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自古便形成了高于邻邦异族的定居农耕文化。世代相传的躬耕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自立的传统美德。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培养出他们浓厚的恋土情结。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那片耕耘的土地使他们悲怆的心灵得到慰藉,在属于自己的乐园中,他们感受着生活的快乐,尽情释放热情并深深地热爱着它。正是这难以言表的微妙关系,无形中生发出一种强大的束缚力,使整个民族产生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也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到了北宋,王安石提出了保甲法,其目的是用“什伍之法”,把各地人民编制起来,固着在土地之上,封建社会的秩序便可以得到稳定。从劳动者个人来说,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开山垦地、种植桑麻,一年四季辛苦耕作,起居有定,耕作有时,邻里和睦,互帮互助,这一切创造了一幕幕让人艳羡不已的田园牧歌场景。在农耕社会,受个体劳动者自给自足、任劳任怨的意识以及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社会分工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竟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意识也将是朴素的。无论富有抑或贫穷,幸福抑或痛苦,同甘共苦的情感意识促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互爱互助、不离不弃。首先表现于农事诗中的便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劳作、夫唱妇随、尊长教幼的温如饬,邻翁宰牛邻娼烹。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饱不知夜,祼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张耒《田家三首●其二》)都【高一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卷第1页(共8页)】5226A归来,白面匀妆是乃妻。笑说福唐风俗恶,一田夫妻两身泥。”诗中洋溢的情感使整个劳动过程充满谐趣美。再如,陈造的《田家谣》:“麦上场,蚕出筐,此时只有田家忙。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阴晴随意古难得,妇后夫先各努力。倏凉昼暖蚕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中妇缀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饭熟何曾趁时吃,辛苦仅得蚕事毕。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明年愿得如今年,剩贮二麦饶丝绵。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当姑前。”展现了一家人和睦共处的生活场景,其中不乏轻松愉快的氛围,生活气息浓厚。宋代生产力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处在极速前进的步伐中,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家庭是由劳动个体组成的生产单位,只能以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生活,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生产的生活方式,使强烈的家庭观念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他们不仅共同创造幸福、共享天伦之乐,并且真正做到了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许多农事诗将笔触伸向现实压迫下农民苦难生活原状,不假雕饰地刻画了农民的悲苦心酸,让人不忍卒读。然而,更加触动人心、发人深省的则是高于文本之上的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精神情感。如梅尧臣的《汝坟贫女》:“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体现了农人相依为命,强烈的家庭意识。这首诗也记载妇女的哀怨,进一层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表现边疆战乱之时,农民一家辛苦耕作、“老小相依”举家迁徙的艰难生活历程。南公的《老樵》:“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客才蒙酬与半。纳樵对照,刻画老樵夫艰苦的生存境况。“病妇”的存在不但不是其艰苦命运的累赘,反而是其情感的寄托,是其坚强生活的勇气。这些诗作纷纷以朴素感情作结,将诗歌的整体情感基调予以升华,使其深层文化意蕴更加耐人寻味。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代相传的躬耕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自立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促使整个民族产生安土重迁的思想。B.农耕社会中,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的产生,受劳动者个人意识和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共同影响。C.农业在宋代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其他阶层的关注,与当时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强烈的家庭观念是密不可分的。D.宋代农事诗既关注农民幸福美好的生活,也关注他们在现实中悲苦心酸的遭遇,其深层文化意蕴触动人心、耐人寻味。