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堰市茂华中学2025届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将馒头放入冰箱中,可以延长保存时间,主要原因是冰箱中A.没有细菌和真菌B.温度低,细菌和真菌全被冻死C.防止水分散失D.温度低,抑制细菌和真菌繁殖生长速度2、某同学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她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在这反射活动中,接受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A.视网膜、耳蜗 B.角膜、鼓膜 C.视网膜、鼓膜 D.角膜、耳蜗3、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器官,下列关于组织在器官中分布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的上下表层分布的是上皮组织B.人体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营养组织C.幼根尖端冒状的根冠属于分生组织D.人的心脏、胃中都分布着肌肉组织4、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A.尽量保持温室内温度平衡,避免忽冷忽热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C.适时除草、松土、施肥 D.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5、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C.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D.有鱼类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6、下列生物中能产生抗生素的是(
)A.酵母菌
B.白僵菌
C.青霉菌
D.苏云金杆菌7、下列关于处于青春期青少年做法与想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 B.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C.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建立真诚友谊 D.自行处理心理矛盾,绝不能打扰他人8、男性精子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A.XX
染色体 B.XY染色体 C.X染色体或Y染色体 D.YY染色体9、作为血液的液态部分,下列物质在血浆中不存在的是()A.血红蛋白、淀粉酶、麦芽糖B.二氧化碳、氧气、氨基酸C.血浆蛋白、葡萄糖、胰岛素D.生长激素、抗体、维生素10、我国每年死于肺结核的人数达十万,为控制肺结核病继续蔓延,最有效的措施是A.积极用药物治疗肺结核患者使其康复B.严格禁止随地吐痰C.给出生婴儿接种卡介苗D.不让健康人与患者接触11、下列关于蛇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B.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C.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D.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12、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提供能量的是()A.蛋白质B.葡萄糖C.脂肪D.钙13、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同学们看到视野中的物像由图1逐渐变为图1.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同学们正在观察番茄果肉细胞结构B.这个现象发生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C.由图1变为图1的原因是观察时滴加了盐水D.在图1状态下滴加盐水,可以恢复为图1状态14、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螃蟹 B.真菌 C.鱼 D.水藻15、某农科所培育出了甲、乙两种花生,取甲、乙果实各40个,对其长轴长度进行测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长轴长度(毫米)18202224262830323436甲的数量(个)001361010532乙的数量(个)371010522100A.甲、乙两种果实的长轴长度均存在个体差异B.所有乙果实的长轴长度均大于甲果实的长轴长度C.表中最后1列数据表示,长轴为36毫米的花生果实,甲有2个,乙有0个D.甲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与乙果实的差为5.8毫米16、通常人手被扎时会出现缩手反射,但在医院采集指血时不会缩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皮肤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C.缩手反射属于复杂反射D.采血时不缩手是由于受到大脑的控制17、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此种动物是()A.鱼类动物B.软件动物C.甲壳动物D.腔肠动物18、在草原上,兔吃草,兔又会被狐狸和鹰捕食,这四种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兔 B.草 C.狐狸 D.鹰1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分类法C.实验法D.调查法20、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A.一粒大米B.一粒南瓜籽C.一片树叶D.一根黄瓜2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都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学生名称
装置标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甲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8
潮湿
有光
100
0
乙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丙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
F
25
潮湿
无光
5
100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探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同学实验设计的对照组是▲。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不足之处是▲。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22、阅读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材料一“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脑死亡”。材料二材料三(1)“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_____;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功能。(2)____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____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3)材料二为____模式图。(4)在缩手反射中,当冲动传到[____]___时,手即缩回(即屈肘)。屈肘时,手臂收缩的肌肉是__(选填“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5)材料三为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示意图。“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___(填序号: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6)补充材料三所缺的两个反射结构依次是神经中枢和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
根据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回答.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详解】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以避免食物的腐败变质.将馒头放入冰箱中,可以延长保存时间,主要原因是冰箱中温度低,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的速度,来达到较长时间保存的目的.但是低温不能杀死馒头中的细菌和真菌。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食品的腐败原因。2、A【解析】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五部分。【详解】视觉的形成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接受电闪的感受器是视网膜。听觉的形成是: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见接受雷鸣的感受器是耳蜗。故选A。3、D【解析】
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详解】叶片上的表皮细胞为植物体的保护组织,A错误;血液有血细胞和血浆(细胞间质)组成,因此血液属于组织,是一种结缔组织,B错误;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C错误;心脏和胃这些器官都是有多种组织构成,如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等.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胃作为消化器官,有发达的肌肉层,收缩时能引起胃蠕动,D正确。4、A【解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详解】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菜农在种植温室大棚蔬菜时白天增强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强,夜间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了蔬菜的产量,故A正确;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就大,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故B错误;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适时松土、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能增产,故C错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能增产,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运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实例。5、D【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有鱼类化石的地层并不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化石的有关知识。点评:此题考查了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6、C【解析】
由细菌、霉菌或放线菌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详解】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可见C符合题意。【点睛】掌握真菌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抗生素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内容,就能解答本题。7、D【解析】
