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25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25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25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25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25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25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B.铁铸成铁锅﹣导热性C.氧气用于潜水﹣氧气支持呼吸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2.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浓硫酸B.石灰水C.浓盐酸D.氯化钠溶液3.壹元钱的硬币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就这些同学的“认为”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观察 C.假设 D.做结论4.在甲、乙、丙三种金属中,将甲、丙分别浸入硝酸汞溶液中,只有丙的表面有汞析出;将乙、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溶解而丙不反应,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甲>丙>乙 B.甲>乙>丙C.乙>丙>甲 D.丙>乙>甲5.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则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A.44:25 B.22:5 C.4:1 D.44:32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 B.过滤C.稀释浓硫酸 D.收集氧气7.下列物质属于钾肥的是()A.KCl B.CO(NH2)2 C.Ca3(PO4)2 D.(NH4)2HPO4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B.没有规定取用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试管容积的1/3C.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D.固体药品通常放在广口瓶里9.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我省蕴藏着丰富的钨矿资源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A.-6 B.+4 C.+6 D.+710.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以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这里的“锌”应理解为()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A淀粉B小苏打C稀盐酸D活性炭E石灰石。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能吸附冰箱的异味的是_______;遇碘水变蓝色的是_______;蒸馒头时常用到的物质是_______;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2)请用化学知识回答:①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后的室内放置一燃烧的煤炉,可使墙壁迅速硬化,同时墙壁上会出现一些水珠,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②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金刚石和石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③为防止菜刀生锈,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A菜刀使用后用干抹布擦干B菜刀使用后涂植物油C菜刀使用后用盐水浸泡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方案一:取1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下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方案二:另取1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相关资料: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技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甲醛(CH2O)是一种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易溶于水和酒精。家庭装修材料中常常释放出甲醛而污染空气,甲醛可以在纳米二氧化钛(TiO2)的催化作用下,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甲酸(CH2O2),从而降低室内甲醛的浓度。正钛酸(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以制得纳米二氧化钛。写出甲醛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写出甲醛氧化成甲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正钛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14.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中,B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实验的目的_____。实验二中,观察到_____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实验三,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用实验四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没有得出正确结论,改进的方法是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下表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这里的“碱”指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盐指氯化钠。温度/℃010203040溶解度氯化钠35.735.835.936.137.1碳酸钠7.012.521.539.749.0(1)请据图表简要解释“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的道理___。小勤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一:只有Na2CO3:猜想二:只有NaCl;猜想三:Na2CO3和NaCl。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溶液;过滤,得沉淀和滤液,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部分白色沉淀消失猜想三成立(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勤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10.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或吸收)。①反应结束之后通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___。②装置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③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E增重0.44g,请根据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该湖盐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16.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到盛稀盐酸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l2溶液显中性。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Ⅰ:只有___________猜想Ⅱ:有CaCl2和HCl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方案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___________溶液中含有Ca(OH)2方案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试管中,通入CO2气体___________方案3再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15℃时,向一定量的10%盐酸中滴加质量分数为0.148%的氢氧化钙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钙溶液的质量(克)如图所示,则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色;根据c点时数据可知,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g.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铁铸成铁锅,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可以变形,被加工成各种形状。故选B2、B【解析】A、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变大,故此选项错误;B、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溶液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减小,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小,故此选项正确;C、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D、氯化钠溶液长期存在于空气会有水分的蒸发,溶液质量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3、C【解析】

A、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实验,故A不正确;B、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观察,故B不正确;C、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故C正确;D、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做结论,故D不正确。故选C。4、C【解析】

将甲、丙分别浸入硝酸汞溶液中,只有丙的表面有汞析出,说明活动性:丙>汞>甲;将乙、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溶解而丙不反应,说明活动性:乙>氢>丙;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乙>丙>甲。故选:C。5、A【解析】

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铜的质量为y。X=y=4A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4A∶=44∶25故选A。【点睛】本题中要抓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来做,分析其原因就是碳酸钙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等于跟铜反应的氧气质量。然后根据两个化学方程式就可以就是出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6、D【解析】

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方法、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浓硫酸稀释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滤纸超过了漏斗的边缘,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容器内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收集,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7、A【解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详解】A、KCl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D、(NH4)2H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8、B【解析】

A、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而是用并拢的手指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不符合题意;B、没有规定取用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最少量,符合题意;C、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防止污原瓶药品,要把它放到指定容器内,不符合题意;D、固体药品通常放在广口瓶里,方便取用,而液体要放在细口瓶中,不符合题意。故选B。9、C【解析】

Ca为+2价,O为-2价,四个氧共-8价。根据整体为零可得W为+6价。10、C【解析】

人体需要多种微量元素,而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为离子,选项中可以描述离子的存在形式的是元素,C正确。故选C。【点睛】元素包含了一种物质的各种表现形式,而分子,原子,单质都只描述了物质的一种存在状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DABC碳原子排列不同AB【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故选D;淀粉遇碘变蓝,故能使碘水变蓝的是:A;碳酸氢钠加热会生成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也能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蒸馒头时常用到的物质是: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稀盐酸能与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C;(2)①氢氧化钙能与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③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故为防止菜刀生锈,菜刀使用后可用干抹布擦干,或菜刀使用后涂植物油,均可达到防锈的目的,而用盐水浸泡则会加快菜刀生锈。故选AB。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2.7%97%石灰石分解需要高温,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解析】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8.12g=1.88g设生成1.88g二氧化碳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x=4.27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说明生成了4.27g二氧化碳设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为yy=9.7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石灰石分解需要高温,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无色气体或有特殊的刺激气味或易溶于水和酒精2CH2O+O22CH2O2H4TiO42H2O+TiO2【解析】

(1)甲醛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易溶于水和酒精,故填无色气体或有特殊的刺激气味或易溶于水和酒精。(2)甲醛与氧气在二氧化钛(TiO2)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酸,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CH2O+O22CH2O2。(3)正钛酸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钛,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H4TiO42H2O+TiO2。14、探究分子的运动试管B中液面上升的多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解析】

(1)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实验的目的探究分子的运动。(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使试管内压强减小的多,观察到试管B中液面上升的多,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3)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过了一会滤纸片才燃烧,是因为两种物质的着火点不同,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低,滤纸片的着火点高,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降低,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夏天蒸发水而析出AgNO3将装置C中生成的CO2全部赶入装置E中2NaOH+CO2=Na2CO3+H2O10.6%【解析】

(1)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减小,所以可“冬天捞碱”;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夏天会由于蒸发水而析出,所以可“夏天晒盐”。(2)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而碳酸银白色沉淀能溶于稀硝酸。[拓展延伸]①将装置C中生成的CO2全部赶入装置E中。②装置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E增加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解: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解得x=1.06g该湖盐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10.6%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6%。【点睛】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