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5课苏幕遮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5课苏幕遮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5课苏幕遮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5课苏幕遮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5课苏幕遮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第15课苏幕遮导学目标1.品尝语言,体会意境,培育学生鉴赏诗词的实力。2.理解周邦彦词以咏雨后荷花为引,表现思念家乡的情怀,感受作者久居京华的羁旅思乡之情。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周邦彦(1056~1121),北宋闻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作品行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派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代表作品有《兰陵王·柳》《西河·金陵怀古》《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等。2.背景解读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诸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3.古文学问积累(考点)(1)古诗文中常常提到“岁寒三友”,它们是松、竹、梅。(2)清真词:周邦彦,号清真居士,因此其词作被称为“清真词”。他是宋词的集大成者。其词音律精整,铺叙赡丽,刻画精工,字句锤炼,词法讲究,结构曲折。(3)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百雉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是春秋时国君的特权。(4)“伯”是古代爵位名称,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5)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曰庙,后殿曰寝,合称寝庙。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或士大夫为维护宗法制度而设立的用于祭祀其祖先的礼制性建筑。二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燎沉香(liáo)②消溽暑(rù)③芙蓉浦(pǔ)④小楫轻舟(jí)2.词语说明(1)燎沉香燎:烧(2)消溽暑溽:潮湿、潮湿(3)侵晓窥檐语侵:渐近(4)叶上初阳干宿雨干:晒干宿雨:昨夜下的雨(5)小楫轻舟楫:桨(6)梦入芙蓉浦浦:水边3.词类活用叶上初阳干宿雨(形容词作动词,晒干)4.默写填空(1)周邦彦《苏幕遮》中:“”三句写出荷花神韵,并勾起了词人的思乡之情。(2)周邦彦在《苏幕遮》中,写因为天晴鸟雀欢快的句子是:“”。(3)周邦彦在《苏幕遮》中,写甜蜜的回忆的句子是:“”。答案(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3)五月鱼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课内文本探究一|文脉梳理二|文本探究1.词的上阕有哪些意象?它们共同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词人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技巧?[考点: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我的答案:提示:①意象有沉香、鸟雀、初阳、宿雨、水面、荷花、晨风。②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描写。词人调动不同感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清爽自然、从容淡雅的画面。五月盛夏汴京的一个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叽叽喳喳,异样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密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慢慢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的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2.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有“梦回吹角连营”之叹,周邦彦则有“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之慨,同样是“梦”,这两位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考点:评价作者的观点看法]我的答案:提示:辛弃疾的“梦”所表达的是为国杀敌的愿望,是深厚而昂扬的爱国之情;周邦彦的“梦”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技法探微]下片主要采纳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详细的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我的答案:提示: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的手法。“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是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是虚写自己的梦境(或“五月渔郎相忆否”不写自己思乡,用虚写的手法从对方的角度写起)。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4.[创新表达]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炼字工夫了得,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好?请简要赏析。我的答案:提示:清圆:写出了荷的形态是圆的,给人一种很饱满的感觉。再加上是雨后,显出荷叶的清爽。一一:写出了荷塘里的荷叶很多,每一片都是那么美。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凹凸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风:极富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画出来了。举: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把荷茎修长挺立、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特别阳刚的健康向上的美。(开放性试题,可以随意选取一个或者两个字赏析)教材迁移讲练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看法(四)二、古代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二)(四)羁旅之思(五)长亭送别古诗词常见“愁”的详细内容:1.闺中怀人之愁。如《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如《菩萨蛮》(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多数山。青山遮不住,终归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3.思友之愁、失意之愁。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如《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5.昔胜今衰之愁。如《南乡子》(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6.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如《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7.羁旅之客愁。如《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8.亡国之愁。如《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人生失意之愁。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行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10.战乱频仍、山河破裂、民不聊生之愁。如《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杨万里①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②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注]①杨万里:江西吉水人,做此诗时他正离家宦游,在广州任内。②无那:无奈。(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锦绣堆”形容海棠花团锦簇,如堆锦织绣。这一片繁花似锦的漂亮景象并非眼前的实景,为虚写。B.诗中虽然写“梦入”,但诗人其实并没有做梦,是诗人看到今日春风和煦,春暖花开,感觉恍若梦境。C.诗人从春日海棠开花、万物春回,联想到自己老了,生气勃勃的春景与人的衰飒老气形成了对比。D.“万物皆春”明点“春”,“一年过社”说的是春社,暗点“春”。海棠花开、燕子飞回,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剖析B项,“但诗人其实并没有做梦,是诗人看到今日……感觉恍若梦境”说法错误,“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诗句是说诗人真的梦见了家乡的海棠,抑或诗人假托梦境来表达思念之情,并非“见眼前之景感觉恍若梦境”,“海棠开”并非眼前所见之景。答案B(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剖析全诗抒发诗人宦游异地的孤寂落寞的心境和思乡之情(或对故园海棠的怀想之情)。首联开篇点题,写春晴怀念故园的海棠,以至于梦见家乡的海棠;颔联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