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515页,共=sectionpages1616页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2022年6月5日十时左右,我国“神舟十四号”飞船奔向了太空,成功与核心舱对接,如图所示。对接成功后,在绕地飞行过程中,若说飞船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核心舱 B.月亮 C.地球 D.太阳2.“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与实际接近的是(
)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5dm B.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0.2s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3.用手按住敲响的音叉,音叉会停止发声,这是因为(
)A.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小了 B.声音传到人体中了
C.音叉的振动频率变慢了 D.音叉的振动停止了4.沙漏也叫做沙钟,是古代一种测量时间的装置。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制作的水油沙漏,将两个相同的透明瓶子的瓶盖顶部粘连并在中间开孔,上面的瓶子里装水,下面的瓶子里装油。水、油不互溶,此时会出现水往下流,油往上浮的现象。水油沙漏的制作原理是水和油具有不同的(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重力5.如图所示的飞天科幻画作品展示了火箭升空的画面。若在发射现场,关于火箭升空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火箭及燃料质量保持不变
C.火箭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D.火箭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6.小华发现,有时候垫毛巾更容易拧开罐头盖。下列改变摩擦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A.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B.使劲擦黑板擦得更干净
C.装滚轮的储物箱更易推动 D.凹凸花纹的地砖更防滑7.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甲所示,在近视眼模型的“晶状体”(2)前选加一个透镜(1),就会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则框内(1)(2)需要依次填入图乙的元件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③②8.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一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放置进行了校零。然后用其测量一物体的重力大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8N(图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图丙),则该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A.可能等于1.8N
B.一定小于1.8N
C.一定介于1.8N~2.49.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10.如图所示为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比赛时的情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人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的施力物体不同
B.人对撑杆的压力,作用点在人的手上
C.人受到的重力改变了撑竿的形状
D.人受到重力的同时还受到弹力,说明力作用是相互的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11.对如图所示的光现象进行描述或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调整小孔、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
B.乙图中看到水中鱼的像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C.丙图中发生的漫反射现象,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丁图中女孩能看见地上的书,因为书本是光源12.2024年11月,济南市“泉城杯”校园足球赛在历下区拉开序幕。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脚踢球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可以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对球施加大小相同的力,一定会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仍然受到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13.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代表的高铁已成为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下表为简化的北京南站至上海站某次列车的时刻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站序站名到站时间出发时间停留时间里程(自北京南起)01北京南—8:00——002济南西9:249:26240603南京南11:2311:252102304上海12:32————1318A.该列车全程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B.该列车从济南西到上海路程为912km
C.该列车从北京南到上海全程共用时4时32分
D.14.如图所示是物质甲、乙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结合表中常见物质的密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物质(状态)密度ρ物质(状态)密度ρ铁(固体)7.9纯水(液体)1.0铝(固体)2.7酒精(液体)0.8冰(固体,00.9氧(气体,0℃,一个标准大气压1.43石蜡(固体)0.9A.若甲、乙质量相等,乙体积较大
B.若图像中甲是冰,则乙可能是水
C.若乙是固体,则甲可能是液体
D.若甲是氧气瓶中还未使用的氧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某时刻,瓶内气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可能为乙15.我国牵头建设的国际月球科研站预计在2035年基本建成。若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月球科研站内温度、气压等环境条件与地球上实验室的环境条件相同,只有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16。则以下现象会发生的是(
)A.在科研站内,用托盘天平测得物体的质量等于该物体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
B.在科研站内,用敲击后的音叉去弹水花,不仅听到声音还看到水花被弹起
C.在科研站内,用弹簧测力计仍能得到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结论
D.在科研站外漫步时,看到的太阳与地球上看到的类似,仍然是太阳的虚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16.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72km/h=______m/s;50017.请将下列知识网络建构图中(1)(2)部分的内容填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______;(2)______。18.如图所示,将玻璃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使其与水平桌面成45°角,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是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像的运动方向是______。
