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概况及治疗原则课件_第1页
推拿学概况及治疗原则课件_第2页
推拿学概况及治疗原则课件_第3页
推拿学概况及治疗原则课件_第4页
推拿学概况及治疗原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拿学概况及治疗原则

陈小砖主任主任中医师、研究生、国家高级整脊师、中医特色诊疗专科主任。1989年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系、现担任国家脊诊整脊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全国脊诊整脊推拿优秀管理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针灸筋经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整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针灸学会手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出身于中医正骨世家,擅长运用中医正骨、整脊、推拿、针灸、小针刀及中医辨证施治用药等治疗手段,治疗各种骨伤科、风湿科、康复科常见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对手法治疗脊椎病及其相关疾病、骨性关节炎、骨折脱位有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主持参与省、市科研课题6项,参与编写专著一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陈小砖主任简介一、关于学科的命名1、按摩与推拿在概念上的主要区别1、手法的种类。2、治疗的范围。2、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明朝万历的《幼科发挥》。

第一章推拿学发展简史

一、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时期)1、按摩是主要的治疗和养生保健手段。

2、扁鹊用推拿、针灸法成功抢救“尸厥”患者。3、按摩与导引关系密切。二、秦汉时期1、我国的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歧伯按摩十卷》成书于这个时期。2、《黄帝内经》中有九篇论及推拿,并有“圆针”、“缇针”的记载。3、《金匮要略》中“膏摩”的记载。4、《素问》记载推拿已有止痛、退热、疏通经络作用。三、三国两晋南北朝1、推拿发展缓慢的一个历史时期。2、最早的捏脊法2、传到朝鲜、日本、印度等国。3、《诸病源候论》每篇末均有推拿的记载4、膏摩盛行。五、宋金元时期1、宋朝:按摩催产法运用于临床。2、《苏沈良方》记载掐法治疗新生儿破伤风3、张从正:推拿有汗、吐、下三法的作用。六、明朝1、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2、《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学专著。七、清朝1、对推拿治疗伤科疾病作出系统总结,强调正骨手法的重要性和医生要重视人体解剖结构。2、设计许多治疗器具,对推拿适应症和治疗法则有系统全面的阐述。形成了几十部有关小儿推拿的专著,代表作有《厘正按摩要术》、《幼科铁镜》、《医宗金鉴》等。八、中华民国

出版许多有关小儿推拿和成人的专著,代表作有《推拿全书》、《推拿指掌》、《幼科推拿术》《推拿秘要》等。十、对一个推拿医生的要求要树立吃苦耐劳的思想。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好手法的操作方法和治疗原理,在临床上灵活运用手法。推拿练功(要有强健的体魄)。。积累经验。推拿学的学科特点1、基本特征(1)手法治疗。(2)功法训练:意义在于提高推拿医生的身体素质,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以提高疗效。2、基本性质(1)外治法。(2)物理性质的疗法:以“力”为主要特征的物理作用因子,推拿的主要治疗作用即是“力效应”。3、理论内涵(1)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为主。(2)现代科学:《解剖学》、《生物力学》、《影像学》为主。4、临床特点(1)适应范围广泛。(2)严格的禁忌症。(3)疗效有主治、辅治和参与的不同。推拿异常情况的处理晕推概念:是指推拿过程中患者突然发生晕到、昏厥的现象。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重者可出现四肢厥冷、出冷汗、晕到等。处理方法及预防:1、立即停止手法治疗2、平卧于空气流通处,头位稍低,静卧片刻,可给饮温开水或糖水。3、配合掐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4、必要时配合其它急救措施。淤斑概念临床表现发生原因:1、手法过重、时间太长2、血小板减少症3、老年性血管脆性增加处理方法:不处理;冷处理;热处理。预防措施骨折或脱位概念临床表现发生原因:1、体位不当,手法粗暴2、患者骨性病变处理方法:停止手法治疗;制动、包扎、固定,X线检查;整复和固定。预防措施疲乏概念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其它的几种情况烫伤医疗纠纷踩跷与扳

第二章推拿学治疗作用

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外力直接促进气血流动;热效应加速气血循环。2舒活肌筋,缓急止痛

3、理顺肌筋4、整复并滑利关节5、调节脏腑功能,去除病邪并增强抗病能力,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调节内脏功能。二

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1、神经系统2循环系统

(1)血管(2)血液(3)心脏(4)血压3消化系统

(1)肠胃蠕动(2)胃肠分泌吸收5免疫系统

6运动系统

(1)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

(2)促进组织修复

(3)分离、松解粘连

(4)纠正错位7改变突出物位置8接触肌肉痉挛9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10促进水肿、血肿吸收8镇痛镇静止痛解痉止痛消肿止痛活血止痛

第三章推拿治疗原则、治法

一治疗原则1、治未病2、治病求本(一)正治与反治(二)治标与治本3、扶正祛邪4、调整阴阳5、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1世纪推拿遵循新思路

1重症轻按轻症重按辟重就轻2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前病后治后病前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