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分层作业(三)(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亲密关系。据此完成1~2题。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困难 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2.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气候相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3.东亚、南亚人口稠密的缘由是()A.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B.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发展历史悠久C.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D.交通便利,并且是世界上商业活动最常见的地区1.B2.D3.B[第1题,亚马孙河流域虽然地势平坦开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湿热的环境不利于人类生存,因此人口稀疏。第2题,巴西高原东南部人口相对密集,是因为其地处沿海平原地带、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区,自然条件相宜人类生存和发展;再加上是殖民者最先开发的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导致了人口的集聚。第3题,东亚、南亚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开发历史悠久,故人口稠密。]2018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统计显示,2024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852.85万人,常住人口9559.13万人。是名符其实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4.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主要的缘由是()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工业、商业贸易旺盛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5.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水资源 D.矿产资源6.图中甲省区面积广阔,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能实行激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缘由是()A.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给太多人口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4.A5.C6.A[第4题,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第5题,图中的乙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第6题,甲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应限制人口的增长。]下图为某城市2024年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城市2024年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351万 B.105.6万C.97.3万 D.85.4万8.图中制约该城市环境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A.土地资源 B.市政C.教化 D.劳动就业7.C8.A[第7题,人口容量木桶效应中,短板确定环境人口容量。图中劳动就业人口所代表的桶板最低,为97.3万人。第8题,制约该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条件。]9.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世界人口垂直分布乙世界人口纬度分布丙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人口占洲总面积、总人口的比例(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分析图乙,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缘由是什么?(3)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洲。(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5)这些地区成为人口聚集地,说明白其人口容量大,试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缘由。[解析]本题以图的形式考查了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读图,提取出有关信息。第(1)题,在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中可知,56%左右人口分布于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第(2)题,由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可知,南极旁边高纬度地区人口比重最少,是因为气候酷寒,自然条件恶劣。第(3)题,肯定要留意题干的要求是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第(4)题,结合前面题总结回答。第(5)题,结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从自然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等方面分析。[答案](1)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2)气候恶劣,终年酷寒。(3)南美(4)低平中低沿海(5)缘由: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相宜于人口居住,因此人口容量大。[等级过关练]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踪迹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肯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实力。生态踪迹是指某区域满意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完成10~12题。10.图中四大省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的是()A.新疆 B.西藏C.山西 D.河南11.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缘由()①耕地、草地生产实力强②人口数量少③自然灾难少④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实力强⑤区域面积较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⑤ D.①②④⑤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南省产业技术发达,能耗比低,生态良好B.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生态环境恶化最严峻C.新疆人均生态踪迹大,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生态环境恶化最严峻D.多数省份资源储量大,自身生态系统供应实力强10.B11.C12.B[第10题,结合题干信息“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肯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实力。生态踪迹是指某区域满意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由图可知,西藏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踪迹,其余三省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踪迹,故西藏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及所学学问可知,西藏区域面积大,但人口数量少,②⑤正确。西藏为高原山地气候,海拔高气温低,耕地、草地生产实力弱,①错误;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修复实力弱,地势起伏大,地质灾难多发,③④错误,C正确。第12题,结合所学学问由图可知,河南为农业大省,产业技术较好,能耗较高,生态环境较差,A错误;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小,生态环境恶化最严峻,B正确,C错误;多数省份资源储量不均衡,自身生态系统供应实力弱,D错误。]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中国新闻网报道,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生育率在1.8%左右。假如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头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1)“假如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头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缘由是什么?(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某地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会使环境人口容量________(变大或变小)。(4)分析材料,谈谈我国目前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途径。[解析]第(1)题,自20世纪70年头,我国实行了严格的安排生育政策,有效限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第(2)题,环境人口容量简洁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制约因素主要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第(3)题,治理环境污染,会改善生存环境,会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食品产业园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随车起重机市场前景趋势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防火门行业发展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钻机电控系统市场十三五规划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组合电器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武汉体育学院《机制设计理论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功能表面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性学习指导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企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版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城市开放空间-课件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安排表(完整版)
- 湖南2024年湖南省水利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调频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4年加氢站技术规范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4 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
- 小学思政培训
- 《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技术课件教程》
- 电气化基本知识-岗培教材编写86课件讲解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