19.“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为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其国际基本单位是由长度单位与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用符号m/s或m⋅s-1表示。实际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多是变化的,如图所示的“测物体速度”实验中,相较于甲图,小车从乙图中的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更______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20.请在相应位置画出三束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21.如图所示,重10N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在相应位置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22.小明发现生活中大多数的路段都是柏油路面。只有少数路段是水泥路面。小明猜想是不是柏油路面的防滑效果更好呢?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小明与同学们在校园的水泥路面和柏油路面上进行了如下实验:
选择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细线、带挂钩的物块、重物等。
(1)实验时,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在水泥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做______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
(2)小明用同一物块在柏油路面上进行实验时,测得物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3.3N。得出结论:______路面的防滑效果更好。
(3)同组的小严同学提出建议,应该在物块上加不同重物后分别在两种路面上进行多次实验才能使结论更严谨。于是他们继续进行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通过对比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刚才所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进一步分析1、2、3(或4、5、6)三次数据,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实验情况水泥路面柏油路面实验次数123456压力F6.08.010.06.08.010.0滑动摩擦力F3.14.15.24.76.68.123.小刘和同学们在济南华山公园游玩时,观察到山体是近似圆锥体的石头山,好学的小刘想与同学们估算华山的质量。要想估算出华山的质量,需要首先测出山石的密度。于是他们用山上的小石块进行“密度的测量”实验。
(1)如图甲所示,测量前小刘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横梁调节平衡。他的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2)重新调节天平水平平衡,进行实验。小刘将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中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当放入最小的5g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直到横梁恢复水平平衡。这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他们在量筒中倒入40mL水,用细线系住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浸没,待液面稳定后如图丙所示。测得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算出石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小刘和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到华山高度和山体的底面积,利用圆锥体体积公式和密度公式顺利计算出了华山山体的质量。
(4)完成实验后,同组的小胡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石块可能有一定吸水性,这样测出的石块密度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24.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小实验:将一张画有箭头的纸条放在圆柱形空杯后方一定距离处。逊过空杯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向杯中倒入适量水后。透过水杯观察到箭头发生了如图乙所示的变化。小明对实验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了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小明选择了焦距f=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像。实验应在光线较______的环境中进行。
(2)安装好器材后,打开F光源,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光具座上F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3)改变光具座上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移动光屏,在表格中记录成像特点、物距和像距大小。物距u像的特点像距v虚实大小正倒30实像倒立1520实像等大倒立2015实像放大倒立30当物距等于30cm时,如图丙所示,此时成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通过分析表格数据得出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小明在对比凸透镜和玻璃水杯形状的时候,明白了透过盛有水的柱形水杯观察到箭头上方某点M的成像位置是M'而不是M″,如图丁所示,这是因为______。
(4)进行实验时,小明在移动光屏过程中,发现光屏上像的外侧还有一个光线较暗的区域,如图丙所示。他猜想可能是凸透镜边框造成的,于是折除边框后手持凸透镜进行实验验证,发现较暗区域仍然存在,如图戊所示。你认为较暗区域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25.如图所示是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自身质量为40kg,当该送餐机器人托着质量为2kg的餐品送餐时,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为其总重力的0.08倍,g取10N/26.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道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才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2.5s汽车滑行了20m后停止运动。通过计算回答:
(1)27.某同学买了一只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该茶壶是用特有的泥土材料烧制而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烧制后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整个茶壶的质量为159g。其中壶盖的质量为44.4g,她把壶盖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通过计算回答:
(1)该壶盖的体积为多大?
(2)这种材料烧制后的密度是多少?
