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7小题,总分48分)2022年1月14日~15日,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伴随巨大轰响迅速升入高空,汤加全境迅速被遮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汤加火山喷发,依次经过的地球圈层是()A.地幔—地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B.地壳—地幔—生物圈—大气圈—地壳C.地幔—水圈—地壳—生物圈—大气圈D.地壳—大气圈—生物圈—地幔—地壳2.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主要来源于()A.土壤 B.岩层 C.岩浆 D.下地幔3.在汤加火山喷发中所经过地球圈层,最活跃的是()A.生物圈 B.水圈 C.大气圈 D.岩石圈【答案】1.A2.C3.A【解析】【1题详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火山喷发的岩浆位于地幔,从地幔往上经过地壳,汤加火山喷发为海底火山喷发,离开地壳后就进入水圈、生物圈、最后升入高空进入大气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析】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主要来源于岩浆,C正确,岩浆存在于上地幔处,而非土壤、岩层、下地幔,ABD错误。故选C。【3题详析】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A正确;水圈的特征是连续但不规则,B错误;大气圈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岩石圈是软流层之上坚硬的岩石,大气圈、岩石圈并不是最活跃的圈层,CD错误。故选A。某中学研学小组研究我国不同地方太阳能路灯电池板倾角,发现电池板倾角的大小与所在纬度密切相关。查询资料得知:“为使太阳能电池板年发电量尽可能大,一般取当地纬度或当地纬度加5°~22°作为当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的倾斜角,纬度55°以上地区,倾斜角等于纬度+22°。”图是我国北方某公路(38°N)上的一列太阳能路灯景观图,图中呈矩形的构件为太阳能电池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道路的延伸方向大致是()A.西北—东南方向 B.西南—东北方向 C.东西方向 D.南北方向5.若将该太阳能路灯移装到位于48°N的一条公路上,图中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应当(小于5°为微调)()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微调6.纬度越高,太阳能电池板倾角增加角度越大,说明纬度越高的地方()A.白昼时间越短 B.昼夜变幅越大C.平均太阳高度越低 D.日出日落时间较晚【答案】4.D5.A6.C【解析】【4题详析】由图可知,为了获得最大太阳能量,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电池板的朝向为正南。由此判断该道路的延伸方向为南北方向,D正确,排除ABC。故选D。【5题详析】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线呈90°时,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的太阳能最大。根据“为使太阳能电池板年发电量尽可能大”判断,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能电池板的倾角越小,反之越大。由38"N北移到48°N,是由较低纬度移向较高纬度,其倾角应调大10°左右,倾角变大,A正确;而不是微调,BC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A。【6题详析】纬度高的地方不仅正午太阳高度角低,其他时间段的太阳高度角也较低,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太阳能,应将倾角调大,C正确。纬度越高的地区,夏半年白昼时间越长,A错误;昼夜长短变化和电池板倾角关系不大,B错误;日出越早,日落越晚,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C。北京时间2022年2月4日20:00北京冬奥会在鸟巢盛大开幕,此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气——立春,多国政要参加了开幕式,全球无数观众观看了实况直播。下图为立春当日的北京时间(2月4日4时50分36秒)。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北京冬奥会开幕时,2月4日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A.大约二分之一 B.小于二分之一 C.大约全部 D.大约四分之三8.2022年立春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约为()A.(12.5°S,63°W) B.(12.5°N,63°W)C.(12.5°N,133°W) D.(12.5°S,133°W)【答案】7.C8.D【解析】【7题详析】据题意可知,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此时是2月4日20时,可知此时东十二区是2月4日24时,即地球上(大约)全部为2月4日,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析】2月4日太阳直射南半球,BC错误;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和2月4日大约相差42天左右,太阳直射点每月大约移动7.8个纬度,42天大约是一个月11天时间,故2022年2月4日大约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了11个纬度,因此,立春时太阳直射纬度大约为23.5-11=12.5°S;读图可知,此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地方时)为4时52分,可算出地方时12时对应的经度数约为133°W,D正确,A错误。故选D。岩石圈物质循环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由此改变地理环境。下面图1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图2示意某地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2山体中的岩层层理构造显著,说明该类岩石属于图1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10.形成图2中扇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对应图1中的()A.①③ B.④⑥ C.②⑤ D.⑥⑦【答案】9.D10.C【解析】【9题详析】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判断,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图2中的岩石为沉积岩,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题详析】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判断,图1中①是变质作用;②⑤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③⑥⑦为高温熔融作用;④为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冲积扇形成主要受流水堆积(外力作用)形成,C正确,ABD错误。