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一直以来,诗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有几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是高中的诗歌教学存在大量重复呈现文本原生价值的现象,很多教师仍以知人论世、诗歌内容和主旨的讲解作为主要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只是加深了已有认知,并没有形成新的学习经验和对诗歌更为深层的理解;二是古诗歌教学的方法和一般文言文,甚至与散文的教学方法接近,古典诗歌本质的特点并未加以凸显。格律诗作为中国固有的诗歌形式,其文体的规定性是读懂的津要,因此,诗歌“形式要素”——格律知识的引进就显得极为重要。关于“形式”,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就曾阐述过,“形式”并不是单纯地表现“内容”,而是与“内容”共生的,“形式”与“内容”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正是因为古典诗歌的音韵声律,所以古诗读起来才具有一种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音乐美,再加上一些双声和叠韵的字,不仅使诗歌音韵和谐,而且也十分恰切地传达了诗歌的意义。我在教学之前曾做过学情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的杜甫诗歌,概括杜甫的诗歌风格,学生的概括大都集中在“忧国忧民”“现实主义”“爱国”等词上,也有个别同学指出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但对“沉郁顿挫”的内涵并不知晓。基于这样的学情,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形式要素”的重要意义,以及杜甫《登高》“古今七言律第一”的历史地位,我对本课的教学做了如下的设计,力求从律诗的形式入手,通过涵泳、诵读,感知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教学目标1.在感悟杜诗“顿挫”的基础上,体味杜诗沉郁悲凉的情感。2.通过对“急风”“哀猿”“落木”“长江”等意象的鉴赏,感受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诗圣”的日子可谓十分艰苦。国破家亡,战乱频仍,为了躲避战乱,杜甫几乎跑遍了唐朝所有的“不毛”之地。(PPT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教授《唐宋文学编年地图》)顺着杜甫一生的足迹梳理学生初中所学的杜甫诗歌。《望岳》是24岁的诗人途经齐鲁一带写下的一首气魄雄放的五言古诗,《春望》是45岁的诗人身处沦陷区,目睹长安城的萧条零落写下的一首感时伤怀的五言律诗。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是56岁的老杜流落夔州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那么这首诗是何种风格呢?二、走入文本,共同感知1.初读:要求学生自由诵读本诗。2.悟读:学生带着情感体悟个读。3.尝试为本诗划分节奏,再读。诵读指导:(1)押韵:这首诗歌押的是ai韵,在诗中“回”读作huái,“杯”在中古汉语中读作puāi。韵母“ai”为一个开口呼韵母,诵读时,声音应该绵长又不失厚重。(2)平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shǎnɡ)、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一般来讲,读诗的时候要注意韵字拖长,平长仄短,平高仄低,入声字要读得短促有力。4.律诗的常见结构为“起承转合”,“转”往往是在颔联的基础上进行语意宕转,为尾联蓄势。那么,在本诗的“转”上,诗歌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明确:前两联写诗人登高所见之景,后两联写诗人登高所感。5.学生诵读“登高所见”,谈谈最喜欢的景物描写以及喜欢的理由。明确:从诗歌结构(格律)来看,本诗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首联对起,至尾联对结。一般来讲,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力求避免全篇都对,就是怕过于整齐而带来相应的单调。可是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八句全对,但读者根本看不出一对到底的单调,原因就在于对仗中变化的多样性。前三联呈现出并列意象的对比,特别是第一联,不但句间相对,而且句中还有对——“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近乎所谓“四柱对”,使诗歌的对仗呈现出一种密集性。第二联虽然每句只各有一个意象,但是“无边”和“萧萧”,“不尽”和“滚滚”,既有对仗构成的时空转换,又各有相对的独立性。最后一联“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前后句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大体上属于“流水对”。总而言之,本诗真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从诗歌内容上来看,本诗一气呵成,并未受到格律要求的干扰。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整联,以“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意象,再配以“急、高、哀、清、白、回”的状态,使景物的音、形、色都得以呈现,画面感极强。颔联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空间上变得更为开阔了,而且还有了时间的深度和无限。“无边”和“不尽”写出了空间上的纵深感,而叠词“萧萧”“滚滚”使景物更加形象化,不禁让人联想到落叶的簌簌之声和长江的汹涌之状,使人在无形中感受到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凉。6.学生诵读“登高所感”,指出后两联所呈现的诗人形象。明确:诗歌的后两联一下转到诗人的个体命运上来,呈现出一个“潦倒”的、老病穷愁的诗人形象。7.结合初中所学杜诗,是否有在内容上类似《登高》,先写宏阔之景,再写老病穷愁的诗人形象的?明确:杜甫的《春望》,首联描绘了春望所见,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一派荒芜萧条。颔联却由残败荒凉之景转到了“感时”“恨别”、苦痛惆怅的诗人自我形象上来。像这样,诗境开始气魄宏大,然后一下子回到诗人个体的命运上来,在诗歌意境上由开始的宏阔突变成一种狭促,这就是诗歌意境上呈现出来的顿挫。三、拓展延申人们经常用“沉郁顿挫”来概括杜甫晚年的诗歌风格特色,那么,何谓沉郁顿挫?(PPT)“沉郁顿挫”本是杜甫《进雕赋表》评扬雄、枚皋辞赋的词语,后人以之指杜诗的风格特色。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杜诗提要》)一般认为,“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其实,刚才我们已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到了杜诗“顿挫”,那么何谓“沉郁”?1.诵读,找出全诗的诗眼。明确:悲。2.你在诗中读出了杜甫的几重“悲”?明确:六重“悲”——地远、悲秋、久旅、年迈、多病、无朋。总结:杜甫的悲情如此深厚,同时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个东西梗塞其间,几重反复诉说后,郁积的情感才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沉郁”。四、课堂总结通过对《登高》等格律诗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类诗体在形式上的特点,在结构上的规定性,这是格律诗比较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 门店管理和导购技巧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 浙江树人学院《建筑专项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德语口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阅读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新闻写作兴趣小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杨浦区2025年高三物理试题一轮复习典型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 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5届高三下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温州二模253温州二模英语试卷
- 2025年离婚申请协议书模板电子版
- 人教版(2024)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素养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单元测试)(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一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江苏省苏锡常镇高考数学调研试卷(一)(含答案)
- (二模)乌鲁木齐地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官方答案)
- DB37T 4834-2025高速公路集中养护工作指南
- 2025年土木工程业务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18工程定额单价表
- 城区建筑垃圾处理资源再利用设备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