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题班会 12·13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_第1页
高中主题班会 12·13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_第2页
高中主题班会 12·13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_第3页
高中主题班会 12·13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_第4页
高中主题班会 12·13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重大民族灾难设立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第二次第二次第二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纷纷推出纷纷推出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国家级哀悼日国家级哀悼日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认识国家公祭日一认识南京大屠杀二铭记历史友人三勿忘国殇吾辈自强四目录CONTENTS认识国家公祭日第一部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所有死难同胞(包含慰安妇),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议,拟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7月6日,“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2018年10月31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其中将国家公祭日当天全城默哀一分钟的倡议,明确列入法规。设立节日原因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设立节日原因是为了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警示未来珍视和平铭记历史认识南京大屠杀第二部分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持续6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日军用俘虏练习刺杀关于南京大屠杀,我们要怎样看待?仇恨?原谅?……?同学一: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时杀了我们三十多万同胞,在我国大地杀、烧、抢掠,无恶不作。我们怎么能够忘记这样的家国之痛,我们又有什么样的资格去替哪些万万千千死去的同胞说原谅呢?这样的家国之恨不能忘记。同学二: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86年,当时的参与作恶者大部分已经逝去。我们不能再去仇恨他们的后代,我们要给他们重新改过,醒悟,纠正的机会。你是怎样认为的,说出你的想法。2014年,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秘书处递交把《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的申请。经过评审,教科文组织下属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同意把该项目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份档案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关于大屠杀事件(1937年至1938年);第二部分关于中华民国政府军事法庭在战后调查和审判战犯的文件(1945年至1947年);第三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的文件(1952年至1956年)。默哀让我们一起默哀一分钟,共同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遇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害的同胞。铭记历史友人第三部分张纯如(Iris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新渡口街道。张纯如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她善用新颖独特的手法描述华人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揭示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和美国华人史的重要史料,其《钱学森传》《南京大屠杀》《华人在美国》等作品。特别是1997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杀》描写了日军在南京强奸、虐待、杀害大批中国平民的详情,被纽约时报列为推荐读物,被书评称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TheRapeofNanking)而闻名。张纯如与《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南京大屠杀》在一个月内就打入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被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认为是人类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约翰·拉贝于1882年11月23日出生,1908年8月18日到达中国,先后在德国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南京分公司工作。1937年11月,发起并成立南京国际安全区并担任主席,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以及作为南京大屠杀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鉴于在南京时的功绩,得到国民政府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1950年1月5日在德国因中风去世。拉贝与《拉贝日记》由约翰·拉贝本人所著的《拉贝日记》于1997年出版,并被译为中、英、日、德四种语言,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约翰·马吉(JohnMagee),美国传教士,1884年出生于美国一个律师家庭,毕业于耶鲁大学和麻省剑桥圣公会神学院。1912年作为牧师被美国圣公会派往中国传教,并成为美国圣公会的南京道胜堂作传教士。1937年12月,在南京大屠杀期间,马吉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设立难民伤兵医院,参与救援了20多万面临被屠杀的中国人。马吉用16毫米摄影机拍下的日军暴行及南京人民受难的画面,是迄今发现的南京大屠杀唯一动态影像。马吉与《马吉影像》明妮·魏特琳(MinnieVautrin,1886年9月27日~1941年5月14日),女,中文名华群,美国传教士。1886年9月27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毕业于伊利诺州师范大学,毕业后在LeRoy(伊利诺伊州)中学开始教学生涯。1919年掌管南京金陵女子学院校务,抗战时期设立南京安全区保护中国难民,1941年在美国逝世。魏特琳与《魏特琳日记》从1937年8月12日开始,到1940年4月,魏特琳几乎每天都坚持写日记,并每月定期将其邮寄给美国好友,以便她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时事。当时在美国的好友认为魏特琳的日记很有价值,于是将它寄给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同学》发表。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在整理传教士档案资料时,发现了魏特琳日记原稿。90年代初,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特藏室的斯茉利女士,鉴于魏特琳日记具有极高的档案史料价值,对魏特琳日记原稿进行了整理,并将其制成缩微胶卷,供历史档案学者研究使用。勿忘国殇吾辈自强第四部分1937年12月13日,那一天是侵华日军的铁蹄踏入南京,那一天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万生灵,有血有肉的同胞啊!就这样凝固成一串名字,刻在了历史的墙上。钟山垂泪,秦淮泣血!警钟长鸣,驻足默哀!今日,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同胞,驻足、默哀……为30万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祈福,为和平祈愿。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我们忘不了1937年的南京,是为了守护历史的真相,是为了守护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这段历史,与你我的过去和未来勾连,经历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提醒我们:这强大,来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