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开学测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两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中新网1月8日电,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将于2月7日在哈尔滨启幕,已进入倒计时30天。下图为哈尔滨不同日期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据此完成1—3题。1.本次亚冬会启幕时,最符合哈尔滨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是()A.①B.②C.③D.④2.本次亚冬会启幕倒计时30天内,哈尔滨()A.日均气温逐渐上升B.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后增C.白昼时间逐渐增长D.日落方位先西南后西北3.本次亚冬会启幕当日,哈尔滨旗杆影子顶端的移动轨迹最可能是()A.B.C.D.南湖戈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南部,这里有非常奇特的景观——椭圆盆(如图1)。椭圆盆由多层低矮山体层层相套而成,周围山体均呈同心椭圆形。在其不远处,有很多近于平行排列、高为3—5m、笔直坚固且表面多裂纹的石墙(如图2)。椭圆盆附近还分布有多处玛瑙滩,玛瑙由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冷却而成。据此完成4—6题。图1图24.下列岩石中,与石墙的岩石成因相似的是()A.花岗岩B.玄武岩C.页岩D.大理岩5.椭圆盆周围石墙多平行排列的原因是()A.岩浆向外层层涌出B.早期冰川并排移动C.当地盛行风向稳定D.人为垒砌,预防外敌6.导致石墙表面多裂纹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生物风化C.化学风化D.物理风化倒春寒是春季(3—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下图示意1991—2020年重庆市倒春寒次数。据此完成7—9题。7.造成重庆市倒春寒次数分布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大气环流C.纬度D.海陆位置8.倒春寒形成时()A.北方冷空气活动减弱B.副热带高压偏强C.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偏强D.中纬度西风偏强9.下列关于倒春寒对重庆市的影响,合理的是()A.河湖融冰时间推迟B.水稻秧苗遭遇冻害C.积雪深度明显增大D.大批麦田暂停收割岷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地处四川盆地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流域内山高谷深,其中多数河谷为干旱河谷。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流域范围及干旱河谷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10.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①地形②盛行风向③海陆位置④水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适合发展的方向有()①风力发电②水果种植③矿产采掘④水力发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积5.57×105km2,流域内地形以平原为主。某研究小组结合该流域降水、气温、风速等影响因子,可测算出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土壤侵蚀面积。下表示意2001—2020年松花江流域各级土壤侵蚀面积(单位:km2)。据此完成12—13题。侵蚀类型土壤侵蚀等级2001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水蚀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509874.4539979.3212.591.420.07—488995.9860815.4945.008.063.030.08474034.3675563.49239.6719.7010.000.73492540.5957294.4726.005.781.06—424059.86125541.15250.3112.912.990.33风蚀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491782.0749959.127562.692853.721703.08674.11489353.8349163.248616.033939.282479.08983.22487712.2951434.558551.343590.232309.59936.66459513.4869812.6611401.396078.125155.662573.36481478.9655488.629212.574342.782750.631261.1712.2001—2020年,松花江流域()①各级风蚀面积均大于水蚀面积②土壤侵蚀面积随强度增加而减小③各级水蚀面积均逐年增加④土壤侵蚀以微度水蚀或微度风蚀为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该研究小组在测算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土壤侵蚀面积时,考虑温度因子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决定降水强度B.温度影响地形坡度C.温度决定冻土厚度D.温度影响水分蒸发陕西省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其中黄土高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横跨三个气候带。下图为陕西省按某一地理要素划分的区域图,该地理要素自南向北呈减小趋势。据此完成14—16题。14.推测图示区域划分所参考的地理要素最可能是()A.海拔B.降水量C.经济发展水平D.人口15.与图中①②区域界线接近的是()A.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C.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分界线D.我国农耕区与放牧区分界线16.陕西省地貌类型多样,跨气候区多,体现了()A.区域内部的整体性B.区域内部的可变性C.区域内部的差异性D.区域之间的关联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受赤道中东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2023年11月初,我国中东部地区多地接连打破11月最高气温纪录。山东、河南等地出现大面积30℃以上区域,暖如初夏,这对农作物的种植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下图示意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机制。