【高一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卷第2页(共8页)】5226A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让人艳羡不已”表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民对中国农民辛勤耕作、和谐互助创造出的美好生活非常羡慕。B.“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在文中指的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耕作,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意识朴素而又丰富。C.《诗经●茉苜》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从采获到收盛再到满载而归的情景,就情感而言,与本文第二段的表达相近。D.宋代农事诗中的苦与乐渗透着这一时期的时政民生,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时代的镜子,更是这一时期民族心理的映射。3.下列与原文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农耕社会中的农民安土重迁,一年四季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这体现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B.人类行为往往具有一定动机,农民为了丰收而努力辛勤劳作,其实也是满足自己主观生存的欲望。C.高于文本之上的源自生命本能的精神情感,消解了农耕生活的苦难,也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D.农事诗中所描写的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的劳动画面,体现了乡土社会“男女有别”的特点。4.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中国农民具有浓厚恋土情结的原因。(4分)5.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宋代农事诗《插秧歌》的深层文化意蕴。(6分)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鳌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①三爹跟白鹳说,我们是两只老鸟。白鹳照例慢条斯理走几步,在地上啄两下,点头回应。三爹给白鹳起了名字,叫小牛。小牛七年前来到这里,再没有离开,由候鸟变为了留鸟。起先,小牛的一只翅膀被布设在洞庭湖里捕鱼的迷魂阵缠住,坚韧而锋利的尼龙绳线勒进翎翅,它的半个翅膀耷拉下来,再无法远距离飞行。三爹在湖边拢住它,它是抗争过的,拖着半只翅膀在湖滩上奔跑了好远,才被三爹追上。三年前,小牛又能飞了,可它还是留了下来。【高一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卷第3页(共8页)】5226A你是老天派来的吧,看我这老头子孤零零的,留下来跟我作伴儿啊?三爹摸着小牛的背,小牛伸缩长颈,脑袋在三爹的裤管上摩摩擦擦。老屋旁有间杂物房,三爹在里面为小牛做了一个窝。窝很大,几乎占满缺失了一条面板的八仙桌,由枯树枝和芦花绒编结而成,里面宽松柔软。儿子因病走得早,孙儿铁牛去广州打工十年了,杂物房也空了七八年。②曾经百来人的村子只剩十几个三爹这样的老人,每天听蛙鸣鸟叫,自己都懒得言语。如今有鸟客为邻,三爹打心眼儿里是高兴的。为了小牛,三爹忍痛将喂了三年多的狸花猫蒙住双眼,送去几十里外的一户人家,换回一只刚出生不久的猫崽。三爹想也不想,直接叫猫崽细牛。细牛在小牛身边长大,不像狸花猫一样逮住机会便想猎杀小牛,反倒像保镖一般游走在小牛周围。三爹很欣慰。出门,小牛总跟在三爹身后,一起慢悠悠行进在岸上和水里,偶尔展翅在空中飞几圈,又回到三爹身旁。三爹从后山砍了竹子弯成弓箭状,安上渔网,眨眼成了一件趁手的捕捞工具。每当三爹从墙上取下网具,小牛和细牛都会兴奋起来,拍翅膀,喵喵叫。它们知道三爹要到池塘和沟里去捞鱼虾螺蛳。小牛重新飞上天的那一年,三爹看到小牛衔了枯枝茅草在杂物房顶作窝,心抖了几抖,还是搬来楼梯,帮小牛在屋顶做好窝,还在窝上一米多高的位置搭了个晴雨棚,上面盖满棕榈叶。转眼又一年。立春后一个清早,三爹听到杂物房顶小牛扑棱翅膀的声音与平常不一样,动静大,像是带着重重的回声。走到地坪中央手搭凉棚望过去,三爹看到小牛的身边多了一只白鹳,它们拍打着翅膀,长颈交织一处。三爹赶紧进屋从水桶里舀出大碗鱼虾,边撒向地坪中的一小块水泥地,边呼唤小牛。小牛却没有如以往那样立马飞来啄食,大约是担心另外一只白鹳怕生。三爹嘟嘟囔囔进了屋,一会儿工夫,小牛打头,另一只白鹳紧跟小牛飞下来。三月下旬,小牛生下两个蛋,两只白鹳轮着蹲窝。一个月过去,两只幼崽破壳而出。三爹想着给小牛的伴侣起个名字,一直未想好。那天看到小牛单脚立在屋脊上,等着孩子的父亲捕食归来,三爹突然觉得应该叫这只新来的白鹳大牛,虽然它也许比小牛更年轻。时令已届六月,来洞庭湖越冬的候鸟早已北归,可大牛一家还与三爹朝夕相处着。三爹前几天接到孙子电话,说是端午节要去贵州看望未来的岳父岳母,不能回来了。已经有四年未见孙子,三爹是有些心伤的,不过见到四只白鹳从早到晚在自己眼前晃悠,心里竟松快许多。这天中午太阳很烈,小牛走到躺在堂屋凉床上的三爹身旁。三爹诧异,小牛可从不在他休息的时候来打扰。小牛伸长颈脖,长长的喙在三爹手背上轻轻点点。三爹坐起,触摸小牛较之冬天羽毛渐薄的脊背。三爹一直未曾去碰小牛的长颈,那么细长,担心伤到它。三爹疑惑地盯着小牛变得红中泛黄的尖喙,不知道这个老朋友今天是怎么了。小牛缓缓朝外走,三爹忽地就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跟出来。大牛和它们的孩子都在地坪里,扇着翅膀,③吹起的灰尘与热浪迷住了三爹的眼。终于,一段助跑,四只白鹳鱼贯飞上了艳阳灼灼的天宇。无疑,这是七年来,三爹最为孤独寂寞的夏天。老鸟终究还是走了。【高一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卷第4页(共8页)】5226A④三爹成天徘徊在空空的老村周围,有时坐在屋门口,望着满树硕大的黄梨抽烟,细牛蹲在脚旁,几只鸟在啄食早已熟透的黄梨。多年前,三爹家的这树黄梨总是早早被村里的孩童扫荡干净,很少能长成熟。本来短短的夜变得漫长。秋渐凉,有鸥鹭从遥远的北方飞来。三爹整理好屋顶的鸟窝,为晴雨棚换上新棕榈树叶,扎紧。霜降过去,气温日低。湖滩山边,聚居着越冬的大雁、银鸥、白鹭。三爹隔三差五去池塘捞螺蛳,家里积了两大桶了。眼瞅着冬天逼近,仍不见小牛的影踪。三爹螺蛳照捞,出门不时朝杂物房顶瞟瞟。三爹七十多岁的年纪,睡不踏实,少有做梦,但这一晚清醒与迷糊交织一团,朦胧恍惚中他似乎听闻屋顶有响动,头侧过去,看到小牛大牛齐齐栖息在屋脊上。