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分层作业(六)(建议用时:20分钟)[基础达标练]1.《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该科技成就()A.由少数民族带到中原B.由阿拉伯人传到中国C.金朝起先应用于军事D.助推了世界文明的转型D[由材料可知,该科技成就为火药,火药的独创源于炼丹并非由少数民族带入中原,故A项错误;火药是中国的四大独创之一,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学问,火药起先用于军事是在唐代后期,故C项错误;火药传入欧洲对推翻中世纪封建统治,实现社会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2.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教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改变的关键因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化教化的兴盛C.重文轻武的政策 D.印刷成本的降低D[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官方印刷的儒、佛、道教经典,而宋代印刷内容大多与市民生活相关,说明私家书坊增多,而私家书坊增多得益于北宋活字印刷术独创,印刷成本降低,故D项正确。]3.1884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在《中国宗教》一书中提出:“我们必需恒久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犹如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独创”。1933年,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时,陈登原编写的《中学本国史》最早出现“四大独创”一目。当时把“四大独创”的概念引入历史教科书是为了()A.强调西方传教士的论述B.重塑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C.印证古代科技的影响力D.证明社会环境推动科技发展B[材料有两则内容,其中之一是传教士对古代中国文明的认可,而其次则是讲中国人对古代文化的宣扬,故A项错误;在民族危难之时,重提过去的文化科技成就有助于提高对本民族的认同和自信,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叙述古代科技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古代科技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4.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穿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学问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胜利。这表明此时期()A.科学探讨留意总结B.科学探讨重心南移C.科技指导农业生产D.科学探讨有非好用的趋向D[材料强调的是理论学问的逻辑性和创新性,故A项错误;仅凭借个例,不足以认定科研重心南移,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科技与农业的关系,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以盈补虚”“出入相补”“几何……理论”“圆周率”,都具有肯定的非好用倾向,故D项正确。]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文明有很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的进展。”这一“顶峰”的存在印证了()A.理学留意自然的探究B.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C.商贸的创新驱动效应D.科举制度的选才功能B[唐宋时期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领域生产工具进一步革新,如曲辕犁的出现,工商业经济有所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唐宋时期科学技术达到顶峰,故B项正确。]6.依据下面的两幅图片,可以得知()图一战国司南图二清朝早期象牙罗盘A.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生产和贸易B.古代政治制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C.古代中国科技的传统性和落后性D.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科技的进步B[战国时期的司南是指南仪器,是当时人为了采玉的须要而独创的,清朝早期的象牙罗盘主要用于看风水,二者主要用于生活方面,而不是服务于生产和贸易,反映出古代科技没有转化为近代生产力,这是因为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故B项正确。][实力提升练]7.汉代中医著作《汤液经法》把方剂命名为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朱雀汤等,宋代官方主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出现了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等新的方剂名。这反映了中医()A.理念发生改变 B.深受主流思想影响C.具有迷信色调 D.主要关注人的品德B[材料涉及中医方剂名的改变,体现了中医深受主流思想影响,故B项正确。]8.下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遗产项名称批准时间传统桑蚕织技艺2009年10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年10月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10月中医针灸2010年11月中国珠算2013年12月二十四节气2024年11月A.技艺先进 B.好用性强C.体系完整 D.留意试验B[从材料中申遗科技类涉及纺织、制纸、印刷、珠算、针灸等门类,都是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领域,可知反映的是古代科技特点是好用性强,故B项正确。]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材料二从这种经济结构中(地主土地全部制主导兼有自耕农全部制)涌现出来的大批中小地主以及自耕农,对于土地经营与农业生产具有极大热忱,社会生产在大力推动下快速发展,农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大大增加,商品经济也有长足发展,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多达50多个。理学家们直追“理”本体的思辨方式,把人们的留意力引向了对于规律的相识,“格物致知”——“物物有理”论则号召人们从身边的一草一木探讨中了悟物理。政府对冯继升、唐福、项绾、郭洛、超群等难以计数的能工巧匠向国家进献的军械、武器、工艺等赐予激励和奖赏。同时也继承了唐代的科技成果。——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摘要(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技旺盛的缘由。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宋代进士……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该五路即占80%”“夔州路……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进士人数与印书种类呈正相关;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一“宋代进士……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该五路即占80%”,印书有利于文化的传播,适应了教化科举的须要;结合所学,印刷术的独创极大地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促进了学术的旺盛。第(2)问,依据材料二,由“从这种经济结构中(地主土地全部制主导兼有自耕农全部制)……具有极大热忱”得出中小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全部制的建立;由“农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大大增加,商品经济也有长足发展”得出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由“理学家们直追‘理’本体的思辨方式……号召人们从身边的一草一木探讨中了悟物理”得出理学的推动;由“政府对冯继升……等赐予激励和奖赏”得出政府激励和奖赏科技独创;由“同时也继承了唐代的科技成果”得出吸取唐朝科技成果。答案:(1)关系:宋代进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