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专项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成语专项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成语专项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成语专项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成语专项练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1-6单元成语专项训练(每个5分,总分150)1234567891011121314152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张萌和李璐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她们要在联欢会上表演节目。

B.在万人捉鱼狂欢活动中,捉鱼大军浩浩荡荡涌入南垒河,顿时河岸上下人声鼎沸,人欢鱼跃。

C.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D.小张一贯虚心好学,遇到问题,不论老师还是同学,他都不耻下问。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面对咄咄逼人的保守舆论、汹涌如潮的反“萨德”民意及步步紧逼的美国,文在寅政府“萨德”战略困难重重。

B.中越边境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因为一部电影再度火热,可谓是《芳华》的功劳。

C.因为排演节目耽搁了时间,铃响五分钟后,学生们才陆陆续续、参差不齐地回班。

D.阳光下,那条花团锦簇的小路布满儿时的记忆。

3.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明一次又一次翻来覆去地说:“我的钥匙丢哪里去了?”

B.东盟期间,南宁的街道上摆满了怒放的一串红,放眼望去,花团锦簇。

C.他看到戒烟的宣传片后,知道了香烟的危害,心里突然恍然大悟,决定戒烟。

D.经十路两侧的楼房鳞次栉比,商铺林立,热闹非凡。

4.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哪儿了。

C.哥哥那种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生活态度彻底惹恼了爸爸。

D.这次活动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D、美丽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

6.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

他的求学经历,说明能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

那些街头小报为了捕捉此案的一些细节而忙得不亦乐乎。

D.

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装有危险化学药品的瓶子放到特制的保管柜中。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远远望去,大渡河畔人声鼎沸。

B.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运河的故事。

C.他们两人感情很好,间不容发,非常亲密。

D.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8.下列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B.他的这一番话说得大家脸上黯然失色。

C.《木兰诗》情节抑扬顿挫,人物形象血肉丰满,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

D.小明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好为人师,所以总是受到同学们的赞扬。

9.下列选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对他的学说感兴趣,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登堂入室的求教者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既然大家都推选我当班长,那我就当仁不让

,努力把班里的工作搞好。

D.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几年前坚决辞去“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所谓三项桂冠的行为,更是让那些沽名钓誉的“伪学者”有登高自卑的感觉。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场春雨后,那些光秃秃的河滩上油然而生出一些绿来,给大地平添了生机。

B.正如之前所料,他在这次全国物理竞赛中勇夺金牌,让老师同学们喜出望外。

C.进了寝室,他把刚才所见到的事细细的想了一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天快亮了才睡着。

D.何晨从小就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爱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11.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B.班会上,他高谈阔论,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C.公安人员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破案的线索。

D.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合理运用统筹方法,就会事倍功半。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直面困难,拈轻怕重。

B.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C.袁隆平提出的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D.随着“祝融号”探测器的侦测,火星是个没有生命存在的不毛之地这一原有观念正随着新的发现而慢慢改变。

13.下列选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B.

不少人对工作很负责人,拈轻怕重,把重担留给自己,让别人挑轻的。

C.

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D.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麻木不仁。

B.

双胞胎本来外表就大相径庭,又穿上相同服饰,让人更难以分辨了。

C.

皇帝正兴高采烈地自吹神通广大,阿谀奉承的臣民们也不停地随声附和。

D.

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过问啦。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A.

我们做事就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更重要的是要精益求精。

B.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才能最终获得成就。

C.

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写下去的。

D.

现在许多媒体为了制造一些所谓的“独家新闻”,将一些本是无关紧要的琐事,故意断章取义,使事情失去原本的样貌,散播“负能量”。16.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B.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豆蔻年华,要敢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C.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之难明真相。

D.清明时节,我们相伴去郊外踏青。乡村风光宜人,真有如沐春风之感。

17.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微公益,就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

B.随着“好奇号”探测器的侦测,火星是个没有生命存在的不毛之地这一原有观念,正随着新的发现而慢慢改变。

C.“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沸沸扬扬。

18.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墙角那些参差不齐的竹竿,事实上是经过刻意排列的,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B.凡事敢于探究事物的原委是好事,但是对于别人的隐私还是不要刨根问底的好。

C.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D.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者创新思路,见异思迁,为贫困户解决各种问题。

19.下面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课堂上,他回答问题常常能语出惊人、怪诞不经,深得老师赞赏。