听到三爹呼唤的声音,小牛顺势滑下来,落在三爹的怀里。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三爹对着白鹳说话,白鹳的一连串动作既表现出它对此习以为常,也烘托出恬静的生活氛围。B.三爹将喂养多年的狸花猫送给别人时,蒙住了猫的双眼,是因为他自觉对不起猫,不敢直视猫的眼睛。C.整理鸟窝,为晴雨棚换新树叶,经常去池塘捞螺蛳,朝杂物房顶瞟瞟,都体现了三爹对小牛的深切思念。D.小说结尾虚实结合,梦中的团圆与现实的落寞形成反差,表现了空巢老人对老有所依的期许,含蓄隽永。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三爹把自己比作“老鸟”,表现了他与白鹳的相依为命、亲密C.句子③中的细节含蓄地写出三爹眼含热泪,凸显了他对白鹳离去的不舍之情。D.句子④描绘了一幅静谧冷清的乡村图景,其中“鸟啄黄梨”勾起了三爹的回忆。8.文中画波浪线句表达出三爹的哪些心理感受?请简要概括。(4分)9.小说为什么以“白鹳”为题?请结合文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高一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卷第5页(共8页)】5226A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欣?”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范、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盛德A君子B乱C世D所疏也E正直之F行G邪枉H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第一段运用了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尊贤而下士”的重要性。B.齐景公感叹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也感慨道要是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以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4分)(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4分)14.从全文来看,作者主要阐明了怎样的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高一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卷第6页(共8页)】5226A(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描写调弦的过程,琴音由嘈杂到纯净;“湘妃”指舜妃娥皇、女英,第二句运用湘妃思念舜的典故,总写琴声哀怨。B.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中的凉风飒飒、暮雨潇潇的声音,形象地表现琴声,化抽象为具体。C.颈联写听琴感受:琴声如在耳边时,仿佛泉水从青色的山峰上流泻下来;琴声越来越远时,又如黑鹤从幽远的天空飞下。D.尾联写弹琴结束后的情景,意境幽静美好,突出了音乐的魅力,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16.请赏析“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一联的艺术手法。(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的,《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3)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猿”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干眼症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眼部疾病,正悄然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眼部不适,更是眼表健康受损的警示灯,其背后的复杂成因与多样化的治疗方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高一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卷第7页(共8页)】5226A干眼症,医学上称为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由泪膜稳态失衡引发的眼表损害及不适症状。它与全身健康、生活习惯、环境等多个因素A。电子产品的使用是当今干眼症的常见诱因之一。通常情况下,人们每分钟眨眼10~20次,这一动作有助于将泪液均匀地涂布于角膜与结膜表面,形成泪膜,保护和滋润我们的眼睛。但在使用电子产品时,由于人们B地盯着屏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肌痉挛的临床护理
- 商师高二联考试卷及答案
- 山东高一月考试卷及答案
- 2025黑龙江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信银行企业贷款合同英文翻译
- 稀有金属加工中的质量改进方法研究考核试卷
- 礼仪用品行业品牌法律保护与品牌维权策略考核试卷
- 砖瓦制品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机在电动轮椅及助行器的助力技术考核试卷
- 2025建筑工程水电施工劳务分包合同允许分包给个体工商户
- GB/T 21567-2008危险品爆炸品撞击感度试验方法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 卫生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 产业发展理论-第七章-产业政策课件
- DB64-T 1684-2020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高清可复制)
- 婚丧嫁娶事宜备案表
- 幼儿园教学课件小班社会《孤独的小熊》课件
- “三级”安全安全教育记录卡
- 风生水起博主的投资周记
- 赛艇赛事活动推广方案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