(3)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A、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飞船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以月亮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月亮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飞船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飞船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太阳为参照物,飞船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飞船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
【解析】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5cm=16.5dm,故A不符合实际;
B.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0.5s,故B不符合实际;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C不符合实际;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D符合实际。【解析】A、声音传播的速度在同种介质中不变,故A错误;
BCD、用手按住敲响的音叉,音叉会停止发声,是因为音叉的振动停止了,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水往下流,油往上浮的原因是水和油具有不同的密度,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答案】A
【解析】A.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
B.火箭及燃料质量减少,故B错误;
C.火箭升空的过程,火箭仍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火箭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6.【答案】D
【解析】垫毛巾更容易拧开罐头盖,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
A、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使劲擦黑板,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装滚轮的储物箱更易推动,是采用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了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凹凸花纹的地砖,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B
【解析】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甲所示,在近视眼模型的“晶状体”(2)前选加一个透镜(1),就会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则框内(1)是凸透镜,纠正近视眼的是凹透镜,(1)(2)需要依次填入图乙的元件是①④。
故选:B。
8.【答案】B
【解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时要沿力的方向进行调零,由于该测力计是在水平方向进行的调零,在测量物体重力时,测力计示数为1.8N,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仅包含物体的重力,也包含弹簧的自重,所以物体的重力必小于1.8N,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时,由图丙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物体的重力、弹簧的自重和外壳的自重之和,故B正确。
故选:B。
9.【答案】【解析】A、王亚平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倒影”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故B错误;
C、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
D、透过水球看到倒影,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即“倒影”会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A、人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人受到弹力的施力物体是撑杆,所以人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的施力物体不同,故A正确;
B、人对撑杆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撑杆,所以作用点在撑杆上,故B错误;
C、人对撑杆的压力改变了撑杆的形状,故C错误;
D、人受到的重力和受到的弹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ABC
【解析】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甲图中调整小孔、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故A正确;
B.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故B正确;
C.图丙中虽然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
D、地上的书本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故D错误。
故选:ABC。12.【答案】CD
【解析】A、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踢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对脚也施加了力,故A错误;
B、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故C正确;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球由运动变为静止,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CD。
13.【答案】BCD【解析】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的过程中有停留时间,所以列车做变速运动,但不是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根据表中数据知列车从济南西到上海的路程为1318km-406km=912km,故B正确;
C、根据表中数据知列车从北京南到上海的运行时间为12:32-08:00=4h32min,故C正确;
D、根据表中数据知,列车从北京南到济南西路程s'=406km,时间t'=9:24-08:00=1h24min=1.4h,
则列车从北京南到济南西的平均速度v14.【答案】ACD
【解析】A、由图可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故A正确;
B、由A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根据ρ=mV可知,甲的密度较大,而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所以若图像中甲是冰,则乙不可能是水,故B错误;
C、固体的密度一般大于液体的密度,但有的液体密度比固体大,所以若乙是固体,则甲可能是液体,故C正确;
D、若甲是氧气瓶中还未使用的氧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某时刻,瓶内气体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根据ρ=mV可知,其密度变小,所以瓶内气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可能为乙,故D正确。
故选:ACD【解析】A、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位置无关,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测得的质量等于物体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故A正确;
B、月球科研站内温度、气压等环境条件与地球上实验室的环境条件相同,用敲击后的音叉去弹水花,不仅听到声音还看到水花被弹起,故B正确;
C、月球上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C正确;
D、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太阳的光线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因此直接看到强烈的太阳光,与在地球上看到的经大气层折射形成的虚像不同,故D错误。
故选:ABC。
16.【答案】20
5×【解析】72km/h=72×13.6m/s=20m/s;500【解析】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从物理角度来看,振动规则的声音属于乐音,振动不规则的声音属于噪声。
故答案为:音调;噪声。
乐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8.【答案】虚像
竖直向下
【解析】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当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时,根据物像相对于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顺序与现实中的恰好相反,且关于镜面对称,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做竖直向下运动。
故答案为:虚像;竖直向下。
19.【答案】小
m/【解析】“测物体速度”实验中,相较于甲图,乙图中斜面的坡度较小,因此小车从乙图中的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下滑的速度较慢一些,速度的变化更小些。
若用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之比来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那么该比值的国际基本单位由速度单位与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用符号表示应为m/ss=m/s220.【答案】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21.【答案】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大小为10N,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不管物体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2.【答案】匀速直线
2.4
柏油
1、4(2、5或3、6)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解析】(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测力计分度值为0.4N,示数为2.4N,此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4N;(2)压力相同时,在柏油路面上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3.3N,在水泥地面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2.4N,可得出柏油路面的防滑效果更好;(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该控制压力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对比1、4(2、5或3、6)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进一步分析1、2、3(或4、5、6)三次数据,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4;(2)柏油;(3)1、4(2、5或3、6);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帆布行业市场竞争策略考核试卷
- 科技企业的疫情防护与安全应对策略
- 科技行业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研究
- 涂鸦绘画合同范本
- 活动托管合同范本
- 2025年01月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人员(人才租赁)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1
- 主题教育活动与文化深化计划
- 无纺布订单合同范本
- 展览施工合同范本
- 科技创新在青少年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 《丰收之歌》精选教学课件
-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运动与力》 教学设计
- 2022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单元课件全套
- 小学期末班级颁奖典礼动态PPT模板
- 液碱生产工序及生产流程叙述
- 图解调音台使用说明(共14页)
- 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教育课件教案
- 心理抗压能力测试例题
- 操作系统试题
- 电子秤校验记录表
- (完整word)外研版八年级下册英语课文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