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导学案1_第1页
《气象灾害》导学案1_第2页
《气象灾害》导学案1_第3页
《气象灾害》导学案1_第4页
《气象灾害》导学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1气象灾害课前导学【知识速递】一、洪涝灾害1.形成:2.分布: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沿河、沿海地区3.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等生态问题。(3)过后易发,威胁人类身体健康。4.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区各大江河的平原以及广大山区。二、干旱灾害1.干旱与干旱灾害:干旱因长时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干旱灾害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和时2.旱灾的主要分布地区:世界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地区,其中以非洲最严重我国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尤以最频繁、影响最严重3.旱灾的危害:(1)易造成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2)影响牧草生长、加剧和沙漠化。(3)引发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等灾害。三、台风灾害1.概念:在热带或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2.危害:成因危害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①设施等暴雨引发洪水、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③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④,造成海水倒灌3.我国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主要分布在地区,多发于季节。四、寒潮1.概念: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2.时空分布:3.危害:(1)使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2)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4.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主要发源于蒙古、地区。【问题驿站】1.读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图中旱灾中心多发区干旱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结合洪灾形成的原因,讨论洪灾的防治措施。【习题演练】寒潮是指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的天气过程。图1为1954~2016年新疆阿勒泰市春季寒潮月际频次分布示意图,图2示意阿勒泰市位置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954~2016年,阿勒泰市春季寒潮()

A.各月发生几率相当 B.3月爆发频率最高

C.发生次数逐年减少 D.爆发强度不断增大

2.影响阿勒泰市春季寒潮月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人类不合理活动 C.植被状况 D.太阳直射点移动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这就是水平衡原理。根据水平衡原理,一条外流河流域内某一段时期的水平衡方程式为:P—E—R=△S(P为流域降水量,E为流域蒸发量,R为流城径流量,△S为流城储水变化量)。地处我国东北的松花江流城7、8月多年储水变化量接近为0.2013年8月,流城发生特大洪水。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下表为该流城内7、8月水循环相对多年平均值(降水量为100%)。据此,据此完成下列小题。松花江流域7、8月水循环相对量多年平均值降水量100%外部水汽输入86%径流量X蒸发(腾)量58.3%水汽输出44.3%3.表格中X的数值为()

A.41.7% B.83.4% C.55.7% D.27.7%

4.2013年8月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是()

A.潮汐变化 B.夏季风强盛 C.植被破坏 D.急剧融冰化雪

5.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A地疏浚河道 B.A地退耕还湖 C.B地植树造林 D.B地分洪排水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完成下面各题。城市4~5月7~8月全年开封0.470.350.20武汉0.270.560.196.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 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秋季晴朗少雨 D.冬季寒冷干燥8.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读“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图示台风源地的地理位置。(2)描述图中台风移动主要的路径。(3)我国受台风灾害影响严重,说明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知识速递】一、2.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势低洼。3.(1)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2)水土流失;(3)疫情。4.(1)东部季风;(2)中下游。二、1.无降水;生活;生产;④地形陡峻;⑤河道;⑥聚落。2.内陆;华北地区。3.(1)农作物;(2)草场退化;(3)水资源;社会稳定;(4)虫灾。三、1.副热带2.①通信;②滑坡;③近海养殖;④海堤。3.东南沿海;夏秋四、3.农作物;4.西伯利亚【问题驿站】1.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雨季未到,降水稀少,形成春旱。江淮地区: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和高温天气影响,四季均可出现旱灾。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溶洞暗河,导致地表水缺乏。华南地区:雨带余地推到北方,受高温天气影响,形成夏秋连旱。2.A工程设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调节径流;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水位;植树造林B非工程设施:加强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加强防灾、减灾意识;严格控制滥砍滥伐;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习题演练】答案:1.B;2.D

解析:1.读图中月份图例可知,1954~2016年,阿勒泰市3月寒潮爆发频率最高,A错误,B正确。从图中横坐标可知,春季寒潮发生次数有的年份高,有的年份低,所以阿勒泰市春季寒潮逐年波动变化,C错误。由纵坐标可知,春季寒潮月际频次有时高,有时低,所以春季寒潮月际频次呈波动变化,D错误。故选B。

2.读图中月份图例可知,1954~2016年,阿勒泰市3月寒潮爆发频率最高,5月寒潮爆发频率最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不断北移,阿勒泰市气温的升高,寒潮月际变化呈下降的趋势,D正确。地形地势、人类不合理活动及植被状况对阿勒泰市春季寒潮月际变化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答案:3.A;4.B;5.D

解析:3.根据水平衡原理,流域水量输入(收入)减去水量输出(支出)等于该流域储水变化量。据公式及材料可得,P(100%)一E(58.3%)一R(X)=△S(0),即X=41.7%。

4.8月,夏季风强盛,流域内降水量增大,地表径流增多,河湖水位猛涨,形成洪水。

5.A地位于山区,应注重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加固护坡工程;B地位于平原地区,应退耕还湖,同时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答案:6.A;7.B

解析: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开封发生旱灾的季节。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开封的降水相对变率在4—5月份最大,说明春季旱灾最严重。故A正确,BCD错误。

7.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武汉旱灾严重的原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

7~8

月份最大,说明武汉夏季旱灾严重,武汉夏季

7~8

月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旱灾严重。故B正确,ACD错误。8.答案:(1)大致在(12°N,142°E)附近;西北太平洋海域。(2)图中台风主要有两条移动路径:一是自西北太平洋向西北方向移动,到达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地区;二是自西北太平洋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在台湾岛以东转为向北或向东北方向移动,到达我国东部地区或日本海地区。(3)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我国同时受到两条台风移动路径的影响,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影响更加显著。解析:本题主要以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为情境,突出读图获取信息的同时,考查我国台风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等相关内容。第(1)题,基于文字、图像信息,描述图示台风源地的地理位置,强化地理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规范的文字表达能力。首先,地理位置有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根据文字和图像信息,本题可以描述台风源地的经纬度位置,大致在(12°N,142°E)附近;海陆位置是西北太平洋海域。第(2)题,在第(1)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点到线继续读图获取信息,描述图示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根据图示可知,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有两条:一是从源地形成,向西北方向移动,到达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地区;二是自源地形成,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在台湾岛东部转为向北或向东北方向移动,最终到达我国东部地区或日本海地区。突出了分段描述地理事物的方法。第(3)题,在前面读图的基础上,转换设问的角度,分析台风源地和移动路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