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吉林长春市九台区2020届中考语文压轴试题六一.积累与运用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从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到贵州遵义花茂村,再到重庆武陵山深处的华溪村;从誓言“让老区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到发出“①聚(A.jùB.jì)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扶贫的脚步甲(A.遍布B.遍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贫困群众始终念兹在兹、②diàn(A.掂B.惦)念在心。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乙(A.布署B.部署)、亲自推动下,6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大约8000万左右,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成就背后,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巨大心血,饱含着广大党员干部和280多万驻村扶贫干部的辛勤汗水,汇聚着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1.根据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①处_______②处_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_____乙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6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大约8000万左右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B.法西斯头子侵略成性,其实法西斯的本质就是侵略,他们早就扬言:要大炮,不要奶油;大概从1937年开始,他们逐渐实行了食品配给制度。C.圣与仙是非常不同的两种形态。在中国的整个思想极度成熟,文学达到登峰的时刻,李白体现了老庄思想的最高完成,杜甫体现了孔孟哲学的最高完成。D.喜欢哲学的女人,也许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想从哲学求进一步训练;也许有一颗痛苦的灵魂,想从哲学找解脱的出路。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到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如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兵家的孙武等。B.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与苏洵、苏辙、王安石、韩愈、柳宗元、曾巩、欧阳修并称为“唐宋八大家”。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就选自此书。D.《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政治家、教育家。6.古诗文默写(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5)杜甫《春望》一诗中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南国春景喻北国雪景,造境奇绝,传达出诗人惊喜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7)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流露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指出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故不为苟得也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答: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答:9.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人都应该有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B.作者妙用比喻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巧用排比句加强气势,增强感染力。C.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语言分析,仅从道理理论证一个方面就透彻的阐明了主要观点。D.作者对“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社会现象发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警告。10.结合选文的文体特点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答:(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①。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②西曹主簿③,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选自《宋书》,有删改)【注释】①仕:做官。②辟:征召。③主簿:官名。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推家财与弟及兄子/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立屋于野外/皆以美于徐公C.州里重其德行/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凝之悉散之亲属/悉以咨之1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13.结合选文,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答:(二)现代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五)植物不失眠乔娟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选自网络有删改)14.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答:15.第⑤段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答:16.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答:(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红书包秦文君①很多人说“三岁看大”,可是我分明感觉孩子的秉性和悟性是由着成长来雕琢的,时时都存在着改变的可能。②距离现在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和那个年龄的女孩一样,长着一头柔软的黄头发,扎着可笑的小辫子,并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好像女孩子的天性已经萌生,有一阵格外要美,挺注意同龄女孩穿些什么,看上后就会迷迷糊糊的,想像自己拥有它们后的模样。看见好朋友打了个淡绿色的蝴蝶结,过不了几天,非要缠着母亲也替我买一副相同的蝴蝶结,结果两个人走在路上被人误以为是双胞胎。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多得都让家人感到习以为常了。③有一回,同班的女孩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④记得那天天气很干燥,我不知道喝了多少水却还是在喝,注意力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扭过脸一遍一遍地看它,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仿佛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那天放学时,女孩就走在我的前面,我跟着走,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原来人人都看出了它的好,被这种认同感影响着,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⑤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去街上寻找,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凑近着看,一会儿退远点看,过一会儿又捂上一只眼,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它是我最想要的。”⑥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请给我买吧,妈妈。”⑦“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⑧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⑨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父亲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⑩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那个背红书包的女孩,我对她微笑了,心里充满模糊的好感: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她的一样。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⑪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父亲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⑫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父亲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⑬父亲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了,跟着去争,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⑭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那个女孩。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款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⑮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看开了很多,能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⑯那个红书包用旧后,我像宝贝一样珍藏了好多年。不为别的,就因为它已经成了我童年生活的一个启示录。17.选文以“红书包”为线索,作者围绕“红书包”写了“我”的一次经历,根据选文内容在下面横线处分别填上一个4字词语,用来反映这一过程。非常喜欢→_________→四处寻找→_________→磨父母买→_________→受到教益→_________18.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答:19.选文第⑤段中说红书包“是我最想要的”,这一想法产生之后,哪两个细节最能表现“我”想法的强烈?请阅读⑨⑩两段,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答:20.秦文君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可读性强。《伟人细胞》中的初一学生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红书包》全文来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哪些内容?答:(三)名著阅读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21.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B.