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预习检测—文体介绍1.积累生字词及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2.结合时代背景,领会课文的内容,了解演讲词的特点;3.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学习目标资料袋预习检测—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年—1946年),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死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在回家的路上和前来接自己的儿子一同被特务暗杀。留下这篇的生命的绝唱——《最后的演讲》。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讲演”。预习检测—背景介绍预习检测—背景介绍《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亦使用此组诗中的《七子之歌•澳门》。由于纪录片的影响力,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时《七子之歌•澳门》用作主题曲。电视连续剧《郑成功》,亦选用了此组诗中的《七子之歌•台湾》作剧集之片尾曲。七子之歌预习检测—读准字音诬蔑

蛮横

恐怖挑拨离间召开卑鄙

卑劣

mièhèngkǒngbōzhàobǐjiànliè预习检测—朗读课文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讲演的主要内容?闻一多怒骂特务,号召青年争取民主。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3):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学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先生的罪行。

第二部分(4——5):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请你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重点突破—分析文本

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②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杀,只会偷偷摸摸的暗杀。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

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重点突破—分析文本

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结合背景材料,想一想第5段的“光明”和“黑暗”分别指什么?重点突破—分析文本“光明”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黑暗”指当时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旧社会。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重点突破—分析文本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决心?

表明闻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的斗争精神。重点突破—分析文本

文中第5段写到“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试分析这句话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重点突破—分析文本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那么,我们当代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合作探究—分析文本

我们当代中国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警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立志成才,这样才能无愧于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

主旨归纳课堂总结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的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痛斥敌人赞扬鼓舞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最后一次讲演最卑劣最无耻虚弱本质李公朴先生昆明人民昆明人民发扬传统决心随时为正义献身板书设计随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卑劣(liè)晓得(xiǎo)

无耻(zhǐ)

毒手(dú)B.蛮横(hèng)

捶击(chuí)

恐怖(kǒng)

悲愤(fèn)C.赋予(fù)

势力(shì)

诬蔑(mèi)

屠杀(tú)D.毁灭(huǐ)

卑鄙(bǐ)

吓倒(dào)

遭受(zāo)BA项“耻”应读作“chǐ”;C项“蔑”应读作“miè”,D项“倒”应读作

“dǎo”。随堂检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令人信服,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B.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对以强凌弱的行径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C.在她的挑拨离间下,他们俩和好如初了。D.我们办事光明正大,无论他怎么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CC项“挑拨离间”是贬义词,与语意不符,可改为“好言相劝”。随堂检测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