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3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禁止生物武器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课时分层作业(十三)(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图为英国诞生的第一个体外受精试管婴儿路易斯和克隆绵羊“多利”,对其培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路易斯和“多利”的诞生原理是不相同的B.试管婴儿的培育依靠体外受精技术、胚胎体外培育、胚胎移植等相关技术C.“多利”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细胞经过肯定的技术处理可复原到类似于受精卵时期的功能D.从科学上讲,动物克隆技术已经成熟;从伦理上讲,人的克隆会在伦理上冲击家庭D[试管婴儿诞生的基础是有性生殖,克隆羊诞生的原理是无性生殖,故路易斯和“多利”的诞生原理是不相同的。从科学上讲,动物克隆技术尚未成熟;从伦理上讲,人的克隆将极大地冲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将干脆在文明和道德规范上威逼人类社会。]2.以下关于通过基因检测制作的“基因身份证”对人类产生的进步性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将加深人类对遗传变异的理解,使生物学的基础探讨得到进一步的深化B.人们将可以利用基因图谱将各种遗传疾病对号入座,有针对性地制造基因药物,对症下药C.人们将可依据易读的基因身份证来预料人的性状,随着个人遗传资料库的建立,这必将给升学、就业、保险、婚姻带来极大的便利D.通过限制人体的生化特征,人类将能够复原或修复人体细胞和器官的功能,促进人类健康C[依据易读的基因身份证来预料人的性状,简单造成个人基因资料的泄露,会造成升学、就业、保险、婚姻等方面的不便,个人隐私得不到爱护。]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克隆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技术上也没有不行逾越的难关B.在医学上,通过遗传病基因检测后,进行胎儿性别的选择是违法的C.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是一回事D.用于器官移植时,可以克隆人A[在医学上,通过遗传病基因检测后选择胎儿性别是合法的,其目的是救治患者或者生出健康的孩子。治疗性克隆的目的是从胚胎中取出干细胞用于医学探讨和治疗,而生殖性克隆是为了克隆人。用于器官移植时,可进行治疗性克隆,不须要克隆人。]4.下列哪项是反对克隆人的生物学家的观点?()A.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很可能孕育出有严峻生理缺陷的孩子B.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弥补克隆技术的不足C.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D.不能迁就于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可以变更的[答案]A5.下列关于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A.运用病人自己的细胞产生胰岛细胞以治疗糖尿病属于治疗性克隆B.将一个克隆的胚胎植入一个女性子宫发育出婴儿的过程属于生殖性克隆C.治疗性克隆属于无性生殖,生殖性克隆属于有性生殖D.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技术均须要应用到动物细胞培育和核移植C[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技术都用到动物细胞培育和核移植技术,而且属于无性生殖,前者可以治疗疾病,后者可以得到新个体。]6.虽然人们知道基因和疾病之间存在肯定的联系,但有些人仍旧反对进行基因检测。下列哪项不是这些人反对基因检测的缘由?()A.基因检测可能破坏自身的基因结构B.存在某种致病基因并不意味着肯定患病C.有些遗传病即使检测出,也不能得到有效治疗D.检测结果可能会给受检测的人带来心理压力A[基因检测主要是对人类基因进行筛检,以确定是否含有致病基因,因此不会破坏自身的基因结构。]7.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①干脆传播②食物传播③生活必需品传播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 D.③C[生物武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人感染发病,如经口食入、经呼吸道吸入、昆虫叮咬、皮肤接触等。因此,干脆传播、食物传播和生活必需品传播都属于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8.下列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的是()A.炭疽杆菌 B.伤寒杆菌C.乳酸菌 D.天花病毒C[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乳酸菌是一种非致病菌,因此不能作为生物武器。]9.生物技术平安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转基因生物平安性的争辩主要集中在食物平安、生物平安和环境平安这三个方面B.对于克隆人和治疗性克隆,我国的看法是明令禁止C.设计试管婴儿需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产前诊断D.新型鼠疫病毒和重组流感病毒属于生化毒剂类生物武器,应当严令禁止生产A[对于克隆,我国政府的看法是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克隆人的试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设计试管婴儿需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新型鼠疫病毒和重组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化毒剂类生物武器。]10.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疾病,症状之一是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炭疽芽孢杆菌能产生外毒素来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导致出血和组织肿胀,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快速和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使人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而死亡。一般来说,炭疽杆菌对青霉素敏感。可采纳预防接种的方法预防炭疽病,但需持续、频繁注射减毒菌苗,注射减毒菌苗后能在体内检测出抗体的存在。(1)炭疽杆菌在生物分类上属于________生物,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繁殖方式为________生殖。(2)炭疽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由_________种________组成。(3)炭疽杆菌从损伤的皮肤、胃肠黏膜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性浸润、坏死和高度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等。若在培育炭疽杆菌的培育基中加入青霉素,病菌将________。(4)注射疫苗是预防炭疽病有效的方法,当已预防接种的机体再次受到毒性很强的炭疽病菌感染时,________将快速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浆细胞可产生大量抗体刚好清除病菌。[解析]炭疽杆菌是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细菌对抗生素(如青霉素)敏感。[答案](1)原核异养需氧型分裂(2)DNA4脱氧核苷酸(3)死亡(4)记忆B细胞浆细胞[实力提升练]11.炭疽病由炭疽杆菌引起,炭疽杆菌进入人体后可以呈几何级数增殖。下列有关炭疽杆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炭疽杆菌能在人体内大量繁殖,是因为无环境阻力B.炭疽杆菌的遗传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C.治疗炭疽病应将青霉素、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素联合运用D.用甲醛、碘熏蒸可杀灭室内的炭疽杆菌B[炭疽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炭疽杆菌引起,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消化道三种途径传染给人类,严峻时可致人死亡。