(1)分析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异常的机制。(6分)(2)阐述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对山东、河南等地农作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6分)(3)写出与厄尔尼诺相反作用的现象名称,并说明该现象对山东冬季气温的影响。(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石林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林县),位于云南省东部,辖区内石灰岩广布。由于特殊的地貌特征和人为因素,石林县石漠化问题严重,不仅危害当地生态环境,还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石林县将光伏发电与石漠化生态修复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助推石漠化区域提升生态健康水平,实现了区域生态健康协调发展、土地集约化等多重目标。下图为石林县某石漠化丘陵上铺展的一排排光伏板景观图。(1)指出石灰岩地区常见的地貌类型,并列举两个常见的该类型沉积地貌。(6分)(2)简述石林县石漠化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6分)(3)石林县采用光伏发电与石漠化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试说明这样做的好处。(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地表植被表现出多种分布规律。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剖面线上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西部为40°N,东部为45°N)。(1)指出图中a植被带的名称,并分析该植被所在地形成的气候特征。(6分)(2)分析甲山脉东西坡景观差异的形成原因。(6分)(3)指出乙山脉东坡植被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如此分布的原因。(6分)

2024—2025学年高二开学测试地理参考答案1.B【解析】本次亚冬会启幕于2月7日,最符合该日哈尔滨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是②。故B选项正确。2.C【解析】本次亚冬会启幕30天内,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哈尔滨白昼时间逐渐延长,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日均气温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波动;日落方位始终位于西南方向。故C选项正确。3.A【解析】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当日哈尔滨旗杆影子顶端的移动轨迹应与A图相吻合。故A选项正确。4.B【解析】由材料可知,石墙的岩石由岩浆冷凝而成,与玄武岩的成因相似。故B选项正确。5.A【解析】椭圆盆周围石墙可能是岩浆间歇性涌出后冷凝而成的,外层石墙呈平行排列。故A选项正确。6.D【解析】该地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导致石墙表面多裂纹发育。故D选项正确。7.A【解析】重庆地形复杂,山地分布多,导致其倒春寒次数分布差异较大。故A选项正确。8.C【解析】倒春寒形成时,北方冷空气气流较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偏强。故C选项正确。9.B【解析】倒春寒导致重庆气温偏低,影响春季水稻秧苗的生长,符合题意。故B选项正确。10.A【解析】岷江上游山高谷深,河谷走向与盛行风方向夹角较大,甚至相互垂直,导致该地焚风效应明显,因此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主要形成因素有地形和盛行风向。故A选项正确。11.D【解析】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光热资源、灌溉水源均较充足,可发展水果种植;其上游支流多,汇水面积广,河水流量大,且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发展水力发电。故D选项正确。12.D【解析】2001—2020年,松花江流域土壤侵蚀面积随强度增加而减小,②正确;微度水蚀和微度风蚀面积明显偏大,土壤侵蚀以微度水蚀或微度风蚀为主,④正确。故D选项正确。13.C【解析】松花江流域冬季气温较低,冻土层较厚,对土壤的风蚀和水蚀都有较大影响,因此该研究小组在测算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土壤侵蚀面积时,考虑了温度因子。故C选项正确。14.B【解析】陕西省地处我国西部,受夏季风影响自南向北逐渐减小,导致降水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小,因此图示区域的划分依据最可能是降水量;南部为湿润区,中部为半湿润区,北部为半干旱区。故B选项正确。15.B【解析】图中①②区域界线与秦岭基本吻合,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基本一致,与其他选项的分界线均不吻合。故B选项正确。16.C【解析】陕西省地貌类型多样,跨气候区多,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差异性。故C选项正确。17.(1)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表面温度升高,使得近地面气温升高,对流旺盛;随着大气环流的变化,我国北上的暖气流活跃,北方地区冷气流势力减弱;导致北方气温偏高。(6分)(2)出现干热的天气状况,土壤水分蒸发加快,失墒加快;加速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为病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病虫害的暴发风险显著增加。(6分)(3)拉尼娜现象。(2分)影响:冬季气温偏低的概率增大,且气温波动幅度加大。(2分)18.(1)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2分)沉积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帘等。(合理即可,答出两点,4分)(2)地处我国南部季风区,降水多,流水侵蚀严重;地形崎岖,植被稀疏,加剧土壤侵蚀;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明显;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易渗漏,地下水位较低,不利于土壤和植被发育,加剧地表土壤流失。(答出三点,6分)(3)丘陵上铺展光伏板,可减小雨水对地表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强度,有利于生态修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形成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