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C.《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D.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22.《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斯诺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____。23.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的——“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指的是。三.综合实践与作文(一)综合实践24.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我校将举办以“伟大的祖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此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活动。(1)【活动内容我设计】请你为本次主题设计一个具体活动过程。→→(2)【背景歌曲我推荐】为了渲染氛围,需要选择一首歌曲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音乐,请写出你的推荐曲目并说明理由。我推荐《》,理由是:(3)【点赞祖国我来写】71年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看在眼里;71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人民铭记于心……请用自己的肺腑之言为伟大祖国点赞。(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活动图标我来解】下图是建国70周年庆祝活动的图标,请简要介绍其构图要素,并说说它的寓意。(5)【参加人员我邀请】校团委决定于9月27日在报告厅举办“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准备邀请丁老师担任点评嘉宾。请你以团委委员的身份前去邀请丁老师,你会怎么说?(二)作文24.下列作文任选其一(1)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题目:成长需要________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下面的三棵树,哪一棵树最能触动你的心灵?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第一棵树:长在乱石堆,树根粗大有力,深深扎进石缝里,没有肥沃的土壤,却一个劲儿向上长,枝繁叶茂。第二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树冠很大,撑起一大片绿荫。烈日下,总能为路人带来阴凉。第三棵树:长在公园里,歪斜难看。从来无人理睬,却快活地生长,树枝在风中欢块地舞蹈。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吉林长春市九台区加工河中心学校2020届中考语文压轴试题六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AB2。AB3。6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000万左右(或:6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大约8000万)【解析】1。聚焦(jùjiāo):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惦念(diànniàn):惦记。2。遍布,指分布到所有地方。没有“遍部”这个词语,故选A。部署是名词,指安排情况。布署是动词,指安排布置。乙处应用B。3。“大约8000万左右”中“大约”与“左右”重复,应删掉其中一个。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B.应将“不要奶油”后的分号改为句号。5.D【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教育家,不是“春秋时期”的。故答案为D。6.【答案】(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温故而知新(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7.略8.(1)①苟: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②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9.①如果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什么不可以使用呢?②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10.C11.(3)(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分析推理从正面立论(1分),确立论点: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解析】7.略8.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双字来解释,如本题中“苛”为“苛且”,还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生”为词动作名词,意为“生存的手段”,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文言文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文章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C项表述错误,文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是从反面讲道理论述观点。11.试题分析:本文是所学古文,本问题是学习老师重点讲的问题,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文章开头以“鱼”与“熊掌”的关系来比喻“生”与“义”的关系这种写法,点明论证方法,说明其引出论点的作用。(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D12.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13.重其德行。不慕荣华;安于俭苦【解析】11.试题分析:D加点词语意思相同。A给/通“欤”,语气助词;B在/比;C品行/行走;D都。点睛: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译为:父亲期公,任衡阳太守。哥哥盛公,性情高傲,没有做官。13.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概括。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可提取“州里重其德行”一句作答。,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可提取“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一句作答。(二)现代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1)结构上承上启下(或引起下文)。(2)内容上提示下文内容属于对植物睡眠原因的探讨。试题分析:本题是《内蒙古包头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方法: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从结构上来说,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内容上提示下文内容属于对植物睡眠原因的探讨。15.(1)作比较。(2)把植物睡眠与人的睡眠进行比较。(3)作用在于突出植物的睡眠只与时间有关。试题分析:本题是《内蒙古包头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说明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方法:要求学生识记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晰。(3)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16.(1)逻辑顺序。(2)先讲植物也有睡眠现象,再探讨植物产生睡眠现象的原因。试题分析:本题是《内蒙古包头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理解说明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说明顺序的掌握,方法:识记说明文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都有明显的标志词,如没有就是逻辑顺序。(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渴望得到;百般欣赏(找到书包);抢过狂喜;珍藏回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小说情节内容以及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要通览全文,把握文章大意;然后,从文中叙述的故事情节去归纳概括,注意语言要简洁。题干给出的示例都是“四字短语”,所以我们需要填的也应该是四字短语。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仔细阅读,把握关键词句。根据提示,按照顺序写出即可。18.对美的无比热爱,但又不知如何去体会美;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的虚荣心在作怪,想在人前显摆(炫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答案锁定在第三自然段“有一回,同班的女孩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19.①“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借助梦境表现“我”对红书包喜爱至极。“大嚷大叫”写出“我”“失去”红书包的着急情态,表现了“我”对红书包的喜爱之情。②“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惴惴不安”的心理和“三番五次”的举动,形象地刻画了快要得到红书包的激动心情,以及“我”怕失去红书包的焦虑心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结合⑨段“在梦里”的表现分析,我对红书包的渴望,⑩段中的我的胡思乱想分析。20.《伟人细胞》:必须从小事做起方能干成大事的道理。《红书包》:人人都应追求美好的东西,但不一定都必须得到,应学会欣赏。【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对秦文君作品主题的发展变化的分析,要求学生在课下对秦文君的作品主题,风格的分析,尤其是《伟人细胞》这篇文章。然后结合本文具体分析作品风格。(三)名著阅读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2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错。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最早向全世界报道红军长征。斯诺把长征誉为“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他说:“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故选B。22.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延安【解析】《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斯诺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延安。在这里他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23.周恩来【解析】“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写的是周恩来。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三.综合实践与作文(一)综合实践24..(1)【答案】示例:搞好以“伟大的祖国”为主题演讲比赛的宣传→制定好比赛细则,邀请评委,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