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 第2部分:法定传染病(报批稿)》_第1页
《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 第2部分:法定传染病(报批稿)》_第2页
《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 第2部分:法定传染病(报批稿)》_第3页
《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 第2部分:法定传染病(报批稿)》_第4页
《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 第2部分:法定传染病(报批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5.240.01CCSL6732(本草案完成时间:2024-12-19)IDB32/TXXXX—XXXX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接口类型 6接入要求 27传染病信息报告接口 2接口描述 2数据处理流程 2请求方法 2接口入参 2接口出参 98传染病对接结果查询接口 接口描述 数据处理流程 请求方法 接口入参 接口出参 9数据元值域代码 参考文献 DB32/TXXXX—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2/TXXXX《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的第2部分。DB32/TXXXX已经发布了以下部——第1部分:总体要求;——第2部分:法定传染病;——第3部分:严重精神障碍。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市儿童医院、苏州沈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季英凯、梁皓、刘潇、李奇、陈旭、吴莹、鲍倡俊、周景、石铁军、傅超。DB32/TXXXX—XXXX随着疾控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的传染病、精神卫生、慢性病、免疫规划等业务条线的信息系统在不断建立与完善,数据共享与交换需求也随之而来;在当前医疗卫生行业协作日益紧密,疾控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工作要求的大背景下,各类机构对数据交换在传输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十年来,省疾控陆续开发了各类业务数据接口,提供给各级医院HIS或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调用,以实现业务数据的自动报告。由于各数据接口由相应系统的承建公司自行开发,缺乏有效的标准约束与统一管理,省疾控建立了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对各类业务数据接口的统一注册、发布、管理及高效协同,规范并统一各业务数据接口的申请、接入、数据加解密及交互方式,减少接口申请与调用的差异性,从而降低省内接入机构数据交换的复杂度,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基于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的使用要求与运行情况,制定《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包含以下部分:——第1部分:总体要求;——第2部分:法定传染病;——第3部分:严重精神障碍。本文件根据法定传染病数据传输接口的实际情况制定,旨在明确法定传染病数据传输接口的调用方式与数据项要求,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对医院HIS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行规范化改造,以符合法定传染病数据传输接口的接入条件并接入省传染病信息平台,减轻数据报告的工作量。1DB32/TXXXX—XXXX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第2部分:法定传染病本文件规定了法定传染病数据传输接口的接口类型、接入要求、传染病信息报告接口、传染病对接结果查询接口、数据元值域代码。本文件适用于三级以上医院HIS或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使用法定传染病数据传输接口进行传染病报告卡数据传输。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1.1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2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GB/T2659.1世界各国和地区及其行政区划名称代码第1部分:国家和地区代码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4658学历代码GB/T4761家庭关系代码DB32/T4449传染病自动报告基本编码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传染病报告卡infectiousdiseasereportcard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诊医生在做出传染病诊断时,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的卡片信息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HI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secure)JSON: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javaScriptobjectnotation)5接口类型2DB32/TXXXX—XXXX接口类型及说明按表1执行,接口的接入条件应符合DB32/TXXXX.1《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的要求。表1接口类型及说明126接入要求6.1接入流程按DB32/TXXXX.1《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的规定执行。6.2测试阶段使用传染病信息报告接口测试数据传输,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测试不少于22个连续工作日,上传测试数据不少于100条,交换成功率与数据准确率应达到100%,数据传输平均用时不超过2分钟;医院HIS测试不少于10个连续工作日,上传测试数据不少于30条,交换成功率与数据准确率应达到100%,数据传输平均用时不超过2分钟。7传染病信息报告接口7.1接口描述实现接入系统将传染病报告卡信息传入省传染病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并获取信息上报结果反馈信息。7.2数据处理流程按下列流程进行数据处理:a)接入系统将传染病报告卡信息传入;b)省平台在接收信息时判断本次传输信息的有效性;c)省平台将本次信息的接收结果传出给接入系统。7.3请求方法HTTPS网络协议的请求方法:POST。7.4接口入参7.4.1操作类型信息应符合表2。表2操作类型信息 取值为:“Add=新增,Edit=修改,Del=删除”操作类型为新增时该字段应为空,操作类型不为新增3DB32/TXXXX—XXXX7.4.2传染病个人基本信息应符合表3。表3传染病个人基本信息-是是是是是按GB/T3304执行,疾病诊断为艾是4DB32/TXXXX—XXXX是是e填是7.4.3病例报告信息应符合表4。表4病例报告信息-5DB32/TXXXX—XXXX是是格式:yyyymmddhh,诊断时间应是是称是是-6DB32/TXXXX—XXXX填ee格式:yyyymmdd,疾病诊断为艾滋e7DB32/TXXXX—XXXX感染途径N2按表17取值,疾病诊断为艾滋病/HIV时,必填感染途途径为异性传播时,接触史应有“非婚异性性接触史”接触史应有“注射毒品史非婚异性性接触史,配偶染途径为职业暴露时,接触史应有“职业暴露史”|--|--ContactTypeCode-数数取值为:“1=确诊病例,2=无症状感染填体征时间和本字段不能同时有值填写时只能填:“N”8DB32/TXXXX—XXXXHBsAg阴转,抗取值为:“0=无,1=有”填按GB/T2659.1执行,疾病诊-填9DB32/TXXXX—XXXX-是是是是s-是取值为:“新增:Add、修改:Edit、删除:Del、审核:Audit、恢复:Res、转诊:Trans”区是构是是“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取值为“1=本级用户,2=直报用户”是7.5接口出参7.5.1反馈信息按表5执行。表5反馈信息DB32/TXXXX—XXXX7.5.2反馈信息中data数据构成说明按表6执行。表6data数据构成8传染病对接结果查询接口8.1接口描述实现接入系统发送信息查询请求,省平台根据请求反馈查询到的该数据对接国家平台的具体情况。8.2数据处理流程按下列流程进行数据处理:a)接入的相关系统传入查询请求信息;b)平台判断本次查询请求有效性;c)省平台根据有效的查询请求向国家平台请求查询相关人员的传染病报告卡信息的对接情况;d)省平台将查询结果传出给接入系统。8.3请求方法HTTPS网络协议的请求方法:POST。8.4接口入参查询信息应符合表7。表7查询信息 8.5接口出参8.5.1反馈信息按表8执行。表8反馈信息DB32/TXXXX—XXXX8.5.2反馈信息中data数据构成说明按表9执行。表9data数据构成9数据元值域代码9.1身份证件类别代码应符合表10。表10身份证件类别代码9.2现住址类别代码应符合表11。表11现住址类别代码DB32/TXXXX—XXXX9.3人群分类代码应符合表12。表12人群分类代码9.4病例分类代码应符合表13。表13病例分类代码123DB32/TXXXX—XXXX9.5诊断状态代码应符合表14。表14诊断状态代码1234569.6发现方式代码应符合表15。表15发现方式代码DB32/TXXXX—XXXX艾滋病、血吸虫病、炭疽、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9.7临床严重程度代码应符合表16。表16临床严重程度代码234569.8血源及性传播/感染途径代码应符合表17。表17血源及性传播/感染途径代码DB32/TXXXX—XXXX9.9接触方式代码应符合表18。表18接触方式代码12345献血(浆)史67899.10个人身份代码应符合表19。表19个人身份代码DB32/TXXXX—XXXX9.11直接死亡诊断代码应符合表20。表20直接死亡诊断代码1234567899.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