故选C。在形状独特的山中,有一种山壁如刀削,形似薄板,被称为墙状山。墙状山的相对高度多在数十米或几百米,山体坡度近90°,墙面陡直,墙顶平整,沿一定方向延伸且走向稳定。下图示意某墙状山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符合墙状山岩体特性的是()A.水平裂隙发育 B.气孔构造发育 C.岩性较松散 D.岩性较坚硬12.与墙状山陡峻山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是()A.化学风化 B.冰川侵蚀 C.重力崩塌 D.海浪冲刷【答案】11.D12.C【解析】【11题详析】跟周围岩体相比,墙状山被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速度较慢,说明该岩石岩性较为坚硬,C错误,D正确;墙顶平整,水平裂隙发育程度低,A错误;墙状山倾角近90°,两壁垂直,可知岩层为垂直层理结构发育,为沉积岩,气孔构造属于喷出岩的特征,B错误。所以选D。【12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墙状山的形成过程为沉积岩岩层软硬相间分布,受流水侵蚀,并发生重力崩解,较软的岩层沿裂隙崩塌,坚硬的岩层不易被侵蚀,形成陡峭的墙状山,C正确;墙状山的形成与化学风华、冰川侵蚀、海浪冲刷相关性较小,ABD错误。所以选C。下表为世界某城市气温与降水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月份123456月平均气温(℃)125111618月降水量(mm)807791909693月份789101112月平均气温(℃)2120161481月降水量(mm)96878473936713.该城市春夏季节降水偏多,其降水类型多为()A.对流雨 B.地形雨 C.台风雨 D.锋面雨14.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答案】13.D14.A【解析】【13题详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该地最冷月气温为0℃以上,最热月气温在20℃左右,因此该地为温带地区,温带位于热带和寒带的之间,是不同类型气流必经交汇之处,这一现象多发生于春夏季节,当寒暖气流交汇时,容易形成降水多为锋面雨,D正确;对流雨多形成于热带地区或气温较高的地区,排除A;地形雨多形成于山地迎风坡,材料中未有提及该地地形,排除B;台风雨多形成于我国东南沿海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季气温较高,排除C。故选D。【14题详析】结合题可知,该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气温在20℃左右,为温带地区;同时,该地全年降水较为均匀,结合以上气候特点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A正确,排除BCD。故选A。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季风的强弱与雨带的推移关系密切。下图为1980~2017年我国梅雨量历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1980~2017年,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最弱的年份是()A.1985年 B.1995年 C.2006年 D.2016年16.1980~2017年,我国梅雨雨量年际差异较大,说明东亚季风()A.影响我国时间短 B.强弱的年际变率大C.携带的水汽较少 D.推动雨带北进南退【答案】15.D16.B【解析】〖祥解〗本题以1980~2017年我国梅雨量历年变化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15题详析】由图可知,1980~2017年期间,2016年梅雨期的降水量达到最高,说明江淮准静止锋在此徘徊的时间较长,原因是夏季风势力弱,雨带向北推移速度慢,D正确;1985年,1995年,2006年梅雨期的降水量相对较少,说明江淮准静止锋在此徘徊的时间较短,夏季风势力强,雨带向北推移速度快,ABC错误;故选D。【16题详析】由图可知,1980~2017年,梅雨雨量最大年份近700mm,最少年份仅100mm左右,这是由夏季风势力强弱的年际变化大造成的,B正确;影响我国时间短会导致降水量少,而不是年际差异较大,A错误;携带的水汽较少会导致降水量少,而不是年际差异较大,C错误;推动雨带北进南退会我国带来降水,体现不出降水年际差异较大,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阳辐射总量指在特定时间内水平面上太阳辐射的累计值。太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为太阳能。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人们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发电缓解能源短缺问题。青海省太阳辐射丰富,但目前对该省的太阳能利用很少。下面左图示意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单位:MJ/m2·a),右图示意青海省年日照时数分布。(1)与浙江省相比,分析青海省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2)说出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的总体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3)有人建议在青海省大量建设太阳能电站,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答案】(1)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深居内陆,山脉阻挡,受夏季风影响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时间长。(2)特点: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增大。原因: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比西北部大,降水多,晴天少。(3)赞同。理由:青海省太阳能丰富,地广人稀,荒漠、戈壁面积广大,有利于太阳能电站建设;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能量巨大且可以再生:带动青海省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局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或不赞同。理由:太阳能能量分布分散,具有不稳定性,利用难度大;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能源市场狭小,远离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电力外送能力不足;科技水平低,气候高寒,自然条件差,不利于建设太阳能电站。【解析】【小问1详析】青海省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的要从影响太阳能资源分布的纬度、下垫面、天气等方面分析。