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常见地理选择计算题技巧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常见地理选择计算题技巧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常见地理选择计算题技巧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常见地理选择计算题技巧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常见地理选择计算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技巧专题Multiplechoice8Skills地理计算题型技巧一、图解法图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教材中的不少知识点都是以图的形式呈现的。因此——对于教材中一些以文字描述的结论、原理,可试着将它们转绘成图形,以便记忆和理解。也就是图文转换法计算题常用的图有以下几种:地方时时区图①判断相对位置②判断经度差③判断相差的时长④日期范围例题读下面某两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10.B城市位于A城市的()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11.与右上图区域相比较,左上图区域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A.交通便利B.劳动力价格低C.政策扶持力度小D.科技水平低12.图示两区域共同拥有的特色旅游资源是()A.大漠孤烟B.海上明月C.林海雪原D.飞瀑流急BDA地球侧视图①特殊时间②昼夜长短③相对位置④太阳方位上图为雪灾期间某条经线上16时的昼夜分布状况,(粗线部分为夜,细线部分为昼)A、B、C为经线上的三点,B、C两点的纬度数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段全天为夜B.BC段都是昼长夜短C.AS段全天为昼D.CS段有部分全天为昼10.若上题图中A点此刻恰好就是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B点的纬度为X,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Y,则C点子夜的太阳高度为A.90°-X-YB.X+Y-90°C.X+90°-YD.Y+90°—XDB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28、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29、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30、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A、1万千米B、2万千米C、3万千米D、4万千米CBB地球俯视图①特殊时间/时间差(0、12、6、18)②昼夜长短/飞机几次日出日落③相对位置/最短距离④半球/季节例题已知一飞机在120°E,0:00出发,向正东飞行12小时,回到原地,问,沿途经过几次日出日落?太阳位置示意图①日期对称②昼长相等/相反③日出日落方向例题已知一飞机在120°E,0:00出发,向正东飞行12小时,回到原地,问,沿途经过几次日出日落?例题(2024江苏卷)下图为“2024年某月1日地球昼夜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推断,该日是(

)A.2月1日 B.3月1日 C.4月1日 D.5月1日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

)A.6:00 B.12:00 C.18:00 D.24:00DC太阳方位及时间图①北半球回归线和极圈之间②时间、太阳方位、影子方位任知其一③季节、昼夜长短亦可知012618地理计算题型技巧二、排除法①排除过于绝对②排除表意相同项③排除不合逻辑、常识项上图为雪灾期间某条经线上16时的昼夜分布状况,(粗线部分为夜,细线部分为昼)A、B、C为经线上的三点,B、C两点的纬度数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段全天为夜B.BC段都是昼长夜短C.AS段全天为昼D.CS段有部分全天为昼10.若上题图中A点此刻恰好就是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B点的纬度为X,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Y,则C点子夜的太阳高度为A.90°-X-YB.X+Y-90°C.X+90°-YD.Y+90°—XDB地理计算题型技巧三、因果联系法①根据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选择相关选项②未说根本原因或者重要原因,选择最直接原因的选项地理计算题型(1)比例尺计算类(2)距离计算类(3)高度计算类(包括:海拔高度、相对高度)(4)地球运动类(包括: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昼夜长短计算、太阳直射点计算、速度计算)(5)人口问题类计算(包括:人口密度计算、自然增长率计算、城市化水平计算)(6)气温垂直递减类计算(1)比例尺计算类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统一)2.比例尺的缩放: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1)比例尺计算类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①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②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2)距离计算类1.赤道上求距离。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大约相差111千米,赤道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约为为111千米×相隔经度数。2.南、北纬60°线上求距离。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大约相差55千米,南、北纬60°纬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约为为55千米×相隔经度数。3.同一条经线上求距离。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其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同一经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为111千米×相隔纬度数。4.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3)高度计算类(包括:海拔高度、相对高度、流域面积类计算)1.等高线图上任两点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n+1)d,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2.流域面积的计算: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乘即可。(4)地球运动类(包括: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昼夜长短计算、太阳直射点计算、速度计算)【时间计算】1.地方时计算。以太阳“东升西落”为标准,在同纬度地区,相邻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早。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2.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是我国唯一的标准时间。而北京的地方时是指116°E经线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要晚约16分钟。(4)地球运动类(包括: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昼夜长短计算、太阳直射点计算、速度计算)3.日期计算。题时注意:①确定某一日期所占比例时除确定180°经线外,还要找到“零时经线”。②全球总是被两条经线分割为两个日期,注意“零时经线”的特殊状态及应用,如:0:00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0:00经线与180经线重合的地理意义。(4)地球运动类(包括: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昼夜长短计算、太阳直射点计算、速度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计算】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H=90°-纬距2.利用垂直物体的日影计算:cotH=影长/物体长度。3.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面的夹角=纬距4.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的计算:L=楼高×cotH°(H°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5.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4)地球运动类(包括: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昼夜长短计算、太阳直射点计算、速度计算)【昼夜长短计算】1.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是在日照图上某条纬度与晨昏线有两上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2.白昼长=2×(12-日出时间)或白昼长=2×(日落时间-12)。3.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4.注意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4)地球运动类(包括: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昼夜长短计算、太阳直射点计算、速度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确定】1.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2.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运动器上感觉昼夜更替周期、速度的计算】T=360°/(地球自转角速度±运动器角速度);同向相加,逆向相减。(5)人口问题类计算(包括:人口密度计算、自然增长率计算、城市化水平计算)1.出生率=新生人口/人口总数;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总数;2.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