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安全常识课件_第1页
婴幼儿安全常识课件_第2页
婴幼儿安全常识课件_第3页
婴幼儿安全常识课件_第4页
婴幼儿安全常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安全常识CONTENTS目录饮食安全居家安全环境安全饮食安全

01PART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3.婴幼儿饮食安全的常见误区2.婴幼儿的营养需求4.婴幼儿食物中毒饮食安全饮食安全

6个月左右开始长乳牙,2~3岁乳牙全部萌出,共20颗。6岁左右开始出现第一颗恒牙,又称第一磨牙,即六龄齿,6~12岁乳牙脱落,恒牙萌出,共28~32颗。5~6个月可以尝试“手拿食”;根据发育特点,添加适合婴幼儿的辅食,并让幼儿学会正确刷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一、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一)乳牙饮食安全一、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二)胃1周岁以内的婴儿,贲门括约肌没有发育完善,胃部处于水平位,胃容量小,食管不够长,容易发生溢奶,或者食物反流的现象。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少吃零食、不偏食挑食、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饮食安全一、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三)小肠婴幼儿小肠壁薄,加上绒毛吸收面积大,因此较成人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四)大肠婴幼儿一天排便1~3次都属正常。家长可以培养婴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保证每天1~2小时户外互动,多吃蔬菜水果、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安全一、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五)消化腺体3~4个月的婴儿,唾液分泌开始增加,年龄越大,分泌量和酶的量越多。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体,有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婴幼儿时期肝脏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中毒等事件。营养的主要来源食物是人体营养素的主要来源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其他膳食成分0~1岁婴幼儿1~3岁婴幼儿3~6岁婴幼儿营养素的分类营养需求特点二

、婴幼儿的营养需求饮食安全(一)营养的主要来源食物是人体营养素的主要来源,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对于婴幼儿来说,食物除了提供营养外,还能促进其生长发育。二、

婴幼儿的营养需求饮食安全微量营养素其他膳食成分二、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二)营养素的分类

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维生素饮食安全6个月内:奶为主要食物来源,母乳是其最理想的天然食品。6个月后,需要添加适合宝宝月龄的辅食,促进味觉发育、消化系统的发育,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过早或者过迟添加辅食都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饮食安全二、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三)0~1岁婴幼儿的营养需求特点1岁后,鼓励幼儿尝试家庭膳食。每天添加辅食的种类不少于4种,至少包括一种动物性食物、一种蔬菜、一种水果、一种谷薯类食物。1岁后,可以吃软烂饭;2岁后,可以接近家庭日常饮食。2~3岁基本可以独立进食。饮食安全二、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四)1~3岁婴幼儿的营养需求特点二、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饮食安全

(五)3~6岁幼儿的营养需求特点

二、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三、婴幼儿饮食安全的常见误区误区一:喂食咀嚼后的食物误区二:为婴幼儿提供成人营养品误区三:从来不敢给孩子吃生的食物误区四:多吃肝脏好饮食安全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立即让婴幼儿停止食用该食物,并妥善保存食物,避免他人误食。对发生中毒的轻症患儿可采用催吐法进行治疗,让有毒物质尽快排出。重症者立即送医救治。食物中毒的急救流程催吐洗胃导泻解毒补液、抗炎、抗休克饮食安全四、婴幼儿食物中毒居家安全02PART1家庭常见意外伤害2家庭安全防范居家安全跌倒、跌落烧伤、烫伤(“冲脱泡盖送”五步法异物入体、误食、中毒高空坠落一、家庭常见意外伤害居家安全二、家庭安全防范(一)卫生间安全防范盖马桶盖

洗澡,看护,先放冷水,测温度居家安全坚果等危险物品不能放床上婴幼儿睡眠尽量与父母同房不同床,有围栏等居家安全二、家庭安全防范(二)卧室安全防范(三)楼梯、阳台、窗台安全防范居家安全二、家庭安全防范居家安全二、家庭安全防范(四)厨房安全防范居家安全二、家庭安全防范(五)客厅安全防范(六)其他安全防范居家安全二、家庭安全防范环境安全