具体而言,与浙江相比,青海省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远高于浙江,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青海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有高原山地阻挡夏季风,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青海省纬度相对较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因此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小问2详析】青海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从整体和局部两大方面回答。整体分布不均,局部特点表现在西北部丰富,东部、东南部相对匮乏,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增大。原因是青海省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晴天越来越多,太阳辐射自东南向西北也越来越丰富。【小问3详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可从两个角度作答。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太阳能资源、我国能源结构等角度回答。青海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有高原山地阻挡夏季风,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加之该地地广人稀,荒漠、戈壁面积广大,能够有利于太阳能电站建设;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其能量巨大,可潜在开发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建设太阳能电站可以带动青海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能源不足趋势较为明显,开发太阳能资源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局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利于能源安全。不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太阳能资源的不稳定性及当地经济科技方面来回答。太阳能能量分布较为分散,受天气影响显著,具有不稳定性,利用及开发难度大;青海省位于内陆地区,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当地能源需求不足,能源市场狭小,且远离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不足,电力外送能力不足;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气候高寒,冻土广布,自然条件差,不利于建设太阳能电站。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提尼克岛,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的最北部,面积1128km2,岛上自然风光优美,有火山和海滩,但岛上河流入海口处未发育三角洲。位于其北部的最高峰——培雷火山,海拔1397米,是西印度群岛中活动频繁的著名火山。培雷火山因滑塌作用而未保留典型的火山口。培雷火山的放射状水系自形成以来,形态基本未发生变化。下面左图示意马提尼克岛地理位置,右图示意培雷火山的水系及滑塌陡崖。(1)说明培雷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2)推测马提尼克岛上的河流未发育三角洲的原因。(3)判断滑塌Ⅰ和滑塌Ⅱ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判断依据。【答案】(1)培雷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2)岛屿面积小,河流流程短,携带的泥沙较少;靠近赤道,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低;地势起伏较大,流速快,泥沙不易在河口地区沉积等。(3)先形成滑塌Ⅰ,后形成滑塌Ⅱ。依据:滑塌Ⅱ形成的陡崖在滑塌Ⅰ形成的陡崖内,若先发生滑塌Ⅱ,则发生滑塌Ⅰ的时候滑塌Ⅱ所形成的陡崖很可能被夷平,故滑塌Ⅰ先发生,在滑塌Ⅰ的滑塌体上再发生滑塌Ⅱ。【解析】【小问1详析】培雷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此火山活动频繁。【小问2详析】马提尼克岛面积1128km2,岛屿面积小,河流流程短,携带的泥沙较少;据左图可知,马提尼克岛靠近赤道,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低;北部的最高峰——培雷火山,海拔1397米,该地地势起伏较大,落差大,流速快,泥沙不易在河口地区沉积等。【小问3详析】据右图可知,滑塌Ⅰ和滑塌Ⅱ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先形成滑塌Ⅰ,后形成滑塌Ⅱ。据右图分析,滑塌Ⅱ形成的陡崖在滑塌Ⅰ形成的陡崖内,一般陡崖坡度大,容易发生坍塌,形成滑坡。若先发生滑塌Ⅱ,则发生滑塌Ⅰ的时候滑塌Ⅱ所形成的陡崖很可能被夷平,故滑塌Ⅰ先发生,滑塌Ⅰ内形成较陡的坡面,在滑塌Ⅰ的滑塌体上再发生滑塌Ⅱ。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澳洲西海岸附近每年夏季常出现南北走向的低压槽,槽线的形成与热力有关,往往自西向东移动,在登陆前后形成,当远离海岸带后逐渐消失。珀斯夏季多晴天,海陆风环流显著,但每当西海岸低压槽来临时,珀斯的海陆风环流减弱。下图示意某日西海岸低压槽控制时的环流形势。(1)分析澳大利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款拨付与节能减排协议
- 2025年度个人创业贷款中介代理服务合同(含政策咨询)
- 旅游景区设施居间销售合同
- 2025年度房屋赠与及智能家居系统安装合同
- 2025年度房屋代购与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协议
- 2025年度拆迁安置房抵押贷款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电动自行车贷款抵押服务协议
- 2025年个人投资入股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土地个人承包经营权委托管理合同
- 2025年度企业退休项目经理再聘用服务协议
- 护理团队建设与管理方案
- DB14T+3154-2024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放射及相关人员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核试题
- 多物理场耦合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验收规程讲课稿课件
- 介入科规章制度
- GB/T 44723-2024氢燃料内燃机通用技术条件
- 驾驶员职业健康知识培训
-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 机电设备及工艺作业指导书
- 能源岗位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