号载着卡伯特及英、法两国的船员向西航行,北美纽芬兰岛得以被发现。这说明机器()A.欧洲国家间的航海竞争激烈B.欧美之间的新航路由此开辟C.私人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D.国家力量推动航海事业发展11.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全球食物物种的大交流。在北美,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还大量用于出口;在中国,玉米等外来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求外,还投入市场销售。由此可知,食物物种的大交流()A.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B.促进了传入地经济贸易的发展C.改变了人们的风俗习惯D.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孤立局面12.下表为1570至1760年间,中国到马尼拉贸易的帆船数量统计。据此可知()年代总数(艘)平均数(艘/年)1570-1579年757.51580-1643年167726.21644-1684年2716.61685-1716年52516.41717-1760年54912.5A.中国海外贸易盛极而衰B.西方殖民侵略困扰民间贸易C.政府政策影响海外贸易D.国际局势变化左右中外贸易13.1522年,葡萄牙向西班牙提出抗议,认为其船队进入香料群岛摩鹿加侵犯了葡萄牙领土,西班牙予以回绝,双方各执己见。1529年,两国依靠地图学和航海经验最终签订条约,划出了一条纵贯太平洋的分界线,纷争暂时得以平息。该条约的签订()A.确立了国家主权的原则B.加深了对全球性联系的认识C.是欧洲均势外交的体现D.是教皇子午线画出的分界线14.18世纪上半叶,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咖啡消费量增长的同时,价格下跌了16%;18世纪下半叶,荷兰咖啡价格持续小幅下跌,而同期粮食价格近乎不变。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饮食习惯的显著变化B.商业经营方式的革新C.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D.殖民地种植园的发展15.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夺取了葡萄牙对印度洋海域的贸易控制权。公司拥有一支装有大炮的船队,把大批胡椒粉、靛青、生丝、硝石和纺织品从印度运往西欧。17世纪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将大量纺织品从印度运往非洲,以购买送往加勒比海的黑奴。这些贸易()A.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有利于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C.佐证了大西洋是殖民扩张的中心D.开创了亚非两洲的贸易网络二、材料题(16题14分,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3分,共55分)16.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融合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波斯帝国领土广大,印度流域文明、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和小亚细亚文明都聚集在它的版图之内。波斯帝国的第三代皇帝大流士一世积极开发海洋,建立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游弋于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爱琴海和黑海等广阔的水域之中,大大加速了三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次文明大汇合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深度和广度也是空前的。波斯帝国时代的文明大汇合,延续到“希腊化时代”约六个世纪之久,其源头则更久远,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三千年。那时,文明大汇合的中心是西亚,由于东方文化源源不断输往西方,极大地促进了欧洲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摘编自李忠存《试析波斯帝国时代的文明大汇合》材料二从1500-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被称为“全球统一性”开始阶段,此时发展起来的某种全球性的关系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紧密起来......为参加这一新的全球性经济,美洲付出的代价是实行奴隶制,东欧付出的代价是实行农奴制。......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一样,1763年的欧洲正行进在半途中,它不再是欧亚大陆一个比较孤立、无关紧要的半岛,已经在海外和陆上扩张,确立起对人烟稀少、军事上软弱的美洲和西伯利亚的控制。-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斯帝国时代文明大汇合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统一性”开始阶段的影响。(8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史的结束,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期,即中世纪,它的历史绵亘千年,至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浪漫主义学者以及19世纪以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自拟论题,谈谈你对欧洲“中世纪”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1868-1938年中国部分进口商品占比变化(%)材料二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而言,由于其现代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完全由内资满足,外资的进入或有其必然性。事实上,民国政府也曾提倡并鼓励外资进入中国,“以开放门户,利用外资,为振兴实业之计”。张謇在论及外资对矿业的影响时有言:“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借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以瞻贫民之生活,其由钢铁而生之机械铁工厂,亦可听欧美人建设,于工业可省远运之资,于工学尤得实习之地,计所获益,良非浅鲜。”......但是由于当时双方的竞争关系并非完全平等,所谓“条约正当,权限分明”,只是理想,而非实际。因此,华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外资,亦为不争之事实。-摘编自【美】易劳逸《家族、土地与祖先》材料三马克思指出:殖民主义者“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欧洲的隐蔽的雇佣工人奴隶制,需要以新大陆的赤裸裸的奴隶制作为基础”。马克思在揭露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质时指出:“对直接生产者的掠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忌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摘编自景荫、峰君《殖民主义罪恶制度必然灭亡-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1)分析说明材料一中的数据变化折射出的近代经济发展情况。(6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近代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现代经济的资金来源途径,并分析近代“外资的进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8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对“走向整体的世界”进行单元复习时,自主提出问题,编制问题清单,并进行主题研究。问题清单①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世纪末的经济根源是什么?②资产阶级、封建贵族、基督教会、王室分别出于什么目的支持新航路的开辟?③新航路开辟的主观优势有哪些?④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分别开辟了怎样的新航路?⑤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是如何开辟的。有什么影响?⑥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特点是什么?⑦全球航路的开辟对海路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影响是什么?⑧传统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的具体表现及影响分别是什么?⑨早期殖民扩张如何促进了欧洲的崛起?结合“问题清单”,以“走向整体的世界”为主题,自拟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相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新泰中学2024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单元测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D3.答案:D4.答案:C5.答案:D6.答案:B7.答案:B8.答案:D9.答案:C10.答案:D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B16.答案:(1)特点:帝国扩张,促进交流;内容丰富,广泛深入;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西亚中心,东西桥梁。(任答3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共6分)(2)影响:西欧开始建立对全球广大地区的控制;欧洲文化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美洲成为掠夺的对象;洲际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推动世界格局的演变;新的全球视野逐步形成。(答出4点,共8分)17.【14分】观点:中世纪的历史黑暗中孕育着光明。(2分)黑暗论述: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和教权高于王权的现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经济上,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束缚人身自由,基督教会拥有大量的庄园和广袤的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不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文化上,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6分)光明论述:政治上,中世纪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上,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市自治兴起。文化上,一些城市兴办大学,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6分)18.(1)发展情况:棉纺织品进口占比下降:反映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减少了对西方商品的依赖。机器及零件进口占比上升:表明中国工业近代化趋势,开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化工产品进口占比上升:可能意味着中国化工产业尚未能满足国内需求或起步较晚。(6分)(2)途径:中国:政府鼓励外资、华商投资、外国直接投资。西方:途径:殖民掠夺、奴隶贸易(积累原始资本)。影响: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制约华资工业竞争,加深经济半殖民地化。(8分)19.【13分】论题: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步走向整体。(论题,2分)阐述:15世纪末,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封建贵族、基督教会和王室等社会力量出于不同的目的,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