B.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只有拥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C.曾经繁荣的小镇,阅历无数次变迁后,成了当初的不毛之地,给人感到凄凉至极。

D.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仍有些人不以为意,漠不关心。

2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B.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

C.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头晕目眩,美不胜收。

D.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2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更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因质量过硬、实力超群,这款SUV的地位无动于衷,连续几年都是销量冠军。

D.86版《西游记》中白骨精的扮演者杨春霞近照曝光,虽然已经76岁高龄,却仍神采奕奕、气质非凡。

22.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4分)

A、他说的那一番话实在是感人肺腑。

B、小明整天沉湎于网络游戏中,真是不可救药。

C、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

D、虽然天各一方,可是情感相通,又近在咫尺。

23.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是(

A.别看他平日里沉默寡言,他周一在国旗下的演讲是那么的慷慨淋漓,让同学们刮目相待。

B.有些同学对骑车戴头盔这件事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不戴更省事。

C.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D.近年来,美国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方,却顽固地利用各种手段搅局南海,实在令人气冲斗牛。

2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大相径庭,怎么能达成协议呢?

C.近年来,咸宁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这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25.下列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

李非听完韩教授对他的素描的点评,暗自佩服,心里想这才是本色当行的评价。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我班学生的基础、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上更应该因材施教。

D

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26.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们是典型的悲观论者,喜欢杞人忧天

B.柴静《穹顶之下》一书中对雾霾的忧虑,绝不是杞人忧天

C.面对生活的困难,他并没有杞人忧天,而是凭着不服输的斗志和一双勤快的手,闯出了一片天地

D.许多科幻作品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2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自“天网”行动以来,畏罪潜逃的“百名红通”人员纷纷被抓获归案,这彰显了中央反腐惩贪的坚定决心。

B.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一个接一个的重大科技成果惊艳亮相世人眼前,我们每每谈到此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C.近年来由于政府鼓励发展地方经济,许多昔日穷苦的乡民见异思迁办起了“农家乐”,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D.每名党员只有刨根问底的“学”,在学深、学透、学精上下足功夫,才能步履坚实的“做”,做到实处,干在前列。

28.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2016年5月22日,中国3比1力克韩国,捧得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冠军,颁奖台上中国女队员个个眉开眼笑。

C.一说到孩子的未来幸福,许多父母便会杞人忧天。

D.宋歌灵机一动,想出了好方法,将这道数学题解答出来了。

29.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老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他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B.他真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每当人们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找到他时,他总是有办法帮忙。

C.报刊刊登了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制酒,致使多人中毒。

D.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家喻户晓。

30.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小偷看到警察过来,立即惊慌失措。

B.我们做事要专心,不能见异思迁。

C.看到好朋友王明来访,他心旷神怡,高兴万分!

D.我们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七年级上1-6单元成语专项训练答案(每个5分,总分150)123456789101112131415DCDDDBDBCCCAADC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DDACCCBBBCCCAC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张萌和李璐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她们要在联欢会上表演节目。

B.在万人捉鱼狂欢活动中,捉鱼大军浩浩荡荡涌入南垒河,顿时河岸上下人声鼎沸,人欢鱼跃。

C.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D.小张一贯虚心好学,遇到问题,不论老师还是同学,他都不耻下问。喻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面对咄咄逼人的保守舆论、汹涌如潮的反“萨德”民意及步步紧逼的美国,文在寅政府“萨德”战略困难重重。

B.中越边境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因为一部电影再度火热,可谓是《芳华》的功劳。

C.因为排演节目耽搁了时间,铃响五分钟后,学生们才陆陆续续、参差不齐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地回班。

D.阳光下,那条花团锦簇的小路布满儿时的记忆。

3.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明一次又一次翻来覆去地说:“我的钥匙丢哪里去了?”

B.东盟期间,南宁的街道上摆满了怒放的一串红,放眼望去,花团锦簇。

C.他看到戒烟的宣传片后,知道了香烟的危害,心里突然恍然大悟,决定戒烟。

D.经十路两侧的楼房鳞次栉比,商铺林立,热闹非凡。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4.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哪儿了。

C.哥哥那种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生活态度彻底惹恼了爸爸。

D.这次活动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贬

D、美丽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

6.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

他的求学经历,说明能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现多含贬义,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C.