03PART2413托幼机构环境安全户外环境安全公共场所环境安全道路环境安全环境安全(一)跌落、跌倒、坠落1.内在因素:天性活泼好动,特别是男童,活动量大,喜欢奔跑,在追逐中容易发生跌落、跌倒、坠落。2.外在因素:教室窗台,楼梯的拐角、扶手处,运动器材等存在安全隐患。环境安全一、托育机构环境安全3.表现:容易出现皮下、肌肉、头皮的血肿;异物穿入软组织内,导致出血、血肿或者感染,异物迁移等继发损伤,因此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应尽快取出。若发生四肢骨折,应及时拨打120,进行有效的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禁止揉搓、牵拉患肢,可以采取冰敷法止血消肿。(一)跌落、跌倒、坠落环境安全一、托育机构环境安全不再进行活动,要立即休息制动,以免造成二次损伤第二天全方向关节活动度的锻炼,并且逐渐增加负重,以促进康复。一次性冰袋后置于患处,20~30分/次,或是有麻木感就停止,休息1~2小时再冰敷一次,每天3~4次。禁止活动适当活动24小时内环境安全一、托育机构环境安全(二)扭伤(“警察”(police)原则)保护加压包扎冰敷适当负重

不要影响足踝部的血液循环,注意温度、颜色等。

抬高患肢。松紧适度环境安全一、托育机构环境安全

(三)运动安全防范根据婴幼儿的体能安排适合的运动体育项目。初次运动前,了解婴幼儿的病史,如有无哮喘。运动前,鼓励幼儿热身,戴好头盔、护腕等安全防护器具。在运动中,如果发生运动损伤,应立即停止。在运动后,进行拉伸运动。每周休息1~2天,不参加剧烈运动。环境安全一、公共场所环境安全

(一)跌落伤在商场、超市中,最常见的跌落伤发生在自动扶梯处。乘坐扶梯时,重心不稳、怀抱孩子的姿势不对、背着婴幼儿、错误地推婴儿车、看手机、在扶梯上玩耍、逆向乘坐、在购物车上站立等,都是易导致跌落伤的潜在危险行为。在游乐场,不遵守秩序,不遵守安全规定,穿长裙、纱裙,都有可能发生跌落。环境安全一、公共场所环境安全(二)挤压伤、夹伤家长应具备一定安全意识,不要让孩子单独乘坐,最好让孩子站在家长的身体前方,或双手抱好孩子。不要将手放在电梯门旁,出入电梯时不要拖沓,防止被门夹伤。不要让婴幼儿拍打已经闭合的电梯门。若携带婴儿车、手推车,应使用升降式无障碍电梯乘坐电梯或自动扶梯注意事项1.溺水的分类2.溺水的现场救护湿性溺水干性溺水拨打120清理呼吸道人工心肺复苏复苏后工作环境安全一、户外环境安全(一)溺水环境安全一、户外环境安全(二)叮咬伤1.蛇咬伤的急救让患儿保持冷静,平卧,心脏高于被咬处,减慢毒素吸收。拨打120,说出蛇的种类,如果蛇已死,则将蛇带给医生做参考。观察患儿的呼吸、心跳,如已停止,立即采取心肺复苏。如果有毒牙留在伤处,拔出毒牙。局部缚扎,近心阻流,20分钟放开1~2分钟,防止肢体坏死。冲洗伤口,用肥皂水或者清水冲洗。若医护人员不能及时赶到,救护者需要切开伤口吸出毒汁。

狗咬伤的急救环境安全一、户外环境安全

立即用3%~5%肥皂水充分清洗伤口,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以最快的速度把沾染在伤口的狂犬病毒冲洗干净,冲洗时间至少30分钟,冲洗水量要大,水流要急。狗咬伤的伤口外口小,里面深,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暴露,用力挤压周围组织。最好用吸奶器或者火罐拔出局部血液,伤口不要包扎,不要上药,因为狂犬病毒是厌氧的,包扎上药会让伤口与氧气隔绝,病毒会繁殖。立即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二)叮咬伤

(二)叮咬伤

3.猫咬伤的急救如果四肢被咬伤,立即用止血带在伤口的4~5厘米处扎紧防止毒素扩散,然后进行清创处理。头、躯干咬伤不需要用止血带。用清水或者1∶2000高锰酸钾冲洗伤口,然后用碘酒或者5%苯酚擦拭伤口,或用75%酒精纱布覆盖在伤口上。立即去医院接受狂犬疫苗注射和抗生素治疗。环境安全一、户外环境安全(二)叮咬伤4.蜂类蜇伤急救立即检查伤口,用小针挑拨或胶布粘贴法拔出毒刺,尽量将毒液挤出。疼痛难忍的患儿可以用冰袋进行冷敷,也可减少毒素的吸收。全身症状,及时就医。环境安全一、户外环境安全道路环境安全04PART挤压伤、踩踏伤挤压伤应根据病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