此题可以从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变化特点和卫生方面来切入分析解答。【详解】青春期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坚持体育锻炼,强壮体魄;青春期是塑造美好心灵的时期,同学之间应互帮互助,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有了心理矛盾,要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不能闷在心理,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8、C【解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男性正常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X或Y。9、A【解析】试题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占91%~92%,其余的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10、C【解析】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详解】在接种卡介苗后,婴儿体内的抗体会存留在体内,一旦有结核菌侵入人体内,抗体就会抵制,从而不会使人患结核病,这是控制肺结核病继续蔓延,最有效的措施。【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11、A【解析】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脊椎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详解】蛇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完全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蛇产的卵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属于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故A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属基础性的题目。12、D【解析】
在六大营养素中,只有糖类、油脂、蛋白质可以在体内氧化分解放出能量,提供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钙属于无机盐,因此不能提供能量。【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13、C【解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同学们看到视野中的物像由图1逐渐变为图1,液泡变小,说明细胞失水,所以由图1变为图1的原因是观察时滴加了盐水。14、D【解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详解】螃蟹属于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
细菌、真菌都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的有机物生活,属于分解者,B不符合题意;
鱼属于动物,因此是消费者,C不符合题意;
水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D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合各部分的作用。15、B【解析】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详解】如甲乙两个品种之间存在着的长轴长度差异就叫做变异,同一品种之间存在着的长度差异也叫变异,A正确;
从对甲和乙两个品种的花生种子的长轴长度进行抽样测量的数据来分析,品种甲种子颗粒普遍较品种乙要大,B错误;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长轴为36毫米的花生果实,甲有2个,乙有0个,C正确;
甲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22+24×3+26×6+28×10+30×10+32×5+34×3+36×2)÷40=29.1mm
乙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18×3+20×7+22×10+24×10+26×5+28×2+30×2+32)÷40=23.3mm
两者的差是29.1-23.3=5.8mm,D正确。【点睛】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分析图表及掌握变异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C【解析】
(1)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①感受器: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②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④传出神经: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⑤效应器: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详解】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皮肤,神经中枢在脊髓,是非条件(简单)反射。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控制脊髓内的低级中枢,手指被扎时会出现缩手反射,但在手指上针刺取血时不会缩手,是因为大脑皮层控制脊髓内的中枢使手不缩回。【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和功能及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理解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够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D【解析】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详解】鱼类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用鳃呼吸,用鳍游泳,A错误;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B错误;甲壳动物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具有明显的头胸甲,C错误;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因此有口无肛门、有消化腔的动物是腔肠动物,D正确。【点睛】重点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鱼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的特征也要了解。18、B【解析】
生态系统中能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的为生产者,如绿色植物;消费者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详解】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正确;兔、狐狸、鹰均为消费者,A、C、D错误。【点睛】掌握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9、C【解析】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对动物施加影响,观察动物在外来影响条件下的行为表现。调查法要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和调查目的;分类法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将它们划分成不同的类群。解答:实验法是对动物施加影响,观察动物在外来影响条件下的行为表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是典型的对照实验。故选C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0、A【解析】一粒大米主要是水稻种子的胚乳部分,属于营养组织,A符合题意;一粒南瓜籽是南瓜的种子,属于生殖器官,B不符合题意;一片树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C不符合题意;一根黄瓜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D不符合题意。21、(5分)(1)温度(2)D(3)种子的数量太少(4)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或25℃)和水分(或潮湿环境)(5)种子没有完整或活的胚(答出一点就给分)【解析】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本题是考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探究这些条件时我们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解答:解:(1)由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变量--温度,所以甲同学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有数据A中发芽率为96%,B中发芽率为0%,可知大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2)乙同学实验设计的对照组应是D,因为其保持原有状态,能打到实验结果.(3)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不足之处是分别只用了5粒种子,这样偶然性大(种子已死亡或休眠),我们一般取多粒种子(如10粒以上).(4)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或25℃)和水分(5)在适宜的条件下,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是种子(或胚)已死亡或在休眠.故答案为(1)温度(2)D(3)种子的数量太少(4)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或25℃)和水分(或潮湿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大学体育(Ⅳ)》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怀化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绍兴文理学院《大学生的卫生与健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新闻与纪实摄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纺织物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虚拟现实开发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体育职业学院《医用化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蒙台梭利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体育学院《服务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Adverb revision(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应急投入及资源保障制度
- (新版)网络攻防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建筑工程资料档案盒侧面标签
- 工程设计变更工程量计算表
- 广东粤教版第3册上信息技术课件第5课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课件)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英语课件
- 幼儿系列故事绘本课件达芬奇想飞-
- 出纳收入支出日记账Excel模板
- 给水排水用格栅除污机通用技术条件
-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身边的水果和蔬菜全国通用16张
- 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