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技术 课件 8.2 工厂电能节约的一般措施_第1页
供配电技术 课件 8.2 工厂电能节约的一般措施_第2页
供配电技术 课件 8.2 工厂电能节约的一般措施_第3页
供配电技术 课件 8.2 工厂电能节约的一般措施_第4页
供配电技术 课件 8.2 工厂电能节约的一般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厂供配电技术02工厂电能节约的一般措施

要搞好工厂的节电工作,就应大力宣传节电的重要意义,提高人们的节电意识,努力提高工厂供用电水平。一、加强工厂供用电系统的科学管理1.加强能源管理,建立管理机构和制度

厂矿企业都要建立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对各种能源(包括电能)进行统一管理。要有专人负责本单位的日常节能工作。电能管理是能源管理的一部分,电能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搞好耗电定额的管理。通过充分调查研究,制定出工厂各部门及各生产环节的合理而先进的耗电定额。国家规定的几种高耗电产品电耗最高限额指标见附录17。对于电能要认真计量,严格考核,并切实做到节电受奖,浪费受罚。2.实行计划供用电,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实行计划供用电,必须把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纳入计划。对于地区电网来说,各个工厂用电要按地区电网下达的指标,实行计划用电,并采取必要的限电措施,对工厂内部供电系统来说,厂内各车间用电也要按计划。各车间的用电计划要落实到各个班组。这就需要各级加强用电管理,并通过计量严格考核。对于工厂的非生产用电也要加强管理,防止浪费。同时要研究工厂各种能源的合理利用。在可以直接利用一次能源的地方,尽量不用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电能。因为煤炭等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效率只有30%左右,用电相当于浪费了70%左右的能源,很不经济。03

3.实行负荷调整,“削峰填谷”,提高供电能力所谓负荷调整,就是根据供电系统的电能供应情况及各类用户不同的用电规律,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各类用户的用电时间,以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低谷,充分发挥发、变电设备的潜力,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以满足电力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负荷调整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电力系统要做全局性的调整负荷。由于工业用电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的比重最大,因此电力系统调荷的主要对象是工业用户。同一地区各工厂的厂休日错开,就是电力系统调整负荷的措施之一。工厂内部也要调整负荷。主要方法有:①错开各车间的上下班时间,使各车间的高峰负荷分散;②调整大容量用电设备的用电时间,使之避开高峰负荷时间用电,这样就降低了负荷高峰,填补了负荷低谷,做到均衡用电,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的负荷系数和功率因数,减少了电能损耗,因此,调整负荷不仅提高了供电能力,而且也是节约电能的一项有效措施。抽水蓄能电站就是用来作负荷调整的。实行分时电价制可以有效地促使用户“削峰填谷”。044.实行经济运行方式,降低电力系统的能耗所谓经济运行方式,就是一种能使整个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减少、经济效益提高的运行方式,例如两台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可在低负荷时切除一台;又如长期处于轻载运行的电动机可更换较小容量的电动机。关于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将在下面第三节详述。5.加强运行维护,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搞好供用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用电设备的检修,可减少电能损耗、节约电能。如检修电动机时要保证质量,重绕的绕组匝数、导线截面都不应改变;气隙要均匀;轴承磨损严重的应更换轴承,减少转子的转动摩擦;这些都能减少电能的损耗。又如导线接头处接触不良,发热严重,应及时维修,这样既保证了安全供电,又减少了电能损耗。对于其他动力设施也要加强维修和保养,减少水、气、热等能源的跑、冒、滴、漏,这样也能直接节约电能。05

搞好工厂供用电系统的技术改造1.逐步淘汰现有低效率的供用电设备以高效节能的用电设备替换低效率的用电设备,节能效果十分显著。以电力变压器为例,应采用冷轧硅钢片的节能型(如SL7、S9、S11)变压器,其空载损耗比老型号的热轧硅钢片变压器低50%左右,同是1000kVA(高压侧10kV)的变压器,采用冷轧硅钢片的S9型节能变压器,其空载损耗为1.7kW,而热轧硅钢片SJL型变压器,其空载损耗为3.9kW。如果用S9型替代SJL型,则一年仅空载损耗方面就节电19272kW∙h,相当可观。又如电动机,新的Y系列电动机与JO2系列电动机比较,效率又提高了0.413%。如果全国按年产量20×106kW计算,年工作时间按4000h计,则全国一年可因此节电3.3×108kW∙h。若采用高效节能电动机,效率还可提高8%~9%。对于照明设备,应采用高效率的新光源和照明自动控制装置。例如我国新生产的采用稀士元素的节能灯,其9W灯的光通量即相当于60W普通白炽灯。采用LED灯的节能效果更为显著。另外,采用大功率的硅整流和晶闸管整流装置取代电动—发电机组和汞弧整流器,也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节电效果。国家有关部门经常分批公布若干淘汰的机电产品,使用单位必须按规定的淘汰期限执行。062.改造现有的工厂供配电系统,降低线路损耗对现有的不尽合理的供配电系统应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线路损耗,节约电能。例如将迂回的配电线路改为直配线路;将截面偏小的导线更换为较大截面的导线;在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的条件下将配电系统升压运行;或者改变变电所的位置或分散安装变压器,使之更加靠近负荷中心等,这些都能有效地降低线损,节约电能。3.合理地选择供用电设备容量,或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负荷率合理地选择设备容量,发挥设备潜力,提高设备的负荷率和使用率,这也是节电的基本措施之一。如电力变压器、电动机等供用电设备在低负荷运行时,效率低,功率因数也低,很不经济。对于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的供用电设备,从节电的观点,应更换较小容量的设备。关于供用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如长期轻负荷运行的电动机改造、电焊机加装无载自停装置等。07

4.改革落后工艺,改进操作生产工艺不仅对产品的质量、数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也关系到产品用电量的多少。如在机床加工中,采用以铣代刨的工艺能使零件加工耗电量下降30%~40%;在铸造工艺中,用精密铸造工艺取代目前的铸造方法,可使生产铸件的耗电量减少50%左右。改进操作方法也是节约电能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在电加热生产中,电炉连续作业比间歇作业消耗的电能少。

5.提高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衡量工厂供电系统电能利用程度及电气设备使用状况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提高功率因数可以降低电能损耗。首先应考虑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即在不添置任何补偿设备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技术措施,以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讲,这就是向运行管理要经济效益,靠挖潜来节约电能。工厂的无功功率主要消耗在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中,因此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主要措施有:①合理地选择感应电动机和电力变压器的容量,避免低负荷运行;②改变感应电动机绕组的结线(如由△联结改为Y联结);③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同步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