那些街头小报为了捕捉此案的一些细节而忙得不亦乐乎。

D.

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装有危险化学药品的瓶子放到特制的保管柜中。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远远望去,大渡河畔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B.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运河的故事。

C.他们两人感情很好,间不容发,非常亲密。

D.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8.下列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现多含贬义,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B.他的这一番话说得大家脸上黯然失色。

C.《木兰诗》情节抑扬顿挫,人物形象血肉丰满,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

D.小明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好为人师,所以总是受到同学们的赞扬。形容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9.下列选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意思是神态庄重严肃,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现多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对他的学说感兴趣,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登堂入室的求教者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差别。

C.既然大家都推选我当班长,那我就当仁不让

,努力把班里的工作搞好。遇到该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

D.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几年前坚决辞去“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所谓三项桂冠的行为,更是让那些沽名钓誉的“伪学者”有登高自卑的感觉。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场春雨后,那些光秃秃的河滩上油然而生出一些绿来,给大地平添了生机。很自然的产生。

B.正如之前所料,他在这次全国物理竞赛中勇夺金牌,让老师同学们喜出望外。

C.进了寝室,他把刚才所见到的事细细的想了一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天快亮了才睡着。

D.何晨从小就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爱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11.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

B.班会上,他高谈阔论,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C.公安人员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破案的线索。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D.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合理运用统筹方法,就会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下列句子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优秀的同学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直面困难,拈轻怕重。

B.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C.袁隆平提出的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D.随着“祝融号”探测器的侦测,火星是个没有生命存在的不毛之地这一原有观念正随着新的发现而慢慢改变。

13.下列选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B.

不少人对工作很负责人,拈轻怕重,把重担留给自己,让别人挑轻的。

C.

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D.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麻木不仁。

B.

双胞胎本来外表就大相径庭,又穿上相同服饰,让人更难以分辨了。

C.

皇帝正兴高采烈地自吹神通广大,阿谀奉承的臣民们也不停地随声附和。

D.

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过问啦。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A.

我们做事就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更重要的是要精益求精。

B.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才能最终获得成就。

C.

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写下去的。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D.

现在许多媒体为了制造一些所谓的“独家新闻”,将一些本是无关紧要的琐事,故意断章取义,使事情失去原本的样貌,散播“负能量”。16.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B.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豆蔻年华,要敢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C.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之难明真相。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D.清明时节,我们相伴去郊外踏青。乡村风光宜人,真有如沐春风之感。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17.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微公益,就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

B.随着“好奇号”探测器的侦测,火星是个没有生命存在的不毛之地这一原有观念,正随着新的发现而慢慢改变。

C.“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沸沸扬扬。形容议论纷纷,好像水沸腾后气泡、热气蒸腾翻滚一样。

18.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墙角那些参差不齐的竹竿,事实上是经过刻意排列的,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B.凡事敢于探究事物的原委是好事,但是对于别人的隐私还是不要刨根问底的好。

C.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D.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工作者创新思路,见异思迁,为贫困户解决各种问题。

19.下面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课堂上,他回答问题常常能语出惊人、怪诞不经,深得老师赞赏。古怪荒唐,不合常理。

B.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只有拥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C.曾经繁荣的小镇,阅历无数次变迁后,成了当初的不毛之地,给人感到凄凉至极。

D.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仍有些人不以为意,漠不关心。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的区别:“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以为然的意思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2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B.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

C.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头晕目眩,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D.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2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更是明法通道的智者。比喻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因质量过硬、实力超群,这款SUV的地位无动于衷,连续几年都是销量冠军。意思是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D.86版《西游记》中白骨精的扮演者杨春霞近照曝光,虽然已经76岁高龄,却仍神采奕奕、气质非凡。

22.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4分)

A、他说的那一番话实在是感人肺腑。

B、小明整天沉湎于网络游戏中,真是不可救药。

C、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D、虽然天各一方,可是情感相通,又近在咫尺。

23.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是(

A.别看他平日里沉默寡言,他周一在国旗下的演讲是那么的慷慨淋漓,让同学们刮目相待。

B.有些同学对骑车戴头盔这件事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不戴更省事。

C.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D.近年来,美国不是南海问题的当事方,却顽固地利用各种手段搅局南海,实在令人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2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大相径庭,怎么能达成协议呢?

C.近年来,咸宁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D.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这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