治疗炭疽病的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盘尼西林G、环丙沙星和强力霉素,但条件是必需在接触炭疽病菌后的48小时内运用,故刚好治疗可提高治愈机会,但炭疽病的症状难以鉴别,常被误认为感冒、食物中毒而错过治疗时机。炭疽杆菌的芽孢有很强的生命力,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十年之久,对人类生存构成潜在的威逼。用甲醛、碘熏蒸可以杀灭室内的炭疽杆菌。炭疽杆菌进入人体后,因为无环境阻力,而呈几何级数增殖(“J”型增长);由于炭疽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不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12.治疗性克隆有希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B.上述过程实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C.胚胎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分化潜能保证①过程的进行D.图示克隆技术违反伦理道德,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等“四不”原则C[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治疗性克隆主要利用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A项错误;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B项错误;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经过分裂和分化,可得到能用于移植的各种组织细胞,C项正确;图中所示技术为治疗性克隆而非生殖性克隆,我国政府的“四不”原则针对的是后者,对于前者,政府并不反对,D项错误。]13.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胚胎,体外培育到肯定时期分别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疾病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1)ES细胞是________的简称,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将重组胚胎培育到________时期,从该时期的________中进行分别,从而获得ES细胞。(2)在培育液中加入____________,可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成所需的各种特定类型细胞,细胞分化的根本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家将患者的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而不是干脆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育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次科学家将体外培育的ES细胞进行诱导使其定向分化为胰岛B细胞,并进行了胰岛素释放试验:限制培育液中________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如图为试验结果,据此分析确认ES细胞诱导胜利,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ES细胞为胚胎干细胞,其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将重组胚胎培育到囊胚时期,从该时期的内细胞团中进行分别,从而获得ES细胞。(2)若在培育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就可以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根本缘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由于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可以给体细胞核供应表达全能性的环境,故科学家将患者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而不是干脆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育的缘由是体细胞核在体细胞中不能表达全能性。(4)据题图分析可知,试验变量为葡萄糖的浓度,依据图中的试验结果可知,在糖浓度较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多,在糖浓度较低时,胰岛素分泌量削减。[答案](1)胚胎干细胞(发育的)全能性囊胚内细胞团(2)分化诱导因子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体细胞核在体细胞中不能表达全能性而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可以给它供应表达全能性的环境(4)葡萄糖在糖浓度较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多;在糖浓度较低时,胰岛素分泌量削减14.澳大利亚一对夫妇通过筛选基因的技术生下“设计婴儿”,满以为儿子“免疫”不会患上癌症,岂料在检查中竟发觉儿子带有突变基因,日后有可能转化为癌症,于是向维多利亚省的法院提出诉讼,向当地闻名的莫纳什人工受孕医疗中心索偿。法律界人士估计,若索偿胜利,会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的医疗赔偿。请依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名男婴属于澳大利亚首批“设计婴儿”之一,其母亲家族有遗传病记录,父母两人为保下一代远离癌魔,于是到莫纳什人工受孕医疗中心经过实施________,在体外培育得到早期胚胎,胚胎还未植入母体子宫前,对胚胎进行“________”。医疗中心对该名母亲的8个体外受精的胚胎进行测试后,精挑细选出两个“信任”没有受变异基因影响的健康胚胎,进行________。(2)(多选)从上述例子看出“设计婴儿”所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有()A.体外受精 B.动物细胞培育C.胚胎移植 D.基因检测E.核移植(3)“设计婴儿”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两者在目的上的区分是________________;在技术过程上的区分是___________。(4)“设计婴儿”所借助的“移植前遗传学诊断”技术于1989年在英国胜利开发,而全球首个“设计婴儿”亦于翌年在英国诞生。但这种技术也惹来不少道德争议,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莫纳什人工受孕医疗中心经过实施体外受精,在体外培育得到早期胚胎,胚胎还未植入母体子宫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精挑细选出健康胚胎,进行胚胎移植。(2)“设计婴儿”所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有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育、胚胎移植和基因检测,不包括核移植。(3)“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的产生原理相同,都是利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但目的不同,试管婴儿主要为了解决人类的不孕不育问题,而设计试管婴儿主要为了治疗疾病,因此设计试管婴儿的胚胎在移植前要进行遗传学诊断。(4)“设计婴儿”惹来不少道德争议,缘由是配型不合适的胚胎被丢弃或被杀死及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如设计婴儿性别等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反了伦理道德。[答案](1)体外受精遗传学诊断胚胎移植(2)ABCD(3)“设计婴儿”可以用于治疗须要组织、器官移植等的疾病,而试管婴儿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设计婴儿”的胚胎在移植前须要进行遗传学诊断(4)有些人认为那些配型不合适的胚胎被丢弃或被杀死及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如设计婴儿性别等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反了伦理道德15.1918年,发生了世界范围的大流感,死亡人数约为4000万。现在已从1918年大流感受害者的组织样本中提取出流感病毒的RNA,并经试验分析确定其由8个基因组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该流感病毒遗传物质含有的含氮碱基是______(分别写出名称和英文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