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讲义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讲义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讲义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讲义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讲义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目标导航]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中东斗争发展过程,相识中东问题的困难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1.理解“六日斗争”和“十月斗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2.相识中东问题的困难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长期性。(难点)一、“六日斗争”1.背景(1)埃及与叙利亚一度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使以色列面临南北夹击的威逼。(2)阿拉法特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把抗击以色列斗争推动到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阶段。(3)超级大国的卷入,使以、阿之间的冲突更加困难;美国和苏联分别支持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以维护自己的全球政治、经济利益。(4)1967年4月,以叙发生武装冲突,并快速发展为空战。思维点拨1.20世纪五六十年头,美苏等大国卷入中东地区的程度比以前深了,这也意味着中东问题的困难程度加深了。2.埃及、叙利亚等国的联合,巴解组织的成立,促使以色列实施了对埃及等国家的主动打击,引冲突扩大。2.经过(1)时间:1967年6月5日~11日。(2)交战国:埃及、叙利亚对以色列。3.结果(1)以色列占据埃及和叙利亚大片领土。(2)阿拉伯国家受到重大损失。

二、“十月斗争”1.缘由:为收复“六日斗争”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主动备战。2.经过起先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同时进攻以色列初期埃及、叙利亚快速推动,巴解游击队协作行动转折以军调整部署,绽开反击,战场形势出现逆转结束联合国安理睬要求停火,10月下旬斗争结束3.结果(1)埃及、叙利亚收复了部分失地。(2)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以埃、以叙军队之间的缓冲区。4.影响(1)阿拉伯国家团结一样,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宣布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2)“石油武器”的运用,引发了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易混易错十月斗争中呈现出新的特点是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作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海湾产油国宣布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三、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1.和平共识:冲突不行能通过斗争得到解决,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的中东和平进程拉开了帷幕。思维点拨长期的斗争严峻阻碍了中东地区的发展,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通过历次中东斗争,以色列占据了巴勒斯坦几乎全部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却始终无力使阿拉伯国家承认它在中东地区的合法地位;而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也无法通过斗争收复失地。2.埃以和解(1)1978年,埃以在美国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和解。(2)1980年,埃及和以色列建交。3.巴以关系(1)缓和①20世纪80年头,阿以各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②1993年9月,巴以签署《关于在被占据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支配的原则宣言》。③1998年10月,巴以双方达成临时和平协议。(2)存在问题①耶路撒冷问题,巴以双方都想将其作为首都。②犹太定居点问题。(3)趋势: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概念阐释戴维营协议1978年,美国、埃及、以色列三方在美国戴维营实行最高级会议。埃以双方签署了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和解协议,这就是闻名的“戴维营协议”。学问图示主题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史料一第四次中东斗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尼罗河畔休息时,始终冥思苦想,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袤国土。在反思了中东斗争后,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或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起先就没能建立起至少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化都是要把对方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史料解读](1)说明埃及总统萨达特相识到缺乏至少的信任是斗争的缘由,决心开启和谈之门。[问题思索](1)萨达特认为中东地区冲突出现的缘由是什么?针对斗争的不断发生,萨达特的政策作出什么调整?有何意义?答案缘由:未能建立起至少的信任,相互为敌。调整:起先与以色列进行谈判。意义:开启了中东的和谈之门。史料二确认为履行宪章原则,必需于中东建立公正及长久和平,其中应包括实施下列原则:(一)以色列军队撤离其于最近冲突中所占据的领土。(二)终止一切领土要求,或交战状态,敬重并承认该地区每一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与其在平安及公认的疆界和平生存、不受威逼及武力行为的权利……——联合国安理睬第242号决议(1967年11月22日)[史料解读](2)说明联合国认为应在终止一切领土要求、结束斗争状态、敬重各国主权和生存权基础上推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思索](2)在决议中认为如何才能建立中东地区的公正与和平秩序?安理睬的决议是否真正得以实施?遇到了什么阻力?答案终止一切领土要求;结束交战状态;敬重各国主权,敬重生存权利等。未能真正实施。阻力: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归还新占据的土地。史料三拉宾和拉宾身上所带的被鲜血染红的《和平之歌》歌词拉宾颁奖词(诺贝尔和平奖):是斗争英雄,更深知和平之珍贵;“给和平一个机会”,推动巴以双赢。他最终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史料解读](3)拉宾是中东和平的促进者,他的遇刺表明中东和平的困难性和艰难性。[问题思索](3)拉宾的遇刺说明白什么?请你归纳一下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答案说明:中东和平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因素:彼此间的分歧;大国的插手;地区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分子的威逼。相识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1)和平成为共识①巴勒斯坦问题要求公正合理地解决方法,必需在联合国有关决议的框架基础上,摈弃武力镇压和恐怖活动等极端做法,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寻求双赢结果。②长期的斗争并没有使问题得以解决,反而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只有通过谈判才能真正实现问题的解决。(2)和平之路艰难绽开埃以在美国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了和解,阿以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基础上,基本接受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1993年以后,整个中东形势有所缓和。(3)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耶路撒冷问题;其次是犹太定居点问题;最终是频发的暴力事务,给和平之路带来阴影。1.有一场斗争被称为大漠闪电战,也被称为“六五斗争”或“六日斗争”。有关这次斗争的说法,错误的是()A.埃及在苏联支持下首先打响第一枪B.以色列得到美国的有力支持C.这场斗争6天即告结束D.阿拉伯国家遭到失败答案A解析抓住题干的限定词“错误的是”,题干信息表明,这场斗争是指“六日斗争”,斗争的发起者是以色列,故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2.20世纪50年头,阿拉伯的传奇人物阿拉法特组织加沙的巴勒斯坦青年成立了“法塔赫”,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A.将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地区B.在巴勒斯坦建立强大的伊斯兰国家C.建立敬重宗教信仰和消退种族卑视的国家D.维护阿拉伯地区的石油资源答案C解析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是抗击以色列的主要民间力气,也是阿拉伯人的核心组织。该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巴勒斯坦国家的建立,主见建立敬重宗教信仰和消退种族卑视的国家。3.巴以双方基本接受了“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标记着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这意味着()A.和平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前提B.主权神圣不行侵扰C.为了和平可以出卖主权D.阿拉伯人承认了以色列答案A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0多年了,我们试图安静地生活……我们一边幻想一边作战。在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上,我们和炮火、地雷、手榴弹生活在一起。斗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摧毁我们对和平的幻想。——1993年9月14日以色列总理拉宾材料二埃及总统萨达特的继任者穆巴拉克在谈到中东斗争时曾说:“斗争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阿拉伯言战者并不能真正懂得斗争的含义和苦难。”(1)依据材料一说明以色列总理拉宾的话反映了什么呼声?(2)依据材料二,分析穆巴拉克对中东斗争持什么看法。并简要分析其缘由。(3)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相识。答案(1)人们厌倦斗争,渴望实现中东和平。(2)看法:不赞成通过斗争手段解决中东问题。缘由:长期的中东斗争严峻阻碍了中东地区的社会进步,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历次中东斗争证明,阿拉伯国家无法通过斗争收复失地。(3)阿以冲突不行能通过斗争解决;和平手段和政治谈判是解决中东问题的正确途径。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为了不使局势失控,美苏领导人通过“热线”多次磋商,分别向自己的盟友施加压力。苏联没有按战前的承诺接着向埃及供应武器。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归还新占据的土地。上述状况是发生在哪次斗争之后()A.巴勒斯坦斗争 B.苏伊士运输河斗争C.“六日斗争” D.“十月斗争”答案C解析“美苏领导人通过‘热线’多次磋商……”,这种状况出现在第三次中东斗争(“六日斗争”)期间,因此选C项。2.阿拉伯国家发觉自己有了和西方对抗的有力武器,并以此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表现出团结一样的精神。这是发生在哪次斗争中()A.第一次中东斗争 B.苏伊士运输河斗争C.“六日斗争” D.“十月斗争”答案D解析在“十月斗争”中,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团结一样的精神,它们以石油作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故正确选项为D。3.视察下图,人类历史越过斗争的废墟接着前进。通过前四次中东斗争,交战双方的最主要“收获”是渐渐相识到()A.阿以冲突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得以解决B.阿以冲突须要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C.解决阿以冲突必需解除外来干预D.解决阿以冲突必需解除恐怖主义威逼答案B解析前四次中东斗争并没有解决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交战各方渐渐相识到,这些冲突不行能通过斗争得到解决。于是,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的中东和平进程拉开了序幕。4.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以色列于1993年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在被占据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支配的原则宣言》,该宣言对以色列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A.有利于改善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B.使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得到和平解决C.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D.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了承认答案D解析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以来,始终没有得到阿拉伯人的承认,该宣言的签署,表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承认了以色列国的合法性。D项正确。5.以色列总理拉宾曾经说:“我们今日用洪亮而又清晰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今日,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这一讲话说明()A.巴以之间的冲突已根本解决B.中东和平进程起先正式启动C.全部以色列人渴望中东和平D.拉宾赞同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说明拉宾起先致力于推动巴以和解,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史实不符;B项以埃及和以色列握手言和为标记。6.在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刺杀。他们遇刺的共同缘由是()A.中东地区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B.在“六日斗争”中遭受严峻失败C.提倡“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D.同意接受“贝尔福宣言”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的提示,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刺杀,可见共同缘由是中东存在极端民族主义势力,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项。B、D两项与题干不符;C项仅符合拉宾。[实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和平是不能强加的。”“和平只能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而不能通过实行恐怖行动或仗势欺人来建立,就像我们的敌人在过去的6年里,事实上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国家霸占了巴勒斯坦之后的25年里所做的那样。”……“假如他们(以色列人)认为他们能够以威逼阿拉伯腹地来恫吓我们的话,他们必需记住我过去说过,现在仍旧这样说的话: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人家打我腹地,我必打人家腹地”……“我们不是为侵略别人的土地而战。我们在战斗,并将接着战斗下去,以实现下面两个目标:第一,收复1967年后我们被占据的土地。其次,寻求一种方法以复原和敬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我们的斗争是反法西斯和反纳粹斗争的接着。”——埃及总统萨特谈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1973年10月)材料二“我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长久的和平中生活。”——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以色列议会发表的讲话(1977年11月)(1)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萨达特对以色列政策的改变,分析影响这一政策改变的因素。(2)结合所学学问,回答萨达特对以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及历史启迪。答案(1)改变:从敌视、军事对抗以色列到谋求埃以和平。因素:埃以双方意识到埃以冲突不行能通过斗争得到解决;外部力气(美国)的推动。(2)影响:埃以关系实现和解,双方签署“戴维营协议”,并最终建交。启迪:中东和平进程尽管一波三折,但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